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九龍壁影壁?「九」具有帝王的象徵意義

2020-12-26 西北工程人

說起九龍壁,那麼什麼是九龍壁?影壁上雕飾有九條龍的影壁,稱為「九龍壁」。是非常華麗的一種影壁,並且是等級最高的一種影壁,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我國現存九龍壁共有三座,一是北京故宮九龍壁,二是北京北海雙面九龍壁,三是山西大同九龍壁。古人認為世界萬物皆分陰與陽,在人群中,男性屬陽,女性屬陰,而數字中單數為陽,而單數一、三、五、七、九中以九為最高,「九」 具有了帝王的象徵意義。【數字有什麼象徵意義,這與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有關。古人認為世界萬物皆分陰與陽,人之男女,方向之上下、前後,數字之單雙、正負,兩者既相對立又相互聯繫。在人群中,男性屬陽,女性屬陰,下自平民上至帝王概莫能外,而數字中單數為陽,所以人群中的帝王與數字中的單數同屬陽性。帝王在人群中當屬「人上人」,居最高地位,而單數一、三、五、七、九中以九為最高,於是帝王與九數同處最高位,「九」 具有了帝王的象徵意義。

由十八塊雕刻石磚拼合而成的九龍壁

見到九龍壁也會讚嘆那色彩絢麗的琉璃蛟龍,在重要大殿屋頂的脊上都用九隻小獸作為裝飾,雖然有人會去數,但不會知道九龍壁上暗含的「九」字數。即使數了也不清楚這些數字所包含的內容。所以這種數字比擬的裝飾需要經過解讀才能明白它們的作用。

九龍壁由十八塊雕刻的石磚拼合而成,壁畫主體為龍,九條神龍遊弋於雲水之中,龍的頭部飽滿,兩眼突出,須髯飄動。

九龍壁是群龍起舞的吉祥象徵,五則居中,中間的第五條龍為坐龍。頭部飽滿而有變化,兩眼炯炯發光,張口齜牙,觸鬚飄動,鬣發奮揚,威風凜凜,神採奕奕。

「九五」之制為天子之尊的重要體現,寓意威力和氣勢。從左往右看,左上第一對龍為升龍和降龍,龍頭相對;左下第二對兩條龍正在爭耍一顆寶珠的表現形式;第三對龍也是兩條龍正在爭耍一顆寶珠,兩條龍則呈上下對角排列,上為降龍,下為升龍;第四對龍為行龍和降龍,行龍呈緩緩行走狀,整條龍為水平狀態的正側面。

九龍壁(壁心)壁身

龍嘴一般呈開啟狀,張嘴露牙吐舌,毛髮披散,發梢向後伸展,頭部相應增大,臉頰部拉長。龍角顯得特別醒目,角的根部從龍的眉端生出,增加了雙目的深邃感。軀體的長度一般為頭長的八倍,並呈曲線之美,四肢相對,常作擒攫之勢,四條腿上有火焰披毛,神奇而威猛。軀體上的龍鱗刻畫均勻,背鰭更為整齊,有的背鰭還添上雙線,勾上雙筋,描上花紋。尾鰭增大,和龍的軀體捲曲一致,有披散成條狀的,有金魚尾狀的,也有線束狀的,顯得美觀而生動。陪襯的雲紋愈來愈細長瘦小,弧變彎曲也更大。

【表現龍的行走之態,又名「走龍」行龍呈緩緩行走狀,整條龍為水平狀態的正側面。行龍常常作雙雙相對的裝飾,構成雙龍戲珠的畫面,常用於服飾、瓷器、刺繡和建築裝飾等處。如清代郡王官服補子,繡五爪行龍四團。殿宇正面的兩重枋心及器皿的狹長形面上也常見到行龍的形象。倘以單相出現時,龍的頭部常常作回頭狀,使畫面顯得生動。

升龍的頭部在上方,奔騰飛舞,呈升起的動勢。倘若龍頭往左上方飛升,稱「左側升龍」;龍頭往右上方飛升,稱「右側升龍」。升龍又有緩急之分,升騰較緩者,稱「緩升龍」;升騰較急者,稱「急升龍」。

九龍壁屋頂

降龍的頭部在下方,奔騰飛舞,呈下降的動勢。倘若龍頭往左下方俯動,稱「左側降龍」;龍頭往右下方俯動,稱「右側降龍」。降龍又有緩急之分,下降較緩者,稱「緩降龍」;下降較急者,稱「急降龍」。

降龍與升龍常常結合在一起,構成正方或長方的雙龍戲珠畫面,生動奔放。有時,頭部在下的降龍又作往上的動勢,稱為「倒掛龍」或「回升龍」。有時,頭部在上的升龍又作往下的動勢,稱為「回降龍」。

戲珠是兩條龍戲耍(或搶奪)一顆火珠的表現形式。關於火珠的來源有四種說法,第一種是它起源於天文學中的星球運行圖,火珠是由月球演化來的。第二種是將火珠當成「卵珠」,因龍也分雌雄,這兩條戲珠的龍一條為雌龍,一條為雄龍,中間的卵珠是它們孕育的龍子,父母雙方共同呵護著這個新的生命。第三種是將火珠作為太陽解釋,兩條龍共同喜迎旭日東升,讓燦爛的陽光普照大地。第四種說法是將火珠當成佛教中的寶珠,因在佛教中有一種寶珠叫摩尼珠,又稱如意珠,而雙龍戲耍的這顆珠就是如意珠。據說雙龍戲珠的形象是佛教東傳以後才出現的,唐宋以前,也有雙龍戲珠的造型,雙龍之間夾持的往往是玉璧或者是錢幣的圖案。因此,唐宋以後,龍戲珠的出現當與佛教有著淵源關係。

從漢代開始,雙龍戲珠便成為一種吉祥喜慶的裝飾圖紋,多用於建築彩畫和高貴豪華的器皿裝飾上。雙龍的形制以裝飾的面積而定,倘是長條形的,兩條龍便對稱狀地設在左右兩邊,呈行龍姿態。倘是正方形或是圓形的(包括近似於這些形態的),兩條龍則呈上下對角排列,上為降龍,下為升龍。不管是長方形,還是塊狀形,火珠均在中間,顯示出活潑生動的氣勢。

九龍壁須彌座

磚影壁壁身上用磚雕的蓮花紋圖案,在邊柱之間用方磚磨磚對縫作出平整的素平牆面。

磚影壁屋脊頂式的屋頂是廡殿頂,正脊兩端安裝有雕刻的望獸,正脊身安裝有蓮花雕刻的花脊磚,滴水瓦上繪有獸紋。

磚影壁九龍壁的壁座用須彌座的形式,在布局和形態上採用方磚磨磚對縫砌築,未進行紋樣雕刻圖案。

「 「現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我國33處文化與自然遺產中,有長城、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武當山古建築群、布達拉宮、蘇州古典園林、頤和園、天壇、麗江古城、平遙古城、皇家陵寢明十三陵、清東西陵、明孝陵、顯陵、瀋陽福陵、昭陵、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等,就連以純自然遺產列入名錄的四川黃龍、九寨溝也都有古建築,古建築佔了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的五分之四以上。由此可見,古建築在我國歷史文化和自然遺產中之重要性。」

古建築是社會發展的記憶,是歷史的見證者,它承載著文化積澱。一旦損毀,文物本體及其承載的歷史文化都將不復存在,總之,只有把古建築保護好,維修好,讓它們以其原有的面貌長久地保存下去,才能發揮「實物的史書」、「歷史的年鑑」 、「文化的載體」等作用。保護古建築,讓古建築流芳千古,古為今用,為後人服務,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應付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 田永復編著.中國仿古建築構造精講第二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2] 邊精一著.中國古建築油漆彩畫.北京:中國建材出版社,2007.2

[3] 王其鈞主編.中國建築圖解詞典.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2

[4] 樓慶西著.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系列叢書.中國古代建築裝飾五書.磚雕石刻.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4

[5] 樓慶西著.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系列叢書.中國古代建築裝飾五書.裝飾之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4

[6] 徐華鐺編著.中國傳統題材造型.神龍①.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1

[7] 徐華鐺編著.中國傳統題材造型.神龍②.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1

由於本人知識的局限性,對本文編寫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在此表示謝意!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喲~

相關焦點

  • 九龍壁的作用價值和造型案例
    九龍壁屬於影壁的一種。是漢族建築物大門外正對大門以作屏障的牆壁,俗稱照牆、照壁。影壁是由「隱避」演變而成。門內為「隱」、門外為「避」,以後就慣稱影壁  龍為「九似之物」: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頸似蛇,腹似屋.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龍圖騰在中國又有消災彌禍、鎮宅、平安、吉祥,財運等含義。象徵富貴,升騰發達。政府禮品,寓意升遷,發達,機遇。
  • 九龍壁
    九龍壁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用於遮擋視線的牆壁。
  • 平遙九龍壁
    九龍壁是一種裝飾有九條大龍的琉璃影壁,多為明、清皇家所用。
  • 石雕九龍壁浮雕牆
    石雕九龍壁浮雕是以中華民族的圖騰龍為素材,以浮雕的技藝在石材上雕刻出來一種裝飾建築物。在傳統古建築上,石雕九龍壁是非常常見的。中國龍壁,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七龍壁、九龍壁等多種形式,而以九龍壁最為尊貴。
  • 燈博印象——九龍壁
    九龍壁上面的九龍,正中的為正龍,兩側的分別為升龍和降龍。九龍騰飛,神態各異。正龍威嚴、尊貴,升龍剛猛而充滿力量,降龍則溫文爾雅。寓意,群賢共濟,圓滿如意、蒸蒸日上的盛世景象。《九龍壁》燈組仿照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造型,結合彩燈特點設計製作,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傳統藝術的魅力和自貢燈會獨有的藝術表現力。
  • 寺廟青石浮雕牆九龍壁石雕浮雕壁畫及九龍壁浮雕象徵寓意
    石雕龍壁是我國特有的建築形式,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七龍壁、九龍壁等多種形式,而以九龍壁最為尊貴。九龍壁通常建在帝後、王公居住或經常出入的宮殿、王府、寺院等建築正門的對面,是我國照壁建築的進一步發展。
  • 大同九龍壁:國內九龍壁之首,比故宮的九龍壁還古老
    來到大同,九龍壁不可不去。這是在全國僅有的三座九龍壁中的一處,另外兩處在北京的北海公園裡和太廟的皇極門前;大同的九龍壁比北京的另外兩座九龍壁還要早上百來年,體積也比它們大上四倍多;龍壁一般用作建築物的照壁,多建於皇宮、王府、廟宇門前。大同素有龍壁之城」的美稱,至今還存有龍壁數座。
  • 九龍壁石雕的來歷,竟和他有關
    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漢族建築物大門外正對大門以作屏障的牆壁,俗稱照牆、照壁。影壁是由「隱避」演變而成。
  • 以楠木代假琉璃瓦,瑰麗輝煌的九龍壁背後,是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
    如果算起來,迄今為止,我已經四次進故宮參觀,可是回憶起來,卻沒有什麼印象,好像逛了個寂寞。就說故宮知名的九龍壁,有一塊琉璃瓦竟然是假的,我都不知道!看來參觀故宮,如果不提前做做功課,還真有可能只是走馬觀花,看個熱鬧。
  • 到大同九龍壁 品厚重歷史
    這便是面貌煥然一新的九龍壁景區。新景區面積從原來的2400多平方米增加至14520平方米,拓展了九龍壁景區的旅遊空間,外圍也增加了停車場。步入景區,一座四合院落彰顯了九龍壁獨有的旅遊功能,文創廳展示景區開發的系列文創產品,鬥拱、木雕、磚雕、原煤雕刻、玉石、掛件、絲巾一應俱全;陳列廳展出國內九龍壁資料圖片和大同龍壁歷史沿革老照片,仔細品讀,遊客不由得感到大同龍壁歷史之厚重,「龍壁之城」名副其實。穿過四合院,便進入規模宏大的九龍壁景區。徜徉在景區內,有一種心曠神怡之感。每當紅日東升,萬道金光塗上龍壁,條條巨龍仿佛衝破晨霧,騰身遊動。
  • 皇家影壁舞祥龍,民間影壁愛吉祥,關於老北京的影壁還有這些故事
    在老北京的四合院中,影壁是較為重要的建築元素。影壁是由「隱避」演變而成,源於它的「隱避」功能。古時人們認為,門內為「隱」,門外為「避」,影壁就建在與大門保持一段距離而對著大門的地方,因為它立在建築物的前端,起到阻擋外人視線,使之不能對院內一覽無餘,具有「隱」的作用。
  • 大型九龍壁石雕製作現場
     提示:↑↑↑點擊「石材研習社」關注 九龍壁是漢族建築物大門外正對大門以作屏障的牆壁中國的龍壁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七龍壁、九龍壁等多種形式。這幾種形式以九龍壁最為尊貴,在古代被建造在皇帝、王后以及王公的宮殿正門的地方,在寺院裡面也經常可以看到九龍壁。 九龍壁設計與裝飾或明或暗地蘊藏著象徵皇權和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數。因為九是陽數的最高數,五是陽數的居中數,所以九五之數就成了皇權和天子之尊的代表。
  • 山西低調的旅遊城市,藏著一座媲美北京九龍壁的古物,卻鮮有遊客
    比如小馬在山西大同市區代王府對面看到的九龍壁,如果不是特意提前去了解大同的話,我也許會和很多旅行者一樣錯過這樣罕見的稀世珍寶。要知道在中國至今也就只有3處保留著九龍壁,除了大同之外,另外兩座分別是在北京和平遙,不過論規模,欣賞價值以及歷史,大同的這座九龍壁都可以稱為是中國九龍壁之首。
  • 故宮建築歷史:九龍壁有木頭部件,是何緣故出紕漏,真相驚險無比
    在皇極宮的前面有一面雕刻著九條龍的影壁牆,那就是著名的九龍壁,那是每一個遊客都要參觀的地方。九條龍栩栩如生,以水云為底,天水相連,大氣磅礴。體現了我國古建築的輝煌工藝。九龍壁以琉璃為材質,色彩絢麗,好看極了,就是在這眾多琉璃部件中卻有一個木頭的龍腹部件,這麼大的紕漏在當時皇權至上的年代那可是大罪。
  • 襄陽二絕,牛雜麵和綠影壁
    為一睹這千年文物,與朋友們商量決定去綠影壁走一趟。從建築風水學上來說,具有緩解氣流,阻擋煞氣,聚人氣、財氣之功效。所以,古時的大戶人家都建有影壁牆。襄王府的這座影壁,高端大氣上檔次,它與北京九龍壁、山西大同九龍壁合稱「中國三大影壁」。但它又與別處的影壁有很大不同,襄陽綠影壁高7.6米,寬24.56米,厚1.57米。那兩處影壁均為琉璃瓦製作而成,而襄王府的這座影壁是用綠泥片巖雕琢拼接而成。
  • 鼎鼎大名的化石 「九龍壁」
    短吻西域肯氏獸這一名稱,即使對古生物愛好者來說也是相當陌生的,而化石「九龍壁」的知名度則要高得多。要知道短吻種的正模是一單獨的頭骨和下頜,其副模恰恰就是「九龍壁」上的九個骨架。本文就介紹鼎鼎大名的化石「九龍壁」。
  • 銀杏樹象徵的意義是什麼
    歷史悠久銀杏樹的葉片在春天長出冬日隨風飄逝,年年如此、堅毅沉著象徵意義著永恆的愛。銀杏樹一柄二葉的特點使其具有陰陽平衡的象徵意義;其葉片為心形又象徵意義著2人真心相愛。歷史悠久的銀杏樹更有著長壽的象徵意義,其枝葉繁密又象徵意義著兒孫滿堂。
  • 大同旅遊必來九龍壁,體積是北京九龍壁的三倍大,號稱龍壁之首
    很多人只知道北京北海公園有一面九龍壁,不知道山西大同有一座比那面早二百多年,是它三倍大的九龍壁,已經六百多年了,正兒八經的真古董。多少次戰爭、地震以及五十年代的那次洗禮,都沒有傷到這座神奇的九龍壁。
  • 九龍壁上的九條龍都有什麼故事?故宮裡的「白龍」腹部竟然是木頭
    九龍壁中九條蟠龍各居神態,從主龍之右側起:第1龍:升騰之龍,挺胸縮頸,前爪左右,後肢踏浪,欲動先止第2龍:降沉之龍,前爪踏浪,後肢蹬雲,龍尾前擺,蓄勢待發第3龍:升騰之龍,張牙舞爪,矯若驚龍,閃轉騰挪,遊龍躍淵
  • 龍有不同形態,仔細看一下大同九龍壁的每條龍,發現什麼秘密了?
    山西大同有一塊九龍壁,是全國最大的九龍壁。它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王府門前的一塊照壁。壁高8米,厚2.02米,長45.5米,壁面由426塊琉璃拼砌而成,九條龍氣勢磅礴,各顯雄姿。壁頂覆蓋琉璃瓦,頂下有琉璃鬥拱;壁底為須彌座,高2.09米,上面雕有41組二龍戲珠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