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對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中日本隊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其技術能力、團隊配合、戰術素養、戰鬥精神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動漫作品《足球小將》不僅對日本青少年足球產生了影響,而且在世界範圍內為少年兒童樹立了足球榜樣。一部《足球小將》就讓日本隊把夢照進現實,那麼這部動漫到底經典在哪裡呢?它憑什麼啟發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孩子,愛上足球呢?中國動漫是否可以借鑑這種經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足球小將》的了不起之處吧。
2018世界盃上日本球迷打出的TIFO
1980年,漫畫家高橋陽一看到了西班牙世界盃亞洲預選賽上日本隊的失利,受到觸動,開始了漫畫創作;次年在《少年周刊JUMP》上,以足球運動為題材的漫畫作品《足球小將》予以刊登,並取得巨大成功。這也引領了眾多日本熱血體育題材的動漫作品相繼誕生,並開啟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體育動漫作品的黃金年代。之後,這部作品與安達充的《棒球英豪》、井上雄彥的《灌籃高手》並稱為日本體育動漫的巔峰巨作。
足球小將大空翼
《足球小將》見證了日本足球從谷底走向振興的全過程。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日本青少年主要以棒球為主要傳統,學校沒有專門的足球課。可以說,當年日本國內足球的氛圍、環境、資源非常有限,日本轉播世界盃是從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開始的,當時大多數日本民眾並沒有感受過足球的魅力。換言之,那時的日本足球在民眾中的普及率極低。高橋陽一的熱血少年漫畫《足球小將》激活了日本民間足球運動,孩子們紛紛效仿劇中的動漫角色加入學校足球協會、足球社,孩子們開始談論足球,討論喜歡的球員,足球用品也慢慢打開了銷路,甚至越來越多的正式球員退役之後去中小學執教,這些都為未來的足球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足球小將》中鮮活的人物形象大空翼成為亞洲乃至全球少年兒童的偶像。這部漫畫傳遞出積極向上、勇敢奮進的青春正能量,這種能量給予少兒的不僅僅是對足球運動的熱愛,更多的是對於自身夢想拼搏努力的進取精神。
勇往直前
大空翼這個名字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一個象徵符號,代表著果敢、堅毅、進取、友愛。這個角色在世界範圍內有著眾多的粉絲。在2020年里約奧運會東京八分鐘宣傳片中,大空翼和Hello Kitty、哆啦A夢等動漫角色一樣,承擔著文化傳遞的作用。
2002年韓日世界盃前的採訪中,在23名日本隊員中有16人表示,他們是看了《足球小將》才開始接觸足球的。以當時球員的平均年齡25歲計算,正好是20世紀80年代《足球小將》熱潮期的第一代讀者。而1983年10月的漫畫《足球小將》動畫化更將這部經典作品推向世界。有必要指出的是,成功的漫畫作品,都會經歷動畫化的過程,特別是動漫產業化的日本更是如此。國內80後、90後耳熟能詳的《灌籃高手》《城市獵人》《聖鬥士星矢》等系列作品,都經過了漫改TV版動畫的過程。
日本隊
2016年奧運閉幕式,日本以這幅大空翼作為2020奧運會預告片的一幀
中國城市80後兒童在20世紀90年代,接觸最多的就是日本動漫。不完全的數據統計中,80後中最有影響力的日本動漫《聖鬥士星矢》位列第一,《足球小將》《灌籃高手》《棒球英豪》等均在前列。這些漫畫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屬於少年漫畫類,故事主角都有夢想,夢想或是奪得少年足球大賽冠軍、或是打進全國大賽、或是打入甲子園,但都是圍繞著與同伴們一起努力共同前進的目標。這種精神不分國界,對於足球這項世界運動來說更有著強烈的感染力與號召力。《足球小將》中主角們對勝利的執著,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尤其是大空翼的那句&34;更是感動著幾代少年兒童。
《灌籃高手》和《足球小將》
《足球小將》的故事背景基於現實世界。例如劇中大空翼奮鬥的南葛市位於富士山腳下,故事開始也敘述了南葛市的人文風貌。而現實中位於富士山腳下的城市為富士宮市,它位於日本靜岡縣東部,市中的著名景觀淺間神社等場景,也常常在動漫中出現。這就讓觀眾們很有代入感。
大空翼在富士宮
作品中出現的歐洲豪強球隊更讓觀眾有親切感,在1989年的OVA篇中,《足球小將》中的主要角色最後都成長為職業球員,並加入了歐洲豪門俱樂部。首先是大空翼,作為《足球小將》的第一主角,他去的是西甲的巴塞隆納隊。巴薩作為西甲豪強在球迷心目中的地位非凡,但在《足球小將》粉絲的心目中,巴塞隆納隊中還有一位特別的球星,那就是日本的大空翼。劇中非常受歡迎的另一角色日向小次郎加盟的是意甲豪門尤文圖斯隊,成為斑馬軍團的一員。其他重要角色,也多分布於歐洲五大聯賽中。
小將們最後都去了世界一流球隊
《足球小將》和眾多同時代的日本動漫一樣,商業化之後,TV版、OVA版、劇場版都各有多首知名OP、EP,運作方式是請專業音樂製作人量身定製。歌曲旋律朗朗上口傳唱度高,就算在三十多年後的今天,聽到熟悉的旋律,很多當年的老觀眾也會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日本動漫歌曲製作精良,相比中國動畫,雖然近年國內動漫歌曲走入低谷,但多年前也有幾部動漫作品的歌曲能與日本動漫歌曲抗衡,如《寶蓮燈》(1999),劉歡、張信哲、李玟為這部動畫獻唱,以及由胡彥斌演唱多首歌曲的動畫《我為歌狂》(2001)。
對於周邊產品來說,《足球小將》是一個特例。它不僅僅滿足於手辦、T恤等衍生產品,而是更屬於二次元拉動三次元需求的典型。2013年11月,經《足球小將》的出版社集英社許可,位於東京都葛飾區的一支球隊宣布改名為南葛SC,隊服、隊徽等和當年漫畫如出一轍,漫畫作者高橋陽一則成為南葛SC的後援會會長,漫畫和現實的次元壁被打破。在南葛SC官方網站上,網站的主色彩是醒目的藍白色,和漫畫的隊服色調一致,在網站顯眼的位置,用戶一眼就能看到大空翼的形象。這是一次非常好的營銷,在帶動商業價值的同時,也能成功提升球隊的親和力。
《足球小將》相比傳統說教式教學方式更生動直觀,對少年兒童更具吸引力。劇中有對足球較為系統的介紹,如442陣型、越位、角球、定位球、足球規則等,甚至還與時俱進地加入真實元素,如在OVA版《足球小將goal》中加入了2002年世界盃官方用球&34;。動畫中還會看到很多以球星、教練為原型的人物,比如馬拉度納、齊達內、羅納爾多、貝克漢姆等。這些元素作為少年兒童了解足球項目的入門知識,既體現了藉助動漫手段對體育項目的呈現,也有效地對體育項目進行了普及和推廣。
雖然在《足球小將》中,隊員的起跳、射門、奔跑等顯得花哨、姿勢很多,既突破地心引力,又不符合人類身體極限,如猛虎射門、迴旋倒掛金鉤、雙人射球等,但這對少年兒童來說,會顯得生動有趣,甚至會投入嘗試。
與日本體育動漫作品的繁榮相比,中國體育動漫作品略顯寂寥。根據網絡查閱,截至2018年,中國已完結和連載的體育動畫作品主要集中在球類和棋類,如《象棋王》《宋代足球小將》《超智能足球》《火力少年王》等。除個別在衛視少兒頻道和央視少兒頻道播出,其他多集中於網絡平臺和地方平臺播放,受眾有限,沒有形成現象級效應。
中國本土化體育動漫作品要做的不僅僅是在人設上有中國特色,不能照搬日本動畫或是美國動畫,還要注意對於角色細節的處理,要讓劇中人物不僅符合體育運動的狀態、形象、規律等,還要符合角色在劇中的身份、年齡、地位、生活習慣、愛好等。
國產的《宋代足球小將》
中國體育動漫任重道遠。體育類動漫作品需講述一個好故事,運用合理的邏輯,簡化主線,使其具有戲劇衝突,各種矛盾相互交錯但又能各自平衡,同時需積極渲染角色情感和塑造表現力強的人物,配合畫面造型和故事氛圍充分推進劇情發展。這是一門大的學問,需要中國體育動漫潛下心來,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