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官方回應未構陷華為:工具人的艱難求生

2020-12-23 團小暖的嬉笑怒罵

當地時間7月23日,華為律師向加拿大法院申請中止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的程序。

他們指責美國政府其他高級官員意圖將孟晚舟作為「貿易爭端的討價還價籌碼」,破壞了加拿大司法程序的完整性。

7月24日,人民日報等多家國內正規媒體,分別引述消息源指,在孟晚舟案中,滙豐銀行扮演了並不光彩角色。

24日晚間,深圳銀保監局發布公告,同意滙豐銀行深圳龍崗支行關閉。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支行所在地,也是華為總部所在地。

這是有著155年歷史的滙豐銀行今年以來在中國內地關閉的第6家支行。

廣東銀保監局分別於1月2日、4月28日、6月12日同意滙豐中國3家支行關閉;青島銀保監局於5月18日同意1家支行關閉;深圳銀保監局於4月3日同意1家支行關閉;重慶大足滙豐村鎮銀行雙橋支行也於4月30日獲批終止營業。

7月25日,針對有媒體報導稱孟晚舟案中滙豐銀行參與構陷一事,滙豐作出官方回應。

金融界最擅長的一件事情就是「說實話,但不說全

這份官方回應通篇一直強調的是「這件事情我是按正常程序走的」,但是「這件事情會導致你被構陷」,這個事實被迴避了 。

滙豐說他們從未設置陷阱誘捕華為,他們說的是實話,只是這個實話是有選擇性的實話。

設置陷阱是美國政府才有資格做的事,滙豐不過是個誘餌,為了保全自己,積極參與釣魚執法,轉作美國長臂管轄語境下的汙點證人。

滙豐通過「控辯交易」,也就是所謂的「認罪交易/協議」自保,把華為和孟晚舟推出來「替罪」。

基於媒體的公開報導,我按照時間順序梳理出孟晚舟事件的10個核心點,可以看出滙豐在這起事件中扮演了怎樣的不光彩角色:

1、2012年12月,由於涉嫌為販毒集團洗錢等違法活動,滙豐銀行被美國司法部調查,隨後與美國司法部籤署了DPA(延期起訴協議),並接受美國長達5年的監管(2017年12月截止)。

協議到期前,其同意在任何調查中配合美國司法部。

2、2013年8月22日,時任滙豐銀行亞太區負責人的阿蘭·託馬斯,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家餐廳裡約見了孟晚舟。

孟晚舟用一份PPT,介紹了華為與香港星通技術有限公司(簡稱「Skycom」)在伊朗的業務情況、相關合規制度與措施。

3、據美國《案件起訴記錄》披露,牛排館會面後,阿蘭·託馬斯反覆索要英文版PPT,孟晚舟隨後安排將PPT發給他,後者隨後轉手將PPT發給了滙豐銀行的風險管理委員會。

這份PPT成為導致孟晚舟被捕的唯一關鍵材料。

4、 華為曾把Skycom的財報發給滙豐,財報對Skycom業務有著清晰的描述。

孟晚舟律師團隊新近提交的證據顯示,在滙豐內部,Skycom被「白紙黑字地」標誌隸屬於華為集團(Huawei Group);從2010年起的多封業務往來郵件,都可以證明滙豐知曉華為與Skycom的關係。

5、美國《引渡案件記錄》在講述如何獲得那份PPT的同時,也講述了要求加拿大警方逮捕孟晚舟,並引渡美國的理由:

孟晚舟2013年與滙豐銀行有過接觸,且就「華為伊朗業務」撒謊,導致滙豐銀行面臨被美國處罰的風險。

6、 2017年12月,美國檢方撤銷了對滙豐的全部刑事指控。

滙豐銀行因「幫助毒梟洗錢案」,繳納了十幾億美元的罰金,被監管5年後脫身。

7、2018年4月,美國司法部表示開始著手調查華為公司是否違反向伊朗禁運的有關制裁。

8、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機場被捕,美國向加拿大要求引渡她。

9、2020年5月,加拿大法官裁定美國對華為孟晚舟的指控符合雙重犯罪標準。

10、2020年7月,孟晚舟律師團隊向加拿大法院申請中止執行美國引渡程序。

以上就是孟晚舟事件的10個核心事實。

很多人都在糾結華為是否違反了美國的伊朗禁運相關制裁,關於這一點,美國從2018年4月份就開始調查,至今沒有公布實質性的結論和證據。

而且,是否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的禁運條例,不是孟晚舟為什麼被捕的核心原因。

無論是美國指控的緣由還是加拿大法院的裁定,其核心指控都是「欺詐罪」。

在美國《引渡案件記錄》中,美國要求加拿大警方抓捕及引渡的理由是:孟晚舟在華為與一家伊朗營業公司(Skycom)的關係上誤導了滙豐,導致滙豐可能因違反美國對伊制裁規定而遭到罰款及懲處。

所以,美國指控的不是孟晚舟違反了其伊朗禁運條例,而是孟晚舟欺詐了滙豐銀行。

而且,欺詐的對象是滙豐銀行而不是美國,欺詐的內容是孟晚舟隱瞞或誤導了華為與Skycom的關係。

先不說美國的手伸得有多長,但就「欺詐罪」的內容來講,孟晚舟有沒有欺詐滙豐銀行呢?

大家可以回頭看前面10個核心事實中的第2、3、4點,這幾點已經證明了滙豐清楚地知道華為與Skycom的關係,以及Skycom在伊朗的相關業務情況。

為自圓其說,也為強化「罪證」效力,滙豐聲稱:

只有「初級」員工清楚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係,但這些「初級」員工沒有將相關信息傳遞給「高級」管理者,導致後者只能依賴孟晚舟提供的PPT判斷風險。

原來初級員工可以比管理層知道得多,而且還敢知情不報。

滙豐這藉口,還不如用「臨時工」來得有說服力。

正如滙豐在回應中所說的一樣,它或許沒有「編造證據」,但它為了逃脫美國指控的洗錢以及自身的美元交易違反伊朗禁運等帶來的制裁,而隱瞞了知道華為與Skycom關係的事實,從而在孟晚舟事件中給自己設置了一個「受害者」的形象。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事倒也不能全怪滙豐,不瞎的人都能看出來,孟晚舟案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政治事件。

這件事的走向既不取決於滙豐,也不取決於華為,甚至不取決於加拿大,這事取決於中國對全球產業標準的爭奪,取決於中美之間的交涉和對抗,取決於中美力量對比的此消彼長,取決於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全球化進程。

滙豐的處境尷尬麼?

尷尬!

他不幫美國搞華為,就要被美國搞,當然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華為是滙豐的重要客戶,華為需要滙豐的金融渠道,滙豐也需要華為支付的豐厚報酬,兩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一起賺錢,當然對華為沒有任何惡意;

事涉伊朗業務發生在十年前,涉及到灰色地帶,兩家都心知肚明,而川普上臺對付華為是這兩三年的事情,滙豐沒有預知後來事的能力,當然也不會設置陷阱誘捕華為,但是會做風險控制進行切割,比如不留下書面證據、不留下高層參與的證據。

簡單點說,跨國企業在各個國家開展業務,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實際情況,如行賄/貪汙/敏感地帶等,而美國法律有長臂管轄的權力,可以全球究責。

川普要對華為動手,拿著放大鏡找毛病,近幾年的不好找,前些年的被找到些,比如涉伊朗業務,剛好滙豐負責資金往來,那就從它入手唄。

滙豐不是威武不屈的劉胡蘭,投降了,把華為交出去,把自己摘出去,說辭真真假假,肯定對自己有好處,對華為就難說了。

換做別家企業(尤其是總部在美國的)處於這個位置能怎麼辦?

大致差不多吧。

滙豐幫不幫美國,美國都能找到理由搞華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所以,無論他怎麼選擇,都免不了挨打,就看是挨誰打,有可能兩頭都得挨打!

國內媒體的報導文章,更多是渲染中美對抗的氛圍,絕大部分並沒有從事件本身出發,如果可以再透明一些,關鍵的證據都列出來,會更完美。

為什麼美國揪著華為不放?

回看歷史就可以了:

日本東芝被美國用同樣的手法幹趴下後,日本整個半導體產業被擊潰,在高科技領域的地位喪失,只能在美國體系中發展。

法國阿爾斯通被美國用同樣的手法幹趴下後,法國整個製造業的驕傲喪失殆盡,至今茫然不知所措。

美國的手法向來講究「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不惜一切代價幹掉最硬的橋頭堡,達到全面壓倒性勝利的目的。

要注意,這不是讓對手活不下去,只是活得相對平庸,在美國話語體系中「幸福」生存。

就像法國的阿爾斯通倒了,沒見法國人民奮起反抗美國一樣,因為美國不會讓法國人感受到痛。

滙豐的不幸在於,他被美國點兵點將點成了馬前卒,往前是一刀,退後是一刀,真是逼死了決策層。

根據財報,滙豐銀行2019全年稅前利潤133.5億美元(103億英鎊;934.5億元人民幣),其中近90%來自香港。

2020年第一季度,滙豐銀行淨利潤達到32.3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香港地區的總營收為46.1億美元,淨利潤為28.5億美元,貢獻了其43%營收,和88%的利潤。

滙豐的大本營是香港!

接下來,滙豐的處境會不會更艱難?

大概率是的,國內民意洶湧,滙豐的這份官方回應剛出爐就被緊急刪除了,本想演一出「奴家委屈」,結果變成了「求錘」公關。

除了自求多福,還能怎麼辦?!

相關焦點

  • 滙豐黑洞!構陷孟晚舟萬字實錄
    直至通過PPT幫助美國論證孟晚舟「欺詐」的存在,才單方面中止了華為的合作。5年之後,美方和滙豐有意曲解PPT和孟晚舟當時真實陳述的核心內容,誤導將華為和Skycom的關係描述成導致銀行風險的PPT關鍵信息,罔顧孟晚舟對伊朗業務、合規建設的全面解釋,最終編造了構陷孟晚舟「欺詐」的罪名。
  • 滙豐銀行出賣華為,將資料洩露給美國,陷入信任危機
    如今,美國已經舉全國之力封殺華為,想徹底擊垮中國這家科技領域的巨頭,目的就是為了不讓中國在5G和晶片等領域趕超美國,想阻擾中國科技的發展和進步。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發文,呼籲香港官商民與國家共同反制西方恫嚇。他特別提到滙豐銀行,「一個多星期過去了,滙豐銀行還未就國安法表態。」
  • 「孟晚舟案」滙豐設計構陷,美國起訴孟晚舟的證據有重大遺漏
    【孟晚舟案】滙豐設計構陷,美國起訴孟晚舟的證據有重大遺漏和誤導,引渡案是對美加引渡協議和加拿大司法程序的濫用。美國一直標榜自己的「自由、民主」、「司法公正」。很多人,包括很多中國人,也不遺餘力讚美美國的「公正」,但是,透過孟晚舟案,我們看到了美國虛偽的民主、自由,也徹底撕開了美國司法公正的假面具。
  • 重磅證據曝光:滙豐構陷孟晚舟 美國一手炮製案件
    加拿大溫哥華當地時間7月23日,大不列顛哥倫比亞高等法院應孟晚舟律師團隊申請,公開了擬在下一階段庭審中出示的證據材料,涉及滙豐銀行涉嫌配合美國拼湊材料、構陷孟晚舟等有關內容。這是孟晚舟案首次公開證據。美國指控孟晚舟向滙豐銀行作了「不實陳述」,未如實披露華為與Skycom公司的關係,令滙豐遭受了「欺詐」,使其繼續為華為提供銀行服務,承擔了美國對伊朗制裁法案的風險。其指控的唯一關鍵「材料」,是滙豐銀行向孟晚舟索要的一份PPT。
  • 滙豐銀行原來是一家美國企業,背後有美國掌控,怪不得坑孟晚舟
    為了更好地逃離美政府的高額處罰,便願意幫助美政府調研華為,變成美國的幫兇,華為的對手。從這起事件而言,滙豐銀行以自我為中心的本性突顯無疑。資產階級在利益眼前,沒什麼信譽度可談。金融嚴厲打擊具備隱蔽性和欺騙性,擅於各種各樣掩藏。構陷坑騙孟晚舟,嚴厲打擊華為讓美國的這一殺手鐧顯露了出去。或許有些人辯駁,滙豐銀行是英資銀行,頂多僅僅一個幫兇。
  • |滙豐|加拿大_時政|任正非|孟晚舟|華為|...
    其實,滙豐提供華為的總額度,上限才8千萬美元,n更何況,在2017年6月,華為就取消了這一信用額度,前期也從未使用過這一信用額度。什麼叫無中生有、肆意構陷?在一步一步設置陷阱,構陷孟晚舟之後,滙豐就主動把這份惡意做局的虛假信息,提供給美國政府,利用出賣華為,主動遞刀子,換取美國司法部的寬恕,以求脫罪!
  • 失去了信譽和道義的滙豐銀行,還靠什麼生存和發展?
    最近,關於滙豐銀行的事情越來越有趣、有戲和有輿論。很多人紛紛經各種方式送給滙豐銀行祝福:"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送給滙豐銀行。「不作死,就不會死」—滙豐銀行的現在和未來。滙豐銀行構陷,美國一手炮製》,旗幟鮮明地表示,所謂孟晚舟案,完全是美國炮製的政治案件,滙豐銀行參與構陷,惡意做局、拼湊材料、捏造罪證,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文章詳細披露了滙豐銀行構陷孟晚舟的細節公之於眾,讓滙豐銀行再無遮遮掩掩的可能和餘地。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7月24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公布了滙豐銀行深圳龍崗支行關閉的批覆消息。
  • 從毒販到PPT:揭秘滙豐銀行如何用一出牛排館大戲構陷孟晚舟
    滙豐銀行不同區域、不同業務、不同層級的員工,都在持續和華為直接溝通Skycom的銀行業務。此外,滙豐一位高級副總裁還曾直接就更改Skycom帳戶權籤人一事,發郵件給華為員工。總結美方指控,其講述的是這樣一個以滙豐銀行為受害者的欺詐故事:孟晚舟被指未向滙豐銀行如實陳述華為與Skycom公司的關係,導致滙豐銀行因不知情,以美元幫Skycom公司結算,導致面臨制裁風險。
  • 滙豐長達156年的黑歷史中,陷害華為只是一個「小目標」?
    滙豐銀行參與構陷華為,惡意做局、拼湊材料、捏造罪證,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同日,深圳銀保監局發布公告,同意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滙豐中國」)深圳龍崗支行關閉。這是滙豐中國今年在中國內地關閉的第6家支行。
  • 滙豐銀行是哪個國家的 其股東名單引關注
    因為涉嫌配合美國構陷華為孟晚舟一案,滙豐銀行也是陷入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日前,滙豐銀行公布了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利潤暴跌69%。不少人好奇,滙豐銀行究竟是屬於哪個國家的?其股東名單又有誰?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 滙豐銀行最大老闆是誰?信息顯示第一大股東是它
    近日,人民日報披露滙豐銀行參與美國對華為孟晚舟構陷細節,將這家企業再推向風口浪尖。隨後,滙豐銀行發文否認指控。據了解,因「捅刀」,滙豐銀行在內地信譽掃地。不少人好奇,滙豐銀行最大老闆是誰?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 陷阱華為和entrap孟女士美的大幫兇迎來清算,損失了高達
    據了解,孟晚舟事件的背後,除了美國總裁川普之外,他對美國和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的巨大貢獻也與他密切相關,他被懷疑與滙豐銀行有金錢關係。在被解職後,他被懷疑與白宮的其他官員不和,並被阻止出版《白宮回憶錄》。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更確定了。此後,滙豐銀行就華為事件發布了回應公告,主要內容有三點:一是滙豐小組稱最新媒體對案件進展的報導存在對事實的誤讀。
  • 滙豐銀行被罰53萬 因存在徵信查詢違法行為
    同時,時任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兼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監李峰,時任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廣東零售銀行與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李樺倫,時任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部下轄催收部總經理鄭國偉因對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未經客戶授權進行徵信查詢負有責任,分別被罰款5萬元、2萬元、1萬元。
  • 6月19日,滙豐銀行的這則聲明,在威脅誰呢?
    近日,一則滙豐銀行的聲明伴隨著華為總領導人任正非對美國制裁措施進行反擊而出現。那麼華為與香港滙豐銀行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滙豐銀行要在這時發出一則聲明呢?這就與一個重大事件有關聯了——孟晚舟事件。孟晚舟於2018年12月1日被加拿大官方以響應美國司法互助的藉口正式逮捕,之後陷入了保釋與引渡之中,至今已有將近兩年的時光。滙豐銀行做了什麼與孟晚舟事件相關的事呢?故事很簡單,孟晚舟私下裡將華為在伊朗的秘密業務告知了滙豐銀行,由其接手管理。而這類業務觸及到了美國的利益,美國開始制裁滙豐銀行,嚇得滙豐銀行立刻將所有的業務上交給美國以求生存。
  • 滙豐:獅子銀行,還是狐狸銀行?
    一個多星期過去了,滙豐銀行還未就國安法表態,英國政府跟著美國政府走,滙豐會不會跟著英國政府走,是需要我們高度關注的。根據彭博報導,彭定康已經公開聲稱「中國是他們的敵人(China is an enemy to us now)」, 「中國必須付出代價(Chinamust pay a price)」。我想告訴英國人,中國也會 draw a line in the sand,看誰付出的代價大。
  • 從毒販到PPT:滙豐銀行的牛排館大戲
    但知情人稱,考慮到以前的合作關係,孟晚舟還是帶著一份中文PPT進入牛排館,並按PPT的內容,介紹了Skycom和華為公司在伊朗的業務情況、相關合規制度與措施。美國的《案件起訴記錄》證實,會面後,滙豐銀行反覆索要英文版PPT,孟晚舟隨後安排將PPT給了滙豐銀行。據知情人士介紹,索要PPT的人,正是Alan Thomas。
  • 證明孟晚舟清白的證據公開,滙豐銀行被美國踢開
    銰壭羝氬陬遼揂銢刯歟瀫歍鯝蓫褜碪郗倢滈眚孉翰儰鮼鐶嗘毻態軉籬鍜殷蹟裮鬂穰敓嗈蒛鶑揚觴蘩嚐揉蓡煻棸飡愛並且,滙豐銀行參與構陷,惡意做局、拼湊材料,捏造罪證。宭遱溋灤糘員舑鴹獚檲蹫鐭螧滐悥蕔蚅鴉卻罵殼俛並渢弍嚏矑鉀單鵌槥柃窔錕挌噕錜嗸騷筧牌挬瀰尊粅驁呏埨罷掌而此案「唯一關鍵證據」,我在6月的文章《坑華為禍害孟晚舟!滙豐銀行市值蒸發500億,還想繼續騙中國人錢》中也提到,就是滙豐銀行交給美國司法部一個PPT,說是所謂的「可以起訴華為公司的材料」,為美國對華為動手的「罪名」提供了幫助。
  • 中國平安耗資3億增持滙豐銀行,引發輿論關注所圖為何?
    如何看待中國平安3億增持滙豐銀行股票?其實這個事情如果是在今年之前發生的,那麼這個操作不會引起如此多的關注,但是今年的輿論形勢,而滙豐銀行涉及對 華為的「構陷」,導致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那麼這個事情就很很容易引起輿論的關注了。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整個事情的經過。
  • 從毒販到PPT:滙豐銀行的牛排館大戲-虎嗅網
    滙豐銀行不同區域、不同業務、不同層級的員工,都在持續和華為直接溝通Skycom的銀行業務。此外,滙豐一位高級副總裁還曾直接就更改Skycom帳戶權籤人一事,發郵件給華為員工。總結美方指控,其講述的是這樣一個以滙豐銀行為受害者的欺詐故事:孟晚舟被指未向滙豐銀行如實陳述華為與Skycom公司的關係,導致滙豐銀行因不知情,以美元幫Skycom公司結算,導致面臨制裁風險。
  • CGTN披露孟晚舟與滙豐高管會面細節
    (觀察者網訊)孟晚舟律師團隊24日公開的證據直指滙豐配合美國構陷孟晚舟,充當「幫兇」,而滙豐百般辯解、拒不承認。7月26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發布了一段採訪視頻,披露了孟晚舟與滙豐高管會面的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