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一批山東省革命文物名錄。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按照《國家文物局關於開展革命文物名錄公布工作的通知》(文物革函〔2020〕395號)《山東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意見》(魯宣發〔2019〕22號)要求,省文化和旅遊廳以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和山東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調查數據為基礎,經專家評審篩選,徵詢省委宣傳部、省委黨史研究院等部門意見,並組織各市對本區域內革命文物進行覆核,最終形成山東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
全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共897處其中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9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91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215處;
可移動珍貴革命文物3233件/套,包括一級文物82件/套、二級文物21件/套、三級文物3130件/套。
此次公布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威海市有42處,其中文登區14處。
★天福山革命遺址
天福山革命遺址位於文登城區東20公裡文登營鎮天福山,佔地面積103.8畝,海拔110米。這裡林木茂盛,生態宜人,素有「天賜福地」美譽。
天福山起義紀念館已成為青少年緬懷革命先烈、重溫滄桑歲月、接受優良傳統和老幹部、老黨員寄託哀思、振奮精神、激勵鬥志的思想教育課堂。
天福山紅色旅遊項目是全區紅色印跡保護的重點工程,2020年10月獲批3A級國家景區。
地址:文登區文登營鎮架山窯村北
★中共膠東特委舊址
中共膠東特委舊址 位於天福山鄉溝於家村。有正房4間,廂房3間,磚石結構,均為草房,自成院落,系張修己故宅。這裡是中共膠東地區特別委員會秘密活動的地點。1935年和1937年,中共膠東特委曾在此籌劃「一一·四」暴動和天福山起義。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膠東人民軍政委員會等黨政軍機構都曾設於此。特委書記理琪曾在這裡居住,並起草了《給各級黨同志的的一封信》等文件,是當時膠東革命的中心。
地址:文登區文登營鎮溝於家村中北部
★崑嵛山紅軍遊擊隊戰鬥老蜂窩遺址
老蜂窩革命遺址位於文登區界石鎮內的崑嵛山,這兒既是攬勝之地,又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上世紀30年代,崑嵛山紅軍遊擊隊憑藉老蜂窩天險,與敵人遊擊周旋,譜寫了人民戰爭的不朽篇章。圖為探尋老蜂窩革命遺址活動留影。
地址:文登區界石鎮曬字村西南約2公裡處
★慈口觀兵工廠舊址
1940年,膠東東海指揮部響應毛主席「自己裝備自己」的號召,派了于振遠、孫樹春和譚明軒三名修槍技工來到慈口觀村建兵工廠。當時的膠東抗戰形式嚴峻,缺少工具,三位技工每人隨身背了個錢褡子,裡面只裝著簡單的工具、材料和半成品,就開始了「兵工廠」的生產製造。
慈口觀村現在留有完好的兵工廠遺址,在復原地下兵工廠基礎上,打造了傳承紅色基因記憶館。
如今的慈口觀村,盤活資源,建設了集住宿、休閒、旅遊、觀光、採摘為一體的原生態鄉村田園綜合體,先後入選「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村」「山東省文明村」「美麗鄉村示範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等名單。
地址:文登區高村鎮慈口觀村北部
來源:文旅文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