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榕城網時間:2020-11-05 09:34:35
8月28日,由《亞洲銀行家》主辦的「2020中國未來金融峰會」在深圳舉辦。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Koopman,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中國銀保監會深圳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文紅等行業領袖齊聚深圳,共同展望疫情下的全球經濟發展,聚焦中國金融如何在逆境中尋找機遇,通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與科技創新賦能行業穩定和健康發展。
開鑫科技憑藉過去一年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優異表現,榮獲《亞洲銀行家》頒發的「中國年度企業風險技術實施」和「Best Financial Supply Chain Initiative, Application or Programme- Non-bank category(最佳供應鏈金融產品、項目或應用-非銀行機構類)」兩項大獎。作為亞太地區金融科技領域最具聲望的獎項之一,開鑫科技是唯一獲得兩項殊榮的中國科技企業,同時,開鑫科技總經理周治翰作為嘉賓,圍繞「金融科技疏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發表主題演講。與來自政府、金融、科技、投資、貿易等領域的400多位專業人士,共同探討不斷演變的金融環境下,科技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應用中的突破。
「小微企業數量眾多,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但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長期以來仍未得到有效滿足,融資規模不斷擴大而融資滿足率卻越來越低。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信息不對稱:小微企業自身實力弱,經濟層次偏低,財務報表不健全,金融機構無法非常迅速、便捷地了解其真實的經營狀況,極大地影響小微企業的融資效率。2003年開始,我們就一直在探索怎麼樣去批量化地解決小微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探索了很多模式來整合政府的組織協調優勢,推動國內合作機構的建設,比如「四臺一會」的貸款模式,引入IPC微貸技術等等,為構建公共體系做了很多的嘗試。最終得出結論:基於金融科技的供應鏈金融是批量化、高效率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可行的唯一途徑。」周治翰介紹說。
「金融科技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深度改變了金融的服務模式,提高了風險控制能力。尤其是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包括物聯網技術的充分運用,以及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大大緩解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所有的行業都有供應鏈,一個小企業往往就是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通過核心企業ERP系統來了解上遊的小企業供貨情況、核心企業付款情況……生產企業的供應商還可以繼續往上延伸,信用的鏈條一直在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小企業信息掌握不全的問題可以通過摸清供應鏈的情況解決。最終,再將採集的數據錄入我們的風控模型當中,通過大數據把企業的風險信息做成一張網,並且編成圖展示出來。這也是開鑫科技成立8年以來,不斷積累出的經驗:通過架構風控系統,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去緩解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正是由於風控技術的不斷探索,在此次《亞洲銀行家》中國獎項計劃的評選中,開鑫科技憑藉大中颱風險管理服務平臺榮獲「中國年度企業風險技術實施」獎項,《亞洲銀行家》國際獎項計劃的評選中開鑫科技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獲得「最佳供應鏈金融產品、項目或應用(非銀行機構類)」
《亞洲銀行家》是亞太地區金融服務行業最具權威的戰略商業信息服務機構,獎項評選由國際知名的銀行家、顧問及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對申請機構進行評估調查和實地訪談等多輪嚴格的篩選和審查,為期近3個月,流程嚴謹、公平、客觀,是目前亞太地區針對金融服務業最具聲望、專業性最強、覆蓋範圍最廣的獎項之一,受到國際金融行業的廣泛接受和認可,因此被譽為亞太地區金融界的「奧斯卡」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