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Armour 頂級球鞋,庫裡最新戰靴 UA Curry 7 。
搭載三大科技,堪稱目前配置最豪華一代。
01
雙重緩震,豪華配置
拿到 Curry 7 第一感覺就是,造型相比前兩代有了不小變化。
整體輪廓更加犀利,前低後高的線條,營造出強烈的速度感。
延續流暢簡潔的線條,但鞋面材質由編織改為網布 + 層壓材質,更加強韌。
同時也一改前兩代襪套式領口設計,獨特的鞋幫鞋舌設計格外有型。
大家最關心的可能還是中底,由於使用了雙重緩震,中底顯得格外厚實。
上層選用網布包裹的 HOVR 科技,下層為傳統的 Micro G 緩震材料。
從設計上看應該是為了兼顧緩震腳感和快速反饋。
兩層材質中間嵌入了全新 Flexible Plate 科技彈性支撐片。
據說不僅增強中底的支撐和穩定性,更能將兩種中底材料發揮各自優勢。
後跟為獨特的左右分離式設計,搭配外底上翻,各種角度觸地都有充分的緩震和摩擦力。
除了配置進化,Curry 系列的傳統優勢也得以繼承。
強韌的鞋面得以繼承,Curry 7 選用網眼材質搭配多重層壓補強,兼顧牢固與舒適。
其中半透明的層壓部分質感獨特極具看點,內側還有透氣衝孔設計。
中底大幅度上翻加外延設計,保證防側翻性能。
外底防滑性也是一大優勢,Curry 7 選用了自適應抓地設計,選用了人字紋 + 環形水波紋的設計。
仔細觀察發現,紋理還有三種厚度交錯排列,可以根據壓力調節摩擦力。
在爆發啟動或對抗時,能夠帶來更大的牽引力。
細節方面也注入了諸多個人元素。
右腳鞋舌印有手寫字體籤名。
鞋幫、鞋底都有立體的庫裡專屬 SC Logo。
後跟提帶印有蝴蝶、獨角獸和狼的圖案,分別代表庫裡的三個孩子。
Flexible Plate 後跟部分,印有隱蔽的箭頭形圖案,呼應庫裡的文身。
02
上腳造型犀利,腳感依舊穩固
雖然有著堪稱歷代最豪華的科技配置,但上腳後並沒有感受到期待的軟彈腳感。
用手按就能感覺到,兩種材質還都是選擇了密度較高的調校方式。
其實兩種材質在跑鞋上都有出眾的腳感展現,
看來在籃球鞋上較硬的調校是為了保證穩定和反饋有意為之。
Flexible Plate 科技彈性支撐片反倒是更具看點。
不同於傳統 TPU 材質,軟硬適中,類似軟骨的強韌質感。
在它和上翻 HOVR 科技的幫助下,確實安全感十足,中底抗扭轉性能值得信賴。
至於鞋面,雖然摸起來硬度比前兩代高不少,但舒適度絲毫不差。
獨特的鞋舌和綁帶設計,可以將鞋帶拉得很緊,牢牢鎖死腳背。
鞋幫雖然支撐力十足,但兩側高度還是太低了,而且填充不算厚。
有舊患的朋友還是建議佩戴護踝穿著。
外底表現依然出色,用力蹬地摩擦都沒有滑動,追求抓地的速度型後衛可以考慮。
相比性能,小編覺得外形的變化更加引人注目。
雖然有厚實的中底和層壓鞋面設計,但向前傾斜的線條十分靈動。
二級市場炒賣已成常態,普通玩家沒必要為之吃土。大家都是"莆"通人,在個人能力範圍內,滿足自己對球鞋文化的熱愛,倡導理性消費,這是我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