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隸屬於遼寧省鞍山市,位於遼東半島腹地,瀋陽經濟區之中,北靠鋼都鞍山和省會瀋陽,南鄰港口城市營口、大連,東接煤鐵之城本溪及邊境城市丹東,西與油田新城盤錦隔河相望。全境總面積2732平方公裡,轄騰鰲新城、海西新城、牛莊新市鎮、析木新市鎮等"兩城、兩市鎮"。 海城市是中國十佳"兩型"中小城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
戰國時期屬燕國遼東郡。 漢時在縣境內置新昌(今甘泉鎮向陽寨)、遼隊(今西四鎮三岔河東岸)、安市(今八裡鎮營城子)三縣。 三國時期魏佔領北方,屬平州,後改幽州。 西晉時期,境內新昌、遼隊(隧)、安市三縣皆廢。 東晉十六國後燕光始四年(404年),開始被高句麗割據長達二百六十多年。 唐太宗時期,有一座歷史名城為三江越虎城,便是如今海城厝石山公園附近。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統一版圖,置安市州,屬安東都護府。
海城之名源於海州至此始。遼時,於境內置海州、銅州、耀州,同設臨溟、仙鄉、析木、巖淵4縣,並在海州置南海州,兼置臨溟縣為州治,隸屬遼東道。海城之名源於海州至此始。 金時,改海州為澄州,轄臨溟、析木二縣,受東京路管轄。 元時,1297年境內州縣俱廢,"置巡檢司鎮",受遼陽路管轄。 明洪武初年置海州,屬山東行省;洪武八年州廢。洪武九年(1376年)置海州衛,隸屬遼東都指揮使司統轄。
清世祖順治十年(1653),改海州為海城。隸屬遼陽府管轄。順治十四年(1657)遼陽撤府,改屬奉天府(今瀋陽)。 中華民國初期,劃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海城縣隸屬遼寧省為一等縣。 民國二十年(1931年)日本侵佔東北後,偽滿政府改遼寧為奉天省,海城縣遂改屬奉天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偽滿政府撤銷營口縣,以遼河為界,其東劃歸海城縣,西部劃歸盤山縣。
1945年日本投降後,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海城縣民主政府,隸屬於遼寧省遼南行政公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國民黨政府改東北為九省,海城縣仍隸屬遼寧省。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海城縣。1948年月,在縣境地內另置牛莊縣,縣政府設在今牛莊鎮;年底,牛莊縣撤銷。11月 東北全境解放後,海城縣劃屬遼東省管轄(省會在今丹東市)。 圖:南臺箱包城
海城市地貌複雜,海城市有山地、丘陵、平原、窪地,東南高、西北低,由東向南向西北傾斜。東部山區及丘陵地帶絕大部分海拔高度在 60~500米之間,西部平原從海拔60米呈緩坡逐漸下傾至渾河、太子河平原。西部平原由海城河、五道河衝積而成,山麓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多系丘陵漫崗。
市全境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0.4℃,降雨量721.3毫米,處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海城市太子河、渾河、大遼河,縱橫南北;海城河、五道河、三通河、楊柳河,八裡河橫貫東西。 海城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產達40餘種,是世界菱鎂、滑石探明儲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其中菱鎂礦儲量達26億噸,佔世界的1/4;滑石探明儲量為5700萬噸。海城市有170萬畝山地宜林宜果,148萬畝耕地。
西柳服裝市場位於遼寧省海城市西柳鎮內,地處遼寧南部、遼東半島北端,居瀋陽、大連、鞍山、營口等城市群中心,距海城市區10公裡,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瀋大高速公路、中長鐵路、海溝鐵路在西柳縱橫交錯,桃仙機場、大連、營口等港口近在咫尺,154多條客貨運輸線路通達全國,往返客貨班車450多臺,年均貨物吞吐量80萬噸。2012年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棉服名鎮"榮譽稱號
西柳老栓動物園1998年9月,老栓動物園正式動工興建,經過一年多緊張的建設和籌備,佔地1800平方米、投資197萬元的動物園一期工程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海城山西會館位於遼寧省海城市內,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海城縣誌》記載。 山西會館原為清代廟宇建築,康熙二十一年(1682)重修擴建後改為山西會館。民國三年重修後又改為關帝廟。一九八七年劃規海城市文物保管所使用並開始維修。由於受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該建築東西配房、戲臺等破損嚴重。 一九八九年公布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城三塔是指坐落在遼寧省海城市境內的三座遼金時期的古塔,分別叫做"金塔"、"銀塔"和"鐵塔",它們是海城市乃至鞍山地區目前尚存最早、最多的古塔。海城銀塔位於海城市東南25.5公裡接文鄉西塔子 溝村北山上,建於金代,1953年進行修補。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城鐵塔位於海城市東南20公裡析木鎮西北角,建於金代,系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城金塔位於海城市析木鎮西北2.5公裡的羊角峪西山腰上。塔北原有塔寺,名為"金塔大禪寶林寺",又稱金塔寺,這卒寺院原來規模較大,始建於遼代,明代重修。根據金塔的整體形制,技藝手法及塔座人像的契丹裝束等特徵,該塔被認定為遼代建築。1963年9月,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金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遼寧省文化廳撥專款對金塔基座進行了維修,使這一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鞍山神女峰位於海城市東約40公裡處,總面積38.3平方公裡,分為8個景區、200多個景點,有大小山峰450座。該森林公園以奇峰怪石、森林茂密而著稱。園內的仙人洞是新石器時期古人類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神女峰植被良好,果樹繁多。
海城仙人洞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遼寧省海城市孤山鎮孤山村東青雲山腳,為舊石器時代的遺址,距今40000年至20000年。。已發現石製品近20000件,包括大量的石核、石片與廢片。石器主要是石英加工的各類中、小型的刮削器、尖狀器、鑽具及雕刻器等。裝飾品類有穿孔獸牙與貝殼等。還有晚期智人的牙齒化石發現於下文化層。已發現的動物化石有27種哺乳動物。地層內厚層灰燼及大量燒土與燒骨是早期人類長期居住的結果 。
析木城石棚在遼寧省海城市東南34公裡析木鎮前姑嫂石村。石棚集祭祀及埋葬於一體,對研究東北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早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魁星樓位於海城市城南厝石山公園內,始建於1778年(清朝乾隆四十三年),重修於1923年(民國十二年),毀於文革之初,重建於1999年。老魁星樓為二層六角,後改為八角三層。青轉碧瓦,非簷鬥拱,龍頭吞脊走獸排列其上,一為"走投無路",二為"跟腚扒倒",三為"幫虎吃食",四為"東張西望",五為"坐地分贓"。翹起的簷頭上掛驚鳥鈴。風過,叮咚作響,別具丰韻。樓內為木質的"魁星"神像。
大悲古寺始建於唐朝,是李世民東徵時所留。不是嚴格意義的景點。不收門票,不接受現金供物,供香,法物都是免費的。是個純粹的佛教場所,但是正因為如此,大悲古寺卻有著迷人的淨化靈魂的吸引力。
三學寺位於遼寧省海城市內西南角。南鄰山西會館,南約1.5華裡為海城河。方位:坐南偏西7度。據寺內碑文及民國《海城縣誌》記載,該寺創建於唐。前殿為明代建築,其他均為清代建築,整個建築由前殿、後殿、藏經樓、山門、東西配廡、禪堂、圍牆等組成,佔地約5000平方米。
牛莊太平橋位於海城西20公裡的牛莊鎮內,也稱北關石橋,橋墩和橋面完全採用花崗巖築成,望板為青石,建於清朝道光己酉年菊月(道光29年9月)公元1849年,2007年被遼寧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牛莊是個古鎮,早在明代萬曆年間設驛站,清代又重新修築城池。後金天命八年(1623年)修建城牆。牛莊古城設有三個城門,東門叫德勝門,西門叫外攘門,北門叫福勝門。古城外修有護城河,太平橋就是在東城門外護城河上所建。
據史料記載,太平橋建於明末清初,道光己酉年(1849年)重修。在橋南側中間的石欄板上刻有"太平橋"三個字,並有"道光己酉年菊月穀旦"的落款。
南果梨屬遼南特產,需要特有的富鐵土壤才能孕育出的獨特水果品種,該果海城市產量較高,屬華夏果中之桂冠。該梨以其色澤鮮豔、果肉細膩、爽口多汁、風味香濃而深受國內外友人讚譽,素有"梨中之王"美譽。 南果梨是世界梨果中的珍稀品種,在《中國果樹志第三卷》介紹的梨果中,南果梨名列首位。它以其獨特的香氣被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對全國517個梨種評定品質極上的四個梨種之一。
海城其他景點,綠中海溫泉,天籟谷溫泉,厝石山公園,保安寺,牛莊藥王廟,海城白雲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