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不出意外的話會在2021年1月9日-10日如期舉行。
很簡單的,教師資格證的面試流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個結構化問答,一個片段的試講教學,一個答辯。很多同學在看過面試的真實流程模擬以後會很害怕,感覺整個考場氣氛嚴肅,要求嚴格,一不小心就會掛科。
面試是個紙老虎,你甚至可能在考場上看到考官在迷瞪著眼睛打盹。所以好好準備,報所有的包袱都出來,基本上就沒問題了。
不用擔心,我們根據歷年的教師資格證面試情況來分析一下面試可能掛科的種種原因,今天先來看看結構化問答。
結構化問答,是考生進行的第一個面試環節,也稱為回答規定問題。問題非常隨機,雖然問題的類型被匯總成了幾大類型,但是考生在拿到問題的時候還是會一臉懵,大腦一片空白,總結的套路一個也想不起來,只能硬著頭皮胡謅。
結構化問答被扣分的原因:
普通話不標準。職業認知定位不準確。應變能力不足,不夠自信。這些是教師資格證面試的評分標準,在結構化問答的環節裡會體現出來。所以考生在面試時,首先要確保自己的語言組織是標準的,不要開口就是網絡用語或者方言。而結構化問答的問題多是和教師這個職業有關,考生明確教師職業的含義、目標對自己有明確的職業規劃,然後大方的表現出來,就足夠了。
除了上述情況以外,你還有可能在進入考場的時候就被扣分了,比如進入考場不敲門,對考官不禮貌,著裝不符合教師職業特徵等等。這些都是在開頭會被扣分的原因。
應變能力就是考官在提問完以後的反映,有些同學緊張的吐字不清,有些同學直接說不會,這些都是應變不足的表現。穩住狀態,從容應答,裝也要裝出來自信的樣子。
教師資格證面試本身就是一場表演,結構化問答是開場戲,好戲還在後頭。我們下回書再說課文片段試講教學,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