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距離新的一年就剩幾個小時了,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而言,可以說過去的2020都是與眾不同的特殊年份,而展望即將到來的2021,我們的內心中也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至於是喜是悲。是否極泰來還是前途未卜,參玉也難以言狀。
只能說這是心情最複雜的一年吧!僅就和田玉收藏而言,前幾日的文章中咱們已經總結了過去一年的情形,在此,筆者將結合具體的市場行情與近期出現的制假新動態給大家分析一下2021年我們購入和田玉中的風險與機遇所在。
(一) 堅守子玉,別被忽悠轉向山料
近期和田玉的宣傳領域颳起了一股「山料鼓吹風」,名目雖屢能推陳出新,但觀其宗旨不過是宣稱某種山料的細膩油潤並不輸子玉,其白度反而還能經常略勝一籌。如果相信這種鬼話,那對和田子玉痴心不改的,豈不成了愚人?
山料的把戲演了一年又一年,但萬變不離其宗,像悟本老師炒作綠豆一樣,最終要售出的不過是雪白乾淨,無法確定真實產地的廣義和田玉山料量產串珠、電腦精雕機牌子等物。上當受騙的初級愛好者往往因為只是損失了幾千元而已,在發現真相後也息事寧人。實則他們不知道這些東西的成本不過幾十塊,其利潤遠超絕大多數子玉。簡而言之,您被坑慘啦!
(二)子玉造假飛躍式突破
言及子玉造假似乎有些老生常談,但這的確是擺在咱們這些愛好者面前的一大難題,況且受和田玉銷售低迷影響,近一段時間制偽者化壓力為動力,研發出了多種全新的仿子玉技術,參玉初見之下全難察覺,再三揣摩後才推理出矛盾所在。
其主要的新動向是皮色上拋棄了以往慣用的黃、紅、赭等暖而鮮純的色調,因為數年來的批量染制使得此類鮮豔討喜的色彩早就充斥了大江南北的玉石店鋪與網絡市場,資深些的玉友習以為常之餘已經開始察覺了它的破綻所在。
取而代之的是近似於秋梨皮,略含草綠色傾向的褐色染料。無疑這種色相遠不及前述色調那樣討人喜歡,但是勝在更為真實可信,滲入玉石肌理會給人以札實老道的感覺,所以更具欺騙性。
人造毛孔的技術如今也是突飛猛進。雖然具體的原理與手段尚且還不清楚,但參玉前幾日見到了一批不同於以往「滾筒、噴砂、電腦列印」等仿製技術的假毛孔。其特點是邊緣光滑而過渡自然,與真毛孔幾不可分辨。不必說是咱們這些愛好者,參玉請幾位資深鑑定工作者和玉雕師上眼,一時之間他們也是束手待斃。形勢異常嚴峻啊!同志們,今年買和田子玉需要加倍小心謹慎。
(三)即使和田子玉無疑,也還要有所取捨
有些愛好者錯誤地以為「只要買到的是和田子玉就萬事大吉」。但由於近年的過度開採,良玉難尋,許多商家將前些年因質地粗惡、玉瑕過多而被淘汰的尾礦重新包裝為全然不加雕飾的「玩料」,又或者是雕刻過於刀刻剁斧的成品出售。大家在選購時也要詳加甄別。
(四)千載難逢的抄底良機
按照參玉一貫的作風,醜話講完,咱們講些好消息。和田玉並沒有像炒作媒體上講的那樣一日千裡的漲價。今天這麼瀟索的大氛圍下筆者實在想不到是誰給了他們勇氣每日鼓譟和田玉價格暴漲。
不但如此,作為非生活必需品的和田玉生意越來越艱難。這點也不必參玉多言,大家親身去自己左近的古玩玉器城看看心中便會有數。在這種經濟環境下有的玉商乾脆改行,也有的選擇斷臂求生。
這樣一來市場上就出現了一些多年未曾面世,一直積存於玉商保險柜中的陳年宿貨,此間可真有不少往日難得一見的惜售珍品。而迫於形勢,商家們又偶爾會降價變現周轉自救。「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收藏品剛好結束了前幾年的泡沫時代,今天的行情雖然未必是「鑽石底」,但紛紛的倒閉與拋售中,只要把好質量關,2021年我們必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