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專注於新經濟領域研究的36氪研究院發布《2020年中國泛資訊行業研究報告》。報告根據36氪研究院數據、公開資料、用戶及創作者調研等,對泛資訊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整體內容生態進行剖析,並特別針對市場上的超級頭部泛資訊產品進行發展回顧與現狀解讀。
如今,資訊行業已正式進入3.0時代,即泛資訊時代。在泛資訊時代,用戶開始更加偏好"我感興趣的"和"我關心的"信息。因此,泛資訊平臺開始被用戶的需求變化推動著走向更加精準的信息前置。從以搜索為核心分發手段的百度,到借社交屬性增加用戶興趣的微博,再到以個性化推薦為主、搜索與社交為輔的今日頭條,可以說,平臺的發展始終伴隨著用戶的需求變化。
在以DAU(日活躍用戶數量)為主要對比指標的行業梯隊劃分中,今日頭條不僅憑藉其聚合分發、智能推薦和多元內容生態建設等先發優勢,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內容呈現方式,成為泛資訊時代的引領者與創變者,更作為滿足用戶需求"全+準+興趣+相關"的典型代表,位列DAU超過1億的泛資訊產品超級頭部第一梯隊。
泛資訊領域市場格局穩定,用戶在線時長成平臺競爭重點
在泛資訊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呈現爆發式增長的當下,無論是綜合資訊類、社交平臺類、知識分享類還是短視頻類的產品,都有著不同的戰略定位,卻仍存在交叉競爭。目前,泛資訊領域的市場格局已相對穩定,梯隊劃分明顯,流量在以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及抖音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高度聚集。
事實上,在頭部泛資訊產品N足鼎立的當下,行業已經正式進入用戶的存量市場,時長的增量市場。今日頭條通過抓住用戶的需求痛點,以智能推薦提升內容分發的準確度、用戶規模與用戶粘性。根據相關調研數據,在以日均活躍用戶數DAU、人均使用次數、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作為評判標準時,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等泛資訊App的用戶使用數據位居行業前列。其中,今日頭條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居於行業首位。
用戶與創作者邊界日益模糊,PUGC進場紅利期即為當下
作為泛資訊產品的主流用戶,80後與90後的佔比高達90%。而在用戶群中,又有超過七成的用戶願意視資訊內容的質量為其付費,以實現自我成長與提升。因此,在各平臺陸續提出創作者扶持計劃,為新人創作者提供內容發布指導等服務的當下,有九成以上的用戶對成為內容創作者不再排斥,有超過半數的用戶創作意願較強,希望獲得入門渠道實現觀點變現。
目前,今日頭條已擁有包括科技、軍事、文史、教育、三農等領域在內的100個垂直領域,更覆蓋了圖文、微頭條、問答、視頻等多種信息載體,不僅可以滿足用戶多元化的資訊需求,也為有成為創作者意向的用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領域備選。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信息進行精緻化的提煉與過濾式的推薦,成為解決用戶選擇困難的有效方式。藉助個性化的智能推薦,今日頭條幫助用戶實現了信息獲取從主動搜索到被動推薦的轉變,滿足了用戶的資訊需求。針對平臺的信息真實性,用戶認為官方權威發布的資訊信息最值得信賴,其次為行業知名專家學者的專業化評述。這也成為今日頭條大力扶持優質內容、推出各類扶持計劃的主要原因。
報告顯示,今日頭條的個性化推薦能夠幫助新作者及新內容迅速完成冷啟動。對於具有專業知識技能,樂於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創作分享的PUGC來說,隨時都是進場紅利期。無論是網紅講師三一博士,還是心血管醫生張之瀛大夫,都是在平臺的助力下,配合自身持續產出的優質內容收穫了用戶的支持。伴隨著今日頭條專業領域各類創作者的增多,用戶對平臺資訊信息的信賴度也將同步提升,最終實現平臺創作者與用戶協同增長的良性循環。
結語
在信息爆炸的當下,優質內容仍然是稀缺資源。無論是創作者還是平臺本身,穩定輸出的優質內容都是吸引用戶留存、提高用戶粘性、增加平臺曝光的關鍵。作為內容生態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UGC的高頻創作量必不可少,各行各業的高質量PUGC原創內容作用也不容忽視。
未來,泛資訊平臺構建差異化的內容生態將成為其在內容同質化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無論是加強布局PUGC,還是率先收割視頻內容紅利,都將成為泛資訊平臺的發展機會。而瞄準細分市場,發掘本地化內容,錯位競爭,優化生活服務化內容,也將成為頭部平臺更進一步的破局之道。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