在洋快餐全球收縮門店之際,高舉「天然、綠色」大旗的西貝卻放出豪言:未來要開10萬家店,似乎預示著健康餐飲的風口已經來臨。沒有給出時間限定的這10萬家店,顯然只是企業的一種營銷手段。但這一事件背後傳遞出的卻是西貝餐飲盈利模式的轉型——從靠經營門店獲利轉向收取加盟費及出售供應鏈獲利。從近期西貝餐飲力推合伙人制經營,籌備新品牌開放加盟,以及在內蒙古建設天然食材基地等舉措不難發現,這一轉型已經開始全面推進。
「10萬家」核心是加盟
上周,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在勺子課堂上放出豪言:要在全球開出10萬家店。10萬家店是個什麼概念呢?公開資料顯示,全球最大的連鎖店7-11總共擁有大約6萬家門店;肯德基、必勝客的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多個品牌加在一起的全球門店數大概4.3萬多家;全球快餐霸主麥當勞,截至2015年底,在全球門店數約有3.6萬餘家。也就是說,西貝餐飲的願景是,未來門店數比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加在一起還要多。
就在業內紛紛對這一宏大目標表示咋舌之時,西貝舉辦的一場小型封測會揭開了謎底。賈國龍在現場公布了即將推出新品牌「西貝燕麥麵」的消息,「西貝燕麥麵就是西貝10萬家店的媽媽」。原來,西貝「要開10萬家店」指的不是大家熟知的西貝莜麵村,而是新品牌西貝燕麥麵。
據賈國龍介紹,歷時一年多,西貝燕麥麵品牌從產品到門店形象已基本打造完畢。不同於西貝莜麵村,西貝燕麥麵將是西貝的快餐賽道。時尚休閒風格的餐廳、燕麥麵主食加小菜的產品結構、較快的出餐速度、相對較小的門店以及快捷的電子下單及結算方式,西貝燕麥麵的快餐特徵非常明顯。
西貝副總裁楚學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西貝10萬家門店的品類正是燕麥麵,而西貝燕麥麵未來將開放加盟。楚學友表示,新品牌的拓展計劃尚在打磨當中,但未來的發展會效仿7-11的加盟模式。品牌打磨成熟之後開出樣板店,然後開始嘗試內部加盟,繼續探索模式,之後再對外開放加盟。
西貝的新品牌即將開放加盟,而原有的西貝莜麵村其實也在做相似的事情。據了解,西貝莜麵村的直營店已經逐步通過贈股等方式轉為合夥制經營。
儘管特許經營的模式有助於西貝燕麥麵迅速在更大範圍內開花結果,但要實現10萬家門店的願景,仍然是不小的挑戰。事實上,西貝燕麥麵目前只有樣板店,暫無正式門店開出。根據西貝官網提供的數據,西貝莜麵村品牌目前僅擁有100多家門店。對此,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坦言,西貝的10萬家門店,更多只是企業前行的願景,而非數據量化的目標。
供應鏈布局已先行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西貝燕麥麵的加盟方案尚未最終敲定,但有一點已經確認,那就是未來加盟店須與西貝的直營店共享供應鏈。用楚學友的話說,這是為了保證加盟店產品品質穩定,且與直營店產品品質保持一致。
事實上,在門店逐漸向輕資產轉型的同時,西貝餐飲已經在供應鏈端加重了砝碼。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6月,西貝餐飲集團的獨立子公司——內蒙古西貝匯通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一期項目投資2000萬元,建立了1533平方米廠房,安裝了奶皮子生產線,配備了化驗室、冷庫等設施。項目建成後,年加工生乳能力2100噸,年生產乳製品252.5噸,其中奶皮子116噸,奶豆腐136.5噸。這些奶製品作為原料供應全國各地140多家西貝餐飲門店製作菜品使用。而二期項目也在推進中,計劃投資5000萬元,主要生產莜麵、牛肉乾、胡麻油、醋等原料。
此外,西貝餐飲還與巴奴火鍋、九毛九山西面、喜家德水餃、一加一天然麵粉等多家餐企及供應商組建了一個「天然食材聯盟」,不僅各自加大對優質食材的採購力度,還相互協同採購。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分析,西貝成立獨立的公司聯合上遊優質供應商,這種做法與海底撈的模式非常類似,都是以餐飲門店作為母體來支撐獨立公司的基本運營需求,等獨立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又必將反饋母體。同時,獨立公司壯大之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會加強,進行資本運作等也都有可能。
朱丹蓬分析,門店擴張、自建食材基地,完善供應鏈,這也意味著西貝意圖著眼全產業鏈,建立自己的生態圈。
管理和營銷是大考
從直營連鎖店的運營,到計劃發力加盟、向上遊產業鏈延伸,西貝餐飲未來的盈利模式正在悄然轉變:從單純依靠經營門店獲利,到門店經營、收取加盟費、出售供應鏈多種盈利渠道並舉。這種戰略上的轉型對西貝來講無疑也是巨大挑戰。
且不說直營模式轉為加盟模式後,西貝對加盟店的管理能否跟上值得商榷,從餐飲業向上遊供應鏈延伸,對西貝來說更是全新挑戰。畢竟,前者尚在餐飲行業的範疇之內,後者則完全是一個全新領域。西貝需要遵守供應鏈端的市場規律和遊戲規則,而西貝是否具備相應的人才,供應鏈端的產能與門店出口需求能否相匹配,都是需要認真考量的問題。
事實上,投巨資建設的上遊工廠只有通過規模化生產才能降低成本,但規模化生產的產品是否能順利找到出口才是最大難題。餐飲圈已經不乏因中央廚房(中央工廠)產能過大導致門店無法消化而差點被壓垮的例子。此外,西貝採取的自建基地與聯合供應商並行的模式,也需要西貝具備管理生產和協調供應的新能力,這對西貝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有業內人士指出,西貝之所以高調喊出「要開10萬家店」的狂言,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吸引眼球的營銷舉措,根本目的還是推廣西貝燕麥麵新品牌,為迅速推開加盟做準備。只有做大需求端,上遊供給端的壓力才會釋放,西貝所謂的生態圈才能形成良性循環而非相反。
近期,西貝著力渲染「天然、綠色、無添加」等健康餐飲概念,試圖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純天然的餐飲品牌,以吸引日漸成為消費主流的新中產階層。為此,西貝逐步把所用的醬油、醋、麵粉等都換成無添加產品。不過,「天然」概念雖好,如果真開10萬家門店前景卻未必美妙。本報前不久所做的「新中產階層餐飲消費偏好調查」顯示,以「80後」、「90後」為主的新中產階層外出就餐更偏愛「鮮為人知的特色小館」,因為這會令他們感覺更酷、更另類、更具個性。早有業內專家指出,餐飲業一個品牌打天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西貝燕麥麵真要開10萬家門店?西貝或許需要重新考量。(徐慧 郭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