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利用最少的資金去測出最好的款。
我們選款常用的方式有什麼?
1海投選款:統一出價,3-5天,觀察點擊率和加購率兩個數據指標。
2搜索選款:搜索關鍵詞比較火的所展示的產品。
3快車選款:開關鍵詞,只投轉化好的時間段的,最好用二級詞,相對精準或者用一級精準匹配也可以。這樣可以在預算有限的情況去得到更多更精準的數據。
4其他選款方式:活動選款,老客戶選款等等
對於快車選出的品,我們下一步就要對比SKU行業的數據,怎麼對比?
看下這個行業自營的佔比多少POP店佔比多少?市場容量到底多大?你能有多少位置?
核算單品的操作周期是多久,需要多少成本?
分析好競爭環節,競品的人群,成交人群是否跟我們選的品對應?
分析好同行的流量結構,分析好活動排名等等。。。
這些前期的工作都應該具備,這樣確定下來產品才更有信心去做。不然到了後面的操作也是盲目,東一腳西一腳的沒有一個系統性的規劃,店鋪只能越做越差。我一般做店鋪都是先分析好店鋪數據,分析好產品並做好整體的規劃再去實施,像我現在做的這個店就是從新店一步步開始做起來的。
明確測款的目的是什麼?
測款主要是針對新品與市場的匹配度,我們可以通過測款去了解產品是否值得去大力投放推廣。很多商家把線下賣得好的產品或者其他平臺賣得好的產品拿到京東店來推,不測款直接幹,最後花了大量資金和大把時間去做,結果推不出去。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去測款的原因。
測款的核心是展現,選出最優款作為主推產品去帶動全店的流量和銷量。切忌憑主觀意識去判斷款是否值得推。測款是我們運營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測圖測款需要看哪些數據指標?
測款主要看收藏加購率點擊率,測圖看點擊率,點擊率是核心,是買家進店的第一道入口,所以點擊率的權重是很高的。通常情況下測圖測款同時進行,但是不同類目不同玩法,也可以把產品的圖先測好,再去做產品,店鋪基礎不一樣產品不一樣,玩法也不同,這些都是憑經驗去把控的。再有就是測款切忌時間過長,一定要在產品紅利期去測出款。
操作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
提前優化主圖,好的主圖能帶來更好的點擊率,做好店鋪定位,產品定位,銷量評價簡單做些基礎。貨源以及產品質量的把控這塊就不多說了。
測款實操步驟
新建計劃----新計劃權重比較高。
日限額------一天200-300左右,既然是要測款就別太在意費用,如果因為預算不足導致拿不到數據量,判斷不出來是否值得推,那不前期都白費了嗎。
全日制投放,偏遠地域可不投。
關鍵詞選取---根據核心詞以及商智行業熱門關鍵詞選取,一般京東快車的詞都不多,基本在5-10個左右就可以,具體看類目而定。
匹配方式-----一般來說是大詞精準,精準詞切詞匹配,測款的時候建議用切詞匹配,精準的話基本拿到的展現不夠,所以不要覺得切詞匹配燒錢就不去做。精準匹配會導致數據不準確,測款就沒意義了。
出價-------前期根據行業平均稍高點來就可以,後面在做觀察調整。儘量排名靠前的位置,數據能夠起來的很快,測款的時間縮短,加速進度。
創意圖----有多少個SKU就有多少個創意圖。
考核數據---收藏加購、點擊率
收藏加購率怎麼判斷?
當我們拿到足夠的點擊流量後,收藏加購要達到什麼標準?
1通過行業平均加購率來判斷:按照行業加購率的60%來作為依據標準
2根據經驗來判斷:看商智中產品的整體情況,加購率在7%以下說明產品沒什麼優勢。
在7%-12%說明產品加購還可以,分析好競爭環境在考慮是否值得去推。
在12%以上,說明產品還是比較優質的,可以值得去推廣做爆款計劃。當然只是參考有些類目本身加購率就是很高的。但適用大部分類目。
測圖實操步驟
測圖主要是看點擊率:我們都知道圖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點擊率的高低。
標品在款式上沒必要做突破,並且推廣周期也比較長,兩者區別就導致在搜索關鍵詞上面會有很大的差別,並且標品關鍵詞少。
標品測圖:
新建計劃----關鍵詞5-10個,出價到有展現有位置(點擊率需要達到行業1.5倍以上)-----每張創意圖要達到2000展現
標品測圖就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了。如何還是有不懂得地方可以直接找我交流或者下方評論。
操作注意點有哪些?
有的商家操作可能點擊率不高,但是轉化率和加購還是不錯的,這種說明產品是沒問題的,考慮是創意圖的因素。
如果點擊率高但是轉化和加購比較低,考慮是否是商品詳情頁以及價格問題。
前期出價的時候可以出的高一些,因為既然是測就要拿到靠前的位置。
測試期間不要隨便刪減關鍵詞,並且不要隨便去更改關鍵詞,匹配方式和隨便更換圖。
還有一點就是測試需要做人群嗎?建議測的時候不用做人群了。測試沒問題的話,後續操作可以加人群去拉點擊率。
分享的都是平時操作中一些經驗總結,店鋪要想良性發展走上正軌就一定要有一個系統性的規划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