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記者從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圍繞「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改革開放新高地、城市建設新標杆、宜居幸福新典範」的目標定位,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守住保的底線、夯實穩的基礎、拓展進的態勢,經濟社會秩序有序恢復。
據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主任、區長周安介紹,預計,上半年新區GDP同比增長1%以上,比一季度提升約10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7.8億美元,同比增長34.5%;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8億元、增長3%,較一季度提高17.1個百分點。
保障經濟平穩運行,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針對疫情衝擊,抓住事關新區發展的關鍵領域、重點工作,採取突破性、超常規舉措,擴投資、惠企業、壯產業、促銷費,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堅決打贏投資攻堅戰。始終把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投資增長25%」的奮鬥目標,分解落實到總投資9073億元的1741個支撐項目上,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工作機制,設立投資攻堅戰指揮部和審批保障等13個專項指揮部,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功能區和鎮街主戰、部門和國企協同作戰,千方百計抓協調、抓推進、抓落實。預計,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同時,工業、民間、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5%、25%、30%,投資在加速增長的同時,結構也在持續優化。
全面落實各類惠企政策。新區擁有33萬市場主體,保住這些市場主體,才能「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先後出臺了「突破性舉措10項」「超常規措施22條」「服務保障企業發展10條」「支持工業企業跨越式發展獎勵辦法」等一攬子舉措,開展「四進」解難題行動,多措並舉幫助企業渡難關。財稅扶持方面,累計減稅降費8.1餘億元。金融支持方面,累計為2772家企業解決融資112億元,357家小微企業獲得17.4億元優惠貸款。降低成本方面,共減免企業用氣配套費3412萬元,緩交競買土地保證金26.4億元,區屬國有企業減免房租9544萬元。今年的青島民企百強榜,新區上榜企業達到32家。1-6月份,新區新增市場主體38279家,同比增長36.1%,其中新增企業18876家,同比增長73.9%,這也充分說明市場和企業對新區的發展充滿信心。
加快培育產業新動能。堅持一手抓存量升級,一手抓增量崛起,「雙輪驅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在存量升級方面,重點聚焦海洋經濟「主題」,全面落實海洋攻勢2.0版各項任務,籤約建造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船,總投資近2000億元的88個涉海項目建設全面提速,預計二季度海洋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上半年總量達到650億元。最近,西海岸冷鏈物流基地入選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將建設「中國北方漁都」和「世界深藍漁港」。在增量崛起方面,把數字經濟作為新區未來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打造集成電路、5G、人工智慧「三大平臺生態圈」。集成電路領域,引進了富士康高端封測等15個產業鏈項目,芯恩晶片下半年8英寸晶片試投產,是山東省第一家晶片製造項目;5G領域,5G高新視頻產業園已籤約引進產業鏈企業54家,其中,京東方等行業頭部企業15家;人工智慧領域,新引進了深蘭科技、越疆機器人等重點項目,新松智能無人系統創新研究院正在加快建設,商湯、科大訊飛等頭部企業在新區加速集聚。發起先進位造業賦能攻堅戰,積極搶佔工業網際網路高地,742家規上企業在卡奧斯平臺上線註冊、註冊率96%,新入選山東省「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示範項目13個,佔青島市全市三分之一。
有效促進消費增長。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拉動作用,組織開展「百日鉅惠全民購物節」「嗨吃西海岸」等系列活動,不斷集聚消費人氣、營造消費熱潮。全區各級領導幹部帶頭「直播帶貨」,走上「前臺」為新區產品代言。建成啟用了青島自貿全球新消費體驗中心,開闢設立了中日韓消費專區。與美團、微信平臺合作發放電子惠民消費券2000萬元,直接拉動消費近1億元。
激發創新發展活力,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通過市場化改革「衝擊鑽」破解發展中的難題,抓重點、增優勢、強招引、優環境,不斷增創改革開放新優勢。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圍繞落實國務院支持國家級新區深化改革創新的指導意見,發起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改革攻堅戰,對要素市場化配置等20項重點改革任務實施集中攻堅。進一步加大《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條例》落實力度,積極爭取、主動承接好省市下放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前期省政府賦予新區省級行政管理權限12項,今年又梳理上報了240餘項申請賦權清單,近期省政府有望批覆下放,這必將為新區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推動更大程度開放。開放是新區最鮮明的標識,西海岸新區最大的開放優勢在於自貿試驗區,自獲批以來,重點圍繞制度創新和市場主體培育「兩條線」來推進落實。在制度創新方面,106項試點任務已實施50項,總結提煉保稅原油混兌調和等12項創新案例上報商務部。7月8日,山東省向自貿試驗區實行「負面清單制」放權,為新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營造了良好氛圍。在市場主體培育方面,聚焦現代海洋、國際貿易等五大產業精準招商,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累計新增市場主體超1.5萬家,提前完成年度目標。
7月7日,優刻得全國工業網際網路總部項目落地青島片區,從考察到籤約僅用120小時。繼自貿區獲批設立之後,今年4月份,中日(青島)地方合作示範區獲批,是全國六大示範區之一;5月份,日本「國際客廳」建成啟用,與德國客廳一起,形成了對日對德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紐帶;7月份,董家口港口岸對外開放,西海岸成為「雙港口口岸」城市。這一系列開放的「利好」,讓新區開放資源進一步匯集、大門進一步敞開。
提高「雙招雙引」成效。項目和人才一直是新區最寶貴的資源。創新採取「網上招商」「雲籤約」等方式,搭建「西海岸投資合作雲平臺」,聚焦產業鏈精準招商。1-6月份,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2個、中國500強項目6個,籤約註冊億元以上項目162個、比去年同期增加18個,在今年疫情衝擊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逆勢而上的良好成效。在人才引進方面,成立人才生態產業集團,設立1億元創新創業股權投資資金,著力打造市場化全鏈條的引才環境。上半年引進人才2萬人、總量達62萬人。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今年,西海岸新區瞄準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最優服務,以「兩大行動」和「五張清單」為抓手,下決心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具體就是開展打造精簡高效政務新生態改革攻堅和護航政務新生態監督整治「兩大行動」,制定和推行改革攻堅任務、涉企惠企政策落實、高頻和重點民生服務事項優化、監督、激勵懲戒「五張清單」,通過實施一批突破性、引領性改革措施,確保營商環境有較大提升。
完善提升功能品質,加快打造城市建設新標杆
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塑造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提品質、暢交通、亮特色、強治理,著力打造現代化城市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高標準實施規劃建設。按照「一核引領、三點布局」的發展思路,推動產業發展和城市規劃深度融合。「一核引領」就是以自貿區青島片區為核心,把商貿、金融、航運和國際合作緊密結合,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飽和性支撐膠東經濟一體化發展。「三點布局」就是圍繞唐島灣、海洋活力區、董家口新港城三大區域,重點促進國際貿易、現代金融、港航物流等產業集聚發展,帶動全域突破性、跨越式發展。統籌謀劃城市建設格局,從城市整體風格到單體建築、從地標景觀到小品綠化、從功能完善到立面視覺進行精心設計、精雕細琢,讓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城市元素在新區充分彰顯。
優化城市交通體系。外聯方面,積極推動青島西至京滬高鐵二通道連接線開工建設,開通青島西站始發終到高鐵列車,加速融入全國鐵路交通骨幹網,爭取打造國家高速鐵路沿海通道重要樞紐;積極推進膠州灣第二條海底隧道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工程全球招標。內暢方面,地鐵1號線新區段全線貫通,6號線建設全面推開;加快204國道改造、長昆立交等重點工程建設,打通13條未貫通道路,讓西海岸內部運行更暢通,群眾出行更高效。
擦靚「四張名片」。圍繞提升「影視之都、音樂之島、啤酒之城、會展之濱」四張名片,發布全國首個《推進時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時尚經濟與傳統優勢產業的深度融合。率先出臺《支持影視產業健康平穩發展的政策措施》,新引進註冊英皇電影等影視企業100餘家,青島影視外景地歐美街區投入使用;精心籌備鳳凰音樂節,加快推進梅紐因音樂學校、歐米勒鋼琴產業園等項目建設;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將採取「線上+線下」互動、啤酒城內與城外聯動方式,讓市民感受啤酒的激情和魅力;成功舉辦第84屆中國國際醫藥原料藥展,這是疫情以來首個全國性品牌專業展會,下一步還將陸續舉辦第二屆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等系列會展活動。
加強智慧城市、生態城市建設。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建設駛入快車道,建成5G基站1900處,年內將實現主城區5G信號全覆蓋。實施網格、社區治理、信息化建設三大提升工程,開發城市態勢感知系統、智慧社區安防系統,城市治理數位化、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PM2.5、PM10平均濃度同比降低11%、18%,實施大盧河等主幹河道治理,新區天更藍、水更清、環境更加優美。
踐行服務為民宗旨,加快打造宜居幸福新典範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工作,兜底線、重教育、強醫療、辦實事,讓住在西海岸的人稱心如意,來到西海岸的人流連忘返。
致力於讓市民享有更完善的社會保障。推出疫情防控期間14條便民舉措,發放穩崗補貼7414餘萬元,減輕企業社保負擔12.6億元,穩定就業崗位31萬餘個,發放各類創業補貼8207.9萬元,「共享員工」模式獲央視《新聞聯播》點讚。開展「一戶一策找工作」專項行動,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貧困勞動力就業幫扶,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促進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838戶困難家庭實施臨時救助,發放救助金410餘萬元;提高低保、特困供養標準,全年將增加支出660萬元。
致力於讓市民享有更放心的醫療服務。安排疫情防控專項資金1.27億元,購置體外膜肺氧合機、負壓救護車等重要防疫物資,率先建成全省首家火眼實驗室,為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西海岸新區還將加大投入力度,新建醫療物資儲備中心,改造2處定點醫院感染病房,增強流行性傳染病防治能力。濱海學院附屬醫院建成啟用,清華大學附屬青島醫院、青島婦女兒童醫院西海岸院區等項目加快推進,高端醫療資源和服務更加完備。
致力於讓市民享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在新區,最美的建築是學校、最美的職業是教師、最美的獲得是成長。兩河初中、萬科小鎮小學等20所學校、幼兒園正在加緊建設,秋季新學期將投入使用。今年還將新建、改擴建7所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90%。推進城南等普通高中建設,將普高錄取率提高至68%。北京大學在山東首個項目—北大計算社會科學研究院落地新區,哈工程青島創新發展基地、中央美院青島校區等14個高校項目加快建設。
致力於讓市民享有更加到位的貼心服務。今年新區首次通過人大代表票決,確定了9件27項民生實事,總投資達到35.2億元。比如,在全民文化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推進實施市民文化中心、博物館等重點文化項目,啟動奧體中心、大學城體育中心等場館建設;在老舊樓院整治方面,對57個老舊小區168棟樓座進行升級改造,對老舊住宅樓電梯加裝擴大政策惠及面,等等。還持續開展了聽民聲、匯民意、解民憂系列活動,認真辦好群眾身邊的每件「小事」、實事,讓市民更多感受到城市的溫暖。
(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