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在5月18日突破1760美元/盎司,創下了2012年10月以來的新高。截至當天下午17:08,倫敦黃金現貨報1762.60元/盎司,日內最高觸及1765.30美元/盎司。國內滬金期貨突破400元/克,創下了2008年上市以來的新高。
金價大漲也帶動了其他貴金屬走強。鈀金現貨日內最高漲逾9%,報2073.50美元/盎司。國內期市滬銀主力合約漲停,報4201元/千克。
消息面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早間表示,美聯儲的彈藥尚未耗盡,如有需要可採取更多措施,可根據需要增加資產購買規模。業內人士認為,鮑威爾的最新言論似乎在暗示美聯儲可能加強貨幣政策刺激,而黃金作為對抗貶值和通脹的工具,將受益於美聯儲的寬鬆刺激政策。
「美聯儲的寬鬆政策是金價上揚的主要動力。」北京金陽礦業首席分析師蔣舒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儘管美聯儲否認了負利率的可能,但其獨立性在過去兩年備受質疑,因此市場對於負利率的預期依舊存在。」
國信期貨研究諮詢部主管顧馮達對上證報表示,此次貴金屬大漲,尤其是白銀期貨漲停,主要可以歸結為三大因素,包括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進一步寬鬆、避險資金湧入貴金屬和工業屬性復甦預期帶來「金銀比」修復。
據顧馮達介紹,3月份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擠兌導致貴金屬價格暴跌,而白銀跌幅更大,使「金銀比」創下了歷史新高,海外和內盤的「金銀比」分別一度達到124和115的歷史極值。
「隨著美聯儲大規模注入流動性,以及各國工業需求有所恢復,白銀期貨跟隨工業品反彈迎來進一步補漲,內外盤『金銀比』持續下降,目前均已修復至100以下。」 顧馮達表示,「隨著全球經濟重啟節奏加快,以及更多寬鬆刺激政策出現,預計貴金屬價格將繼續受到有力提振。考慮到目前『金銀比』仍處歷史高位,工業屬性更強的白銀表現或更為強勢。」
黃金大漲的背後是各路資金的增持。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份,全球黃金ETF連續6個月實現資金淨流入,全球黃金ETF總持倉增至3355噸的歷史新高。
紙面黃金價格大漲的同時,線下實體黃金也開始受捧。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全國黃金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153%,黃金消費明顯回暖,全國很多商場黃金銷售環比增加超五成。熊貓金幣銷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200%。
展望後市,蔣舒表示,近期黃金、白銀價格上漲迅猛,且短期內美聯儲推出負利率的概率較低,因此金、銀價格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技術性回調壓力。回調後,隨著美聯儲寬鬆政策的延續,預計金、銀價格依然會保持偏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