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不聽的古典音樂(一)——維瓦爾第《四季》
不可不聽的世界名曲(一)——維瓦爾第《四季》維瓦爾第(Vivaldi)1678生於義大利威尼斯,他的父親是理髮師,同時也是聖馬可大教堂管弦樂團的小提琴手,當維瓦爾第顯露他的音樂天分時,父親便讓他在教堂裡的樂團工作。
-
維瓦爾第 四季 小提琴協奏曲
《四季》由維瓦爾第自己命名而成,每一首協奏曲均由「快、慢、快」三樂章組成,各曲均附有14行短詩,而標題具有的情緒,更能使聆聽者感染到那份親切感。維瓦爾第忠實地描寫出詩中的意境,使聽者不禁悠然神往,在這些曲子裡,雖沒近代音樂的華麗色彩,卻充滿了古代版畫中那股樸質淳厚的意味,《四季》在 1725 年 (維瓦爾第47歲) 出版,然而出版後隨即被人遺忘,一直到兩百多年以後,人們才重新開始重視它,而成為一首超越時代再度復活的作品。pring - 春I.
-
「紅髮神父」維瓦爾第:在音樂中感受四季更迭
觸控發聲書《聽,誰的音樂會》中收錄了四位音樂大師的經典名曲,每個人在音樂上的造詣極深,為世界音樂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其中還有位「兼職」作曲家,他就是「紅髮神父」——維瓦爾第。在家人的影響下,維瓦爾第十歲時已經可以代替父親演奏樂曲。25歲時的維瓦爾第正式成為神父,由於一頭紅髮,也被稱為「紅髮神父」。在他的指導下,孤兒院閱讀和唱詩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作為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聲望也越來越高,不過他也經常在工作時,跑到一邊記錄突然想到的樂譜。
-
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創作歷程
由於長著紅頭髮而被稱為「紅毛僧侶」的維瓦爾第,生平有許多不明之處。首先,關於他出生在哪一年,就有多種猜測。最近發現了他的洗禮登記,才證實了他出生於1678年3月4日。他先跟隨父親學拉小提琴,後來卻於1693年(15歲)入修道院。10年之後,他晉升為神父。但是,人們都知道雖然他身為神父,卻是連一次彌撒也未做過的怪人。據說有這樣一段故事。
-
吉他四重奏維瓦爾第《四季·夏》
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作品大約作於1725年,是維瓦爾第大約五十歲時發表並獻給波希米亞伯爵W.馮.莫爾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聲與創意的嘗試》共十二部協奏曲的第一號到第四號,合稱《四季》。維瓦爾第為《四季》中的每部都寫了十四行的描述詩歌,又有很多人為歌曲填寫了詩情畫意的臺詞。我想每個聽了樂曲的人,都會各有不同的聯想。
-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四季》
作曲家:安東尼奧·維瓦爾第安東尼奧·盧奇奧·維瓦爾第(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1741),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神父。他從父親那邊遺傳得來的頭髮顏色,使得他被稱為「紅髮神父」。
-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四季》
幼年的維瓦爾第成長在威尼斯濃鬱的音樂文化氛圍裡,顯示出非凡的音樂才能,到十歲時,他已經能代替父親在教堂裡演奏了。十八世紀初的一本威尼斯旅遊手冊中記載:「……最佳小提琴手巴蒂斯特·維瓦爾第和他的兒子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的詞句。維瓦爾第十五歲受戒,25歲時,維瓦爾第成為神父。由於他生有一頭紅髮,人們都稱他為「紅髮神父」。接著他就當上了S.
-
維瓦爾第寫了500多首協奏曲,你難道只聽過《四季》?
清風微拂、花香肆意的春 烈日炎炎、鳥叫蟬鳴的夏 天高氣爽、層林盡染的秋 北風凜冽,白雪皚皚的冬 在維瓦爾第的音樂裡
-
重組維瓦爾第《四季》的音樂家,開創了自帶床位的八小時音樂會
原標題:重組維瓦爾第《四季》的音樂家,開創了自帶床位的八小時音樂會他在鬥膽改編了維瓦爾第《四季》之後,前不久剛剛結束了《SLEEP》歐洲巡演。��️明天剛好是維瓦爾第的逝世紀念日(Vivaldi 1678.3.4-1741.7.28),讓我們先應個景來聽聽他《四季》中的《夏》。
-
韓國大明維瓦爾第公園 體驗四季的不同樂趣
【據朝鮮日報網報導】大明維瓦爾第公園度假村位於韓國江原道,從首爾出發只需要乘一小時高速大巴就能到達。度假村的名字讓人想到作曲家維瓦爾第的著名作品《四季》,不錯,度假村乃至整個江原道引以為傲的特點之一就是能讓遊客在這裡體驗到一年四季的樂趣。滑雪場、高爾夫球場、海洋世界等各種娛樂休閒場所應有盡有。並且這裡作為綜合類休閒度假村還有2600多間客房。能容納如此多旅客的規模在全國首屈一指。
-
走進巴洛克(三)— 維瓦爾第《四季》下
今天接著給大家帶來維瓦爾第《四季》的下篇——《秋》、《冬》裡的經典樂章
-
如何比較維瓦爾第《四季》與貝多芬《英雄》交響曲?
但數量少並不意味著質量不高,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與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響曲》便是其中的曠世佳作。兩部作品雖同為標題音樂,但在體裁、風格、技法等各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有關二者的差異論述,主要可分為形態與內容兩個方面。01.形態方面的區別兩部作品的形態有諸多不同,從整體到部分,又可細分二級,一為體裁,二為內部曲式結構。
-
古典名曲賞析38 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維瓦爾第《四季:秋》
AllegroEberhard Zummach,Antonio Vivaldi曲目介紹《四季》是維瓦爾第最著名的作品,表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風景,每一首都附有一首十四行詩,詩與音樂互相輝映,以便人們更好地理解音樂表現的意境,之前和大家分享了《四季: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往期內容,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秋》的第一樂章,共同體會樂曲中濃濃的豐收的喜悅
-
現代人的維瓦爾第——古老與時尚的交融
文 / 李崢如果沒有《四季》小提琴協奏曲話說,某天和一位朋友聊天,談起一個話題:「如果沒有《四季》小提琴協奏曲,還會有多少人知道維瓦爾第呢?」朋友答道:「不僅僅是維瓦爾第,如果沒有《童年情景》鋼琴套曲,又有多少人知道舒曼呢?」這確實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某個作品讓某位作曲家廣為人知,而這位作曲家的這首所謂名作之外的更多作品,卻往往很少有人知道。
-
讓一曲維瓦爾第 四季·《秋》帶我們走進這神秘的秋季吧 | 曹氏
維瓦爾第-四季·《秋》這四部協奏曲是維瓦爾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長盛不衰。四部作品均採用三樂章協奏曲形式的正宗標題音樂,不僅照給定的十四行詩配上音樂,而且還運用了不少描寫手法。維瓦爾第在總奏與主奏交替形成的復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標題。
-
維瓦爾第?
隨著音樂來感受一下Largo 的速度吧:選自Vivaldi《四季》中的 《春》第二樂章維瓦爾第是最早用音樂描寫「四季」的作曲家。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大約作於1725年,是他約五十歲時發表並獻給波希米亞伯爵W.馮.莫爾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聲與創意的嘗試》共十二部協奏曲的第一號到第四號,合稱《四季》。這四部協奏曲是維瓦爾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四部作品均採用三樂章協奏曲形式的正宗標題音樂,不僅照給定的十四行詩配上音樂,而且還運用了不少描寫手法。維瓦爾第在總奏與主奏交替形成的復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標題。
-
因為維瓦爾第,你仿佛聽到了最美的四季
聽著義大利的作品,品嘗一杯咖啡,香氣似乎都被放大了。 義大利維瓦爾第交響樂團 義大利維瓦爾第交響樂團自2011年成立後,迅速在義大利音樂圈中打開知名度並在多個音樂季度、音樂節、音樂機構中登臺亮相。
-
最暢銷的維瓦爾第《四季協奏曲》版來了
屆時,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除了為聽眾帶來樂團60年演奏歷史的維瓦爾第《四季協奏曲》外,還將演繹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為樂團60周年特別創作改編電影配樂組曲《越戰創傷》主題曲、《海上鋼琴師》愛之曲、《美國往事》黛博拉主題曲、《戰火浮生》加布裡埃爾的雙簧管等四套曲目,以及從奧利弗·斯通《野戰排》到庫布裡克《亂世兒女》等經典奧斯卡電影配樂。
-
周末劇場|維瓦爾第《四季·秋》荷蘭巴赫協會合奏團
義大利作曲家維瓦爾第(Vivaldi ),用音樂最早抒寫"四季"的,四季不僅是大地人間的動人傑作,也是藝術家筆下誘人的題材。 《四季·秋》(Autumn from The Four Seasons)描寫的是收穫季節中,農民們飲酒作樂、慶祝豐收的快活景象,這個樂章歡快而又活潑。
-
愛樂2011年第4期 維瓦爾第
這裡首先要對《季節何止四種--<四季>版本介紹》一文提出特別表揚,陳思唱的這篇文章,緊緊扣住巴洛克風格這個關鍵點,通過分析十幾個《四季》版本對巴洛克風格的把握,來評判這些版本是否符合作品的本來面目,改變了以往版本推薦文章羅列各種版本的寫法,讀起來好看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