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今天養魚老道給我的小原生缸再次抽底換水一次,把小外掛的前半部分濾棉撤出,之後加大了流量,經過了不到一個小時的過濾,水質立刻恢復了空氣魚缸的狀態。
然後,我又審視了其他所有魚缸的水質,最後發現了問題,三個底濾魚缸的水質,真的趕不上一個小外掛魚缸的水質,這是拿肉眼完全可以看出來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雖然底部仍然殘留部分少量雜質,但是,小外掛的水質確實清澈通透
其實,不管是昨天換水了一半,還是今天再次抽底換水,僅僅從水質清澈度來看,這個小原生魚缸的水體清澈度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如果單從飼養密度上去看,小原生缸的飼養密度絕對大於黑食水虎和魂鬥羅的飼養密度,那可是大太多了,為什麼水質可以長久保持住呢?
除了藻類的作用功不可沒以外,更為重要的還是一個長久的水質穩定,無論是缸壁還是底部的陶粒,全部都已經養出來了,養熟了,首先這個魚缸在養水的時間上,佔盡了先機,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至於說藻類過多,水面氣泡開始聚集,這些問題都是小問題,稍微清理一下,加強一下過濾的流量和濾棉細密度,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
最好的底濾魚缸水質還是那缸蝴蝶鯉,最差的反而是黑食水虎魚,為什麼?
如果說四個底濾魚缸做一對比,目前看來也只有蝴蝶鯉的魚缸,水質還算不錯,可以和這缸原生魚相比,其他的連我只有簡單上濾槽的那些魚缸水質也比不了。
尤其是黑食水虎魚的那個魚缸,這根本不是濾材多少的問題,一米二的魚缸,只養一條魚,為什麼水質至今尚未恢復?
除了之前使用了部分金魚老水以外,這個魚缸會牽扯到兩大問題:
一、觀賞魚壓抑,這個問題很重要
我們千萬別小瞧了觀賞魚壓抑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嚴重、很嚴重的。
由於黑食水虎的魚缸靠近房門,只要是一開門就會嚇到它,這個情況不太好避免,而它的膽子又過小,要不然也不可能出現蒙眼的問題,所以說,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臨近房門的缸壁使用背景紙貼上,這樣即使突然開門,它也會有個心理準備。
只要是觀賞魚過度壓抑,這個魚缸水質一定就難以調理,它們在過度壓抑時,體表分泌的黏液,要比十倍地投餵食物的殘渣還難以應付,對於水質的破壞性極大。
二、剩下來的那些死魚頭,也是敗壞水質的元兇
再者就是以前投餵給黑食水虎魚的飼料魚,個體太大了,之前在那個上濾魚缸裡,我可以隨時撈取出來,魚缸的水體運行時間很長,水質比較穩定,而這個下濾魚缸,我也不防說句實話,我是怎麼操作都覺得彆扭,尤其是水面上部還帶有兩個鴨嘴,還有拉筋,撈個死魚也費盡,沉到水底就更不好撈了,所以我就懶得去撈。
再者就是購買的飼料魚總有個大的,扔掉了也可惜,唯獨能吃下去的只有黑食,不過現在還能強點了,招財貓和汗鯊可以幫助分擔一部分個體較大的飼料魚,這樣黑食就不能再去投餵大個體的魚了。
我們可別小瞧它們吃剩下來的這些死魚頭,這個東西汙染水質的速度是很快很快的,還不如飼養幾十條活魚呢,那個水質也不至於這樣。
一條死魚就能攪渾一缸好水,更何況,黑食水虎魚缸裡,經常會有三五個魚頭殘留在那裡,我才能想起來給它整一整。
不過,黑食的這次的蒙眼還是由於過度驚嚇造成的,因為今天我再看它的時候,蒙眼基本上好了,這個自愈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而魂鬥羅魚缸的水質,只是比起蝴蝶鯉稍微差點,這個原因主要也是因為水質不穩定,羅漢魚較為壓抑,以及攝食活魚吞吐魚鱗的緣故,就是這些原因加起來,導致水體不是太穩定,再者時間還是不到,需要繼續緩慢換水調理到最佳程度。
黑斑水虎的水質本來也很好,只是由於濾棉掉渣,動了濾棉和濾材
黑斑水虎的水質本來是和蝴蝶鯉的水質一樣好的,它們畢竟開缸的時間較長,我們別小看這個養水的時間,不到那個時間點,所有的所謂好水,都是假象而已,一不小心隨時都有往不良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這也是有些魚友的魚缸水質,說是之前看起來一切很好,為什麼一夜之間水質就突然完蛋了,或者但凡投餵量一多,水質不是發白就是發黃?原因就在於此,根本沒有徹底穩定下來。
那麼,這缸黑斑水虎的水質其實並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問題,只是因為濾棉的質量不好,怎麼形容呢,就是比較稀鬆、比較柴,水流衝擊過大就會掉渣,在底濾漂浮最後回流到了主缸。
因此我才清除了和更換了部分濾棉、添加了部分濾材,這就導致部分濾材粉末進入水體,這個魚缸的水質看起來有點發白,這個倒沒有什麼關係,養幾天就能恢復。
再者就是這缸魚的密度最大,而且它們還在不斷生長,壓抑情況倒是沒有,但是,攝食起來也是魚鱗滿缸飛,這是它們的個性所致,想要好,最終還是要靠水質的穩定,只要達到了那個時間點,一切都不是什麼問題。
我們養魚,遭遇到水質不好,一定要能夠分析出原因的,這樣才能有效調理
所以說,我們飼養觀賞魚,遭遇到水質不好的問題,一定要分析出原因的,大部分由於水質不穩定而出現的問題,就是一個少量換水、少量餵食的調理過程,而不是動不動就去清缸換水或者更換濾材,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分析調理。
有些時候,可能以不變應萬變的處理方式,才是最好的調理水質的方法。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