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世界盃恥辱性的小組出局後,勒夫麾下的德國戰車始終戰績堪憂。在這個國際比賽日,德國隊先是友誼賽3-3遭遇土耳其的絕平,又在歐國聯賽事中艱難的戰勝深受疫情影響而幾乎無人可用的烏克蘭,這讓主教練勒夫徹底成為眾矢之的。
此前,前德國國家隊隊長馬特烏斯便率先站出來怒批勒夫:「勒夫的戰術失誤讓德國隊付出了慘痛代價。當我看到諸多像是舒爾茨這樣在俱樂部打替補的球員在德國隊得到首發的時候,我感到很驚訝。這就是為什麼如今沒人願意打開電視觀看德國隊的比賽了。」
面對馬特烏斯的批評,勒夫隨即便不務正業打起了嘴仗,甚至在德國與烏克蘭的比賽過後回擊道:「我想馬特烏斯正在(義大利)託斯卡納和90年代世界盃冠軍們聚會呢。這對我來說不錯,因為這樣他就沒辦法直接批評我們了。」
只是勒夫根本想不到,當球隊表現如此糟糕,如今的批評之聲並非來自馬特烏斯一人而已!例如,另一位前德國國家隊施魏因斯泰格應邀擔任了德國電視一臺德烏之戰的解說嘉賓,更是不念昔日師生之情,針對如今這支德國戰車進行了猛烈批評。此前,國內媒體的內容翻譯著實有限,但是權威媒體《踢球者》則進行了系統報導。
《踢球者》提出,施魏因斯泰格的批評角度在於「勒夫失去了這支國家隊的認同感」。小豬明確指出:「球隊想要知道——特別是想成為歐洲冠軍的話,我們怎麼踢?我們的球員是誰?我們的戰術是什麼?」可惜如今德國隊的比賽「喪失了吸引力」。「你再也無法在國家隊中找到100%的認同感,這真是令人遺憾!」
對此,小豬分析道:「我認為球隊頻繁地使用同一陣型參加比賽是有益的。」因為「如果你有遠大目標,如果您想成為歐洲最好的球隊之一,則必須在該領域擁有明確的發展方向。你必須擁有這樣的體系,並且具有順其自然的屬性。」然而如今的德國隊卻是「我看到我們現在的球員絕對是世界一流,但看不到確定下來的踢法。他們都是年輕的天才球員,卻沒有把這些球員湊成完美陣容。」
這就不難理解,在經歷當年德國隊通過4231陣型贏得世界冠軍後,小豬為何對德國隊目前使用的三中衛體系嗤之以鼻,特別是看到雙後腰克羅斯和基米希因為中衛的被動表現而頻頻回撤拿球時:「接下來的比賽,應該在三中衛減少一名球員。我認為我們並不總是需要五名後衛在場上。」另外,作為前任隊長的小豬還向諾伊爾和基米希喊話:「我希望在場上聽到更多聲音,讓防守球員向前線發出命令非常重要。」
除了《踢球者》的重點標註,其他德媒還總結了施魏因斯泰格的諸多其他觀點。例如針對前文所講的體系問題,小豬還列舉了一個數字,"在過去19場國際比賽中,德國隊有41名球員出場比賽,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這就導致了問題,因為體系還沒有形成,導致很多失球,德國隊還沒有步入正軌。」
針對勒夫最大的爭議行徑,即去年初宣布穆勒、胡梅爾斯和博阿滕不再受到國家隊徵召,施魏因斯泰格同樣為這三位昔日隊友鳴不平:「就我個人的意見,我總是說最好的球員應該為德國隊效力。我看到博阿滕如今的水平依然非常高,相信你在歐冠賽場也看到了這一點。」
面對施魏因斯泰格的猛烈批評,還在沉浸於和馬特烏斯鬥嘴的勒夫顯然知道不易樹敵過多。因此在剛剛結束的新聞發布會上,他並沒有回懟小豬,而是避重就輕地表示:「上周六的時候,我聽說了施魏因斯泰格的分析。當然,人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專家需要表達他們的觀點,這是件好事,完全沒問題。我表達的是我的想法,如果有人說我傲慢,他們隨意,去年夏天,我們經過考慮後邁出了重要一步,我們依然會堅持原定計劃,帶一支年輕有野心的球隊去明年的歐洲杯。」
只是此前針對馬特烏斯的批評時,勒夫為何不是這般的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