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是所有拳手甚至所有運動員都遇到過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當我們第一次走上擂臺的時候你會不會緊張,如果緊張了該如何去放鬆,這是每一位職業拳手都經歷過或者即將面臨的問題,這個問題是討厭的但又是不得不面對的,相信很多即將走上職業賽場的拳手都會經常問身邊的教練或者師兄說我現在很緊張該怎麼辦之類的話,我們一般聽到的回答絕大部份都是說不要想太多,放鬆心情聽聽音樂就好了,一般拳手也是應付似的回答說好的,其實不用想太多,聽聽音樂這樣的放鬆對於即將要第一次上場比賽的拳手來說真有用嗎?當然是有用的,但是其作用我們幾乎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為什麼會緊張?作為普通人,第一次上擂臺,第一次面對攝像機,第一次被那麼多人關注,首先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極度興奮,然後就想把比賽打得像帕奎奧和泰森打比賽那樣精彩,就可以一舉成名,這樣的想法當然是很美好的,然而現實是相當殘酷的,因為在上擂臺之前我們從沒有面對被那麼多人注視著,從來沒有面對過那麼多攝像頭,所以當這些出現之後我們的大腦是處於一個高度興奮的狀態,要知道,在我們大腦極度興奮的狀態下會使我們的身體肌肉處於一個緊張的狀態,這時候出的每一拳的擊打都會消耗比往常大很多的能量。
所以很多拳手剛上去擂臺是極度興奮的,並且覺得自己體能很好,往往一兩回合之後馬上就進入疲勞期,這個過程是非常迅速的,所以賽後很多拳手就會經常糾結這個問題,就是自己每天訓練量都非常大,實戰每次都是打六回合或者八回合都感覺不是很累,可為什麼比賽四回合就會那麼累,這個就是剛剛說到的,在我們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我們擊打出拳需要的能量是我們平時出拳的兩三倍,所以這就不奇怪為什麼平時訓練實戰六回合打下來不累,比賽四回合就累成狗的原因了。
很多喜歡看日本拳手比賽的朋友就會提問了,可是為什麼日本剛打比賽的新手體能會比賽中國的新手要好,其實這就是一個差距的問題了,這裡的差距並不是單方面的差距,是整體的一個表現,日本這些剛打比賽的新手他緊不緊張?會不會累?答案是和我們一樣的,可是他們體能為什麼還那麼好?這個就是訓練體系的差異了,不管是搏擊還是拳擊,在日本格鬥起步的非常早,不管是比賽,還是市場,還是訓練,都形成了一個完善的體系。
就拿平時訓練來說日本拳手並不會盲目的訓練,他們的訓練都非常有針對性,結合他們的武士道精神,只要倒不下來就必須要繼續打,所以我們就會看到日本拳手的體能普遍都比我們好,這是綜合因素形成的,而我們國內很多的拳手就是盲練,什麼是盲練,就是沒有針對性訓練,打沙袋一打就是一兩個小時,跑步一跑就是馬拉松似的,可是一到打比賽就發現怎麼還是沒有體能,打一回合就累成狗似的。
那麼到底有沒有方法可以做到不會緊張呢?經過我多年的研究,發現我們第一次比賽的緊張和我們第一次和女同學約會的緊張有著非常高的相似度,後來約會為什麼就不緊張了呢?比賽也是一樣的,為什麼打上幾次比賽之後就不緊張了,最核心的要領就是習慣了,所以我們不要去聽誰說用什麼方法馬上就不緊張了,那完全是扯淡的。
準備要比賽的拳手需要做的就是早上多跑步,變速跑,衝刺跑等,訓練我們的基本耐力,下午專項訓練就是高效率,所謂的高效率就是不管是空擊還手靶還是沙袋,我們儘可能的把節奏加快,讓我們快速進入疲勞後再持續半小時的訓練,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提高我們的專項體能了,切記結束之後一定要拉升放鬆身體。
第一次比賽緊張是必然的,我們需要用平常心看待,不要想要把比賽打的多好看,第一次比賽只要能把訓練的水平發揮到百分之六十你這場比賽就已經很成功了,再經過不斷的訓練和比賽,緊張就會慢慢的遠離你。
我經常跟昆明拳擊名人堂的拳手兄弟們講:我們作為拳手一定要習慣去面對鏡頭,以後打得好被大家所熟知之後,我們需要面對各種鏡頭,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很自然平靜的把最好的思想狀態通過鏡頭去表達出來,一名優秀的拳手不止能要,還要會表達,只有這樣我們的商業價值才能體現出來,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走向更高的舞臺。
喜歡拳擊關注拳擊哥,關注拳擊教學網,拳擊教學網致力於推廣科學客觀的拳擊教學訓練理念,讓你真正客觀的理解拳擊,認知拳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