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輕易鬧掰的是不是真閨蜜
前兩天看見有姑娘在網上問:「和閨蜜鬧掰刪了微信,怎麼辦?」底下已經有了一些評論,其中一位說:「那就算了唄,這麼輕易鬧掰不是真朋友。」
我也點擊回復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既然她能把她們的關係形容成閨蜜,那麼在那段兩人的關係中至少有一人是認可的,認可就代表著曾經經歷過分享、吐槽、歡樂的時光,甚至可能有著屬於兩人之間不可言說的小秘密,這又怎麼會不是真朋友呢!
這不過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片段,卻令我直到手機屏幕暗下仍然不能平復,被勾起一段多年前的回憶,曾經沾沾自喜的勝利,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俯視,其實是一場兩敗俱傷的結局,我卻直到現在才明白。
二、相顧無言只要一瞬間
高三過後的暑假總是格外令人躁動,不論高考成績如何一切落停,人人憧憬著美好的大學生活。
性格偏內向被動的我,估計是受到神的指引,才會主動在貼吧裡瀏覽我們學校的新生群,然後在源源不斷的信息裡,加了一個同班同學的qq(我們那個時候還沒有微信),忐忑地打了招呼,好在對方比較熱情,互通姓名之後還又聊了幾句。
入學當天早早報導註冊回到宿舍,赫然發現下鋪上貼的,正是我那唯一認識的名字,理所當然,我們成為大學期間最要好的朋友。
轉折發生在大三下半學期的期中考試前,一天她出外參加活動,皮膚太薄被曬過敏了,心情不好(她長得挺好看的,很在意臉),回宿舍後表情陰鬱、一言不發、自己面向牆內側躺著問話不回。
我和其他宿舍同學,複習一天了也挺乏的,見那樣子以為她心情不好,就想說讓她靜靜,發誓真的沒有發現她臉的異狀,過了會兒她可能覺得委屈,覺得我跟她那麼好卻沒有安慰她,很委屈就爆發了,哭著打電話讓家裡來接,然後就回家了。
留給我的全是不解與鬱悶,因為我一再和她說話,她只是回的:我沒事兒。有些莫名其妙是吧,但這就是我們最後一次對話,然後結束了三年的閨蜜情。
這件事兒起因是她情緒化,不跟我們全宿舍人說話,還找宿管老師安排,搬出了我們宿舍,慢慢演化成為全宿舍的「公敵」,就更加互不搭理了。
當年的我真覺得自己特別有理,我不是沒有關心她,不理還要怎樣,誰還不是家中唯一的寶貝了,還自認為這是對她好,省的她因為脾氣日後吃大虧。
隨之問題來了,一個多月後慢慢緩和了關係,可是路上相見除了打招呼,樂一下,居然變得沒話說了,就是這麼突然的尷尬,像電視劇一樣,我才開始驚醒,是不是要失去這個朋友了,卻已經無法挽回,現在真的是連微信都沒有的關係。
原先看電視劇,覺得好好的兩個人怎麼一件事兒過後就不好了呢,不是不合理是根本不可能,但是當這種感覺發生在自己身上,真的是一瞬間陌生了一個人,而你無能為力。
三、吵架後的原諒標準
我是一向不贊成特定一方人群必須道歉的,比如談戀愛中男友要道歉,親子關係中孩子要道歉,朋友中性格更溫和的要道歉。
你想聽的只是「我錯了」這三個字嗎,相信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快感,覺得自己很重要被重視,但日久天長誰也不是生下來就為了低頭的,一句條件反射的道歉還能給你帶來什麼呢,只會讓你想表達的心門瞬間關上,繼而漸行漸遠。
現在我又有了新的感悟,一段良好長久的關係一定是在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基礎上的,任何關係都離不開溝通二字。
但若事情就是到了無法溝通的地步,有時候道歉也是一種智慧,讓你平息下來我們再來溝通分析,或許就能化解很多矛盾,成為一把打開傾訴之窗的鑰匙,冷靜之下的談話才能令彼此靠的更緊密。
說回不合鬧掰的情況實際上也得分很多種情況,先想清楚你們倆的關係為什麼會到了鬧掰這一步,不要去分對錯只考慮為人和處事方法。
人品是不可逾越的橫溝,如果是原則問題被觸犯,或是同樣的問題屢教不改,那麼勸你快刀斬亂麻比較好,閨蜜一生中不是只會有一個。
從處事方法中能夠透露出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智商可以彌補,情商如果不是自我認知很難改善,如果出現在雙商的問題上其實可以繼續留個機會,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給點兒暗示,或是就勢下個坡,雙方再爭取磨合一下。
可惜當年的我不懂,堅決認為必須錯了的人道歉,我們甚至連吵架都沒有過,她是尊嚴至上的獅子座,我是絕不回頭的金牛座,就這樣直到畢業,然後走過一年又一年,把對方封印在了時光中。
四、原來對錯沒那麼重要
做為有過經驗的人,其實我想說什麼呢,人或許真要有了一定年齡,有了一定經歷再翻回頭去看,才能明白一些事。
那一次表面上我贏得了道理,連對方的媽媽都打電話給我,幫她道歉了,只是她一直沒有低頭,贏得了宿舍其他同學的支持,我們宿舍有自己的群,一直保持融洽愉快的聯繫,不時聚會,贏得了我的價值觀,認為她的壞脾氣就不應該被慣著。
可就這段兩個人的關係來說,我沒有贏,我們都輸了且一敗塗地。所以我才一再說,分清對錯既沒有用,也沒意義,讓我們緊密聯繫的,不是對錯是感情,不只是友情,親情愛情更是如此。
問問自己,這段感情值不值得珍惜,失去她日後會不會遺憾,相信答案自然就在心中。比起我們彼此失去,然後缺失掉往後的交集,比起我們高高揚起了頭,只為了不讓眼淚留下,其實一句抱歉,真的沒有那麼難。
放下對錯的執念,既是放過他人,也是放過了你自己,哪怕是因為老天給的特定緣分,為了你我也願意試上一試。
失去的早已不可挽回,丟失的是我們這兩個字。對於當年的事,現在我只想說:做為好朋友,我從來不想失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