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果生鮮申請破產重整 曾經歷7輪融資

2020-12-26 中國財經時報網

來源:國際金融報 作者:蔣佩芳 王敏傑

曾獲阿里高盛投資,頭戴「我國首家生鮮電商」光環易果生鮮倒在了黎明之前。 10月中旬,一則「易果生鮮破產重組」的消息在朋友圈裡傳開。天眼查顯示,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倪麗靜、馮向東,相關案件開庭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10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導援引易果生鮮CEO張曄的回應,該公司的確已經進入破產重整,目前正在重組過程中,並已有確定的重組方。

「其實之前就有跡象,阿里將天貓生鮮交給盒馬之後,就沒有新錢進來了。」10月15日午間,易果集團的離職員工李琴(化名)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

如同公司其他同事一樣,李琴也不幸於今年年中被裁員。據其描述,裁員是分批進行的,公司有給賠償協議,分期付款。按照協議上的內容,公司7月份開始就應該要支付賠償金,但自己尚未收到過一分錢。其間,她也嘗試找過公司,但未有反饋,很多同事都沒能拿到賠償金,甚至還有同事去仲裁過,也沒有拿到。

網絡科技網際網路博主趙宏民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有些感慨:「對於易果的結果,我感到十分意外,大大超出我的想像。」

破產重整推進中

易果生鮮無疑是今日生鮮零售行業的焦點。

據自媒體《零售圈》援引的消息指出,2020年7月30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相繼公開了(2020)滬03破198號「破產案件」和(2020)滬03破申282號「破產審查案件」,兩個案件的申請人為倪麗靜、馮向東,被申請人為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其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致力於向注重生活品質的都市中高端家庭提供精品生鮮食材的生鮮電商。2016年,易果生鮮戰略升級為易果集團,全面轉型為垂直一體化生鮮運營平臺,下轄雲象供應鏈、安鮮達、易果新零售三家公司。

天眼查顯示,易果生鮮的運營主體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2月,註冊資本約361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張曄,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為其大股東,持股16.56%,張曄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3.94%。

事實上,10月14日,關於易果生鮮破產重組的消息就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小範圍的發酵。有外媒更是在10月13日即報導稱,易果生鮮、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進入自願破產重組。不過,易果生鮮官方一直未曾發聲。

記者查詢注意到,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均為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就破產重整一事,《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日從一名安鮮達內部人士處也獲得了證實。對方表示,因為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都是易果的子公司,因此這次破產重組是三者一起。該人士還特別向記者提到了公司目前的狀態:「重組」過程中,穩步推進。至於員工方面的安排,該名人士沒有給出具體說法,但其告訴記者,不會影響到現有的一些工作上的推進。

早有伏筆

多名熟悉易果生鮮的業內人士在和《國際金融報》記者交流時,均對此事表示了惋惜,但他們也指出,易果生鮮走到破產重整的境地或早有鋪墊。

事實上,成立之初的易果生鮮曾多次獲得資本青睞。

天眼查顯示,自2010年來,易果生鮮已獲得7輪融資。在2013年至2016年之間,阿里巴巴三度出現在了投資方的名單中,涉及的融資輪次分別為A、B、C輪。2017年8月,易果完成3億美元D輪融資,由天貓投資。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統計,易果生鮮的累計融資額超59.3億元。

據《北京日報》此前報導,易果集團聯合創始人金光磊曾透露,2017年易果集團GMV達100億元,較2016財年披露的36億元增長178%,彼時其預計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

從過往「戰績」來看,易果生鮮原本具備大好的發展前景,且不少行業人士認為,與阿里的深度捆綁,讓易果業績一度飆升。

然而,成也阿里,敗也阿里。李琴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易果之所以走到今天這一步,與去年年初的戰略調整有著密切關係。「去年年初,阿里放棄了C端,將天貓生鮮交給盒馬,易果就只能做B端。但實際上,B端沒能做起來」。

據媒體公開報導,2018年底,阿里巴巴在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時,將易果生鮮負責的天貓超市生鮮運營轉交給盒馬。易果生鮮則進一步強化數字驅動的生鮮全產業鏈協作平臺的定位,業務從C端轉向B端。

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表示,從轉型本身來看,易果生鮮原本是有發展機會的。「B端有需求,問題在於易果生鮮自身基建不完善,很多還是走批發市場,未能體現跟B端自己去批發市場的差異」。

在此背景下,2019年底,易果生鮮就被傳經營不善。2019年12月份,易果生鮮還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列為被執行人。2020年1月份,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凍結了價值千萬的股權和其它投資權益。

彼時,易果生鮮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公司正在從面向個人消費者到面向企業客戶的轉型。本次凍結股權的案子主要是因為商務糾紛,涉及與供應商的貨款支付問題,目前雙方試圖達成和解,正在走法律程序。

王國平告訴記者,對於企業來說,進入破產重組並不意味著企業倒閉。「(後續可能)直接清算、延期支付債務或者債轉股,還有機會重生,先把負債去掉,才有機會跑出來」。

虧損燒錢不是出路

此次易果生鮮的最新動態也引發了多方對於整個生鮮電商領域發展狀況的關注。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及年輕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等,我國生鮮電商行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來自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2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9.4%。預計未來幾年生鮮電商市場快速發展,2020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總額將突破4600億元。

然而,市場龐大的背後,生鮮電商去年以來的發展並不算順利,尤其在去年底,多家平臺倒閉或被曝出經營困難。僅在2019年11月,就有生鮮電商平臺呆蘿蔔宣布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社區生鮮電商妙生活則被爆關閉全部門店,悄然退場。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不少生鮮電商的發展迎來轉機。但很顯然,並非所有的企業都能「笑著走下去」。

趙宏民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易果生鮮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生鮮電商這個行業一直處於虧損燒錢的情況。「這是生鮮行業獨有的特徵,一方面價格不能比傳統生鮮貴太多,但是和傳統生鮮以線下為主的銷售模式相比,成本卻貴很多,包括生鮮本身的損耗率也更高。可以說,這次疫情拯救了整個生鮮電商行業,大家更不願意線下外出購買生鮮,很多生鮮平臺的銷量暴增數倍,易果卻倒在了黎明前一刻,令人遺憾」。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對於生鮮電商來說,有保證的供應鏈渠道,發力高質量資源配置,才能讓消費者買到具有高性價比的商品。眾多生鮮電商平臺在產品種類、服務體驗以及配送方面的特點並不突出,並且始終處於燒錢培養市場、消費習性的階段,這種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模式,無法持久延續。

相關焦點

  • 破產重整:易果生鮮從先驅變成先烈
    近日,易果生鮮CEO張曄在採訪中證實,該公司已經進入破產重整,目前正在重組過程中。目前已經有確定的重組方,但是,對於具體的細節他並未透露更多。 早在7月底,就已經有傳聞稱易果生鮮破產了,只不過,誰都不願意家醜被外揚而已。
  • 曾融資近60億,中國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破產重整
    中國生鮮電商的「鼻祖」易果生鮮今年黯然退場。10月13日,有媒體爆料,易果生鮮、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已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經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倪麗靜、馮向東,開庭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
  • 國內生鮮電商「第一家」易果生鮮申請破產 人去樓空戚戚然
    前不久,我國生鮮電商的「鼻祖」級「人物」易果生鮮就正式出局。  據澎湃新聞報導稱,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已於今年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
  • 又一家生鮮電商倒下!易果生鮮破產重組,60億打了水漂?
    「既生易,何生盒!」 對於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來說,盒馬生鮮就像是「臥龍」一樣的存在。 作為曾背靠阿里,叱吒一時的中國首家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ta輝煌過: 易果生鮮曾先後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
  • 易果生鮮被曝已破產重組 官方暫無回應 仍可正常下單
    易果生鮮被曝已破產重組 官方暫無回應 仍可正常下單 藍鯨TMT頻道10月15日訊,近日有消息稱,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2020年這些零售企業退出或破產了
    2019年7月,呆蘿蔔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呆蘿蔔曾公開表示,未來要在全國50座城市開設10000家門店。 2019年11月22日,呆蘿蔔官方微信發表聲明稱:由於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公司日常經營受到重大影響。一天之內,工資社保斷交,權限被限制,隨後呆蘿蔔杭州產品研究和運營罷工。隨後杭州南京多地停擺,呆蘿蔔瀕臨絕境。
  • 譽衡藥業上半年營收下降48% 控股股東7月曾申請破產重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譽衡藥業上半年營收下降48%,控股股東7月曾申請破產重整7月份申請破產重組的譽衡集團旗下控股上市公司譽衡藥業發布2020年半年報。7月15日,譽衡藥業曾發布2020年半年報預告,預計上半年盈利6.5億至6.8億元,同比增長179.83%至192.75%。正式發布的半年報數字在預告數據範圍內。
  • 易果生鮮欠債23億破產:殘酷廝殺中,每日優鮮憑什麼活了下來?
    生鮮之戰,從來都是前僕後繼,廝殺兇猛。 作為國內生鮮電商「鼻祖」,易果生鮮近日破產重組的消息,成為輿論焦點。 易果生鮮曾先後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
  • 又一電商平臺「破產」,阿里、蘇寧曾力捧,因成績不達標,被拋棄
    這幾年拼多多的發展是超預期的,市值已經達到了1800億美元,截止到2020年9月底,拼多多的用戶已經達到了3.7億,確實已經是很大的量級了,活躍用戶也達到了4.2億人,給阿里巴巴都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所以為了能夠繼續保持競爭力,所以阿里巴巴和京東都在推出拼購平臺,其他的小電商只能在夾縫中生存,之前的易網購就專注於農產品,但是發展幾年之後就失敗了。
  • 一周熱點|哪吒汽車C輪融資即將收官;眾泰新能源申請破產清算
    5.哪吒汽車C輪融資即將收官 12月2日,哪吒汽車正式宣布C輪融資由華鼎資本領投20億元人民幣。據創始團隊透露,哪吒汽車本輪融資獲得了眾多大型著名投資機構的高度認可,最終融資額度會遠超原計劃的30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將很快圓滿關閉。
  • ...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
    【中國國內首家生鮮電商已申請破產重組】企查查APP顯示,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已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
  • 華晨汽車被申請破產重整 華晨汽車集團為何會走向破產?
    11月13日,記者從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上獲悉,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號為(2020)遼01破申27號。  針對此次破產重整申請,記者分别致電華晨汽車集團、格致汽車方面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前暫未取得回應。而據界面報導,華晨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也關注到了,目前還不知道具體情況,已經匯報了。」
  • 小紅書打壓博主/回應;名創優品上市;易果生鮮破產|一周動態
    「依託過去幾年在全國範圍內打造的生鮮直採基地和供應鏈能力,盒馬從源頭搭建自己的火鍋食材標準化供應鏈體系,以餐飲的品質、商超的價格,主攻『一站式到家』服務,刷新火鍋消費的到家體驗。」 易果生鮮自願破產重組 上海易果電子商務、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和安鮮達已經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
  • *ST剛泰被申請重整兩月後 二股東被申請破產清算
    (原標題:*ST剛泰被申請重整兩月後 二股東也被申請破產清算)
  • 雙龍汽車再度申請破產重整
    雙龍汽車在12月21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無法與外國銀行達成延長還款期限的協議,公司預計此後的正常運營將遭受重大影響,因此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程序。」而這是雙龍時隔11年後再次提出破產申請。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雙龍汽車第一次提出了企業回生程序申請,上汽因此放棄了對雙龍的控制權。
  • 永輝超市參股公司申請破產 已經融資至C輪
    有媒體在2019年7月專訪上蔬永輝CEO賴優福,他預計5-8年後,公司可達到200-300家菜市場的布局。該報導稱,在供應鏈方面,上蔬永輝可藉助股東方上海蔬菜集團採購量大的優勢。上蔬集團2019年在全國有130多個生鮮基地,年交易額400多億元;在上海,70%多的蔬菜、50%以上的肉類交易均來自上蔬集團。
  • 剛剛,華晨集團破產重整!
    正式破產重整!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不涉及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合資公司  據新華社消息,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華晨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 月初剛收監管警示函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3日電 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消息,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致汽車科技」),辦理法院為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 晨陽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法院已受理債權人申請
    但過去的風光,在眼下的蕭條中卻顯得十分蒼白……猝不及防,塗料業一聲巨響,號稱亞洲最大的全水漆生產企業的晨陽集團如今已是背負巨額的債務,瀕臨破產倒閉的邊緣!近日,國內知名塗料企業晨陽集團因債務危機而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保定市徐水區人民法院已受理該案件。
  • 眾泰汽車:控股股東鐵牛集團破產重整申請已被法院受理
    原標題:眾泰汽車:控股股東鐵牛集團破產重整申請已被法院受理 摘要 【眾泰汽車:控股股東鐵牛集團破產重整申請已被法院受理】眾泰汽車控股股東破產重整申請已被法院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