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瞞9起興奮劑檢測呈陽性事件,國際奧委會36年前為何不惜代價掩蓋真相?
日前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共隱瞞9起興奮劑檢測呈陽性的事件。據稱,國際奧委會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興奮劑醜聞,從而減少負面影響。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是薩馬蘭奇。但從當時的奧運背景來看,不難了解薩馬蘭奇當時為何會不惜代價隱瞞這樣的醜聞。
-
俄羅斯興奮劑醜聞塵埃落定:禁賽兩年 錯過東京奧運會
WADA作出這一決定,主要基於2019年初送交WADA的莫斯科反興奮劑實驗室數據可能被操縱。WADA此前曾表示,在檢查中發現「莫斯科反興奮劑實驗室的數據『既不全面,也不完全可信』」。俄羅斯拒絕接受WADA的禁賽裁決,並上訴至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俄羅斯當局隨即決定,將對WADA以違反禁藥規定為由禁止俄參加重大體育賽事進行抗爭。
-
龐德曾批IOC對俄興奮劑處理軟弱 又贊成俄選手參賽
就在龐德言論發布之後,國際奧委會方面做出回應,稱國際奧委會正為東京奧運會如期成功舉辦而不斷努力,除此之外,一切言論均屬猜測。IOC的說法國際奧委會發言人昨天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東京奧運會的籌辦工作正按計劃推進。為舉辦一屆安全、可靠的奧運會,阻擊疫情是東京接下來的重要工作。東京奧組委將繼續與各相關機構合作,密切監測傳染病的發病情況,同時也將與各相關機構共同商討任何必要的對策。」「此外,國際奧委會也與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國際奧委會的醫學專家保持聯繫。
-
國際舉聯涉嫌掩蓋興奮劑檢測結果,國際奧委會回應
近日,加拿大律師麥克拉倫公布了對國際舉重聯合會的調查報告,報告認為前國際舉重聯合會主席塔馬斯·阿讓領導下的該組織涉及1000萬美元的巨額財產去向不明、掩蓋多達40例興奮劑檢測陽性結果以及賄選等行為。瑞士當地時間4日,國際奧委會就麥克拉倫報告發布聲明,稱國際奧委會認真閱讀了該報告,其中的內容十分值得關注。國際奧委會表示,正如報告中所指出,國際奧委會近3年來一直在要求國際舉聯調整其反興奮劑系統以適應需要。
-
自取其辱 舉重運動為腐敗和興奮劑醜聞付出代價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國際奧委會(IOC)執委會日前確定了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參賽項目,近年來醜聞纏身的舉重項目不出意外地被裁掉4個小項,參賽名額也較東京奧運會縮減了30%。國際奧委會在公報中直言不諱,執委會「在密切關注國際舉聯的內部爭鬥以及該運動的興奮劑歷史後做出了(項目調整的)決定」。IOC還在公報中繼續放「大招」,著重強調還將監督舉重運動的發展情況,以確定該項目在巴黎奧運會的參賽地位。
-
國際奧委會呼籲儘快裁決俄羅斯興奮劑案
當地時間1月10日,國際奧委會在瑞士洛桑舉行第135次全會。會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俄羅斯興奮劑案將由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裁決,國際奧委會希望此案可以儘快得出結論,國際奧委會才能對俄羅斯運動員及其他事宜作出相應安排。
-
新聞分析:自取其辱 舉重運動為腐敗和興奮劑醜聞付出代價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新聞分析:自取其辱 舉重運動為腐敗和興奮劑醜聞付出代價新華社記者劉陽國際奧委會(IOC)執委會日前確定了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參賽項目,近年來醜聞纏身的舉重項目不出意外地被裁掉4
-
耗時數年,俄羅斯興奮劑醜聞最終結果出爐
拉鋸數年的俄羅斯興奮劑醜聞,終於有了最終結果。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11點,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布,認定俄羅斯反興奮劑中心違規。他們宣布了處罰規定,2020年12月17 日至2022年12月16日的兩年,俄羅斯將無緣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卡達世界盃及各項目世界錦標賽在內的重大國際體育賽事。
-
前國際田聯主席在興奮劑事件收受賄賂,被判4年有期徒刑
迪亞克被指控在擔任國際田聯主席期間,直接或間接收受了俄羅斯涉嫌使用興奮劑運動員的賄賂,推遲了他們的禁賽,使得這些運動員可以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2013年莫斯科田徑世錦賽。此前在庭審過程中,迪亞克承認自己確實推遲了對一些涉嫌使用興奮劑的俄羅斯運動員的調查。「此舉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包庇這些運動員,而是為了『保護國際田聯財務狀況』而不得以做出的妥協。」
-
The Economist | 俄羅斯:興奮劑醜聞
如不接受,可向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訴。2015年以來,俄羅斯就一直深陷在興奮劑的醜聞中。俄羅斯與WADA的這臺制裁與反制裁大戲,還將出現高潮。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和國際奧委會的數據顯示,俄羅斯選手在歷屆奧運會上,因興奮劑問題一共被褫(chǐ)奪了43枚獎牌。俄羅斯禁藥事件始於2014年。德國媒體率先披露了俄羅斯體育界系統性服用興奮劑的問題,同時指出俄羅斯官方存在協助銷毀相關證據,篡改藥檢報告等問題。過去幾年時間,俄羅斯已經有40餘名運動員被沒收了奧運會獎牌。
-
俄羅斯興奮劑醜聞:誰在撒謊?
他稱,2015年底,俄羅斯田徑興奮醜聞發酵後,俄羅斯官方逼迫他辭職。出於對安全的擔憂,他在美國電影人、紀錄片導演布萊恩·弗格爾(Bryan Fogel)的幫助下逃往洛杉磯。他和布萊恩·弗格爾2014年在索契相識。羅德欽科為自證「清白」做好了準備。在他的證詞被公之於眾後,羅德欽科向國際反興奮劑機構和國際奧委會發出了一封公開信,要求他們對索契冬奧會俄羅斯運動員的B瓶尿樣進行檢測。
-
興奮劑黑幕的"告密者"
在奧運會開幕前兩個星期,俄羅斯隊因用藥醜聞備受關注。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建議國際奧委會,禁止所有俄羅斯運動員,出現在裡約奧運會的賽場上。 在俄羅斯體壇一樁樁被曝光的用藥醜聞背後,有一位關鍵的「告密者」,她就是俄羅斯的中長跑項目選手,尤利婭·斯捷潘諾娃。
-
俄跳高女皇質問「興奮劑醜聞」:有無內部調查,誰應受懲罰?
俄羅斯頂尖運動員之一、三次世界跳高冠軍瑪麗亞·拉西茨科尼(Mariya Lasitskene)強烈要求俄羅斯體育官員對該國被禁止參加國際比賽四年的情況做出解釋。
-
世界百米冠軍興奮劑醜聞史:奧運9金王呈陽性 博爾特地位再飆升
田徑作為人類運動的基礎大項目,從上世紀末開始一直是興奮劑泛濫的重災區,大多數世界百米冠軍都曝出與興奮劑相關的醜聞,或檢測呈陽性、或多次逃避興奮劑檢測而遭致禁賽,來看與興奮劑粘連的幾位世界飛人,包括奧運9金王卡爾劉易斯,也難擺脫興奮劑的醜聞,承認三次興奮劑檢測呈陽性,被眾人扣上藥罐子的帽子。
-
世界百米冠軍興奮劑醜聞史:奧運9金王呈陽性 博爾特地位再飆升
田徑作為人類運動的基礎大項目,從上世紀末開始一直是興奮劑泛濫的重災區,大多數世界百米冠軍都曝出與興奮劑相關的醜聞,或檢測呈陽性、或多次逃避興奮劑檢測而遭致禁賽,來看與興奮劑粘連的幾位世界飛人,包括奧運9金王卡爾劉易斯,也難擺脫興奮劑的醜聞,承認三次興奮劑檢測呈陽性,被眾人扣上藥罐子的帽子。
-
世界體壇又一醜聞!87歲大佬奧運大項舞弊獲刑,兒子遭國際通緝
雖然某些運動員使用興奮劑可以超水平發揮,取得好成績,但對於其他秉承著公平競賽準則的選手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因此,一旦某個運動員或者代表隊被發現使用興奮劑,處罰往往十分嚴重,禁賽基本板上釘釘。近些年來,俄羅斯代表團吞下了史上最重磅罰單。
-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興奮劑這個「坑」(下)
年奧運會110米欄比賽,全面藥檢開始1928年,國際田徑聯合會(IAAF)首次嘗試禁止運動員服用興奮劑,但沒有可靠的檢測手段。1968年,國際奧委會(IOC)在夏季和冬季奧運會中引入藥檢。1976年,在一種可靠的檢測手段出現後,合成類固醇被禁用,且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運動員因興奮劑問題被取消資格明顯增多,尤其是力量相關運動項目。然而,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關於運動員應用興奮劑的新聞報導並未受到重視,應用興奮劑的行為並未上升到重大公共醜聞的高度。
-
俄羅斯無緣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國際奧委會接連發聲
(CAS)宣布,認定俄羅斯反興奮劑中心違規,並對俄羅斯反興奮劑中心(RUSADA)處以為期兩年的一系列處罰。由於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專家小組的禁令自17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2年12月16日,因此俄羅斯仍然無法參加延期至明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2月4日至2月20日)和2022年的卡達世界盃(11月21日至12月18日)。能夠證明清白的俄羅斯運動員可以以中立運動員的身份參賽,但不得穿著、佩戴任何有俄羅斯字樣的服飾,俄羅斯國歌也不得在以上任何比賽場所播放。
-
東京申奧醜聞:曾涉嫌向國際奧委會成員行賄3700萬日元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文件顯示,在東京於2013年9月被選定為夏季奧運會主辦城市前後,與東京奧運申辦委員會合作的一家諮詢公司將約3700萬日元(合37萬美元)轉給了曾經頗具影響力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拉明·迪亞克的兒子及其公司。
-
國際奧委會將重新對索契冬奧會樣本進行興奮劑檢測
新華社洛桑12月9日電 國際奧委會旗下的國際檢查機構(ITA)9日稱,將運用現代技術和方法重新對2014年索契冬奧會樣本進行興奮劑檢測。國際檢查機構稱,他們的目標是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之前,把超過一半的索契冬奧會樣本進行重新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