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盧波率區文化委、區文物管所負責人,專題調研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合川國立二中舊址保護利用工作。
國立二中舊址位於區合陽城街道定林寺內,是一處近代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紀念建築。定林寺始建於唐代開元(713~749)年間,原名慶林觀、定林禪院。因寺院地處合陽城北部的濮巖山,明清以後習稱濮巖寺。寺內建築為清代嘉慶二十一年重建(1816年),同治年間(1862-1874年)進行了較大培修,現存牌樓式山門一座,大殿一幢及兩側廂房和側院,成四合院布局,佔地 5300 平方米,建築面積 1400平方米。
1937年12月,因抗日峰火,蘇、浙、皖等省學生與揚州中學等學校師生一起遷避於此,成立國立四川中學,後更名為國立第二中學,分別於定林寺設高中、女子、師範等部。國立二中在此辦學10年間,培育各類英才5000餘人,培養出了中科院院士、著名數學家王元等十幾位院士,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李錫銘、原國家教委主任何東昌、「英語之父」許國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教育家、科學家,為抗日救國輸送了大批骨幹力量,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2009年7月,重慶市文物委員會 公布為重慶市抗戰遺址文物保護點、2009年12月公布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盧部長仔細察看校史碑記
盧部長察看國立二中舊址保存現狀
盧波部長在國立二中舊址實地察看了舊址保存現狀,向現管理使用單位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負責同志詳細了解舊址保護利用情況,以問題為導向,對學院提出五點要求:一是加快舊址文物修繕方案的修改完善和上報審批工作;二是認真摸清舊址現有住戶狀況,做好清退工作;三是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儘快實施文物保護工程;四是加強安全防範和措施,重點消除火災隱患;五是認真思考修繕後活化利用思路,突出舊址的歷史價值,把國立二中舊址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盧部長對國立二中舊址保護利用提出要求
據悉,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擬將修繕後的國立二中舊址建立國立二中舊址歷史博物館,挖掘抗戰時期國立二中歷史價值,通過抗戰時期革命先輩求學救國場景的再現,開展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廣大青年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和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傳承抗戰精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