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好政策好收入讓農民高質量生活更豪氣

2020-12-23 華龍網

綠的底色更濃,「生態寶貝」不斷替換著昔日的「三大坨」,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民生呵護愈暖,貼心服務溫潤了山城煙火,市民們體驗到越來越多「巴適」和「安逸」;發展之基更實,新產業加速、城市氣質漸佳,走向美好生活的腳步愈發輕快……優質消費品下鄉,土特產品出山。重慶不少村民搞起電商,「網紅」農產品、鄉村直播員湧現。「新能源汽車進村,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重慶農民蔣光慧說。

是什麼力量促使農民也像城市居民一樣追求生活高質量?農民鼓起來的錢袋子是第一要義。俗話說:「家裡有糧心裡不慌;袋裡有錢自然大方。」農民的消費熱情來自於他們的收入保障。以重慶農民蔣光慧為例,他在村裡農產品加工廠上班,老伴兒承攬附近建房工程,全家一年收入能有10萬多元。有了收入保障,他們在追求高質量消費上自然不馬虎。

收入是高質量生活的前提。農村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城鄉收入差距明顯縮小,農民潛在的消費需求被逐步喚醒,農村消費市場不斷活躍,為我國消費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重慶農民追求高質量的消費熱情只是中國農村市場消費的一個縮影。隨著全面小康的加速進程,農民口袋越來越鼓,農民敢消費的膽氣也越來越大。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0月份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1%,增速較上月加快1.1個百分點。農村消費穩步復甦,既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也再次見證了農民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好政策是高質量生活的保障。黨和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使得農民的消費升級不斷加碼,也讓一系列有利條件不斷釋放農村消費市場的潛力,促進我國消費市場提質擴容。說實話,如果沒有黨和國家的優惠政策落地,農民消費也會少了豪氣。尤其是對於汽車、家電、餐飲等大宗消費、重點消費,農民可能會瞻前顧後,掂量口袋裡積蓄的用場。可是,隨著國家在農村市場上的重點傾斜,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和無息貸款等補貼,為促進適合農村地區的大件消費升級提供了大市場。據初步統計,自從7月以來,新能源汽車下鄉近4個月銷量已超過18萬輛,也讓1—10月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8.8%。

暢通質量渠道為高質量生活拓展眼界。一方面,有了政策貼補,有了電商進村,進一步暢通了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渠道,進一步拉近城鄉距離,促進農村市場消費崛起,提升農村消費便利化;另一方面,各地為了讓農村消費持續強勁,不僅制定了完善的「硬設施」,更是打造有序健康的「軟環境」,比如重啟工商部門定期巡查整治農村市場,並在農村集貿市場設立投訴服務窗口,鼓勵村民提供相關線索,助力農民對商品品牌和品質的鑑別能力大大提升,這些好舉措更加有力推動了農村消費市場的質量提升。

好政策、好收入、好渠道,不僅激發了農民追求高質量生活的豪氣,也推進了農村的消費市場崛起和升級換擋,為中國經濟穩增長帶來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與強大市場。

作者:冉世貞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走出先抑後揚「微笑曲線」 展現中國...
    然而,人們驚奇地發現,在中國,一種堅韌生長的力量正在打破困局,讓一切快速重啟、復甦。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情況下,黨中央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出了一系列提振經濟的重大舉措,推動中國經濟增速實現反彈。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厚實民生工作 讓百姓獲得感更加充實飽滿
    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各地各部門抓實抓細各項舉措,千方百計保障好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提升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做實基本供給工作,強化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調度,加強糧食市場價格監測和監管,做好豬肉、果蔬等副食品生產流通組織,保障市場主副食品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要抓緊解決影響春耕備耕的突出問題,組織好農資生產、流通、供應,確保農業生產不誤農時。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減稅降費釋紅利 企業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一個「重手拳」、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個「關鍵招」,減稅降費政策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減輕市場主體負擔等方面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實施減稅降費是應對下行壓力、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關鍵之舉,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鏈水平、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的必須之策。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攜手打造網絡安全銅牆鐵壁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哪裡有網際網路,哪裡就有網民活躍在一線。在網絡安全面前,沒有人能獨善其身,要在思想上重視,築牢防護屏障,決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練就「火眼金睛」,依法上網;要加強宣傳教育,提升網絡安全素養,打造網絡安全銅牆鐵壁。築牢防護屏障,科學上網,做網絡強國的推動者。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發揮制度創新「苗圃地」作用 寫就自貿...
    如今,自貿試驗區這一改革的「苗圃」已經枝繁葉茂,一批批制度創新的「良種」從這裡源源不斷地向全國播撒,推動著全國改革開放不斷邁向新高度。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不是地方的自留地,而是國家的試驗田;不做政策優惠的窪地,而做制度創新的高地。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小檸檬做成大產業是農業現代化好故事
    小檸檬做成了大產業,農民增收穩定,企業做大做強,檸檬產業發展繁榮。小檸檬大產業是農業現代化好故事。讓農業融入到市場產業鏈條是農業現代化的必須內容。去年9月,匯達檸檬就牽頭成立了潼南檸檬產業聯合體。在產業聯合體的組織下,潼南檸檬產業一方面統一種植標準,提升檸檬品質;另一方面統一收購,解決農戶和合作社的賣果難題,同時也保障企業生產原料供應。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同心奮鬥保安康、譜新篇
    「誰把人民放在心裡,人民就把誰刻在心上」是普遍而樸素的群眾觀點,唯「牢記初心、不忘使命」,始終堅持黨一以貫之的「為民」初心,才能夯好基、固好本,行穩致遠始終向前。團結是永恆的主題。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在任何時刻代表著鋼鐵洪流般的意志,彰顯著開天闢地的磅礴偉力。涓滴之流可匯成江海、薪火之聚可燎荒原、緊攥的拳頭方出手有力。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勞動託舉夢想 奮鬥創造幸福
    要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開創我們的美好未來,就必須依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勞動,發揚偉大勞動精神和偉大創造精神,用勞動建設美麗家園,用奮鬥實現美好夢想,用腳踏實地的創造性勞動締造幸福生活。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人世間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於勞動和創造。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把好「三關」,讓「消費扶貧」行穩致遠
    黨員幹部要把好質量、流通、參與「三道關」,為高質量脫貧注入強勁內生動力,  嚴字當頭,抓緊「質量關」  農產品要想銷量好,還得看「質量」,質量控制始終都是市場遵循的「重要準則」,也是市場交易的「硬道理」。一要加快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
  • ​進一步做大做強兩江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意義
    換而言之,進一步做大做強兩江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包含了多重意義,其一是關鍵詞「進一步」,說明兩江新區經過10年發展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其二再次重申「做大做強」,體現出兩江新區對重慶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重要重要;其三是「高質量發展」,這是對兩江新區提出的具體要求,其發展既要有量的合理增長,又要有質的穩步提升。首先,兩江新區對重慶發展大局具有重大意義。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做逆行者,更要做勝利者
    船到中流浪更急,一篙鬆勁退千尋,我們必須堅定勝利的信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兩手抓,兩手硬,奮力奪取「防疫+生產」的全面勝利。  繃緊疫情防控的「弦」。全國疫情發展形勢總體向好,但拐點尚未到來,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能忘了這個基本判斷。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創造人類減貧史上「中國奇蹟」 貢獻...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重要途徑。時至今日,貧困問題依舊困擾著世界,是社會發展的首要挑戰。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擴大林下經濟效益空間 賦能「三農」高...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草局、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科學利用林地資源、引導構築高效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市場競爭能力等方面對新時期林下經濟發展作出安排。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外貿成績單「飄紅」凸顯中國「三個不會...
    儘管我國進口呈現微幅下降,但降幅在收窄,持續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在全球外貿出口低迷的大背景下,11月份中國外貿出口逆勢「飄紅」,為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全球發展環境,貢獻出提振寶貴信心的「一抹亮色」。透過11月份成色十足的外貿出口成績單,可以看到中國外貿企業跑出了奮發圖強的創新加速度。
  • 【地評線】視評:解決好種子問題 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
    【地評線】視評:解決好種子問題 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並要求「打一場種業翻身仗」。在消費升級背景下,老百姓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漢語盤點2020」講述逆風破浪的中國...
    抗疫、復工復產、健康碼、帶貨、雙循環……無論是年度漢語四大字詞,還是十大新詞語、十大網絡用語、十大流行語,都從不同視角生動傳神地描述了這一特殊年份的「中國表情」,講述著「逆風破浪」的大國傳奇。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帶領全國人民以最堅決最果斷最嚴格的措施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僅率先有效控制了疫情傳播蔓延,而且率先邁向經濟復甦軌道。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超額完成900萬人預期目標任務 交出頂壓...
    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衝擊,就業壓力也前所未有地增大。對此,我國系統部署強化穩就業「新政」,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全力穩定就業大局。今年1-11月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提前超額完成900萬人的預期目標任務。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多變、國際經貿環境趨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風險挑戰交織疊加情況下,就業形勢能夠保持總體穩定,成績來之不易。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奏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合唱
    把戰略要求轉化為戰略行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可以看到,在春暖花開時節,建好「經濟圈」大合唱已經在巴蜀大地奏響。奏響大合唱,要心往一處想。既然建設「經濟圈」是一項跨省市的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首先就要克服狹隘的地方思維,在思想認識上高度統一,決不能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一張網」兜住大小事 下活治理「一盤...
    網格化模式是近些年來多地基層治理的創新舉措,實踐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受到群眾普遍好評。銅梁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歸併、整合、優化,「一張網」兜住大小事,幫助群眾解決難題、矛盾,保障社會穩定和諧,精益求精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凸顯出以人民為中心的擔當精神和治理智慧。「多合一」體現誠懇為民的姿態。為民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最滿意只有更滿意。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擁抱全媒體時代 寫好「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
    充分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深入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對於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寫好媒體「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要」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