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才明白,我贏了道理卻輸了我們

2020-12-14 桃子愛讀

一、輕易鬧掰的是不是真閨蜜

前兩天看見有姑娘在網上問:「和閨蜜鬧掰刪了微信,怎麼辦?」底下已經有了一些評論,其中一位說:「那就算了唄,這麼輕易鬧掰不是真朋友。」

我也點擊回復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既然她能把她們的關係形容成閨蜜,那麼在那段兩人的關係中至少有一人是認可的,認可就代表著曾經經歷過分享、吐槽、歡樂的時光,甚至可能有著屬於兩人之間不可言說的小秘密,這又怎麼會不是真朋友呢!

這不過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片段,卻令我直到手機屏幕暗下仍然不能平復,被勾起一段多年前的回憶,曾經沾沾自喜的勝利,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俯視,其實是一場兩敗俱傷的結局,我卻直到現在才明白。

二、相顧無言只要一瞬間

高三過後的暑假總是格外令人躁動,不論高考成績如何一切落停,人人憧憬著美好的大學生活。

性格偏內向被動的我,估計是受到神的指引,才會主動在貼吧裡瀏覽我們學校的新生群,然後在源源不斷的信息裡,加了一個同班同學的qq(我們那個時候還沒有微信),忐忑地打了招呼,好在對方比較熱情,互通姓名之後還又聊了幾句。

入學當天早早報導註冊回到宿舍,赫然發現下鋪上貼的,正是我那唯一認識的名字,理所當然,我們成為大學期間最要好的朋友。

轉折發生在大三下半學期的期中考試前,一天她出外參加活動,皮膚太薄被曬過敏了,心情不好(她長得挺好看的,很在意臉),回宿舍後表情陰鬱、一言不發、自己面向牆內側躺著問話不回。

我和其他宿舍同學,複習一天了也挺乏的,見那樣子以為她心情不好,就想說讓她靜靜,發誓真的沒有發現她臉的異狀,過了會兒她可能覺得委屈,覺得我跟她那麼好卻沒有安慰她,很委屈就爆發了,哭著打電話讓家裡來接,然後就回家了。

留給我的全是不解與鬱悶,因為我一再和她說話,她只是回的:我沒事兒。有些莫名其妙是吧,但這就是我們最後一次對話,然後結束了三年的閨蜜情。

這件事兒起因是她情緒化,不跟我們全宿舍人說話,還找宿管老師安排,搬出了我們宿舍,慢慢演化成為全宿舍的「公敵」,就更加互不搭理了。

當年的我真覺得自己特別有理,我不是沒有關心她,不理還要怎樣,誰還不是家中唯一的寶貝了,還自認為這是對她好,省的她因為脾氣日後吃大虧。

隨之問題來了,一個多月後慢慢緩和了關係,可是路上相見除了打招呼,樂一下,居然變得沒話說了,就是這麼突然的尷尬,像電視劇一樣,我才開始驚醒,是不是要失去這個朋友了,卻已經無法挽回,現在真的是連微信都沒有的關係。

原先看電視劇,覺得好好的兩個人怎麼一件事兒過後就不好了呢,不是不合理是根本不可能,但是當這種感覺發生在自己身上,真的是一瞬間陌生了一個人,而你無能為力。

三、吵架後的原諒標準

我是一向不贊成特定一方人群必須道歉的,比如談戀愛中男友要道歉,親子關係中孩子要道歉,朋友中性格更溫和的要道歉。

你想聽的只是「我錯了」這三個字嗎,相信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快感,覺得自己很重要被重視,但日久天長誰也不是生下來就為了低頭的,一句條件反射的道歉還能給你帶來什麼呢,只會讓你想表達的心門瞬間關上,繼而漸行漸遠。

現在我又有了新的感悟,一段良好長久的關係一定是在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基礎上的,任何關係都離不開溝通二字。

但若事情就是到了無法溝通的地步,有時候道歉也是一種智慧,讓你平息下來我們再來溝通分析,或許就能化解很多矛盾,成為一把打開傾訴之窗的鑰匙,冷靜之下的談話才能令彼此靠的更緊密。

說回不合鬧掰的情況實際上也得分很多種情況,先想清楚你們倆的關係為什麼會到了鬧掰這一步,不要去分對錯只考慮為人和處事方法。

人品是不可逾越的橫溝,如果是原則問題被觸犯,或是同樣的問題屢教不改,那麼勸你快刀斬亂麻比較好,閨蜜一生中不是只會有一個。

從處事方法中能夠透露出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智商可以彌補,情商如果不是自我認知很難改善,如果出現在雙商的問題上其實可以繼續留個機會,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給點兒暗示,或是就勢下個坡,雙方再爭取磨合一下。

可惜當年的我不懂,堅決認為必須錯了的人道歉,我們甚至連吵架都沒有過,她是尊嚴至上的獅子座,我是絕不回頭的金牛座,就這樣直到畢業,然後走過一年又一年,把對方封印在了時光中。

四、原來對錯沒那麼重要

做為有過經驗的人,其實我想說什麼呢,人或許真要有了一定年齡,有了一定經歷再翻回頭去看,才能明白一些事。

那一次表面上我贏得了道理,連對方的媽媽都打電話給我,幫她道歉了,只是她一直沒有低頭,贏得了宿舍其他同學的支持,我們宿舍有自己的群,一直保持融洽愉快的聯繫,不時聚會,贏得了我的價值觀,認為她的壞脾氣就不應該被慣著。

可就這段兩個人的關係來說,我沒有贏,我們都輸了且一敗塗地。所以我才一再說,分清對錯既沒有用,也沒意義,讓我們緊密聯繫的,不是對錯是感情,不只是友情,親情愛情更是如此。

問問自己,這段感情值不值得珍惜,失去她日後會不會遺憾,相信答案自然就在心中。比起我們彼此失去,然後缺失掉往後的交集,比起我們高高揚起了頭,只為了不讓眼淚留下,其實一句抱歉,真的沒有那麼難。

放下對錯的執念,既是放過他人,也是放過了你自己,哪怕是因為老天給的特定緣分,為了你我也願意試上一試。

失去的早已不可挽回,丟失的是我們這兩個字。對於當年的事,現在我只想說:做為好朋友,我從來不想失去你。

相關焦點

  • 孩子:「我就是輸不起!」輸不起的孩子,將來也贏不起
    在他們三人你爭我辯下,終於明白他們為什麼吵架:原來是他們三個人玩單腳跳,我家寶貝已經被抓住,他輸了,但是我家寶貝為了自己的面子,強硬地說自己沒輸,說別人耍賴。他有這種行為是我的責任,在家跟我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幾乎都是贏的狀態,沒有輸過。
  • 有什麼道理,是你長大才懂得的?
    和朋友久別重逢後,相約一起促膝長談到很晚。席間跟他說了很多話,最後快散場的時候,他問我:「你好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我先是一愣,然後微笑點頭回應:「是啊,每個人都會在經歷一些什麼之後,學著長大的,不是麼?」很多道理,小的時候父母講授給我們聽,我們絲毫不在意。
  • 吵架,贏了道理卻輸了感情
    但是,你可知道即使你贏盡了所有的道理,也會失去一樣更重要的東西——感情。在戀愛和婚姻中最大的遺憾莫過於,當你捧著熾熱的心在示愛時,對方不僅視而不見,還冷著臉跟你講道理。愛的那個人驚訝得說不出話,講道理的那個人卻依舊蝶蝶不休。
  • 真正長大才明白的道理,獨處似孤獨,卻需要習慣
    今天想與諸君聊聊的話題是獨處,這個讓我們又簡單又複雜的狀態。獨處,是為了不陪別人演戲長大的人與沒有長大的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此吧,長大的人會樂於獨處,沒長大的人害怕獨處。那麼有時喜歡獨處有時又害怕獨處的人應該如何定位呢?只能說那是一種過渡的狀態,這不是什麼壞事,至少說明那個人活在現實與夢幻中間,有更多的風景且願意駐足。
  • 小時候學過的課文,是長大後才讀懂的人生
    長大後才發現:有時人也一樣,明明人已走、茶已涼,卻還是抱著幻想的回味,傻傻地等待著。我們有時,不也跟他一樣在刻舟求劍麼。03 《掩耳盜鈴》長大後,才發現:每個人成長了,位置高了,高傲卻一點也放不下。出錯後的理由總是千千萬,即使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願意低頭認錯。其實低個頭,為自己造成的錯誤向別人道歉,到底有多難?為什麼人長大了,卻連最簡單的道理都忘了。06 《亡羊補牢》
  • 現在輸不起的孩子,長大也贏不了
    中國足球昨晚又輸了,目測已被球迷和偽球迷的口水淹沒。鹿姐姐卻覺得,無論是什麼比賽,我們不是不能輸,而是應該搞明白為什麼輸,查漏補缺,調整心態。因為只有輸得起,才能贏得了。遊戲玩輸了就一哭、二鬧、三打滾?做事情老是半途而廢?對自己沒信心,愛自我否定……各位家長是否發現:有不少孩子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經受一點點挫折,常常大發脾氣或是滿臉委屈,成為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卻一碰即爛,承受不了挫折的「草莓族」。今天,鹿姐姐想跟大家討論的是,我們應該把握哪些準則,幫助孩子擁有一份輸得起的精神,提升承受挫折的容忍力呢?
  • 我陪他長大的日子都明白了什麼道理
    我:是啊,他怕這怕那,卻唯獨不怕錯過我。朋友:只要你向他走一步,他會給你一片天。我:過去的始終回不去了。其實你根本就不值得,我就是放不下。既然已經選擇了相互告別,我始終不明白,那些讓女孩等你們的男孩,你們憑什麼?因為你們的一句話,讓這些女孩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等待,婉拒了身邊所有的曖昧,只是為了等一個不確定的你和那句我等你。你害怕她會遇到更好的人,然後取代你。你一直扮演那個深情的男孩的角色,所有人都站在你這邊,可笑的是我明明把你看的那麼清了,我也知道你根本不知道,但是我就是放不下。
  • 長大了才明白:喜歡一個人不需要什麼理由,分手才需要!
    長大了才明白:喜歡一個人不需要什麼理由,分手才需要!我們隨著不斷成長,閱歷增多,可能會明白越來越多的道理,比如,喜歡一個人不需要什麼理由,分手才需。為什麼這樣說呢?請往下看。喜歡彼此憧憬愛情的我們,可能會猜想到底自己的另一半是什麼樣子的,到底是哪一方面吸引我呢?等等一系列問題,我們可能會想出很多,卻又不好回答。
  • 辛巴事件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
    最早知道辛巴這個人是在疫情期間他給武漢捐款1.5億,當時第一感覺就是這個人是誰,幹什麼的,這麼有錢,因為當時很多明星都沒有他捐的多,後來在一年的時間裡發現他的新聞越來越多,總能看到別人刷他的視頻,我才知道他是草根出身,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開了很多公司,培養了很多人.
  • 長大後才發現!沒有對錯只有利益
    長大後明白的一個道理,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多的是中間的灰色地帶。沒有天生完美的人。好人也有性格缺陷,壞人也會做幾件好事。人本身就複雜,只有孩子才喜歡把是非對錯分得一清二楚。逐漸長大的我們終於學會,不再一概而論地斷定,而是細細思考。有過那樣的時候,不是喜歡戀愛,只是喜歡你。也根本不信什麼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但就是願意相信你一次。
  • 贏自己才是贏,輸給自己才是輸
    家裡小孩比別人成績好,贏了;你開的車比別人的貴,贏了;你買的房子比別人的大,贏了;你的官職比別人高,也贏了。有時候可能贏了全世界,但最後沒有贏自己。自己才是那個最需要去贏的人。這叫突破,在舒適圈外的新挑戰。我早已說過,與別人對比下的輸贏沒有任何意義。根本上,在對比之下能贏,其一是你突破了自己,其二是對手犯了錯誤。
  • 網絡賭博,最後贏多少都會翻幾倍的輸,你還不明白
    大家好,我是小關。近期已經發了,不少有關網賭的事。我玩了七年。從中輸輸贏贏。那時候我的的確確贏的時候比較多。連續幾個月的時候都有。贏得越多越不會收手,誰勸我都不好使,但是,千日砍柴一日燒輸的時候就全部輸掉了。贏的不會收手。輸更不會停手。
  • 什麼是減肥後才明白的道理?
    集美們,我曾經花了一年一口氣減掉了30斤肥肉!!!足夠讓我在同學聚會上驚豔一把!!經過2年實戰經驗,對於減脂我已經有超高效的系統方法~關於減肥後的道理,假如早餐之後才排便,那麼只要估計一下大概多少量,從數據重扣除掉就可以了。體重秤固定。所以,不要為秤上數據的變化而感覺沮喪,那是和自己過不去。
  • 知乎高贊:有哪些道理,是你踏入社會才明白的?
    來源:商業洞察01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有哪些道理,是你踏入社會才明白的?有很多高贊答案都寫得很好,有的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有的講述自己的真實經歷,有的提供催人奮進的乾貨……而我最喜歡的,是一個毒雞湯段子。車上,一個小夥一路抱怨:「活是我幹的,受表揚的卻是組長,最後成果又是經理的,不公平!」
  • 20歲也不明白的道理,到了30歲就要明白,要努力理解40歲時的道理
    20歲初期有很多事,但在進入自己立國的那一年,經歷了世界的冷暖後,才意識到,20歲不相信的道理到了30歲自然就相信了。前人走過的路,總結出來的道理是一定的真理,年輕的時候不想相信,後來才知道他們說的是真的。20歲還不懂的道理,到了30歲就要明白。
  • 輸不起的人,還沒有真正長大!
    有輸有贏才是真實人生,只贏不輸那是白日做夢
  • 體育不僅教會我如何去贏 也讓我明白如何體面地輸
    在此之後,四川女排再沒有湧現出躋身「排球世界三大賽」的國手,這個空白直到2015年女排世界盃才由張曉雅打破……一場大逆轉 埋下想當國手的種子張曉雅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因為個子高,小學四年級被體校教練選中,正式和排球結緣。
  • 然而長大才越明白酸甜苦辣是什麼滋味
    我們會遇到溫柔的事物,和溫柔的人。對未知的事不必過於緊張,一切終有歸途,就像流星划過夜,或是他遇見我。希望今年不再盲目奔跑。健康平安開心快樂最重要。宇宙真的太大了…此刻我們都被它包容。最要緊的是把自己拽回最佳的狀態,我只顧往前跑。以前總盼望自己快快長大。然而長大才越明白酸甜苦辣是什麼滋味。這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做不完的事情,現在全部娘了壓力……肩上的責任和壓力,日常的學習和作業,我不能被壓垮了。我要加油!衝衝衝!
  • 生活中,太想贏的人是輸不起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話題從「這次考試,你考了多少分」「食堂的飯菜好難吃」轉變為了「你有沒有進面試」「外面一頓飯好貴」……離開學校後,才發現當初自己吐槽的槽點,也都變成了回不去的、想要拼命抓住的美好。
  • 成熟後才明白五個道理,非常現實,通透
    1,交往比自己優秀的朋友才會努力變得更好假如一群人身邊都是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甚至還有一些不如自己的人,那麼他們只能止步不前如此,因為他們都是差不多的人,沒有比較,就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做人不要自滿,而是要抱著謙虛的心態向優秀的人,僅有這樣才能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