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17:1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龔書弘 通訊員 吳佳蓉 編輯 童曉
記者從義烏海關獲悉,截至7月7日,義烏今年網購保稅進口監管單量突破1000萬票,累計監管驗放網購保稅進口單量達1008萬票,監管貨值1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5%和481.6%。經歷了「6.18」電商大促,7月份監管單量依然保持了迅猛的增長勢頭,7月1日-7月8日,監管單量33萬票,同比增長271.7%。
「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運營成本有所上漲,但今年以來我們的主營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單量非但沒有下降,還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上半年我們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5倍,較2019年全年增長2.5倍。」義烏費舍爾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愛民表示。
為降低疫情對義烏跨境電商企業的影響,義烏海關推出了網上辦公,發布跨境業務網上通關指南,接受企業在線預約辦理業務,針對重點企業實行「一人一企、一企一策」跟蹤幫扶制度,支持使用銀行保函等多種稅款擔保模式、疫情期間免收稅款滯納金,助力企業資金周轉「零壓力」。
作為近年來興起的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子商務符合外貿發展趨勢和民生需求。2019年1月1日,義烏成為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同日,依託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的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1210業務在義烏保稅物流中心正式運行。
義烏海關不斷優化監管服務,實行入區「7×24小時」預約通關,簡化跨境商品備案機制、優化跨境進口商品退貨模式。至今已對接包括大型跨境電商平臺菜鳥(天貓國際)、考拉海購、拼多多、雲集、貝貝網、蜜芽寶貝在內的跨境電商企業和平臺149家。商品品類從最初的紙尿褲、護膚品,拓展到各類母嬰用品、食品、保健品、美妝個護、兒童玩具,小家電,輕奢侈品等,商品項多達1.6萬餘條。
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增長迅猛,一方面反映出國內市場消費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由於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執行有關商品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對於跨境電商企業來說,時間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都比較低。
義烏翔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關務主管高志鑫說:「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實行『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等便利通關政策,對我們來說資金壓力也比較小,同時商品能夠更加『新鮮』地到達消費者手中,既補充了國內市場貨源品種的不足,又拓展了國際貿易形式。」
義烏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科副科長陳笑天表示,義烏海關將繼續優化監管模式,推進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充分發揮跨境新業態對於穩外貿、促消費、保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15943727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