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被嚴重低估的科幻片,看得人毛骨悚然!

2020-12-23 騰訊網

點 擊 一 只 電 影 星 標 我

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二哥

超大腦洞、視覺刺激、人性反思,是一部好科幻片必備的。

然而,很少有電影能將這三個方面混而兼容,但這部影片卻做到了。

片名:《太陽浩劫》

其實論腦洞與視覺效果,它都不算極致,沒太大新意。

但將人性反思融入其中,竟出乎意料的多了許多難言的震撼與魅力。

107分鐘的時長,全程無尿點,一口氣刷完,又爽又刺激。

故事設定在遙遠的未來社會,太陽逐漸衰竭,地球陷入了冰冷的黑暗之中。

為了生存,各國政府聯合起來,集取了地球上的所有資源製造出了一枚核彈。

寄希望於將核彈投入太陽之中,進而激發太陽再一次散發光和熱。

帶著人類的最後希望,八名人員乘坐著「伊卡魯斯二號」朝太陽飛去。

整個故事,便發生在發射核彈前的最後幾十個小時內。

飛船上的八名人員都知道,成功將核彈投入太陽,也意味著自己將要葬身於太陽的光熱之中。

明知一死卻要為之,這種巨大的壓力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所以即使飛船中設有心理醫生,特雷還是患了嚴重的心理疾病,難以正常配合行動。

好在剩下的七個人安然無恙,仍舊在為自身使命奮鬥著。

然而,越到最後關頭,越容易出亂子,他們收到了伊卡魯斯一號發來的信號。

伊卡魯斯一號曾經承載著跟他們一樣的使命,但多年前任務失敗,杳無音訊。

正是一號的失敗,才使得使命落在了二號身上。

他們都以為一號早已葬身於宇宙之中,沒想到卻收到了他們的消息。

是否暫改航道前往一號所在地,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爭議不斷的當晚,執意前往一號的特雷背著全員,悄悄更改了航道。

改航道不要緊,要緊的是他操作失誤,損傷了飛船隔熱板。

隔熱板不修復,全船都得滅,凱恩達為了修復隔熱板,穿著太空衣出了飛船。

在修復隔熱板的過程中,光熱照進來,燒進了植物供養室。

這進一步損害了船上的氧氣供應。

要麼被燒死,要麼放棄提供氧氣的植物供養室。

兩難之間,他們放棄了植物供養室,全船剩下的氧氣只夠四人堅持到任務結束。

此時,凱恩達在修復隔熱板的過程中,葬身於船艙之外。

於是,八個人,變成了七個人。

到了伊卡魯斯一號,他們發現了詭異的一幕。

飛船上氧氣、食物、水等物資一切正常,就連核彈頭都完好無礙。

他們根本就找不到伊卡魯斯一號行動失敗的原因。

直到看到一號船員此前錄的視頻,他們才得知是船員們自願放棄了投射任務。

這不禁讓人毛骨悚然,究竟是怎樣的動機讓他們在最後關頭拋除了使命,選擇一死。

但沒等深究,飛船再出狀況,一號船和二號船的連結通道突然斷開。

此時,一號船中還困有四名成員,卻只有一件航空服。

考驗人性的時刻到了。

有的人職務不重要,自願選擇了自己退後,把生的希望留給職務重要的人。

有的人無所謂職務重要不重要,一門心思想將生的機會抓在手裡。

最終,他們決定冒險一把,利用氣流彈回二號船。

但卻必須有人留在一號船給他們開門。

所以,難題便由四人活一個,誰存活的問題變成了四人死一個,誰去死。

最終,心理醫生決定自己留下來。

都說緊急情況才能看出人性,這話真沒差。

生死面前,情況瞬間轉變,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一眉眼都充滿了深意。

而決定冒險回二號艙的三個人,存活了兩個。

其中一位直接葬身於刺骨寒冷的宇宙之中。

七個人,現在變成了五個人。

但氧氣卻只能供四個人存活,這也就意味著,想要完成使命,必須再死去一人。

不能正常承擔職能的特雷,此時成了那個誰也不願說的名字。

而此前一號船和二號船的突然剝離,也使特雷成為了他們的懷疑目標。

有人贊同犧牲特雷,也有人猶豫著不願做出決定。

最終,他們卻發現特雷早已割腕自殺於飛船之中。

不論他是因自己的心理因素而死,還是有感於飛船狀況自我犧牲。

特雷的死,無聲無息,莫名讓人覺得十分惆悵。

原先的八個人,如今因為種種原因只剩下了四個人。

但船員之一的卡帕在問智能飛船系統氧氣還能供應多久的時候。

智能系統卻說「你們無法存活到投射,航行時間需十九小時,而氧氣將在十七小時內耗完。」

卡帕心生疑惑:四個人的氧氣消耗應該足以支撐到核彈發射才對。

智能系統卻說:「船上有五個人。」

卡帕難以置信,問道:「第五個人是誰?」

智能系統回答:「第五個人身份不明。」

空氣一下子冷了下來,不禁讓人起了全身的雞皮疙瘩...

說實話,將科幻片拍出驚悚片的即視感,也是沒誰了。

而這「第五個人」的出現,也使得全片脫離了傳統科幻片的套路,上升到了人文信仰,生物異化等高度......

此外,片中有關物理方面的常識設定也曾引來一片撕,

有人指出了一些片中的物理Bug,有人再一一進行反駁。

雖然很熱鬧,但不懂專業物理知識的小編也就只能不明覺厲。

作為一個架空的故事,是否需要嚴格遵守物理常識,其實是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兒。

劉慈欣的《三體》中曾寫了個「農夫理論」。

「一個農場裡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餵食。

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都沒有例外,於是它也發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

它在感恩節早晨向火雞們公布了這個定律,但這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捉去殺了。」

當時看到這裡時著實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我們自以為科學的物理認定,有可能只是比我們更高級生物所故意給我們營造的錯覺。

畢竟宇宙之大,根本不是渺小的人類所能衡量的。

我們本就是宇宙中的塵埃,不知從哪兒來,也不知要往哪兒去。

在塵歸塵、土歸土之前,能儘自己所能去想像,去展現未來的樣子,就夠了。

狂戳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這部電影拍的如此艱辛,卻被豆瓣嚴重低估——《少林足球》
    只是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出現在美人魚2中感覺新主機的艾倫還無法忍受這樣的科幻大作但在筆者心中,最適合拍續集的是2001年的少林足球周星馳也表示少林足球的故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像第二輯第三輯第四輯那樣拍攝…但目前,續集還遙遙無期但是,說起星爺的這部經典舊作
  • 冷門高分被低估,這部電影錯過可惜了
    再加上是霍夫曼的遺作,電影又蒙上了一層濃厚的悲劇色彩,最後犯人被搶走了這一幕,實在是高潮,看得人心驚又心酸。2、《盲視》;意識流式的表現手法,剪輯大讚,真假世界的切換行雲流水。時不時出現的bug提醒著觀眾現實與幻想的分隔,背景在餐廳和地鐵間切換那段很妙,風格猶如登堂入室,不過更多側重於女主內心世界的不安焦慮,其實宅男和單親媽媽都是她自己吧。
  • 豆瓣評分8.0,這部24年前的科幻片被低估了
    後來人們才知道,這部鮮有被人提及的影片,其實是《獨立日》的一次算不上成功的預演。技巧純熟、把控能力強,是對一名成功的商業片導演最基本的要求。深諳此道的羅蘭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有哪些強項和短板。畢其功於一役,自然就有了引領潮流的能力和底氣。
  • 沒有一個恐怖鏡頭,這部劇卻看得人毛骨悚然……
    即便如此,《丹斯》仍然時不時地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它的恐怖並非視聽效果上的衝擊,而是一種直侵內心的寒意。 這種恐怖來自丹斯本人的一言一行。
  • 一集比一集生猛,第8集徹底爆了,這部8.2分新劇被嚴重低估!
    最近,有一部韓國新劇被嚴重低估了,故事快節奏展開,漸入佳境,驚悚和懸念氛圍都營造出色,一集比一集生猛,這部新劇就是OCN電視臺的《火車》。在豆瓣平臺,《火車》的評分從剛開播之時的7.9分衝上了8.2分,但就這部新劇的整體質量來說,還是被嚴重低估了。《火車》這部新劇精彩紛呈、高能不斷,「平行宇宙+連環兇殺案」的劇情設定就十分帶感,一看就入迷,連追了8集實在太過癮。
  • 花澤香菜給這部動漫科幻片配了音,你知道嗎?
    花澤香菜竟然和這幾個出名的聲優一起合作了一部動漫電影,這部動漫就是……本居先賣個關子,對於花澤香菜大家應該很熟悉了吧,但是她還和其他幾個很出名的聲優一起合作了一部日本的電影,你知道嗎?《哥斯拉》《哥斯拉》當然本居今天要講的當然不是這部傳奇影業與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合拍,英國導演加裡斯·愛德華斯執導的美國科幻怪獸電影,而是出於日本的這部動漫。
  • 最早的6部國產科幻片,你可能都沒看過
    1、《錯位》;中國的cult+科幻片鏡頭語言美術置景太棒,又詭異又好看,當然視覺效果能看出一些模仿的影子,故事也略顯單薄,但即使這樣,也比流浪地球要好出一萬個吳京來。感覺早期的黃建新在中國影史的地位嚴重被低估了。
  • 科幻片排行榜前十名 最佳科幻片推薦
    科幻片是電影行業的一個非常受歡迎的類別,很多人都喜歡看科幻片,裡面種種超越現代的科技往往讓人非常的嚮往,覺得非常酷炫。而現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科幻片排行榜前十名的影片,這些影片都是非常經典的科幻片,每一部都非常的贊。
  • 這部影史排名第1的科幻片,三層結構再加三層嵌套,無限燒腦!
    這部影史排名第1的科幻片,三層結構再加三層嵌套,無限燒腦! 原標題:這部影史排名第1的科幻片,三層結構再加三層嵌套,無限燒腦!
  • 《黑吃黑》:罪犯搖身一變成警長,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黃暴」美劇
    同時名字也帶有一定的迷惑性:Banshee,這在英文裡大概就是女妖的意思(《黑吃黑》是國內引進的時候根據劇情取得名),咋一聽還以為是啥神奇的科幻片。以上種種註定了這部劇不可能大火,不管是在美國本地,還是中國。
  • 連追了12集不負所望,可惜這部國產好劇卻被嚴重低估
    有原著作品作為基礎,這部新劇的故事大框架有了保證,而演員的出色發揮更增添其品質,無論是老熟人趙又廷、還是新人白敬亭、或是女主角喬欣,都帶來了精彩的演繹。故事來到了第12集,吳恪之又一次輸給了人性,自以為項目決策人是老同學就打包票,然而實際情況卻是一廂情願,比起他的辦事能力,情商幾乎為零。
  • 這部15年前的科幻片,其實挺有想法的
    於是,就看到了這部《魔力女戰士》。大概因為我連看了四部「飢餓遊戲」,系統自動推薦的吧。《魔力女戰士》不算什麼好電影,豆瓣得分不到6分,甚至曾被評為年度爛片。但我覺得,作為一部2005年的科幻片,雖然故事講得不好,但還是挺有想法的。
  • 高分美劇,重口犯罪科幻片愛好者福音
    不廢話,直接來,這部美劇豆瓣評分能到8.4分,集科幻、重口、犯罪於一身,跟《蜘蛛俠》一樣,都屬於超級英雄的美劇!其實這部美劇是根據同名電影翻拍的,如果你在豆瓣上查找,就會發現評分只有5.5分,屬於爛片無疑。但仔細一看,這評分是電影版的。而劇版真的可以說是讓人眼前一亮,超級英雄加律政的新組合,風格那是相當的黑暗,老實講,有時候看著看著,莫名其妙就讓人毛骨悚然。這是恐怖片?還是科幻片?
  • 還是科幻片?
    這部由編劇兼導演埃裡克·貝雷斯(2004年的電影《蝴蝶效應》)執導、姍姍來遲的第二部電影以一種尷尬的方式結合了戰爭和恐怖電影的隱喻,感覺有點愚蠢但不是恐怖。影片一開始就很傳統,五名美國士兵被派遣追擊一群納粹人員,其中一人由比利·贊恩(Billy Zane)飾演。然而這個角色在開始幾分鐘內就死了,這很合理地說明事情會變得很奇怪,事實也的確如此。
  • 評分9.1,光片頭就讓人毛骨悚然,這部熱播懸疑劇值得一追!
    這部劇的名字叫做《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由秦昊、王景春領銜主演,講述了張東升謀殺嶽父嶽母,但全過程被三個小孩子拍下,並以此作為威脅的故事。同時,這部劇的片頭動畫也值得一說,因為平常的電視劇,要麼就是演員親自出鏡,要麼就是剪輯的本劇中的片段來作為片頭,但《隱秘的角落》直接做了一個動畫來作為片頭,更特別的是,這動畫是與劇情相呼應的,加上略顯詭異的BGM,就連這片頭都讓觀眾毛骨悚然。
  • 怒薦:這部600萬小成本科幻片好看度堪比大片,年度十佳沒跑
    小編近日就被一部來自澳大利亞的低成本科幻片給震住了,迫不及待地推薦給各位小夥伴。這部只花了600萬投資的科幻片叫《升級》。片名平庸到想讓人打編劇, 影片成本還夠不上國內小鮮肉的片酬零頭。可是小編看過電影之後,卻被 深深震撼,電影的AI技術設定、場景真實度、動作戲、特效等等,全部到了讓人驚豔的程度。
  • 好看又經典的科幻片TOP10
    科幻片是電影行業的一個非常受歡迎的類別,很多人都喜歡看科幻片,裡面種種超越現代的科技往往讓人非常的嚮往,覺得非常酷炫。而現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科幻片排行榜前十名的影片,這些影片都是非常經典的科幻片,每一部都非常的贊。
  • 《流浪地球》是國產科幻片即將崛起,還是最後的裡程碑
    去年有一部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票房大爆,累計票房高達40.7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排名第二,它成功打破了《紅海行動》的票房紀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可以驕傲的說國產科幻片即將崛起。
  • 一群複製人逃離人造城市,這部科幻片也太驚心動魄了!
    《逃出克隆島》,這是一部驚心動魄的科幻片。 男女主人公和數百名居民居住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社區。在這棟受到嚴密控管的高科技大樓中, 他們和其他居民一樣, 每天生活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組織」的監控。
  • 直面人性與欲望,這部硬核科幻片有尺度也有深度
    作者:獨酌伊人一人很長時間沒寫科幻片了,上一次正經八百地跟大家聊科幻片,還是去年皮特主演的《星際探索》。那是一部走內心戲的軟科幻,通過男主的星際之旅,深入探索孤獨無際的人類內心。最近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部產自瑞典和丹麥的小成本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