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持續加強科技創新能力深入推進醫療科技應用場景建設落地

2020-12-14 熱聞聚焦

如今在大數據、雲計算、5G等新技術的賦能下,醫療科技對用戶需求的捕捉力以及分析力不斷增強。各大醫療平臺在良好的行業環境中,需要不斷增強核心力建設,包括用戶滿意度、技術能力、創新能力、醫療資源豐富度等。11月17日,中國平安醫療生態圈首次體驗分享會在上海舉辦,引發了業內外的廣泛矚目。

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事業部總經理謝震中、平安醫保科技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楊偉棟、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醫院院長謝紅,攜手原中歐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復旦大學醫學院眼科學與視覺科學系主任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孫興懷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等出席了分享會。

這是繼今年9月首次全面披露醫療生態圈戰略後,中國平安持續推進醫療科技應用場景創新落地。平安醫療板塊主要成員攜生態合作夥伴,探討了醫療科技如何在問診、治療及醫保精細化管理方面發揮最大效能,積極分享了平安醫療生態圈最新布局。本次分享會聚焦新近上線的三大應用場景,即平安醫保科技"DRG綜合管理平臺"、平安智慧醫療"Askbob醫生站",以及平安好醫生線上專科服務。

在平安醫療生態圈的體驗分享會上,楊偉棟作為平安醫保科技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他指出,平安醫保科技始終聚焦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的重點領域,在科技驅動、數據賦能、醫療生態、保險經驗、金融服務五大優勢的基礎之上,致力於打造"系統+服務+運營"的智慧醫保一體化平臺。

將2020年啟動試運行的常州醫保局DRG項目作為例子,通過模擬測算結果能夠看到明顯的效果。具體而言,在DRG支付下,醫保基金得到了更合理的分配;醫療服務能力得到了提升,相較於往年,收治病人的複雜程度得到了較大提升;服務效率提高,2020年度住院日的增長趨勢得到了良好控制,平均住院日有了明顯下降,另外費用效率的增速也在年內逐漸放緩;病案質量得到提高、整體入組率從60%提升到了93.8%。

與此同時,平安醫保科技協同常州醫保局及16家醫院,共同推進"局院一體化"建設,為助力醫院逐步實現精細化管理,注入了強大的力量。據悉,平安醫保科技提供的智慧醫保解決方案中的"綜合支付(DRG)"服務,現已覆蓋深圳、常州、吉安、鞍山、聊城、青島、三亞、濰坊等城市,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藉助信息化系統賦能,平安醫保科技通過基礎庫、數據採集與管理、病案全流程質控、智能編碼等服務,推動了醫療機構在醫保DRG支付方式改革下的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全面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和經營效能,最終促進醫院逐步向臨床過程和結果兼顧的精細化管理轉變。

中國平安醫療生態圈首次體驗分享會圓滿落幕,與會嘉賓暢所欲言,充分溝通交流,分享了彼此的真知灼見。今後平安還會繼續舉行此類活動,為醫療界的同行們,搭建更多合作對話的平臺和機會。

相關焦點

  • 馬明哲部署平安集團開年四件大事 加強黨建、抗擊疫情、決勝脫貧、科技創新
    :加強黨建、抗擊疫情、決勝脫貧、科技創新。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風險挑戰明顯上升以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等複雜局面,平安全體上下要紮實推進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黨建工作,將其貫穿於推動平安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二是加強服務實體經濟,助力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崇高使命;三是進一步切實履行保險使命,發揮保障服務功能及醫療健康領域的業務特長,在抗擊疫情及其他保障社會民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四是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態」
  • 追覓持續加強科技創新能力 空氣動力學會助推應用落地
    學會對追覓科技在空氣動力、精密製造等領域的專業性和技術運用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認可。未來,雙方將有望開展進一步合作,攜手推動空氣動力學普惠民用,加快空氣動力學在生活場景的應用落地,讓先進技術進入更多家庭。據悉,追覓科技成為國內第一家加入中國空氣動力學會的民營企業團體會員,是中國品牌與國家級學術科研機構合作的開創性嘗試。
  • 科技賦能臨床 創新醫療服務
    ,區科委在促進應用場景建設、加快創新發展方面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大應用場景開放力度,培育新興業態發展,促進科技成果在本區轉化落地進程。該門診的運營,是醫院強化科學精細管理,深化學科內涵建設,提升醫療質量與科研創新能力,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的重要舉措,未來在科研和其它學科做進一步的合作探索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 劉峰:深化銀行業科技應用 持續推進轉型升級新業態
    經濟的數位化轉型離不開與之相適應的數字金融生態,經過多年發展,中國銀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科技賦能下,通過對「數據資產」的管理,銀行業進一步釋放數據價值,推動全棧數位化建設,全面提升流程管理效率、風險定價能力、精細化運營能力,服務效率持續提高。二是制定清晰的數位化轉型目標,金融科技力量穩步提升。
  • 平安集團32周年司慶,平安科技硬實力護航科技轉型
    2020年是中國平安成立的第32年。自1988起,中國平安從蛇口出發,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緊跟中國經濟的發展。在新時代下,中國平安堅定科技發展步伐,在一次次科技改革浪潮中創新求變,發展成為一家世界級的綜合金融巨頭。目前,平安有三大業務條線,第三條線「科技業務與生態圈建設」誕生最晚,發展卻最為迅速。
  • 新格局、強攻關、促落地——黑龍江加強科技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哈爾濱7月30日電 題:新格局、強攻關、促落地——黑龍江加強科技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新華社記者 王君寶近年來,黑龍江省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全省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技術成果轉化實現突破,為實現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引擎。
  • 熱點聚焦|劉峰:深化銀行業科技應用 持續推進轉型升級新業態
    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峰深化銀行業科技應用持續推進轉型升級新業態今年恰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多年來深圳以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跑出了「深圳速度」,創造了「深圳奇蹟」,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秀範本
  • 【地評線】以「三個著力點」高位推進平安中國建設
    何家歡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平安中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紮實開展平安中國建設,為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即將收官的「十三五」脫貧攻堅成績舉世矚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建設穩步推進。
  • 陝西「十四五」規劃建議: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
    深入實施「1155」工程,加強科研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建立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高效協作運轉的科技資源共享管理機制。對接創新源頭,規劃建設一批高水平中試基地,積極建設環大學創新經濟圈,打造一批面向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高質量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提升高校技術轉化機構市場化、專業化能力,建立健全以市場為導向的科研組織模式。
  • 平安醫保科技榮膺「2020新經濟之王」評選「最具影響力企業」殊榮
    平安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醫保科技」)憑藉其在醫療科技領域的多年深耕及行業貢獻,榮獲「最具影響力企業獎」。公司首席數據總監吳東輝受邀出席「醫療創新峰會」,並做《智能技術在醫療健康保障中的應用》主題演講。
  • 前三季度科技收入增長8.3% 平安創新業務布局加速
    科技業務仍是平安三季報中的一抹亮色,650.28億元,同比增長8.3%,平安好醫生、陸金所、金融壹帳通等業務保持快速發展,專利數、國際學術獎項數量均有提升。技術端穩紮穩打,業務端加速突進。自「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提出以來,平安通過創新業務布局,不斷實現自我突破、進化,科技業務貢獻持續提升。在疫情催化下,科技戰略再度提速,帶領平安向全新的發展模式演進。
  • 如何用科技公司的標準看平安?
    3月21日,中國平安發布了2017年全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平安整體業績實現持續、強勁增長。那麼,如果按照科技公司的標準來看平安的年報,又能夠讀出什麼不同的內容來呢?用戶:盈收質量及個人用戶數量持續攀升用戶數一直是科技公司的核心指標,平安集團年報披露:得益於個人客戶數量的持續提升和對客戶價值的深入挖掘,平安個人業務價值快速提升。
  • 平安科技持續創新背後,企業風險管理成價值挖掘地
    此外,平安科技內部還會不定期舉辦法律講堂,以及開設企業內控合規課程,以輔助員工不斷加強企業內控意識以及自律性,通過一系列常規化的內控措施,最終形成基於企業文化共識的內控制度。在漫長的企業發展過程中,平安逐漸培育出了講究執行力的企業文化,然而隨著平安逐漸深入科技領域,單講「執行力」已經不夠了,科技創新需要一種自下而上的團隊創造力。作為平安集團的高科技內核,為此,平安科技開啟了一番艱苦卓絕的「創業」過程。
  • 盤點丨平安科技有哪些人工智慧黑科技產品
    盤點丨平安科技有哪些人工智慧黑科技產品?作為平安集團旗下的科技解決方案專家,平安科技已經服務了5億+用戶,取得了諸多擁有自主產權的科技成果。尤其在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平安科技的表現更佳。一、平安腦平安腦智能引擎融合了圖計算、對抗神經網絡、弱監督學習等最新科研成果,綜合深度學習、數據挖掘、生物特徵識別等先進AI技術,提供營銷、運營、風控、決策、服務、預測6大服務集成模塊,每個模塊可提供標準化應用和定製AI解決方案,高效賦能平安集團各業務單位完善智能化建設,已在金融、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落地應用
  • 「考拉悠然科技」以自研AI作業系統賦能智慧城市場景落地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滿足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後,對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對安防系統的認識也越發深入。近年來,我國安防市場持續增長,據相關數據表明,2016年我國安防市場規模接近5700億元,2020年預計將接近1萬億元。
  • 中國(重慶)智慧醫療創新技術應用發展高峰論壇將於1月8日舉辦 慧眼...
    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進一步強調,加強科技支撐,助力健康中國建設。2020年11月2日,工信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提升遠程醫療網絡能力的通知》(工信廳聯通信函〔2020〕251號),進一步明確了推進醫療信息化與智能化的具體舉措。
  • 科技助推「雙循環」,重點項目持續發力
    去年10月,市科技局印發《科技助力「雙循環」擴大內需深化開放促進發展的意見》,面向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平臺建設、創新主體培育、創新載體發展、國際創新合作、技術應用示範等六大方向,提出18條具體舉措,持續夯實創新基礎、做強創新鏈條、營造創新生態,並整理排出79個重點項目。包括創新載體建設項目18個,其中國內循環項目14個,國際循環項目4個,計劃總投資近500億元。
  • 2020第二屆基層應急能力建設論壇在今天東莞舉行,運用「科技+管理...
    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廣東南方應急管理研究院院長閃淳昌等近20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齊聚東莞,就如何推動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從「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潛水救援在基層應急能力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層應急能力建設、應急醫學學科體系建設、智慧安全城市及綜合應急保障技術、保險助力應急管理事業安全健康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騰訊雲攜手長亮科技,國產分布式「資料庫+核心應用」落地崑山農商...
    8月16日,崑山農商銀行舉行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建設啟動儀式。據了解,該系統將採用長亮科技最新「微服務+單元化」架構核心系統建設方案,並將國產分布式資料庫騰訊雲TDSQL作為核心系統承載,有效解決傳統集中式核心系統性能瓶頸,提升高可用性和動態擴容能力。
  • 全面發力2020 平安科技持續為科技賦能
    2020年全新的一年已然啟幕,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平安科技作為平安集團的高科技內核,將如何持續發揮科技發動機的作用?在全新的一年如何繼續譜寫不斷突破的一年?或許在2019年的發展軌跡中已經藏著平安科技未來這一年必定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