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黃光國在臺灣中國時報撰文說,民間反瘦肉精毒豬聯盟到「美國在臺協會」下戰帖,蘇偉碩醫師邀請「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針對萊克多巴胺毒性進行科學討論。「AIT」回稱:他們希望避免對此議題進行「泛政治化的爭論」,同時確保消費者取得所需信息,使用他們能「放心享用美國食品」。
這個官腔官調的回應,使人想起:稍早之前,臺中市長盧秀燕向「AIT」處長酈英傑當面表達「拒萊豬,但不反美」的態度,酈英傑擺出一張撲克臉,當場不作任何響應,事後「AIT」卻發布措辭強烈的新聞稿,批評「政治人物在臺灣消費者間散播不實信息,引發毫無根據的焦慮。」蔡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更是怒氣凜然,扣她一頂「破壞臺美關係」的大帽子!
蘇醫師當然不敢承擔這樣的罪名,他在前往「AIT」請願時,還特別展示請朋友寫了一幅墨寶,表明心志:「臺美老朋友,宜煮東坡肉;無萊賓主歡,一飲天美祿。」
蘇醫師的這幅俊逸書法可以感動中國人,可是老美卻不吃這一套。酈英傑既不想和他「共飲天美祿」,對他的無萊「東坡肉」也毫無興趣,而是讓他吃「閉門羹」!
酈英傑的倨傲態度令人想起2012年,高雄市長陳菊向前「AIT」處長司徒文當面表示反對進口萊牛,司徒文始終保持外事官員風度,陳菊反覆說明,他轉而大笑,說美臺關係不是只有萊牛問題,還有其他貿易關係需要進一步改善。
兩相比較,很多人會覺得奇怪,「AIT」前後兩任處長的姿態怎麼會差這麼多?蘇偉碩醫師以為美國是臺灣的「老朋友」。他錯了。當過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曾經說過:臺灣真正的統治者是「美國的軍政府」。說穿了,「AIT」 就是這個「軍政府」的代理人。
在馬英九執政時代,他採取「友美、和中」的政策,努力在美國和兩岸之間保持平衡,所以還能維持住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格局。蔡英文上臺之後,採取一面倒的「抱緊美國大腿」政策,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軍售案中,美國是「吃人夠夠」;在「萊豬進口」案中,臺灣是給「吃得死死」。大家不妨仔細觀察蔡英文處理臺美關係的言行舉止,她究竟是像臺灣地區領導人?還是像「總督」?
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