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收洋垃圾後,美國每年3億噸垃圾,要何去何從?

2020-12-23 掘金局長

「洋垃圾」指的是進口固體廢物,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垃圾也有人進口,原因是因為固體垃圾中,經過回收重複利用會達到降低原料成本的作用,其次還能獲得出口國家的一筆垃圾清理費,不過雖然聽著很不錯,但洋垃圾背後會帶來極大的環境汙染,經過權威部門的鑑定,大多數的廢舊物中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在焚燒 掩蓋等過程中,會導致有毒物質流入自然,最終荼毒當地百姓,因此 洋垃圾的弊端最終讓眾多發展中國家都舉起了反垃圾的旗幟,就比如中國,中國於2018年1月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而當全世界最大的垃圾進口國宣布不在進口垃圾後,就讓一些發達國家吃足了苦頭。

中國不在進口洋垃圾後,美國成為了首當其衝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眾所周知,美國是第一垃圾生產國,據數據顯示 美國每年產生的城市固體廢棄物約為2.39億噸,平均每人生產約773千克的垃圾,大概是以全球4%的人口,生產了全球12%的城市固體廢棄物,不管是在總量還是垃圾量,都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多,為何美國能夠產生這麼多的垃圾呢,原因就是因為美國實在是太富有了,美國是個農業大國,機械化生產程度高 ,導致食品價格也特別低。並且當地規定 ,超市和飯店當天未售出,或超出最佳品嘗期限的食物,都需要丟棄處理,這就導致了美國食物垃圾的暴增,據美國農業部估算,美國每年浪費的食物多達6000萬噸,價值高達1610億美元。

而除了食物之外,作為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美國人日用品的更新換代速度也十分驚人,衣服鞋帽 電子用品 家電等用品,一個季節一個階段就會更換,在趕潮流的風氣下 ,這類垃圾的數量也在急速暴增,但和垃圾生產速度相對比的是,美國的垃圾回收率的低效,據了解 美國只回收35%的城市垃圾,是唯一一個廢物產生量遠遠超過回收能力的發達國家,故而就被評為「世界垃圾第一國」。

所以中國不再進口垃圾後,美國的垃圾處理就陷入了難題,當地的「共和服務」是全美第二的垃圾處理公司,但面對著與日俱增的垃圾產量,他們則有心而力不足,長期依託國外的垃圾處理能力,導致了美國垃圾回收能力的低效,很多人都低估了垃圾處理的難度,存在一種「想當然」的狀態,認為垃圾只要經過焚燒或者掩蓋就算處理完畢 。但這顯然是不對的,舉一個例子, 一般情況下,披薩盒的紙板是可以回收的,但沾到了油脂就不可回收,因此在回之前 ,垃圾需要根據情況來進行分類,這就是垃圾回收的第一步,從美國各州運回的垃圾,都需要經過複雜的分揀和分類,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並且就算分揀成功,也不是就可以直接焚燒,焚燒和掩蓋都需要經過當地環境衛生署的許可,存在排放標準和限額,面對著與日俱增的垃圾,也就導致了美國垃圾處理能力,始終跟不上步伐。

所以美國如今面對垃圾處理的方法,主要還是依靠出口其他國家,這裡就需要提到一個合約,那就是《巴塞爾公約》,這是指危險廢物的越境轉移需要得到進口國家的批准,很多人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實際上 在之前多數洋垃圾都是秘密運輸的,一旦流入到國內就很難追蹤,為了保證垃圾的出口穩定,所以美國至今都沒有加入這個公約,根據查到的資料,美國歷史上共向12個國家出口垃圾,其中包括中國 越南 印度 馬來西亞 孟加拉 寮國等等,而中國宣布禁止進口後,其他11個國家的垃圾進口量立即暴增。

以馬來西亞為例,在2018年的前7個月,美國向馬來西亞出口的塑料廢物,比往年增加了一半,導致了非法回收產業的激增,則更加導致馬來西亞環境的汙染,面對著與日俱增的民眾投訴,當地不得不經濟關停140家設計進口和非法處理的工廠,並在各州成立特工隊 ,打擊州內的洋垃圾和非法工廠,同樣情況的還有越南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低,並且處於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也就有很多人看到其中的商機,搞起了非法進口垃圾的勾當,最終導致當地環境的破壞。

但即便美國當地如何發展海外業務,依舊很難有一個國家,能夠完美替代之前的中國,並且隨著國際反垃圾旗幟的高舉,出口垃圾的業務也越來越不好做,這就也就導致這兩年美國垃圾問題的頻發,目前美國各州的環境衛生情況也在逐步下降,不少地區都堆積著累累的集裝垃圾,而垃圾處理背後的環境問題,也讓美國的疾病發作量迅速增加,包括心臟病和中風以及哮喘的發病率如今都在緩慢增加。

這都表明著美國應對垃圾處理的有心無力,毫無疑問,垃圾正在成為美國人的「噩夢」。

相關焦點

  • 不遵守中國禁令?「洋垃圾」再次襲來,西方:中國應該聽我們的
    多年來,發達國家嚴重依賴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垃圾,導致自身處理垃圾的技術、設施和產業體系都嚴重滯後,被中國拒絕後,發達國家只能到處「甩鍋」,將更多垃圾該運往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這些垃圾很快就不堪重負,迫使各國採取行動,也開始禁收洋垃圾入口。
  • 美國生產了全球17%的塑料垃圾,還想運往中國,如今遭中國拒絕
    研究表明,自1950年以來,人類共生產了83億至90億噸塑料,這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的4倍體量還多。塑料垃圾的一部分可以焚燒和回收利用,但丟棄和填埋的塑料垃圾不斷在環境中增加,預測到2050年達到約120億噸。
  •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建議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環境保護》  作者:李歡 史文卓 王菲菲 沈茜 賀亞楠 鄧義祥 雷坤 李道季 安立會  2020/12/11 13:47:05  我要投稿
  • 美國等多國科學家公開承認 中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
    ,90年代中期超過兩億噸。中國到2000年塑料產量才達到1000萬噸水平,是美國的1/4,而此時全球塑料產量已經超過兩億噸,中國產量僅是其1/20。整個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塑料在中國都是寶貴工業材料,大部分用於生產化學合成纖維和工業產品,作為包裝等日用消費品佔比較低,產生的塑料垃圾基本被回收利用,仍不能滿足回收產業消化的需求。同時,進入21世紀,中國開始少量進口塑料垃圾。
  • 為什麼要禁塑、限塑?
    為什麼要禁塑、限塑?1為什麼這麼要禁塑、限塑?來看看這組數據↓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
  • 關于洋垃圾問題,西方國家直言:中國收不收需要我們投票決定
    洋垃圾顧名思義,就是從外國進口回來的垃圾,可能大家都很難理解,垃圾就是垃圾,本身就是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東西,為什麼要進口回來呢?其實洋垃圾還是有一些用途的,特別哈是對於落後的國家來說有很大的用處,能夠帶動自己的經濟發展,還能在洋垃圾當中學到一些技術!
  • 即使馬上行動,20年後的我們也將被7.1億噸塑料垃圾包圍
    即使馬上行動,20年後的我們也將被7.1億噸塑料垃圾包圍 2020-07-31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將地球垃圾運往太空的可行性大嗎?
    這個想法是好的,而且從理論上說,火箭既然能夠把衛星送到太空中去,自然也就能夠把垃圾送到太空中去,所以把地球垃圾送上太空不是不可能。每年十幾億噸的垃圾產量對於地表而言極其龐大,但相對於太空而言簡直可以忽律不計。
  • 天津垃圾分類正式實行,你知道垃圾怎麼分類嗎?
    「你是什麼垃圾?」成為城市人群的新型困擾,繼上海與北京之後,天津作為46個重點城市之一,也於今年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研究稱未來10年塑料垃圾席捲全球,重量達三百多個帝國大廈
    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的「洋垃圾」禁令出臺後,發達國家在處理塑料廢品問題上壓力巨大。「未來10年,龐大的塑料廢品潮將席捲全球」,《華盛頓郵報》等媒體近日報導,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人員針對全球貿易的研究認為,中國停止進口「洋垃圾」後,到2030年,全球預計將有1.11億噸的塑料廢品待掩埋或回收。美聯社估算,這些塑料廢品的重量相當於300多個帝國大廈。這也使得全球塑料處理「壓力山大」,而發達國家必須要找行之有效的替代辦法。
  • 垃圾分類,塑膠袋何去何從?
    新實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5月1日開始,禁止在本市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塑膠袋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它的大量使用和隨意丟棄也造成了環境汙染。那麼,塑膠袋該何去何從?
  • 垃圾分類成大勢所趨 網際網路+垃圾分類能成功嗎?
    一、城市垃圾堆積形勢嚴峻垃圾分類大勢所趨1、生活垃圾產量大無論國外還是國內,都在遭遇垃圾圍城。據環保部數據統計,2017年202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量2億噸,並且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目前全國城市垃圾累計堆積量已達80億噸,佔地80多萬畝,全國688座城市,除縣城外,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中。每年垃圾產量龐大,焚燒廠和填埋場都很難再建,後端處理壓力非常大,垃圾分類可有效減少垃圾產量。
  • 垃圾分類36計:智慧垃圾房連門禁 感應洗手池配雨篷
    原標題:垃圾分類36計|智慧垃圾房連門禁 感應洗手池配雨篷一張門禁卡、一塊信息屏、一個感應洗手池、一個雨篷、一個反光鏡和一組攝像頭,是徐匯區虹梅街道田林十二村的「六大法寶」。這個有2078戶人家、常住人口6019人的老舊小區,圍繞著「垃圾分類」用高科技「傍身」,破解了定時定點、溼垃圾破袋、綠色帳戶積分難等多個難題。刷卡才能開的智慧垃圾桶在上海已不罕見,但和小區門禁系統、綠色帳戶都關聯的智慧垃圾廂房卻不多見。記者看到,居民的二維碼卡可以刷開小區門禁和垃圾廂房,每張身份證只能申請一張卡。
  • 垃圾分類離我們還有多遠?天津公共場所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小仙最近聽到一則消息天津要進一步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了!想要垃圾分的好首先要明白為什麼要把垃圾分類垃圾分類這場「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中國的發展水平和速度>毋庸置疑但我國也是垃圾生產大國之一早在2004年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垃圾製造大國中國目前全國生活垃圾年產量為4億噸
  • 德媒:中國「禁廢令」重塑德垃圾回收業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德國《星期日法蘭克福匯報》1月5日刊載題為《賣垃圾》的報導稱,德國城市和社區長期以來利用廢紙賺了很多錢,因此補貼了其他類型垃圾的處理。但是自大約一年前以來,廢紙的價格已經大幅下降。原因主要在於中國。報導稱,中國不再打算從國外進口分類不良的垃圾,並嚴格規定了廢紙中的異物摻雜率:不高於1%。
  • 繼洋垃圾禁止令後,他國是怎麼處理洋垃圾的?
    導語當我國不再對「它」實施進口後,他國措手不及,一時之間無處放置,結果越堆越多,最後不得不將其進行焚燒處理,結果一把火下去,連續燒了4個月都沒有停,空氣受創,他國國人紛紛呼籲,請求我國收回成命,繼續對「它」進口,但,我國說過的話,又豈會收回。
  • 讓「這國」從地球上消失,中國是認真的!丨中國新製造(3)
    環保人士認為,太平洋上漂浮著「兩個美國那麼大」的塑料垃圾,將其建為一「國」有利於公眾,尤其是各國政府正視這一問題。▲環保組織誤用了一張日本「3·11」大地震海嘯後的圖片說明太平洋的垃圾問題,但實際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 雙語|研究:2040年全球塑料垃圾至少將達到7億噸
    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全球的人們從現在起扔掉吸管,儘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到2040年塑料垃圾還是會達到7億噸以上,這對於海洋和野生動植物都是一場災難。每年都有數百萬噸塑料進入海洋,汙染了大海,弄髒了沙灘,還危及野生動植物的生命。土壤、大氣中甚至連地球最遙遠的南極洲等地區都能找到塑料顆粒。塑料微粒被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吞食,從而進入了食物鏈。
  • 垃圾焚燒發電知識答疑宣傳冊
    全國約14億人口,每天的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14億公斤,140萬噸,每年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5億噸,保底最少也是4億噸以上。 目前,我國存量生活垃圾80億噸。 (2)建築垃圾 2019年權威統計數據,年產生量為30億噸
  • 殘酷現實:拒絕洋垃圾後,中國一場長期戰爭才剛剛開始
    上海雷厲風行,兩個月後就通過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告從今年7月1日起,上海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隨著倒計時的逼近,上海的各社區這才開始風風火火行動起來。上海,乃至中國垃圾分類的老黃曆,其實可以翻到2000年。你沒看錯,中國的垃圾分類已經進行了19年之久!當年確立了8個試點城市,摩拳擦掌,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