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海關網購保稅進口監管單量突破1000萬票

2020-12-15 浙江在線

2020-07-10 17:1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龔書弘 通訊員 吳佳蓉 編輯 童曉

記者從義烏海關獲悉,截至7月7日,義烏今年網購保稅進口監管單量突破1000萬票,累計監管驗放網購保稅進口單量達1008萬票,監管貨值1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5%和481.6%。經歷了「6.18」電商大促,7月份監管單量依然保持了迅猛的增長勢頭,7月1日-7月8日,監管單量33萬票,同比增長271.7%。

「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運營成本有所上漲,但今年以來我們的主營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單量非但沒有下降,還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上半年我們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5倍,較2019年全年增長2.5倍。」義烏費舍爾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愛民表示。

為降低疫情對義烏跨境電商企業的影響,義烏海關推出了網上辦公,發布跨境業務網上通關指南,接受企業在線預約辦理業務,針對重點企業實行「一人一企、一企一策」跟蹤幫扶制度,支持使用銀行保函等多種稅款擔保模式、疫情期間免收稅款滯納金,助力企業資金周轉「零壓力」。

作為近年來興起的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子商務符合外貿發展趨勢和民生需求。2019年1月1日,義烏成為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同日,依託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的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1210業務在義烏保稅物流中心正式運行。

義烏海關不斷優化監管服務,實行入區「7×24小時」預約通關,簡化跨境商品備案機制、優化跨境進口商品退貨模式。至今已對接包括大型跨境電商平臺菜鳥(天貓國際)、考拉海購、拼多多、雲集、貝貝網、蜜芽寶貝在內的跨境電商企業和平臺149家。商品品類從最初的紙尿褲、護膚品,拓展到各類母嬰用品、食品、保健品、美妝個護、兒童玩具,小家電,輕奢侈品等,商品項多達1.6萬餘條。

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增長迅猛,一方面反映出國內市場消費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由於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執行有關商品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對於跨境電商企業來說,時間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都比較低。

義烏翔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關務主管高志鑫說:「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實行『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等便利通關政策,對我們來說資金壓力也比較小,同時商品能夠更加『新鮮』地到達消費者手中,既補充了國內市場貨源品種的不足,又拓展了國際貿易形式。」

義烏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科副科長陳笑天表示,義烏海關將繼續優化監管模式,推進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充分發揮跨境新業態對於穩外貿、促消費、保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1594372700000

相關焦點

  • 「618」電商年中大促義烏網購保稅進口突破220萬票
    6月18日,義烏保稅物流中心內,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分揀打包 義烏海關供圖中新網義烏6月19日電(記者 奚金燕)自6月1日開啟「618」電商年中大促以來,截至6月18日,義烏海關網購保稅進口監管單量已突破220萬票,貨值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9
  • 「雙十一」大幕提前開啟 義烏海關單日跨
    【"雙十一"大幕提前開啟 義烏海關單日跨境商品監管量突破150萬單】 隨著「雙十一」電商大促拉開帷幕,海關驗放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商品數量迅猛攀升。11月1日,杭州海關所屬義烏海關放行跨境網購保稅進口清單151.7萬單,單日監管單量打破去年雙十一當日的133.3萬單記錄,創歷史新高,今年已累計監管跨境進口商品超2090萬單,同比增長3.3倍。11月3日上午,義烏保稅物流中心一派繁忙景象,各道工序、各個環節都在高速運轉。為了「雙十一」備貨,這樣忙碌的場景十月以來成為了常態。
  • 前7月增長56倍 長沙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2.68億元
    星辰在線8月17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黃勇華 馬茂鑫)報導,記者從長沙海關了解到,今年1至7月,長沙海關共驗放跨境電商零售一般出口1598.79萬票,同比增長3.92倍;貨值13.04億元,同比增長7.15倍,增幅居全國前列。
  • 南沙海關:打造海關監管制度創新「疊加包」
    2019年「雙十一」,南沙自貿試驗區內的南沙保稅港區11月11日全天驗放網購保稅進口清單387萬票,同比增長14%,還創下1分鐘峰值驗放6.3萬票的紀錄。今年10月,南沙保稅港區「先入區後報關」業務已完成系統開發並測試成功。10月16日,一批總價值140.28萬元的護膚品通過南沙保稅港區輔助管理系統「先入區後報關」功能進入南沙保稅港區企業自有倉庫,完成理貨後向海關申報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先入區後報關』模式允許我們區內企業先提貨入區,在理貨區內完成理貨後再申報,不僅能夠節省時間,還提高了申報準確性。」
  • 大連跨境電商進口保稅備貨業務起航
    近日,一批總數超萬件的進口商品,從順乾國際物流(大連)有限公司保稅庫內發出,陸續送至全國各地消費者手中。這是大連跨境電商發展兩年多以來的第一單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業務。該業務模式全面開通後,將開闢一條「網上貿易路」,使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比傳統直郵模式優惠30%,大大提升我市跨境電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保稅備貨業務模式在大連實行前,我市跨境電商企業幾乎全部依賴南方海關進口國外商品。
  • 探訪雙十一的保稅區,買進口化妝品最快當天到貨
    「我們昨晚11點就嚴陣以待了,今天零點,保稅倉收到首單訂單後,系統快速自動申報,如果遇到海關貨物查驗,海關通過分揀線系統快速查驗放行。」寧波國際物流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許先鋒介紹。許先鋒介紹,他們今年6月在武漢經開綜合保稅區內設立菜鳥保稅倉,面積約8000平方米,最大儲貨量可達5萬單,以承載天貓國際、考拉海購等跨境電商平臺在華中區域的供應鏈業務,目前以天貓國際使用為主。今年8月7日,該保稅倉順利試單,其後出單量穩步上升,預計今年雙11將創下武漢市跨境電商在日單量、大促單量的新紀錄。
  • 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保稅底色抓在手 跨界轉型尋突破
    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象嶼保稅物流園區牢牢把握保稅底色,分階段、有重點地創新突破、孵化新產業,從保稅物流、多式聯運到中轉集拼,從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文化保稅到融資租賃,自2006年封關運作以來成效顯著,不斷推進功能創新,帶動推動產業迭代升級。
  • 海關調整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退貨監管政策的解讀
    3月28日,海關總署發布了《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退貨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退貨監管進行了優化。政策調整內容一、明確了退貨商品責任主體。根據《商務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商財發【2018】486號中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各參與主體的責任要求,《公告》增加了「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及其境內代理人應保證退貨商品為原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並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的表述,明確了驗核退貨商品是否為原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驗核的責任人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及其境內代理人。
  • 大連保稅區順乾國際物流保稅倉發出的跨境電商進口保稅備貨業務...
    去年在保稅區成立的金瑪順乾國際物流,以貿易、跨境電商、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業務為主,提供金融、供應鏈等相關配套綜合業務,並建設跨境電商保稅物流公共平臺;辣蘋果公司主營跨境商品銷售業務,在近期客戶12萬個客戶訂單中,6萬個訂單為跨境商品,順乾國際物流負責人金京花介紹說:我們給他提供金融服務,企業和銀行會雙重來授信電商企業的資質,不僅僅作物流和通關的平臺,是要做可以提供完善的跨境電商配套服務的綜合性的服務平臺
  • 深圳海關「組合拳」推動特殊監管區域外貿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以深圳鹽田綜合保稅區、前海灣保稅港區、福田保稅區及深圳出口加工區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為核心的國際貿易、保稅物流、保稅製造產業集群,一直以來都是深圳市外貿發展的「推進器」。深圳海關在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從幫扶企業復工復產、創新優化監管、鞏固拓展新動能等方面高效促進特殊監管區域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 「兩步申報」模式70秒放行 武漢海關刷新通關速度
    「兩步申報」跑出武漢海關通關新速度。12月14日,一票從韓國空運進境的護膚品在武漢海關所屬武昌海關的監管下,通過「兩步申報」模式在武漢東湖綜保區順利通關。負責該票貨物的金宇綜合保稅發展有限公司報關員介紹:「現在我們進口都是採用『兩步申報』模式,貨物抵達後只需要填寫收貨人、商品名稱等信息完成概要申報,馬上就能獲準提貨。這次從概要申報到提貨放行僅用了1分10秒,真是太方便了!」
  • 威雲供應鏈楊學海:進口保稅直郵模式優勢明顯
    楊學海重點介紹了進口保稅直郵模式,這種新的方式可以使大批量的貨直接進到保稅倉裡面,等產生訂單的時候再出來。第四種是灰色通道,其實衝關保稅也算是灰色通道了。整個跨境個人物品正在收緊而且越來越緊,有提到100%的查驗,第一是查驗的效率,因為這個商品確實是挺亂的。上周和上上周兩個星期,一個是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去我們那調研,我們也談到了這些問題。究竟我們在做什麼?我們在做的是另外一件事。就是跨境電商。這包含了兩個層面的意思,跨境電商一直都有,涉及到跨境的不管是進口還是出口都叫跨境電商。
  • 跨境醫藥電商產品進口有了合法正規路徑
    記者近日從北京海關了解到,2019年最後一天,隨著第一批日本「久光製藥撒隆巴斯藥肩止痛膏貼」從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出區,實現了全國首票跨境醫藥電商產品順暢通關,第一次打通了我國醫藥產品B2C進口的合法正規路徑。
  •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自貿時間」
    分類監管落地實施。2019年10月,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政策在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中港倉儲和萬嘉集運物流兩家公司落地實施。截至2019年12月,共有5家企業開展試點,有效盤活區內倉儲資源,支持了冷鏈物流、大宗商品倉儲等行業的高效發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測試運行。
  • 瀘州港保稅物流中心前4月監管進出口貨物3.5萬噸 同比增加19%
    人民網成都5月16日電 5月16日,記者從瀘州海關獲悉,今年前四月,瀘州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監管進出口貨物3.5萬噸,貨值5.5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9%、12.3%,在今年前兩個月大幅下降的不利情況下,實現逆勢突圍。
  • 探秘南昌綜合保稅區 市民網購境外商品可當日達
    十餘家電商企業入駐南昌綜合保稅區贛江新區海關綜合業務二科科長羅勇告訴記者,南昌綜合保稅區的跨境電商業務是從2019年4月28日開始開展的,可以說是剛滿周歲。這一年以來,贛江新區海關共監管跨境電商出區包裹近3.8萬件,貨值1000萬元。今年前4個月,監區出區的包裹近1.9萬件,日均單量較去年增長近一倍,超去年全年訂單量的總和。
  • 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模式改革試點啟動!亮點看過來
    10月21日下午,珠寶玉石保稅監管模式改革試點啟動儀式在羅湖特力珠寶大廈舉行,海關推出一系列重磅進口珠寶玉石監管改革創新措施,進一步促進深圳珠寶玉石行業高質量發展。在此要特別感謝深圳海關一直以來對羅湖珠寶產業的關心和支持,尤其是針對珠寶行業進口展示難、採購成本高、交易效率低等痛點難點問題,專門啟動保稅監管模式改革,創新珠寶玉石產業全鏈條保稅監管模式,全程指導「保稅+平臺」建設。這一改革是深圳海關又一重大監管創新和惠企舉措,必將助推羅湖珠寶產業在新起點上實現跨越發展。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可觀看發布會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