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只要孩子願意,他此刻便可飛上天去

2020-12-22 人文與情懷

泰戈爾是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1913年,他憑藉《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861年5月7日,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貴族家庭,是婆羅門種姓,從小家境優渥,他的文學天賦很早就體現出來了。泰戈爾13歲就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 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徐志摩非常崇敬泰戈爾,1924年,徐志摩、林徽因在山東濟南接待泰戈爾,進行了參觀訪問合影,這張照片被當時報紙譽為「松竹梅歲寒三友圖」。

泰戈爾創作了許多出名的作品,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等。其中,《飛鳥集》、《新月集》為我國教育部指定中小學生必讀書。

泰戈爾的作品主要表現他的愛國主義,關於善惡的思考,泰戈爾善於運用生活中的口頭語言,他的詩歌的語言清新活潑。在創作方法上,他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結合起來,在抒情詩中,浪漫主義成分較重,在敘事性作品中,現實主義成分較多。

泰戈爾的詩歌裡的人物來自各種不同的種姓和階層,有著不同的身份。詩歌裡的婦女有童養媳、陪葬寡婦、被騙失身的幼女、印度傳統家庭婦女、受過高等教育的名媛、擁有新思想的知識女性等,他通過詩歌揭示傳統陋習的積弊和給廣大印度婦女帶來的深重苦難,表達了對女性地位的思考、對弱者的同情和憐憫。泰戈爾控訴了不合理、不人道、歧視婦女的印度教傳統陋習。

泰戈爾最出名的《新月集》、《飛鳥集》,是一部寫給兒童看的書。它可以把人們從懷疑貪婪的成人世界,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王國裡去,告別現實生活的苦悶,找尋童真的樂趣。泰戈爾將浪漫和靈動的理想主義思想帶到詩歌中去,給人美好與和平的感受。

比如,在《新月集》中的《孩童之道》中寫道:「只要孩子願意,他此刻便可飛天上去」,「孩子在纖小的新月的世界裡,是一切束縛都沒有的。」充滿著對孩子的喜愛和善意,給人非常溫暖的感覺。

泰戈爾的《飛鳥集》,是一個個短詩,或充滿哲理,或充滿溫情。碎片化的思想,沒有讀不下去的厚重感,它讓人放鬆愉悅,獲得美好感受。我國作家冰心就是泰戈爾忠實的讀者,她曾模仿《飛鳥集》的創作方式,寫出《繁星·春水》,受到小讀者的歡迎和追捧。以下斷句節選自《飛鳥集》:

「靜靜得聽,我的心呀,聽那世界的低語,這是它對你求愛的表示呀。」「生命從世界得到資產,愛情使他得到價值。」「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泰戈爾跟印度傳統哲學不同的地方是,他受人文主義影響,把重點放在"人"上面,主張人固然需要神,神也需要人。他的思想創作的境界很高。葉芝評價:「每天讀一句泰戈爾的詩,可以讓我忘卻世上一切苦痛。」

相關焦點

  • 泰戈爾:孩子的世界
    原標題:泰戈爾:孩子的世界《 孩 子 的 世 界 》我願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佔一角清淨地。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說話,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雲朵和彩虹來愉悅他。那些大家以為他是啞的人,那些看去像是永不會走動的人,都帶了他們的故事,捧了滿裝著五顏六色的玩具的盤子,匍匐地來到他的窗前。
  • 喜歡助人為樂的人,一定要讀下泰戈爾的名言,不然會後悔莫及!
    但大家也都知道,社會是很現實的,觸碰到個人利益的事兒,很多人都不願意做。更何況現在路上有人摔跤了,很多人都怕去扶,因為怕碰瓷。可見碰瓷這個行業,搞壞了多少人善良的心。但即便如此,很多人也都是充滿著一顆善心,都願意助人為樂,只要自己有,他都多少願意奉獻給一點別人。
  • 泰戈爾《生如夏花之絢爛》:做好自己,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泰戈爾,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寫了很多作品,基本上都是經典。如果,泰戈爾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家庭,或許不會有這樣的成就,但是幸運的是,他出生在印度一個不錯的貴族家庭。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他8歲就開始寫詩,13歲便能對長詩與頌歌體詩集進行創作,其文學天賦非常高。
  • 泰戈爾《飛鳥集》名句
    ——泰戈爾 《飛鳥集》2、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泰戈爾 《飛鳥集》3、我們把世界看錯,反說它欺騙了我們。——泰戈爾 《飛鳥集》4、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在你的眼睛裡找到了它的天空。——泰戈爾《飛鳥集》5、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泰戈爾 《飛鳥集》6、當你沒胃口時,不要抱怨食物。
  • 夏花燦爛飛鳥去,秋葉靜穆黃葉落,聆聽泰戈爾《飛鳥集》的吟唱
    泰戈爾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麼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裡。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
  • 泰戈爾訪華時曾想做徐志摩月老,為撮合他與林徽因他寫下這首小詩
    可徐志摩此刻想的,卻是如何與前來和自己團聚的張幼儀了斷。張幼儀初抵達英國時,徐志摩尚經常與林徽因通信,可不久後,在與徐志摩夫婦見過一面之後,情緒波動極大的林徽因決心與徐志摩徹底分手並返回國內,回國前,她還給徐志摩寫了一封分手信。這封分手信連標點總共只1200多字,但這封信卻成功分手後的徐志摩對她記掛了一生。
  • 「黑氣球」也能飛上天
    「黑氣球」也能飛上天(圖片來源:資料圖)一個冬日,公園裡有幾個白人小孩正玩得高興。這時,一位穿著可愛米老鼠服裝的人進了公園,他手裡抓著一大把五顏六色的氫氣球沿路叫賣。白人孩子一窩蜂地跑了上去,每人買了一個,興高採烈地追逐打鬧著。不一會兒,他們一起把氣球放飛在天空中,美麗極了。    這時在公園的一個角落,蹲著一個黑人小孩,他羨慕地看著白人小孩嬉笑,但他不敢和他們一起玩,因為他們是白人,而他是黑人。     當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後,黑人小孩才怯生生地走到「米老鼠」的身旁,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您可以賣一個氣球給我嗎?」
  • 珍藏:泰戈爾《飛鳥集》(中英雙語,全文,名家翻譯)
    我們都知道泰戈爾和《飛鳥集》,但很少有人通篇讀過,真的很可惜。臺灣作家李敖說:我藏書十萬冊,有些書不值得看,有些書已經過時,有些書寫得還沒我好。泰戈爾這本《飛烏集》,像壯麗的日出,詩中散發的哲思,有如醍醐灌頂,令人茅塞頓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頓斯塔姆說:心靈的清澈,風格的優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種完整、深刻、罕見的精神美。
  • 央視直播,海豚「飛上天」
    「五一」五天樂今天央視直播欽州三娘灣白海豚乘著歌聲的翅膀「飛上天」中華白海豚素有「海上大熊貓」的美譽生動詮釋了什麼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上個月三娘灣小海豚出生黑灰色的海豚寶寶伴隨在成年的白海豚身邊這一吉祥的「黑白配」在欽州此刻新聞客戶端發布後
  • 阿馬蒂亞·森、泰戈爾與鳥巢
    雖然他是於1933年11月3日在聖蒂尼克坦出生的,但他三歲就跟隨父母去了曼德勒,他父親在那裡的農業大學教書。他六歲那年,全家又從曼德勒搬到了達卡,因為阿舒託什調到達卡大學任化學教授。阿馬蒂亞是在城市和校園中長大的,而聖蒂尼克坦無疑比他去過的任何地方都美麗得多。不過,聖蒂尼克坦似乎還有其他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著年幼的阿馬蒂亞。人們說,一個人總是會回到他出生的地方。
  • 聞中︱參訪泰戈爾為世界締造和平的寂鄉
    這些時候,我除了與自然的詩心為伍外,或可進駐聖詩人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幽深的思想當中。1924年的春天,泰戈爾曾專程拜訪過中國,他說:「趁我暮年的肢體不曾僵透,趁我衰老的心靈還能感受,決不可錯過這最後唯一的機會,這博大、從容、禮讓的民族,我幼年時便發心朝拜,與其將來在黃昏寂靜的境界中萎衰的惆悵,毋寧利用這夕陽未暝的光芒,了卻我晉香人的心願?」於是,跋涉了一萬裡的海程,抵達了中國。
  • 泰戈爾詩歌是神(梵)啟之作
    他在《泰戈爾回憶錄》中寫道:「這光輝立刻穿透積壓在我心上的重重疊疊的愁悶和蕭索,以宇宙的光明注滿了我的心。 」於是,有了靈動而玲瓏的「飛鳥」,有了聖潔而清麗的「新月」……其實,作為父母的最小的第14個孩子,泰戈爾在很小的時候,就享受到和「自然」獨對的親密的神交。
  • 飛上天的豆豆熊
    他親親腳下的花兒,又趴在樹幹上聞聞春天的味道,還爬到樹梢的蜂窩裡弄了一些可口的蜂蜜。豆豆熊仰頭看見白雲在藍天上隨著風兒一起跳舞呢。他興奮地對著天上喊:「喂,白雲,我叫豆豆熊。我想和你們做朋友,可以嗎?」「嘿,豆豆熊,快來吧。風兒正帶著我們跳搖搖舞呢!」白雲大聲地回答。「可是,我怎樣到天上去呀?」只會爬樹的豆豆熊問。「呀,我也不知道!」
  • 孩子只要你肯努力學習,上天一定會眷戀努力的你!
    孩子只要你肯努力學習,上天一定會眷戀努力的你!電視劇《三十而已》,儘管是電視劇,但是此劇是來源於生活的真實寫照。也許你從小到大,從小學到高中,老師、父母(已經是上流社會的除外)從來沒有說過上流社會是怎麼樣的,也許他們也不知道。
  • 泰戈爾經典詩歌50句,一生至少讀一次
    葉芝曾說:每天讀一句泰戈爾的詩,讓我忘記人世間所有的苦痛。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泰戈爾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今天讓我們重溫他的經典名句。
  • 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高調訪華,為何魯迅卻拂袖而去
    泰戈爾是印度著名的文學家,出生於1861年5月的一個商人兼地主階級的家庭。由於是家裡最小的兒子,所以在家裡是最受寵的那一個。就是在這麼優越的家庭條件下,泰戈爾在家庭的影響下一步步投入文學的懷抱,他十三歲就開始寫詩。1878年,17歲的泰戈爾按照父母的安排,遠赴英國留學。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北京之旅:泰戈爾清華演講 徐志摩現場翻譯
    25日,為了實現在空中遊覽長城的夙願,蕭伯納竟然不顧狂風肆虐、高空嚴寒的氣候條件,在位於京北清河鎮西北部的清河機場毅然登上一架小飛機,向長城飛去。民國時期,清河機場曾是我國北方航空中心。1920年秋,民國國務院航空事務處利用地處清河的舊營房把南苑航空學校及其飛機修理廠搬遷於此,修建航空工廠,也稱飛機工廠,同時建設清河機場,後被稱為「平郊清河飛機場」。
  • 讓孩子變成頂級網紅丁真,你願意嗎?我當然願意!
    一個普普通通的藏族小夥兒,一夜之間成了中國網際網路頂流,只因他純淨的眼神。有人問我,你是否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丁真?我想說,為什麼不呢?你呢?你願意讓孩子成為這樣的人嗎?從輟學到步入國企,接受教育;從放羊到全國頂流網紅,代言接到手軟。
  • 理想主義者的黃昏:泰戈爾與伍爾夫對現代世界的預言
    人類在忘記自己的神聖之後,將重新記起上天經常與人類的世界保持接觸,絕不能把人類世界放棄給現代這些厲聲嚎叫、酷嗜人血的豺狼。」 請不要告訴我泰戈爾是個詩人,也別說他這種感情背後深藏著印度文化追求和諧的精神;我閱讀這段話語感受到的震撼,絕非來自上述這些理由,這是因為,泰戈爾的這段描述是他1916年在日本發表題為《日本的民族主義》的講演的結尾。
  • 泰戈爾離開前,贈給林徽因一首詩,僅有三句,卻道破徐志摩的結局
    但所幸,泰戈爾的中國之行不僅是在北京,中國別的城市他也想進行瀏覽,這也很好地避免了尷尬情況的出現。但是縱使這樣,年輕人的情情愛愛仍是逃不過泰戈爾的眼睛。在接待團中,林徽因與徐志摩一樣,共同作為泰戈爾的翻譯。經過數周的拜訪,泰戈爾、徐志摩、林徽因三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