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產後修復?什麼時候做產後修復?產後修復項目有哪些?

2020-12-23 騰訊網

孕媽在生產完之後,身體受到了很大的損傷,除了身材會發生變化以外,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出現異常。身體因此過於虛弱而需要一定的恢復和保養,產後修復不僅可以調理女性的身體,將身體恢復到孕前的狀態,而且能夠補氣養血,調理心肺,可以有效地保養女性的卵巢,促進子宮和卵巢能夠達到孕前的狀態,使女性更加的年輕。通過產後修復以後不僅可以恢復身材、消除妊娠紋,對胸部、子宮、卵巢等進行保養。還能夠清除身體殘留的一些毒素,恢復女性正常的新陳代謝。

什麼時候做產後修復?

1、黃金期

產後42天—6個月內,屬於產後恢復的黃金期。此時,產後的身體最為脆弱,各項身體指標均處於嚴重失衡狀態,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氣血得不到恢復,殘留毒素就無法有效清除,很容易拖延惡化成為各種疾病。

2、理想期

產後6—18個月以內,屬於產後女性的理想恢復期。經過黃金期的恢復,毒素已經基本清除,本身的氣、血恢復也已基本完成,處於恢復肌體損傷的最佳時機。

3、有效期

產後1-3年以內,屬於產後女性的恢復末期。在這個階段,應進行綜合調理,使身體機能達成最佳平衡,平穩過度到正常生活階段。

產後修復的項目有哪些?

女性在一生中有三次機會可以將自己的身型歸零,那就是初潮期、產後、更年期,只要在這些時間段好好調理修復,就可以重獲新生。

1、滿月發汗

l 問題: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都會傷到氣,氣虛則導致身體抵抗力差,很難抵抗外界寒氣入侵。月子期間大量出汗,毛孔張開,外界寒氣、溼氣容易趁虛而入,從表皮隨著氣血運行到身體各個部位,月子期過後身體恢復,這些不利的因素就被包裹在身體裡排不出來,產婦就出現頭痛、腰痛、產後風等月子病。

l 原理:

滿月發汗可以排出在「坐月子」期間積留在體內的寒毒,達到祛除月子病的效果,滿月發汗不僅通經活絡、活動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復體力,而且具有可以調節神經的功能、擴張周圍血小管、改善微循環系統、促進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使內邪隨蒸發的汗液排出,徹底根除月子病。

2、骨盆修復

l 問題:

女性懷孕後身體和走路的姿勢發生變化,導致臀部不美觀,下腹部凸顯。隨著寶寶生長發育成熟盆骨移位,內臟也會隨著盆骨的擴張而往下掉,失去三角區的翹起感,胯部變大,臀部扁塌,腰線臃腫,陰道鬆弛,尿失禁,性生活不和諧。

l 原理:

盆骨修復的基本原理就是提升血流量以及血流速,改善下肢血液循環,幫助淋巴回流,修復受損細胞,矯正盆骨位置,恢復身材,同時能改善宮寒痛經、緊緻翹臀,消除O型腿、X型腿。

3、盆底肌修復

l 問題:

妊娠期隨著子宮增大,重力作用對盆底的慢性牽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妊娠期激素水平變化和胎兒日漸發育成熟,導致盆底支持結構減弱,盆底拉伸延長,肌肉高度擴張,使盆底發生去神經改變, 結締組織間連接發生分離等變化。女性在分娩時,盆底肌肉會受到嚴重的損傷,因此在分娩後,幾乎所有的女性都需要做盆底肌肉的康復訓練。

l 原理:

產後盆底肌肉康復的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是提高盆底肌肉收縮能力、預防和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改善性生活質量,加強盆底肌肉的力量,減少尿失禁的發生。

4、腹直肌修復

l 問題:

在懷孕的過程中,不斷擴張的腹部使腹部白線變得更加伸展和變薄,就形成了空隙或分離。正常情況下等到產後,腹壁會逐漸恢復,腹直肌會再向中線靠攏,通常6-12個月即回到原先位置。對於一部分女性,在懷孕期間腹部肌肉有可能會被過度拉伸,導致產後無法自動修復,這種情況稱作「腹直肌分離」。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順產,都有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

l 原理:

產後1年之內,腹直肌分離的寬度小於3指之內,經過收腹等正確的腹部鍛鍊有可能恢復正常,切勿做仰臥起坐等使腹直肌彎曲的動作。如果分離寬度超過3指,產後1-2年經過腹直肌修復後仍不能縮小恢復的應該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是將腹白線變窄、分離的腹直肌重新靠攏。

相關焦點

  • 產後骨盆修復有必要做嗎?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必須要做產後修復?
    產後骨盆修復有必要做嗎?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必須要做產後修復?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產後骨盆修復都比較重視,那到底需不需要做?有沒有必要去做呢?,那在生完寶寶之後最常見的就是恥骨聯合分離的這種症狀,為了適應胎兒的發育,骨盆會慢慢地撐大撐寬,再加上生孩子的時候用的力氣過大會使我們的恥骨聯合產生分離韌帶受損產後修復很重要,不僅影響女性的身體形態以及健康問題,如果出現產後漏尿,子宮脫垂陰道鬆弛,腰疼腿疼等症狀,一定要及時進行產後骨盆修復你像很多媽媽被年齡偏大的一些女性都有一些漏尿的情況出現
  • 產後修復哪些有必要做,哪些沒必要做?這篇文章幫你避坑
    文|福林媽咪 生完寶寶之後要不要做產後修復?我相信不少寶媽都糾結過吧? 看看老一輩人,那時候哪有什麼產後修復,不也照樣過來了?
  • 生過孩子的女性為什麼不做產後修復?因為有這4種原因
    生過孩子的女性為什麼不做產後修復?因為有這4種原因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選擇做產後修復,有些人又不願意去做產後修復呢,主要就是因為大家對產後修復不是特別了解,今天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產後修復的一些專業知識第一,對於產後修復的認識度不高很多寶媽認為產物修復不錯,身體會自我修復,做不做都無所謂
  • 產後做修復婆婆給我大吵一架,盆底肌修復真的有必要做嗎?
    同事最近很沮喪,因為產後42天復檢的時候,醫生說盆底肌恢復不理想,建議做盆底肌的康復訓練。這讓膽小的同事對身體拉響了警報。什麼?同事把想法告訴了老公,看著妻子的焦慮和恐慌,她老公一百個同意做產後恢復,還揚言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媳婦永保青春。夫妻倆一大早,吃過早餐把孩子拜託給婆婆準備出門。婆婆隨口問了一句:「你們幹嘛去?不要出去得太長,孩子在家會餓著。」同事說:「媽,我們去產後康復中心做盆底肌修復,時間不會太長。」
  • 產後可以做盆底肌修復,但不注意這4點,會讓修復的效果越來越差
    剛生完寶寶可以做盆底肌修復,但不注意這4點,會讓修復的效果越來越差很多寶媽對於產後修復的重視越來越多,那針對於盆底肌肉群的修復,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內容呢?今天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產後盆底肌修復的一些注意事項有哪些?
  • 產後42天檢查,醫生都建議做盆底肌修復,有必要做嗎?
    產後42天檢查,醫生都建議做盆底肌修復,有必要做嗎?當然有必要了,在之前可能有很多人不了解產後恢復的項目,認為何必要花那麼多錢,自己在家裡運動不也一樣嗎?其實,在家裡運動和去醫院做康復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家裡你可能會減肥,但是去醫院,是要幫助你進行身體上的恢復。而且產後42天這是一次很重要的檢查,主要檢查產後孕媽恢復情況如何,宮內是否有殘餘等都是要檢查的。42天主要檢查什麼?
  • 產後如何修復?照做!大肚婆秒變小腰精
    寶媽們生完寶寶後,可能會因為身體過於虛弱或者身材走樣嚴重而需要一定的恢復和保養,而這恢復和保養被稱之為產後修復。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產後修復的小知識,我把它分做了三個部分,分別是骨盆肌、盆底肌和腹直肌這三個方面,滑到底部圖片查看詳情 產後修復三大階段 黃金階段 產後42天~6個月,屬於產後恢復的黃金期。
  • 不要只顧著產後盆底肌修復了,這塊肌肉沒被修復才是你產後肥胖的...
    因為很多媽媽產後都出現了漏尿,子宮脫垂,陰道膨出,陰道鬆弛等症狀,所以都很著急的去修復自己的盆底肌。 而產後出現的腰疼,腰腹部變大,消化不良,等等症狀都找不到原因,甚至部分媽媽覺得是正常現象。 其實並不是,這是因為你們都忽視了腹直肌的修復。
  • 產後骨盆修復儀真的能讓骨盆縮小嗎?產後骨盆修復,遠離大坑
    產後骨盆修復儀真的能讓骨盆縮小嗎?產後骨盆修復,遠離大坑現在比較流行的產後修復的選擇方式,很多人會選擇一些產後修復液塑腹帶來進行產後修復,那到底有沒有效果呢?首先我們要了解骨盆修復儀它的一個工作原理是什麼,它是由電腦控制氣墊由外向內輕輕的推,使骨盆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恢復到正常位置,那正常情況下我們進行骨盆修復,是不是感覺啊?
  • 產後盆底肌修復,到底該不該做?
    在產後很多寶媽不可避免的會面對各種產後後遺症,也經常有寶媽詢問寶妹「產後盆底肌的修復問題」等等問題。其實,在我們經歷完十月孕期後,好不容易卸貨了,內心感覺能夠放鬆一點時,我們的盆底肌就跟我們的心情一樣也放鬆下來了。這也是所有孕媽們需要面對的問題。那麼很多醫生建議產後盆底肌修復到底該不該做呢?
  • 產後盆底肌該如何修復呢?
    產後盆底肌該如何修復呢?盆底肌是什麼呢?,產後可以在家裡邊自己進行一些盆底肌鍛鍊先教給大家一個方法,盆底肌鍛鍊首先平躺或者是採用一種舒服的坐姿,身體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吸氣的時候採用鼻腔自然吸氣,吐氣的時候採用鼻腔吐氣,然後在吐氣吐一半的時候收縮會陰保持10~15秒,每天做100次可以分10組練習以一個月為一個標準做完之後,盆底肌會恢復到產前的狀態
  • 產後盆底修復操 產後盆底修復操什麼時候能做
    產後盆底修復操肌力分5級常用三種方法綜合診斷盆底肌力檢查方法有手法、電診斷、壓力計的檢查,通過這些綜合檢查,來診斷產婦盆底肌力情況。手法的檢查是通過將手指放入陰道,讓產婦收縮會陰,然後會對照參照表格,按照盆底肌力情況分成0-5級,判斷是否有盆底肌收縮。
  • 產後屁股變大、胯變寬,真的需要做「骨盆修復」嗎?
    身為有過生產經歷的「過來人」,完全能理解懷孕+生產對一個女人的「摧殘」,小蠻腰變成了水桶腰,小翹臀變的又垮又大......這些變化,比生孩子的痛更讓人難以接受。於是,各種打著「還你好身材」旗號的「產後修復」項目層出不窮......比如超火的產後「骨盆修復」。
  • 產後42天檢查,為什麼醫生都建議你去做盆底肌修復?
    在產後出了月子期,很多媽媽都應該要去做一下42天篩查。這不僅可以了解到你的恢復狀況,還能發現你潛在的受損組織,避免後遺症的發生。然而很多媽媽卻忽略了這一點,覺得自己的身體沒有什麼問題,就不去做檢查了。但是媽媽不知道的是,你現在沒有感到不舒服,其實損傷會一直存在,到年紀大了後愈發嚴重。為了日後的健康,還是很有必要去做這項檢查的。
  • 產後修復攻略,最有效的腹直肌修復圖解操
    什麼是產後腹直肌分離? 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這種現象被稱為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會直接導致腹壁鬆弛,腹直肌分離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對腹背部的承託力就會越小,很多女性產後容易出現腰背痛。
  • 為什么女性產後要修復盆底肌?
    1.產後為什麼修復骨盆底肌大多數婦女分娩後會有盆底肌鬆弛的現象發生,這是因為在懷孕期間,女性的腰部和腹部向前突出,這使身體的重心向前移動,導致腹腔中的壓力和骨盆器官的重量都指向了骨盆底肌,從而導致子宮的重量增加,很難放鬆,其次,在分娩期間,會使骨盆底肌處於鬆弛狀態,胎兒的頭部會擠壓並擴張陰道,導致骨盆底肌受損,會陰部撕裂和會陰神經受損
  • 揭秘產後修復真相:被「神化」的骨盆修復真的有必要嗎?
    產後經常會有一些媽媽抱怨,生完娃屁股變大以前的牛仔褲都穿不上了,這種情況除了肥肉囤積外,還有因為生產導致骨盆變寬。為了讓身材恢復到產前,一些機構打著產後「修復骨盆」可以改善媽媽臀,更甚者還有產後陰道鬆弛、子宮脫垂、漏尿也可以靠「骨盆修復」來改善。產後修復的確很重要,但骨盆修復是不是必要的呢?生產完,我們的骨盆怎麼樣了?
  • 產後屁股大、漏尿、恥骨痛、腰痛...該做盆底肌修復還是骨盆修復
    經常有媽媽將盆底肌損傷的症狀與骨盆聯繫在一起,到底應該做盆底肌修復還是骨盆修復,媽媽們有時候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此時,很多市面上的不良機構就要展開忽悠了,什麼徒手按壓、專業儀器治療、中草藥藥敷齊上陣,那這有用沒用?  「骨盆大法」管用嗎?  不管用!
  • 產後盆底肌修復有沒有必要,先了解這些再說
    很多產後媽媽在生完孩子後會遇到漏尿,子宮脫垂,夫妻生活不和諧等一系列問題。 關注過產後康復這一塊的媽媽們,應該知道很大部分是由於盆底肌出了問題。 也有一些媽媽說自己沒有這些問題,因此沒必要去盆底肌修復。要不要修復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以下內容。
  • 產後修復:一場放大女性焦慮的暴利生意
    原創 丁香媽媽 丁香媽媽骨盆修復、月子發汗、私密縮陰,可以並稱為「產後三大騙局」!經常和骨盆修復搭配售賣的私密縮陰項目是怎麼回事兒?靠譜嗎?圖片來源:丁香媽媽留言截圖「縮陰」是個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