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News| #資訊Info
By 大水花
今年是約翰·列儂(John Lennon)逝世4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Rolling Stone》雜誌的首期封面人物,Rolling Stone大水花 向他致敬。
《Rolling Stone》1967年11月刊
創始人簡·溫納(Jane Wenner)曾說:「創刊號上的約翰·列儂封面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個意外的收穫。那張照片人盡皆知,是列儂在他的反戰電影《How I Won the War》中的劇照。現在我們意識到,也就是這張照片,非常清楚的向人們傳達了《Rolling Stone》的定義,它是一本關於文化和政治的雜誌。」
列儂逝世一個月後,也就是1981年1月22日,《Rolling Stone》推出了其迄今流傳最廣的封面。
照片中,列儂從右邊以嬰兒的姿態纏繞著洋子。列儂的赤裸、洋子的裝,列儂的蜷縮、洋子的挺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照片所傳達的安靜,讓它不僅成為列儂的重要寫真,也成為二十世紀的重要寫真。
這一期雜誌幾乎是列儂的專刊。
《Rolling Stone》1981年1月刊
封面除了圖片之外沒有任何文字。每一頁都是關於列儂的文字,有他好友的文章,洋子的信件,列儂的手跡。其中還有一封列儂給洋子的信:「我想你。你和上帝在一起。我會照我說的做。洋子,堅持住。我保證,我保證。」
封底刊登了溫納的一封信,他寫道: 「我現在覺得自己老了。一些年輕的東西已經從我身上被奪走了,一些我認為已經遠離我的東西。」
這一期的《Rolling Stone》是溫納作為雜誌編輯和搖滾傳奇書寫者的一次成就,甚至可以說是唯一一次。赤裸而安靜的列儂也意味著披頭四樂隊的終結。
《Rolling Stone》1981年1月刊ebay
同時,這一期雜誌在新的一年的開始出現在讀者的視野中,它向一個人,也向一個時代表示了尊重。
洋子說,《Rolling Stone》為列儂所做的這些事是相當真實和勇敢的,列儂的傳奇能保存下來,部分原因就是這一期《Rolling Stone》。
「沒有其他雜誌能做到這一點,」她說。
《Rolling Stone》1981年1月刊ebay
故事回到1980年,約翰·列儂被槍殺的那一天。1980年的12月8日,對於列儂和小野洋子來說是特別忙碌的一天。
考慮到列儂夫婦從黎明到黃昏的時間表,其中包括照片拍攝,採訪和在現場錄製另一首歌曲《Walking On Thin Ice》。這對夫婦在CaféLa Fortuna咖啡館吃了早餐後,列儂前往Viz-à-Viz進行了理髮。
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來到列儂夫婦位於上西區達科他州大樓的公寓,正準備完成上周開始的攝影。唱片高管戴維·格芬(David Geffen)一直在幕後努力工作,以確保列儂和洋子成為下一刊《Rolling Stone》的封面人物。
萊博維茨永遠不會忘記那天早晨到達列儂夫婦的公寓。她回憶說:「列儂穿著黑色皮夾克來到門口,他的頭髮向後拉。我有種回到早期披頭四的感覺。」
約翰·列儂(John Lennon)在1971年的迪克·卡維特秀上Ann Limongello / ABC / Getty Images
一開始的時候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只想要為列儂拍攝單人照片,「沒人想在封面上看到她。」列儂卻堅持讓他自己和妻子同時出現在封面上。「這對我很重要。」他說。
後來,列儂和萊博維茨想到了一個赤裸的列儂以胎兒的姿勢擁抱穿著衣服的洋子的想法,之後便拍攝了他們躺在客廳米色地毯上的照片。
萊博維茨拍了張寶麗來照片後,列儂幾乎無法控制自己。「就是這個!」 他大叫。「這就是我和洋子的關係!」
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Getty Image
拍攝結束後的幾個小時中,道格拉斯和列儂夫婦對《Walking On Thin Ice》進行了最後一分鐘的改進。他們決定在第二天清晨見面並開始母帶製作。
之後他們走到大樓外面,那裡有一輛豪華轎車停在前面,正等待將這對夫婦送回達科他州。
自稱是列儂的終生粉絲的戈列什拍下了這位搖滾明星的最後一張照片Getty Image
大型豪華轎車離開唱片廠,向北短途行駛,穿過哥倫布環道,然後向上到達中央公園,然後向左急轉,到達西72街,那裡有正等待乘客的計程車在排隊。
中間轎車被迫停泊兩次,最終在門廊前停了下來,建築物的瓦斯燈點亮了夜間的空氣。洋子首先從車上爬出,開始走向拱門。列儂緊隨其後,跟著妻子走了幾步,手裡抓著一疊盒式磁帶,包括最新版本的《Walking On Thin Ice》。
晚上的10點45分,相對安靜且異常溫暖。然而,一名刺客出現在達科他州前面的街道上並開槍打死了列儂,打破了當晚的寧靜。
約翰·列儂的妻子小野洋子在12月8日丈夫遭槍擊後離開羅斯福醫院。列儂在急診室死亡。最右是為列儂錄製最新專輯的音樂公司總裁David GeffenGetty Image
萊博維茨回憶說:「拍攝結束的幾個小時後,約翰被謀殺了。我去了羅斯福醫院等待公告。早上的時候,醫生從手術室出來了,我還記得當時我已經完全麻木了。我坐在椅子上然後拍了一張醫生遞給我的死亡公告。
「第二天我去《Rolling Stone》雜誌社,他們正在準備封面的布局,我告訴溫納:』我已經答應了列儂,封面上一定有他和洋子。『溫納很支持我,他說:』當然,這是最後的承諾。『」
槍殺約翰·列儂的刺客馬克·戴維·查普曼(被戴頭巾)在他的律師赫伯特·阿德勒伯格要求出庭後於12月11日返回貝爾維尤醫院,受到保安的保護Getty Image
誰也沒想到,5小時之前拍攝的照片會是約翰·列儂生前最後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也從此成為經典,被尊為20世紀最令人難忘的圖像資料之一。
在全球範圍內,廣播電臺通過保持沉默來紀念這一事件。在他的家鄉利物浦,約有30,000哀悼者聚集,而超過50,000的粉絲聚集在中央公園,以緬懷這個偉大的音樂家及藝術家。
下面的照片表達了40年前那個不幸的夜晚以及此後許多人感到的悲傷,震驚和憤怒。
有消息稱約翰·列儂被槍殺後,人群聚集在紐約的家外Getty Image
有消息稱約翰·列儂被槍殺後,人群聚集在紐約的家外Getty Image
哀悼者拿著宣布音樂家約翰·列儂逝世的報紙,1980年12月在紐約市James Pozarik
聖誕節前夕,大約有5,000名日本列儂的日本歌迷在東京市中心銀座區的街道上遊行時,揮舞著寫著「永遠的約翰列儂」的標語,哀悼他的死亡Getty Image
約翰·列儂的粉絲Getty Image
披頭四樂隊的一小批粉絲於12月8日在達科他公寓外守夜Getty Image
12月9日,在二十世紀城裡,有超過2,000人參加了紀念約翰·列儂的燭光儀式Getty Image
英國廣播公司的湯姆·布魯克(Tom Brook)是第一位在現場報導實況的英國記者。時隔40年,他再次回憶了當時的情況:「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我搶佔了達科他州的一個公共電話亭,在倫敦採訪了BBC今日四臺節目主持人布萊恩·雷德黑德(Brian Redhead)等人的問題,並提供了最新動態。「
「同時,我還採訪了聚集在大街上的數百名的列儂粉絲。我周圍的每個人都在哭,有些歌迷甚至歇斯底裡。「
「人們總是要我描述在達科他列儂去世後的景象。我永遠不會忘記當時有一個年輕的女人,她很痛苦地說:』我覺得自己剛剛被肚子刺了。『」
「列儂去世兩年後,我再次回到達科他州採訪洋子,她告訴我:『他還活著,他仍然與我們在一起,他的精神將繼續,你不能輕易殺死一個人。』」
紐約中央公園人群中的一個女人哀悼約翰·列儂的死Getty Image
1988年,列儂離開這個世界已整整八年,《Rolling Stone》為了紀念他出版並發售了這期雜誌,裡面同時收錄了列儂的大量照片。
《Rolling Stone》1988年10月刊
約翰·列儂是20世紀流行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去世40年後,人們仍然對他著迷。
披頭四樂隊的傳奇人物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承認,這幾年在寫新歌時,他仍然會向列儂尋求建議,雖然列儂已經離開了40年。
這位78歲的老人將他已故的朋友以及披頭四樂隊的聯合創始人形容為「世界上最好的合作者」,並說他80歲生日的周年紀念日是「快樂的悲傷」。
「到那時列儂會和我說:『你知道嗎,讓我們喝杯茶,然後重新考慮一下。』」
全球音樂文化媒體
·
出品 | @寧大大編輯 | @白熊;設計 | @孫毅dashuihua@y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