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豪言未來要開10萬家店 管理和營銷是大考

2021-01-10 央廣網

  在洋快餐全球收縮門店之際,高舉「天然、綠色」大旗的西貝卻放出豪言:未來要開10萬家店,似乎預示著健康餐飲的風口已經來臨。沒有給出時間限定的這10萬家店,顯然只是企業的一種營銷手段。但這一事件背後傳遞出的卻是西貝餐飲盈利模式的轉型——從靠經營門店獲利轉向收取加盟費及出售供應鏈獲利。從近期西貝餐飲力推合伙人制經營,籌備新品牌開放加盟,以及在內蒙古建設天然食材基地等舉措不難發現,這一轉型已經開始全面推進。

  「10萬家」核心是加盟

  上周,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在勺子課堂上放出豪言:要在全球開出10萬家店。10萬家店是個什麼概念呢?公開資料顯示,全球最大的連鎖店7-11總共擁有大約6萬家門店;肯德基、必勝客的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多個品牌加在一起的全球門店數大概4.3萬多家;全球快餐霸主麥當勞,截至2015年底,在全球門店數約有3.6萬餘家。也就是說,西貝餐飲的願景是,未來門店數比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加在一起還要多。

  就在業內紛紛對這一宏大目標表示咋舌之時,西貝舉辦的一場小型封測會揭開了謎底。賈國龍在現場公布了即將推出新品牌「西貝燕麥麵」的消息,「西貝燕麥麵就是西貝10萬家店的媽媽」。原來,西貝「要開10萬家店」指的不是大家熟知的西貝莜麵村,而是新品牌西貝燕麥麵。

  據賈國龍介紹,歷時一年多,西貝燕麥麵品牌從產品到門店形象已基本打造完畢。不同於西貝莜麵村,西貝燕麥麵將是西貝的快餐賽道。時尚休閒風格的餐廳、燕麥麵主食加小菜的產品結構、較快的出餐速度、相對較小的門店以及快捷的電子下單及結算方式,西貝燕麥麵的快餐特徵非常明顯。

  西貝副總裁楚學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西貝10萬家門店的品類正是燕麥麵,而西貝燕麥麵未來將開放加盟。楚學友表示,新品牌的拓展計劃尚在打磨當中,但未來的發展會效仿7-11的加盟模式。品牌打磨成熟之後開出樣板店,然後開始嘗試內部加盟,繼續探索模式,之後再對外開放加盟。

  西貝的新品牌即將開放加盟,而原有的西貝莜麵村其實也在做相似的事情。據了解,西貝莜麵村的直營店已經逐步通過贈股等方式轉為合夥制經營。

  儘管特許經營的模式有助於西貝燕麥麵迅速在更大範圍內開花結果,但要實現10萬家門店的願景,仍然是不小的挑戰。事實上,西貝燕麥麵目前只有樣板店,暫無正式門店開出。根據西貝官網提供的數據,西貝莜麵村品牌目前僅擁有100多家門店。對此,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坦言,西貝的10萬家門店,更多只是企業前行的願景,而非數據量化的目標。

  供應鏈布局已先行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西貝燕麥麵的加盟方案尚未最終敲定,但有一點已經確認,那就是未來加盟店須與西貝的直營店共享供應鏈。用楚學友的話說,這是為了保證加盟店產品品質穩定,且與直營店產品品質保持一致。

  事實上,在門店逐漸向輕資產轉型的同時,西貝餐飲已經在供應鏈端加重了砝碼。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6月,西貝餐飲集團的獨立子公司——內蒙古西貝匯通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一期項目投資2000萬元,建立了1533平方米廠房,安裝了奶皮子生產線,配備了化驗室、冷庫等設施。項目建成後,年加工生乳能力2100噸,年生產乳製品252.5噸,其中奶皮子116噸,奶豆腐136.5噸。這些奶製品作為原料供應全國各地140多家西貝餐飲門店製作菜品使用。而二期項目也在推進中,計劃投資5000萬元,主要生產莜麵、牛肉乾、胡麻油、醋等原料。

  此外,西貝餐飲還與巴奴火鍋、九毛九山西面、喜家德水餃、一加一天然麵粉等多家餐企及供應商組建了一個「天然食材聯盟」,不僅各自加大對優質食材的採購力度,還相互協同採購。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分析,西貝成立獨立的公司聯合上遊優質供應商,這種做法與海底撈的模式非常類似,都是以餐飲門店作為母體來支撐獨立公司的基本運營需求,等獨立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又必將反饋母體。同時,獨立公司壯大之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會加強,進行資本運作等也都有可能。

  朱丹蓬分析,門店擴張、自建食材基地,完善供應鏈,這也意味著西貝意圖著眼全產業鏈,建立自己的生態圈。

  管理和營銷是大考

  從直營連鎖店的運營,到計劃發力加盟、向上遊產業鏈延伸,西貝餐飲未來的盈利模式正在悄然轉變:從單純依靠經營門店獲利,到門店經營、收取加盟費、出售供應鏈多種盈利渠道並舉。這種戰略上的轉型對西貝來講無疑也是巨大挑戰。

  且不說直營模式轉為加盟模式後,西貝對加盟店的管理能否跟上值得商榷,從餐飲業向上遊供應鏈延伸,對西貝來說更是全新挑戰。畢竟,前者尚在餐飲行業的範疇之內,後者則完全是一個全新領域。西貝需要遵守供應鏈端的市場規律和遊戲規則,而西貝是否具備相應的人才,供應鏈端的產能與門店出口需求能否相匹配,都是需要認真考量的問題。

  事實上,投巨資建設的上遊工廠只有通過規模化生產才能降低成本,但規模化生產的產品是否能順利找到出口才是最大難題。餐飲圈已經不乏因中央廚房(中央工廠)產能過大導致門店無法消化而差點被壓垮的例子。此外,西貝採取的自建基地與聯合供應商並行的模式,也需要西貝具備管理生產和協調供應的新能力,這對西貝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有業內人士指出,西貝之所以高調喊出「要開10萬家店」的狂言,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吸引眼球的營銷舉措,根本目的還是推廣西貝燕麥麵新品牌,為迅速推開加盟做準備。只有做大需求端,上遊供給端的壓力才會釋放,西貝所謂的生態圈才能形成良性循環而非相反。

  近期,西貝著力渲染「天然、綠色、無添加」等健康餐飲概念,試圖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純天然的餐飲品牌,以吸引日漸成為消費主流的新中產階層。為此,西貝逐步把所用的醬油、醋、麵粉等都換成無添加產品。不過,「天然」概念雖好,如果真開10萬家門店前景卻未必美妙。本報前不久所做的「新中產階層餐飲消費偏好調查」顯示,以「80後」、「90後」為主的新中產階層外出就餐更偏愛「鮮為人知的特色小館」,因為這會令他們感覺更酷、更另類、更具個性。早有業內專家指出,餐飲業一個品牌打天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西貝燕麥麵真要開10萬家門店?西貝或許需要重新考量。(徐慧 郭白玉)

相關焦點

  • 華潤萬家探索轉型 在深圳開出創新店萬家MART
    華潤萬家探索轉型 在深圳開出創新店萬家MART來源:聯商網2019-01-18 10:46聯商網消息:華潤萬家在2019年開張的第一家創新店——萬家MART於1月5日正式開業,創新店有何不同?依託於網際網路及高科技,行動支付、掃碼購等在零售行業已然開始廣泛運用,而萬家MART店,「黑科技」卻不僅止於此。
  • 10年開1萬家奶茶店?!你看好嗎
    來源:中新經緯娃哈哈奶茶店主要售賣的奶茶共有25款,價格從10元-22元不等,包括「雙重AD鈣奶」「乳酸爽歪歪系列」「雪山鈣奶冰淇淋」等產品。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奶茶市場已非常成熟,市場沒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讓其生存發展,娃哈哈10年開1萬家奶茶店的戰略布局恐難以實現。娃哈哈奶茶店主要售賣的奶茶共有25款,價格從10元-22元不等,包括「雙重AD鈣奶」「乳酸爽歪歪系列」「雪山鈣奶冰淇淋」等產品。
  • 星巴克宣布未來10年至少新開2萬家店,雀巢進入植物基食品市場
    導讀:星巴克股價周三盤後大漲逾4%,未來10年至少新開2萬家店;12月9日,雀巢正式發布旗下植物肉品牌-嘉植餚,雀巢在華正式進入植物基食品市場……更多餐飲資訊,請關注餐易私塾公眾號,每日為你放送餐飲新資訊。
  • 麥當勞全球只有3.6萬家店,他的餐廳卻要開到10萬+
    這年11月,賈國龍創立北京西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一年後,西貝莜麵村在北京的營收過億。談及之前失敗的原因,賈國龍認真地說;「如果要開飯館,一定要賣自己最熟悉、最擅長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他不再沉迷「海鮮世界」,改為專攻西北菜的根本原因。
  • 悅刻披露線下渠道數據,未來3年將花6億開1萬家專賣店
    專賣店數據:悅刻專賣店指的是只賣悅刻的門店,並非電子菸多品牌集合店。截至2019年12月31日,悅刻專賣店數量1500家,此項目啟動周期距今10個月。店中店數據:店中店指的是開在類似網吧、KTV裡的零售店,目前已經拓展10省15城,已開業100家,準備開業400家。店中店平均日銷售額703元,覆蓋終端場景23種。
  • 2019中國好門店參評巡禮:華潤萬家MART梅龍店
    2019中國好門店參評巡禮:華潤萬家MART梅龍店來源:聯商網2020-03-24 14:52門店名稱:華潤萬家MART梅龍店經營面積:5200㎡開業時間:2019年1月5日以提升顧客粘性和忠誠度為主的營銷手段,弱化單純價格促銷,增加多場景關聯陳列、情景化商品展示。
  • 隱形巨頭|一塊雞排開出2萬家店,它比肯德基更懂下沉市場
    2019年中國餐飲連鎖化率僅為10.3%,而同期美國這一數字是54.3%。  正因此,用20年時間開出2萬多家店的正新雞排,才顯得稀缺。而它恰恰代表了最不起眼的大眾餐飲市場。而快餐小吃門檻則要低很多,黃燜雞米飯、絕味鴨脖等單店加盟投入僅在10萬-30萬。正新情況類似,不含租金和裝修投資費用在9萬~10萬元左右,早前正新還推出過櫃檯加盟模式,加盟費甚至下探到3.58萬元。這意味手握一筆錢,純粹想做點小生意過日子的加盟商,有眾多可選的品牌。 不過快餐池子雖大,水也很深。
  • 菲利普·科特勒和他的《營銷管理》
    •第四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菲利普·科特勒,他定義了什麼叫營銷,什麼叫營銷管理。營銷學界常讀常新的教科書《營銷管理》出版在1967年,一直到今天,全世界讀營銷的同學學的教科書就是科特勒的這本《營銷管理》。這本書是半個世紀前的作品,為什麼到今天還能夠常讀常新,成為這個學科最重要的奠基石?因為科特勒定義了營銷的很多理論的基礎。
  • 開出2萬家店之後,德佑成為貝殼的新半徑
    今天在房產經紀行業,這個招牌已無需解釋,店東和經紀人們再也不用打著「鏈家」、「貝殼」的照片去拓店、溝通客戶。這個紅色門頭,遍布中國超過100個城市。即使老牌中介鏈家,目前約1萬家門店、13萬經紀人,而德佑則有超過2萬家門店、19萬經紀人。德佑成為當下房產經紀品牌的的「新頭部」,並且比直營模式具有更強的開放性。
  • 華潤萬家旗下新業態「萬家CITY」首店開業,它有什麼不一樣?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昝慧昉1華潤萬家的業態矩陣再添新丁。12月31日,超市品牌「萬家CITY」在蘇州太湖新城萬象匯開業,這是華潤萬家大賣場的升級品牌,也是該品牌在全國開出的首家門店。萬家CITY蘇州萬象匯門店經營面積2500平方米,有1萬餘款商品,其中超過40%是新品,進口產品有3200多種。在店面整體風格和色調上,萬家CITY以黃色、棕色和灰色為主色調,試圖營造高級、溫馨的購物環境。
  • 聯商周報:SKP落地昆明,LOFT中國首店開業
    上半年全國僅開了63個購物中心;SKP正式落地昆明,已完成全國四城布局;華潤萬家與達達集團戰略合作升級;每日優鮮融資4.95億美元,中金資本領投;螞蟻集團擬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掛牌;京東全資控股五星電器,佳源創盛退出;宜家中國開出首家城市店,綜合服務能力大考;日本雜貨LOFT在上海徐家匯美羅城開業……商場慘!
  • 10年1萬家門店,加盟費25萬,娃哈哈入伍奶茶店背後有何盤算?
    來源:九個頭條網5月1日,娃哈哈在江蘇淮安開起了第一家奶茶店。近日,娃哈哈還在福建晉安、廣東中山和廣西防城港新開了3家奶茶店,深圳、東莞、江西南昌等8家門店也即將開業。「雙重AD鈣奶」,「乳酸爽歪歪系列」「雪山鈣奶冰淇淋」……娃哈哈奶茶店在售奶茶25款,其價格區間在10~20元。
  • 一年賣出70億,全國開遍2萬家,這塊雞排做了什麼?
    正新小吃店因為地理位置很好處在車站附近,也受到一批年輕人的關注,第一家店生意不錯後,正新小吃店開始了一輪摸索和小範圍的擴張。到了2006年,憑藉正新小吃的模式開出200家店的時候問題也來了,那就是產品架構複雜,需求和供應鏈本身達不到平衡的關係。
  • 中國便利店之王:碾壓全家、711,全國開2萬家店
    布滿後,點陣又開始往福建、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幾個省份落下,更在2017年之後蔓延到河南、安徽、重慶等地。要知道,一個民營便利店要拓展到其它城市,滲透進另一個品牌的地盤,不光需要面臨其他品牌環伺的激烈競爭,還需要實現跨地域的統一採購、配送和管理。這對所有品牌都絕非易事。
  • 萬家MART成都首店亮相
    在經歷一番升級改造後,位於成都金牛萬達廣場負一樓的華潤萬家V+城市超市搖身一變成「萬家MART」,記者獲悉,該門店在12月23日正式開業,這也是萬家MART在成都開設的首家門店。
  • 黃金珠寶店會員管理系統如何幫助門店做會員營銷?
    保證顧客對門店有良好的記憶,再配合適當的營銷和推廣,才能使顧客的消費欲望被逐漸激發。而如何能達到以上的目的但又節省資源且效率較高?使用黃金珠寶連鎖店會員管理系統一切都迎刃而解。那麼黃金珠寶連鎖店會員管理系統是如何會員營銷的呢?
  • 華潤萬家想學好市多賣車,傳統4s店怎麼辦?
    聯商網消息:近日,商務部發布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新《辦法》將於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同時《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廢止,一改汽車銷售品牌授權單一體制,以4S店為主的銷售模式將被打破,不再強制性要求品牌授權,實行授權和非授權兩種模式並行,這也意味著新車市場將迎來新的轉變,汽車超市、汽車賣場、汽車電商等新的汽車銷售形式將出現。
  • 華潤萬家旗下萬家MART瀋陽明華店1月16日開業
    贏商網從華潤萬家(需求面積:8000-15000平方米)超市官微獲悉,華潤萬家旗下萬家MART瀋陽明華店將於1月16日盛大開! 圖片來源:華潤萬家超市官微   據贏商網了解,萬家MART瀋陽明華店原為華潤萬家大賣場,門店位於三臺子地鐵口,於2019年9月1日起閉店,計劃升級改造為華潤萬家新品牌「萬家MART」。
  • 禁止電話營銷後,鏈家開了第一家便利店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房產中介也開便利店了。近日,據《聯商網》報導,房產經紀公司鏈家首家便利店已於12月4日在北京開業,該店位於北京大興區一處鏈家地產門店內,為店中店形式,店內僅有3組貨架和一臺冷櫃。
  • 一線城市經理:日化低頻商品在600萬家小店的分銷動銷方法論
    全國700萬家小店,除去30萬便利店和200萬平臺化小店,依然有400萬以上的小店分散在各級市場的毛細血管,這些門店也是城市經理責無旁貸的目標網點。這部分小店要求的服務難度更大、管理顆粒度更細、產品分銷選擇要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