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農曆除夕),臺灣法鼓山在法華鐘樓舉辦「除夕撞鐘祈福法會」,蔡英文,賴清德,馬英九,吳敦義等各界嘉賓出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敲響全球第一座刻有整部《法華經》的青銅梵鍾「法華鍾」(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祈願世界少災少難、平安有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除夕撞鐘祈福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果東法師、蔡英文、僧團法師與諸位貴賓一同帶領大眾供燈祈願(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讓每一個小小的燈明,凝聚成無量的光熱來照耀世界,祈願世間苦難平息、幸福安寧。(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2018年2月15日(農曆除夕)晚上9時25分至翌日凌晨零時45分,臺灣法鼓山在法華鐘樓舉辦「除夕撞鐘祈福法會」,蔡英文,賴清德,馬英九,吳敦義等各界嘉賓,與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首座惠敏法師,敲響全球第一座刻有整部《法華經》的青銅梵鍾「法華鍾」,共圓一百零八響鐘聲,藉由渾厚悠遠的鐘聲,為法界一切眾生祈福,並祈願世界少災少難、平安有福。
新年伊始,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與蔡英文一起揭開2018年法鼓山社會關懷主題「平安無事」,說明實踐方針為「止惡行善,心安平安;觀世自在,無事無礙」,並帶領大眾為花蓮大地震受災的民眾祈福,願往生者放下憂懼恐怖,願受創傷的民眾重拾信心,面對未來家園與心靈的重建。
果東法師表示,所謂患難見真情,人性的善良、為他人著想的光明面,或許平時不自覺,往往就在危急的時刻彰顯出來。順逆相對、好壞一體,災難,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卻也喚醒許多人的善念與善行。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平時就要提起生命共同體的心態:一方面練習消融自我內心矛盾,不與他人對立、衝突,進一步還能善待環境、與他人和諧相處。
「平安,當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果東法師強調,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曾開示,從個人的提升、促進整體環境的安樂,直到「無事於心,無心於事」的平安,有五個層次:第一,身體放鬆;第二,心量放寬;第三,煩惱放下;第四,把個人承擔的責任範圍放大;第五,把目標與方向放遠。
果東法師分享,這五個步驟,看起來是不斷的放、放、放,其實是要人學習放下自我中心的利害得失,承擔一切眾生的平安快樂。提起是慈悲,放下是智慧,唯有契機契理的慈悲智慧,才是真正的平安無事。
最後,果東法師、蔡英文、僧團法師與諸位貴賓一同帶領大眾供燈發願:「祝福人人安心、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在新春傳遞象徵光明希望的心燈,藉由供燈儀式,匯聚眾人的願心,讓每一個小小的燈明,凝聚成無量的光熱來照耀世界,祈願世間苦難平息、幸福安寧。
法鼓山除夕撞鐘祈福活動結合了數字科技、燈光、擊鼓……等藝術形式,呈現心靈環保理念,讓除夕撞鐘不只是一場宗教盛事,更是兼具教育與關懷功能的文化活動。
法鼓山園區及各地分寺院從大年初一至初五,均有舉辦平安法會、佛前大供以及豐富多元的禪藝活動。園區各殿堂則進行版畫拓印、彩繪平安袋、慧築無事球、敬心鈔經、自在奉茶等活動,「微笑‧禪生活館」還供應限量平安無事小春聯與祝福平安明信片,邀請大眾用法喜增長心的平安幸福,共同迎接嶄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