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美國人,不講道德,連盟友都搞

2020-12-12 英雄軍情

據丹麥廣播公司(Danmarks Radio)15日報導,美國安局通過丹麥和美國的情報合作項目,對丹麥政府部門、軍火公司以及丹麥的兩國進行監聽。丹麥廣播公司對此進行了深度報導,一名來自丹麥情報防務局的內部人員對美操作進行舉報。

根據舉報報告的說法,美國安局利用和丹麥情報部門合作的渠道展開對丹麥的大範圍間諜行動,包括對丹麥通訊光纜隱私數據和信息的收集、對丹麥政府部門以及企業實時監控等。據知情人透露,美監控的具體目標包括丹麥財政部、外交部以及丹麥的一家軍事工業公司Terma。

報告內容起底美針對丹麥及其周邊國家的監視行為,丹麥周邊國家如瑞典也是美國安局間諜活動的目標。美情報局之所以對丹麥及其周邊國家進行監視,丹麥廣播公司的報導指出,這可能和軍火交易有關。值得一提的是,丹麥也是美F-35戰機採購國之一,而在此之前,丹麥戰機選擇的目標主要是歐洲產戰鬥機,一定程度上美國的情報影響了丹麥的選擇。

報導指出,丹麥最初的目標是瑞典薩博公司(Saab)「鷹獅」戰鬥機或「歐洲戰鬥機」,這些目標戰機是用以更換丹麥老舊的F16戰機的,但在招標最後階段,美國國安局對歐洲以及瑞典的企業進行了情報搜集工作,最終丹麥選擇了美國的F-35戰機。

在針對丹麥的情報搜集工作中,報導提到了名為XKeyscore的間諜系統,通過該系統,情報部門可以獲取更多隱私信息,包括電子郵件詳細內容、網絡聊天記錄、瀏覽器記錄等等。美國安局想要獲取什麼信息不得而知,針對該報導相關方面都拒絕談論此事。

以上提到的XKeyscore系統曾在「稜鏡門」項目中被曝光過,該系統可用於監控和竊取全球網絡數據中的隱私數據。儘管官方並未對此作出回應,但這一消息還是引發了丹麥法律相關領域的震動,根據丹麥法律規定,外國情報機構不能監控丹麥目標、刺探丹麥軍事確保或政治敏感信息,而美國做法已經對丹麥自身利益和國家安全造成了傷害。

消息曝光是否會影響美國與丹麥,以及丹麥和鄰國的關係?這一點還要看事件發酵的進展,美國素來有對盟友實時監控的習慣。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講話中提出,歐洲需要一個獨立的主權防禦策略,這一表態顯然並非空穴來風。

相關焦點

  • 「丹麥斯諾登」揭露美國醜聞:那些對它最死忠的盟友,正在被監控
    ▲ 丹麥皇家空軍的F-16戰鬥機伴飛F-35測試機除此之外,美國還利用其監控系統,對另外兩家競標企業和丹麥國防承包商都進行了數據分析。目前,針對在美國和丹麥情報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違法行為,丹麥政府已經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展開調查。如果發現確實有違法行為,將會立即採取嚴格的措施進行整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盟友發現,美國居然也將手爪伸向了他們。
  • 「防火防盜防閨蜜」,美國把開展情報合作的丹麥給監聽了
    丹麥終於認清美國的真面目,7年前斯諾登事件曝出美國竊聽盟國的醜聞還沒有消散,如今美國連和自己協作搞情報的同夥丹麥也給坑了,據丹麥廣播公司(Danmarks Radio) 15日報導,美國國安局(NSA)利用丹麥和美國之間的絕密情報合作項目,有目的地監控丹麥政府部門、私人公司甚至丹麥的鄰國。
  • 又一個盟友被坑!美國安全局在丹麥進行情報搜集,官員:嚴格調查
    據丹麥媒體近日報導,丹麥國防情報局的內部官員爆料,自2015年開始,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與丹麥情報局之間的合作。對丹麥的財政部門、軍事部門,以及當地重要的軍工企業都進行了監視。 據爆料人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這些監視得到的數據,從中獲取了一定的利益,對丹麥造成了大量的損害。
  • 丹麥媒體爆料!美國竟竊取盟友情報,歐洲國家與美關係或面臨分裂
    一直以來,美國都打著「華為存在『危害國家安全』等隱患問題」的口號,呼籲世界各國家對華為進行抵制。在美國的頻頻號召與不斷施壓下,抵制華為的「小團體」就此誕生,以歐洲為主要舞臺,進一步阻礙了華為進軍海外市場的腳步。
  • 丹麥情報局內部人爆料:美國對丹麥和周邊多國進行情報監控
    「稜鏡門」事件曝光,讓美國成為了眾矢之的,因為美國非法監聽盟友的行為,歐洲國家紛紛對美國展開了譴責,並要求美國立即停止這樣的行動。為了消除歐美之間的隔閡,美國展開了危機公關,最終在付出了不少代價後,美國才打消了盟友們的顧慮。
  • 美國竊聽盟友引眾怒,瑞典兩黨統一口徑,要求美國給出解釋
    美國監聽盟友 根據這份報告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一處數據中心,對丹麥挪威等等國家的國防工業進行竊聽活動,美國國家安全局竊聽來自這些國家重要政府部門的通訊內容
  • 丹麥媒體爆猛料:美國濫用與丹麥的情報合作,監視丹麥和瑞典
    當時,歐洲幾國聯合研製的「歐洲戰鬥機」和瑞典薩博公司(Saab)「鷹獅」戰鬥機都參加了丹麥採購新型戰鬥機的招標,而且這些招標過程持續幾十年,都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但美國國安局使用丹麥-美國之間合作創建的監控系統,對這些歐洲和瑞典的企業信息進行了涉嫌非法的情報搜集工作。丹麥最終選擇的是美國的F-35戰機。
  • 黑客帝國上演諜戰大片,美國被曝監視丹麥等多國
    美國德克薩斯州洛克希德-馬丁的工廠中,丹麥皇家空軍的第一架F-35戰機正在進行最後的總裝。一個多月後,飛機就將正式下線。近日,美國對盟友丹麥實施監控的醜聞,卻把這個項目推上風口浪尖。消息人士稱,遭遇美國監視還有歐洲戰鬥機公司和瑞典薩博防務集團。這兩家公司當時都參與了招標項目,分別提供「颱風」戰機和「鷹獅」多用途戰機。可想而知,丹麥最終還是選擇了美國公司生產的F-35戰機。當地媒體指出,戰機招標項目正是美國的重點監控的對象,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很可能藉此擊敗歐洲對手贏得軍火大單。
  • 長期監控盟友!英專家:美國才是真正威脅,封殺華為不過是煙幕彈
    自川普上任美國總統之後,一直對我國進行無理打壓,尤其是在科技領域,中企領頭羊華為一直被美國在全球實施封殺,並且使用的「理由」都出奇一致——為了國家安全隱患和間諜活動考慮,這樣的理由顯然不能使人信服,並且在華為遭受這些指控後,美國並沒有拿出有效的證據。
  • 丹麥對待疫情的「神操作」:從最初放棄,為何又搞「人體實驗」?
    前段時間,從外媒得到消息,丹麥麵對疫情,又搞起了「口罩實驗」,面對如此嚴重的疫情,丹麥從政府到民間還在質疑口罩是給病人戴的,不是正常人戴的這一爭論。丹麥於是就招募6000人志願者搞「口罩實驗」,其中3000人戴,3000人不戴。疫情都如此嚴重了,丹麥還搞這們的「神操作」也是讓人醉了。
  • 美國連30萬人口小國都不放過,扣押巴貝多20臺呼吸機
    博斯迪克的語氣中充滿了迷惑和無奈,巴貝多是一個人口僅有三十萬左右的小國,GDP還不到百億美元,對比美國這次的救市計劃,直接就扔出去兩萬億美元,巴貝多連九牛一毛都比不上,可是美國仍然不放過,連這麼個小國家都要欺負。
  • 丹麥辱華,美國表臉誣賴中國?CCTV6:呵,不帶髒字教你做人
    喜歡看電影的各位,一定都對CCTV6電影頻道不陌生。如果陷入片荒不知道看什麼的時候,把電視調到CCTV6,總會給人很多的驚喜。
  • 這次俄羅斯很生氣,美國再次任性「退群毀約」,歐洲盟友先不幹了
    77次偵察,美國進行了201次偵察,其中一半以上都在俄羅斯上空。近日,美國一再宣稱俄羅斯公然違背條約規定,並強行要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由此引發無數人擔憂,歐洲各國呼籲美國再三考慮。俄羅斯外交部指出,美國這一行為不過是在誤導歐洲,這樣一來,俄羅斯飛機便不能隨意進入部署有美國軍事設施的地區偵察,而歐洲成員國依舊能夠把獲取的俄羅斯信息傳輸給美國,一舉兩得。
  • 丹麥媒體:美國濫用與丹麥情報合作 監視政府部門和國防工業
    除了關於美國對丹麥進行間諜活動的警告之外,報告中的舉報人還警告說,美國國安局對包括瑞典在內的許多最鄰近國家也進行了間諜活動。據丹麥廣播電視臺報導,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說,「美國國安局已利用電纜合作項目針對丹麥最親密盟友進行間諜活動。」 「美國國安局利用與丹麥防務情報局的合作來監視丹麥。」
  • 美國買島不成,背後卻向格陵蘭島進行援助,丹麥表示強烈不滿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大部分地區都在北極圈以內。該島嶼於2009年正式成為國際法下的獨立政治實體,在丹麥負責外交事務和國防事務基礎上,格陵蘭島自主擁有內政和司法獨立,同時該島具有獨立的經濟和資源分配權力。
  • 穆巴拉克不是被美國拋棄的第一個盟友,也不太可能是最後一個
    作者:王德華埃及前領導人穆巴拉克之死提醒人們,如果老盟友不再為帝國的地緣政治利益服務,美國將無情地拋棄他們。「美國支持的獨裁者」是很多人眼中穆巴拉克。這位被罷黜的埃及前領導人已去世,享年91歲。埃及參加了針對其昔日盟友伊拉克的第一次海灣戰爭後,埃及欠美國及其盟友的債務被一筆勾銷。但當穆巴拉克在2003年公開反對第二次海灣戰爭並警告說非法入侵將導致「100個賓拉登」時,他贏得了新保守主義的罵名。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相當明顯地表明了美國和埃及之間潛在的緊張關係。穆巴拉克是個世俗主義者。
  • 美國安全局長期監視丹麥情報,卻喊著美國受到網絡威脅
    據丹麥媒體近日報導,丹麥國防情報局的內部官員爆料,自2015年開始,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與丹麥情報局之間的合作。對丹麥的財政部門、軍事部門,以及當地重要的軍工企業都進行了監視。據爆料人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這些監視得到的數據,從中獲取了一定的利益,對丹麥造成了大量的損害。據悉,丹麥為了能夠實現大量數據的儲存,在美國的幫助下,丹麥在阿邁格島的軍事基地桑達格高德建立了一個數據中心。同時,美國國家安全局對該數據中心有著完全的訪問權限。
  •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美國其實一直都沒變
    美國水牛城警方驅離抗議者現場的一幕,震驚了世界,也考驗著美國的西方盟友國家的道德標準與政治信仰。實際上這句話和這種心態曾經在美國極其流行,美國的戰後一代一直到嬉皮越戰一代,就是在這句話也這種心態裡長大的。一直到越戰美國遭到挫折。冷戰結束後,美國實際上完成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宣傳上肯定不能這麼說,於是開始搞起了所謂的共同價值觀,搞起了民主價值同盟。搞起了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思想殖民。成功不成功?
  • 時代已經變了,美國還想跟中國玩這一套?這次連澳大利亞都不敢跟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對華強硬政策輪番升級,種種惡行一再刷新人類認知底線,而美國試圖構建的國際「反華聯盟」便是其中之一。日前,由新華社主辦的《半月談》刊登題為「搞『反華聯盟』?時代變了」的文章。文章指出,為謀求連任,川普政府頻打「中國牌」,將中國塑造為世界公敵,竭力糾集盟友「圍攻」中國,其主要動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鼓吹煽動,營造氛圍。從2017年的《美國國家安全報告》至2020年的《美國對華戰略方針》,川普政府都突出強調所謂「中國威脅」。
  • 文化入侵全球,美國是如何做到的?連盟友加拿大韓國法國哭都無效
    且全蘇聯大部分人都未曾怎麼反抗,尤其是各加盟國中的年輕人們,他們除了拿著伏加特、唱著美國的歌,沉浸在瓜分蘇聯遺產浪潮的歡樂中外,便是對美式價值觀歡欣鼓舞。這就是美國文化入侵的力量。就連加拿大、韓國、法國等美國傳統盟友,儘管知道美國文化入侵的巨大危害性,但即便是強烈反抗,都無濟於事。那麼,美國是怎麼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