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上西班牙的土地,落地巴塞隆納(Barcelona)。從哪裡開啟遊客模式呢?我的答案是高迪。
在國內就收到過師弟從西班牙寄來的明信片,我記得封面是聖家堂(Sagrada Familia)。那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著名的景點,沒錯。聖家堂從1882年開始修建,因為是贖罪教堂,資金的來源主要靠個人捐款,捐款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的快慢。又因為西班牙內戰和鐵路事件,至今尚未完工,但已經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
我不懂藝術,我不懂建築,到了這裡我還是會心心念念地要去一睹它的風採。我們去看的時候,確實外部還在施工。但是內部開放好多年了,咦,這一點確實有點奇怪0-0。這是高迪晚年的作品,直至73歲(1926年)去世時,教堂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現在還是繼續建,預計於2026年,即高迪逝世的百年紀念之時完工,以緬懷這位天才建築師。在教堂內部,有個小型博物館,裡面展示了教堂的雛形及建成後的全貌。
從外面看去,甚至覺得有點破壞,也並不光鮮亮麗,但是歷史和作者的光環永不褪色。當你走進聖家堂,高聳入雲般的石柱,屋頂裝飾的色彩,透過彩色玻璃的陽光,一切都似乎可以把你與外界隔絕,靜靜地讓自己變得又渺小又虔誠,當然這是對有一股子傻氣的人有用。
假如你知道聖家堂,那你一定會知道高迪(Antonio Gaudi),因其複雜、新穎、獨樹一幟、個人色彩強烈的建築作品知名,被譽為「上帝的建築師」。他一直在巴塞隆納生活和工作,所以他很多作品都在這個城市,譬如聖家堂,譬如桂爾公園,譬如米拉之家,譬如巴特略之家,譬如桂爾宮等等。
我想去米拉之家(Casa Milà)。米拉之家建於1906年至1912年間,是高迪設計的最後一個私人住宅。當時的富豪佩雷·米拉先生(Pere Milà)因非常欣賞高第為巴特略先生設計的巴特略公寓(CASA BATLL),為了和富孀 Roser Segimon 結婚,而請高迪設計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4 年將包括米拉之家在內的幾個高第設計的建築列入世界遺產中。去之前就看了攻略,說米拉之家和巴特略之家選擇其中就行,忘了為什麼會選米拉之家,但是看過之後,這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建築。假如有機會,我希望還可以去看看巴特略之家。
整個房子似乎沒有一處直線,牆壁看起來像是海浪,小石柱是骨頭的樣子,陽臺像不像假面舞會的面具?走進房子內部,彷佛身處海洋之中,通過內部的設計,壁畫,顏色,以及特殊的採光和天井。當陽光的斑點在牆上來來回回地推搡,就是海浪輕輕湧動的樣子。又奇怪又美麗的屋頂。嗯,是童話一樣的房子。後來還去了桂爾公園,但是覺得還是最喜歡米拉之家,滿足了一切的幻想。
桂爾公園建在山上那一塊區域,有點像重慶的規劃,像個小山城。走完這一遭,就像是看到了城堡,然後走近它,古韻彌足。沿著山路一直向上,有景色,有建築,有曬太陽的人,還有拿著吉他彈唱的小哥。是非常不錯地遠離城市的充滿愜意的體驗。
巴塞隆納還有其他的高迪作品,像剛剛說到的巴特略之家,桂爾宮,古埃爾公園,文森之家等。希望有機會還可以繼續領略。我不懂,但我還是想看看這才華橫溢的創意。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