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網紅垃圾桶站」亮相安外社區

2020-12-27 金臺資訊

7月24日,在朝陽安貞街道安外社區,一座垃圾站被整飭一新,完全顛覆了人們心中又髒又臭的垃圾桶站形象。

這座「網紅垃圾桶站」乾淨整潔並且透著藝術氣息。陽光透過彩色半透明的亞克力板灑在分類垃圾桶上,正面的面板上用卡通圖案標明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小朋友也可以毫無壓力正確投放垃圾。地面和兩側牆壁上寫著「創意生活 文明分類,垃圾分類 守護家園」等宣傳標語,突出垃圾站設計的核心理念——「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據了解,這是安外社區正在開展的「垃圾也有家,分類我先行」系列——「網紅垃圾桶站」活動。這處「網紅垃圾站」由安貞街道安外社區的創享項目——垃圾也有家,分類我先行的提案人姚克亮設計,動員黨員及志願者一起動手完成。該處垃圾站的改造,就是告訴大家,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垃圾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垃圾混合或分類的程度。在混合存放和傾倒的過程中,雖然居民節省了處置時間和存放空間,但是浪費了垃圾的價值,而垃圾分類收集則產生了價值。只要正確分類,它們的生命還能在其他領域延續,這也是垃圾分類的意義。

這座「網紅垃圾桶站」有效的把「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這一理念轉化為居民可見、摸得著的具象事物,從而推動垃圾分類的進一步落實,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居民紛紛表示,有這樣漂亮的垃圾桶站,自己家裡也一定要做好垃圾分類。

相關焦點

  • 「老街坊」踐行「新時尚」,白將軍社區的「垃圾分類養成記」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白將軍社區的大部分居民均嚴格按照分類標準進行投放,雖然社區平房區居多,又是老舊小區,住著的都是老街坊,但大家已然養成了源頭分類的良好習慣,積極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志願者在幫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白將軍社區以黨建為引領,發揮黨員志願者的帶頭作用,通過培訓、開展活動等方式,帶動廣大居民從家庭源頭分類。
  • 通州:「老街坊」踐行「新時尚」,白將軍社區的「垃圾分類養成記」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白將軍社區的大部分居民均嚴格按照分類標準進行投放,雖然社區平房區居多,又是老舊小區,住著的都是老街坊,但大家已然養成了源頭分類的良好習慣,積極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注重源頭分類,推動習慣養成 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從宣傳到實施,如今已逐漸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然而垃圾分類並非易事,要想實行好,關鍵在習慣養成。 志願者在幫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白將軍社區以黨建為引領,發揮黨員志願者的帶頭作用,通過培訓、開展活動等方式,帶動廣大居民從家庭源頭分類。
  • 南開區垃圾分類引領生活新時尚
    南開區從街道社區到校園、商街,都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工作,推廣垃圾分類在生活中落實到位。連日來,南開區育賢中學將垃圾分類引入校園,創造性地開展了適合學生理解和踐行的垃圾分類宣傳與回收工作,通過線下活動、校園課程等形式開展宣傳,推進垃圾分類進校園、進課堂,讓垃圾分類成為學生們的「新時尚」。
  • 南開區垃圾分類引領生活新時尚-新聞中心-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從本月起正式實施。南開區從街道社區到校園、商街,都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工作,推廣垃圾分類在生活中落實到位。
  • 海寧尖山:垃圾分類「紅色」引領「綠色」
    垃圾分類是新時尚,亦是踐行「兩山」理念的關鍵小事。近年來,尖山新區(黃灣鎮)堅持以「紅色」引領「綠色」,將紅色基因植入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站,全域布局紅色廂房,交出一張張亮麗成績單。去年,在新增近2萬新居民的狀況下,區(鎮)垃圾減量544噸,居海寧垃圾分類考核紅榜之首。
  • 霑益: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 建設生態文明新家園
    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牽著民生,連著文明。近年來,霑益區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持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引導全民樹立綠色、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綠色生活新時尚。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可不少天津人有些困惑垃圾分類了家裡是不是也要擺4個垃圾桶?為什麼自己家樓下不是每棟樓都有4個垃圾桶?
  • 於軍檢查蘇州橋西社區垃圾分類工作
    他強調,生活垃圾分類事關人居環境和海澱形象,對於做好「四個服務」,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建設健康海澱、美麗海澱,打造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宜居宜業城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深入實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增強行動自覺,狠抓生活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推動形成社會新時尚,進一步提高社區精細化管理水平,營造優美和諧宜居環境。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南開區 垃圾分類引領生活新時尚(圖)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從本月起正式實施。南開區從街道社區到校園、商街,都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工作,推廣垃圾分類在生活中落實到位。  連日來,南開區育賢中學將垃圾分類引入校園,創造性地開展了適合學生理解和踐行的垃圾分類宣傳與回收工作,通過線下活動、校園課程等形式開展宣傳,推進垃圾分類進校園、進課堂,讓垃圾分類成為學生們的「新時尚」。活動現場,學生們以表演情景劇的方式,還原了家中扔垃圾的現狀,並把家中垃圾分類遇到的問題收集起來,與老師們展開互動。
  • 新風尚!江門首面「黨建+」垃圾分類手繪牆亮相
    在蓬江區勝利北路,一面近30米的牆面上,四幅嶄新的垃圾分類手繪畫惹人眼球,「黨建引領」「黨員示範崗」等字樣和圖案融入其中,寓意著以黨建引領垃圾分類新風尚,引來往市民駐足觀看。江門首面「黨建+」垃圾分類手繪牆亮相。
  • 社區辦公場地擺放分類垃圾桶、堆放餐廚垃圾為哪般?做好垃圾分類...
    「這是新華園社區的辦公室,門口為什麼有這麼多分類垃圾桶,滿地都堆著餐廚垃圾,這都快擋住人們走路了。」12月17日上午,記者到新華園社區採訪,前來辦事的趙女士看著滿地的餐廚垃圾有些埋怨,不明白為什麼社區辦公室的小院子變成了垃圾分類現場,而且分類的還是餐廚垃圾。
  • 最美「垃圾分類清潔屋」 亮相蘇州福星社區
    全新亮相的「垃圾分類清潔屋」近日,在蘇州吳中西路上的田園公寓西門旁,新建了一座清潔屋,用於小區內的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可同時存放近20個垃圾桶,門口還有方便居民洗手的水池。清潔屋外立面還掛上了垂盆的常青藤,地面放上一排茂盛的綠蘿柱。
  • 體驗垃圾分類新趣味,郎園Vintage裡玩轉「新時尚」
    「小U中午點了可樂雞翅、豬骨湯、奶茶,吃完後如何進行垃圾分類?」近日,一場趣味性、知識性與實用性兼具的垃圾分類培訓體驗活動在郎園vintage舉辦,這是活動過程中問答環節的一道題,30位園區、企業、街道的志願者積極回答,熱情高漲。
  • 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密雲區果園街道在行動
    蔬菜果皮、快遞包裝、一次性塑膠袋......垃圾時時產生、時時出現,推行垃圾分類勢在必行。隨著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密雲區果園街道各社區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倡導綠色生態、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讓垃圾分類真正融入居民的生活。
  • 垃圾咋分類 上車練練手丨家庭垃圾分類移動體驗館亮相社區
    ,在哈爾濱市香坊區建築街道綠海社區黨委書記劉穎的帶領下,「家庭生活垃圾分類移動體驗館」與社區居民正式見面。「這就是我們社區新來的『綠色大篷車』,由一輛公交車改裝而來。」劉穎指著身邊這個「大傢伙」介紹,「視頻知識講解、模擬垃圾分類、互動體驗遊戲……別看它外形簡單,內部功能可全了呢!」生活垃圾分幾類?玻璃、紙類屬於哪類垃圾?它們應該被扔進什麼顏色的垃圾桶?
  • 分類垃圾桶「會說話」,幼兒園娃娃們也有「新時尚」
    分類垃圾桶「會說話」,幼兒園娃娃們也有「新時尚」 2020-12-03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湖供電:垃圾分類培訓,引領時代新風尚
    「大骨頭不是廚餘垃圾,你扔錯啦!」「洗衣液的瓶子是可回收垃圾,應該放在綠色的垃圾桶裡。」近日,國網平湖市供電公司一樓報告廳內洋溢著歡快熱烈的氣氛,原來,現場正在開展垃圾分類培訓,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一張張圖案卡片扔到對應的垃圾桶,積極開展著分類互動活動。
  • 青島市市北區引領「智慧」垃圾分類新風尚
    「市北區的居民小區以開放式樓院為主,東仲社區就是比較典型的開放式老舊樓院,只要我們把東仲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好了,老城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就有了可複製的解決方法。」市北區城市管理局垃圾分類管理中心主任劉冉介紹,東仲社區的老舊樓院每個單元出入口都擺放了垃圾桶,由於沒有物業公司管理和清洗,垃圾桶時常散發出難聞的氣味,不要說讓居民做好垃圾分類,能做好基本的環境衛生已屬不易。
  • 楓樺葦岸社區「花式」帶動垃圾分類新時尚
    近年來,楓樺葦岸社區積極探索適合社區實際情況的垃圾分類工作模式,並強化管理,多措並舉,打響了一場垃圾分類工作的攻堅戰。不僅提高了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知曉率和參與率,讓「綠色、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將垃圾分類行動帶入千家萬戶,努力將垃圾分類成為楓樺葦岸的「新時尚」。
  • AI技術改變投垃圾習慣 奧圖環衛新一代「智能垃圾桶」亮相
    不過很多人知道的是,在外觀不斷變化的同時,垃圾桶也越來越智能。近日,第二十界中國國際環衛與市政設備及清洗設備展覽會在北京舉行。作為智慧環衛和垃圾分類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上海奧圖環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圖環衛」),帶著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智能垃圾桶」亮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