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劇情已經過半,我現在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2020-12-23 明軍把總說歷史

《大秦賦》劇情已經過半,有很多的不足,有很多的獨到之處,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指出,類似的歷史文藝作品肯定是要對文藝作品的敘述主體進行一定的美化的,滿清三王朝康熙,雍正,乾隆是這樣(我對這三部作品很不滿意)《大秦帝國》系列也是這樣。

《大秦賦》中的嬴政。

我也忘了哪一集了,《大秦賦》大概是有這麼一個劇情,楚人成群結隊的逃往秦國,被楚軍追上,而掩護的秦軍也隨之趕來,楚人頭領揚言「我們日夜耕作卻不得飽食,不願以為楚人,願以為秦民!」我雖然對《大秦賦》抬高秦國有心理準備,但是當時看到這兒的時候還是笑了一下。

其實從這裡就可以引出一個問題,既然我大秦帝國如此得民心,楚人們都不願意當楚國之臣民了,願意做秦之黔首,那為何在秦始皇嬴政一統中國15年之後,就「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了呢?

滅楚名將王翦。

秦王朝的分崩離析,我可以這麼說,和胡亥趙高之流的胡作非為,這兩個人頂多是為亡秦之火添柴火的人,關係並不大,為什麼?「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的陳勝吳廣大起義是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而秦始皇嬴政之死是在公元前210年的夏天,這兩個歷史事件相差的時間,也就是一年左右,縱使胡亥有霍光導演劇本中的昌邑王劉賀那樣令人嘆為觀止的作惡能力,也不至於將天下人人望秦師的大好局勢僅用了一年就變成「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楚地的武士。

所以,導致秦亡的原因肯定還得往前追溯,唉,等會,我聽見有人說秦是亡於六國舊貴族的叛亂,好吧,咱們那先來看看秦末大起義的爆發。《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以應陳涉,相立為侯王,合從西鄉,名為伐秦,不可勝數也。」《史記陳涉世家》記載「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 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法聖商鞅

這是一場所謂的六國舊貴族叛亂嗎?「山東郡縣少年」和「諸郡縣苦秦吏者」又是哪門子的六國貴族,如果不是天下苦秦久矣,那陳勝又是怎麼做到從原先的900多人發展到數萬人呢?你只能說,是六國舊貴族借著天下反秦的趨勢復國而已,但是你不能說秦末大起義是一場六國舊貴族的復闢戰爭。

秦軍。

好,咱們現在回到原來的問題,為什麼建國時間長達500年的秦國在一統天下僅僅15年之後就迅速崩塌了呢?在中國的王朝時代,最容易激起百姓反抗的莫過於三件事,一件是大規模的戰爭,第二件事是繁重的徭役,第三件事就是苛捐雜稅。而秦始皇在建立大秦王朝之後都幹了些什麼?擴大自己的宮殿「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鹹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修築長城派遣蒙恬北擊匈奴,50萬人伐越地,在內地抽調大量的人力戍守邊疆,還有他那個自他繼位以來就在修的大陵墓。

嬴政。

秦王朝是一個絕對的君主專制國家,秦法最重要的就是保證秦王之命的絕對權威,讓君主的意志真正成為國家意志,也就是所謂的「朕即國家」,也就是說整個國家是按照秦王的意志而走,始皇帝認為應當修築長城,那天下人就要聽從始皇帝的命令去修築長城,始皇帝想要擴建自己的陵墓,那天下人就必須去修築秦始皇陵,始皇帝認為應當攻打百越,所以各地必須出人出糧,哪怕最後「伏屍流血數十萬」也在所不惜。也就是說秦帝國以秦王一人之心代替了全天下人之心。

趙孝成王:暴秦欺吾太甚!

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麗山」修築阿房宮以及秦始皇陵的刑徒居然有70萬人,所謂刑徒,也就是犯罪之人,犯罪之人就要服勞役,有人說70萬人這個數字有誇大,而考慮到明景陵(二點五萬平方米)的修建都動用了十萬人,70萬人也並不是不可信。也由此可以看出,秦帝國一統天下不過數年,刑徒居然能達到70餘萬,從側面也可以看出秦法之嚴苛。咱們都知道,秦法雖然有嚴苛的一面,但是秦法的管轄的範圍卻是非常廣的,條文是非常細的,對於所有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明確的規定。

秦軍進攻。

但是有時候,過於繁雜的法律條文,反倒給了官吏鑽空子吸食民脂民膏的機會,而且一旦中央王朝陷入混亂,那秦帝國的法令就會直接變成官吏掠奪百姓的刀劍,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陳涉世家》之中,本來遲到只需要「罰甲」結果最後變成了「皆斬」這也是秦朝末年,法令朝令夕改的明證。也就是說秦帝國自開國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大的掠奪系統,秦帝國派駐六國故地的官吏以軍隊和秦法為武器為秦王掠奪財物和人力,而他們自然也少不了要自己的那一份,所以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秦王以自己之意志代替天下之意志,不但要抵禦匈奴修築長城拓寬秦國的疆土,還要滿足一己私慾修陵,大修宮殿,而代表秦王的秦吏在各地橫徵暴斂,不但為了秦王,也是為了自己。最後的結果自然就是「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派遣荊軻刺殺嬴政的燕太子姬丹。

但是你能說贏政是一個應該被唾棄的暴君嗎?當然不能,甚至認為他不是一個暴君,他只是按照自商鞅變法以來100多年秦國君主的所作所為行事而已,也就是說他很有可能沒有體恤民情,與民休息這個意識,秦國未出關之前,秦地貧瘠,文化落後,軍功爵出人頭地對於貧窮的秦國百姓來說確實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但是秦國一統六國,其他六國對於秦文化沒有認同感,同時上到王公將相下到平民百姓生活條件相對於秦人富裕,一冷一熱之間自然無法忍受,因此,秦國的下場也只能是「一夫作難而七廟隳」了。七世餘烈,終為劉邦做了嫁衣!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劇情過半,這些劇中人「下線」去了哪兒?
    近日《大秦賦》掀起收視狂潮讓秦文化「瘋狂出圈」在前半部分劇情裡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華陽太后、夏太后等長輩們對少年嬴政的成長有著深深的影響如今《大秦賦》劇情已過半逐漸成長的嬴政需要獨自面對宮廷陰謀的暗流湧動和大爭之世的列國伐交今天
  • 《大秦賦》評分驟降!我被大秦負了……
    今天想跟大家說說最近熱播的《大秦賦》!講真的,大秦系列,真的是很多人的情懷所在!畢竟《大秦帝國》的前三部曲都非常的成功,每一部都堪稱佳作,而且至今網上評分依然很高,原本以為有了前三部的鋪墊,這部劇形勢應該很樂觀。但是,看了幾集之後,小編表示有點無語,此劇真的是高開低走,播到現在,小編完全沒有想往下看的欲望了。
  • 無論叫《大秦賦》還是「大情婦」,都不屬於《大秦帝國》系列
    要說年底最火的電視劇,《大秦賦》首當其衝,因為這部劇曾被認為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此前該劇名叫《大秦帝國之天下》。在宣傳階段也是以該系列完結篇做宣傳的,沒想到開播後卻改名叫做《大秦賦》,讓人有些莫名其妙。
  • 一言難盡《大秦賦》
    寫這部劇的時候,《大秦賦》已經播到了六十七集,評分也從最初的9.2一點點掉到了現在的6.1。 按理說,這部劇剛播出的時候就應該推薦。當時的口碑,還沒有現在這麼槽糕。我還想著,等播完再聯繫前幾部作品對比一下,即便拍得沒那麼好,也可以把亮點和缺點放在一起寫寫。結果追到現在,只剩下了一言難盡。
  • 《大秦賦》中的嬴政顛覆了我對始皇的印象,大秦,就這?
    導語:《大秦賦》中的嬴政顛覆了我對始皇的印象,大秦,就這?《大秦賦》雖然有很多令人倒胃口的情節,但是好歹也看了這多麼多集了,總得把秦王親政的情節看完再說,但是剛更新的那幾集,真的是讓人倒胃口,所以俺先棄劇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 《大秦賦》:劇情過半,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人非他莫屬
    《大秦賦》正在熱播,隨著劇情的推進,熱議的話題越來越多。以47集為分界線,嬴政終於加冠親政,嫪毐造反集團覆滅,接下來將是秦國上下團結一心東出函谷,實現天下凝一的精彩故事。復盤《大秦賦》前半部,我發現嬴虞這個人很重要,周旋於四方勢力,屬於典型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不忠不孝嬴虞屬於嬴姓宗親,和大王沾親帶故,只不過到了嬴虞這輩,混得太差,無官無爵,就是是一個無業的小混混。
  • 《大秦賦》豆瓣8.0評分突然崩了,只因爛尾成「宮鬥大秦婦」
    《大秦賦》在首播的當天,口碑炸裂,豆瓣評分曾飆升到9.0,但是就在昨天,因為劇情的爛尾,豆瓣評分突然降低到6.5的評分。熟悉歷史的讀者不經疑問,這麼輝煌的史詩,為什麼評分可以如此之低?眾所周知,熱播劇《大秦賦》改編自孫皓暉的原著小說《大秦帝國》,既然熱播劇《大秦賦》成為了爛劇,那麼對秦歷史感興趣的讀者,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原著《大秦帝國》是如何歌頌秦國歷史的。為什麼秦始皇可以一掃六合?為什麼當年那麼強大的齊國那麼強大的楚國沒有成功?而這個驚天偉業在秦始皇手上實現了。
  • 大秦賦:嫪毐什麼時候領盒飯?劇情拖沓,網友直呼改名「嫪毐傳」
    「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第四部《大秦賦》播出已經過半,受到不少觀眾的關注,但是這部劇可以說是高開低走,評分一路從最初的8.9分降到了7.9分,並且好像沒有任何要反彈回升的跡象。許多觀看這部電視劇的網友都在吐槽這部劇劇情的拖沓、散漫;演員選擇的違和感太強等。
  • 《大秦賦》78集劇情提前放出,最不願看到的結局,3人可笑1人可悲
    近日,喧鬧了將近1個月的《大秦賦》正式進入後半程劇情,相比於前半程令人討厭的趙姬、嫪毐宮鬥劇情,如今的《大秦賦》觀感好了許多,不少觀眾正準備重新撿起本劇。然而,近日一則不好的消息傳出。其實在嫪毐下線的時候,小編以為呂不韋馬上就會下線,就備了一些話語準備評說,無奈這《大秦賦》又拖拖拉拉許久,話也一直壓在心底。現如今,文字版劇情已經放出,63集呂不韋下線,小編也等不及了,就在此時分享給大家。作為段奕宏的粉絲,不吹不黑的說,他在《大秦賦》中扮演的呂不韋並不驚豔。
  • 準備棄劇《大秦賦》了,嬴傒胳膊被砍,槽點忍不了:我被大秦負了
    《大秦賦》自從播出,熱度就很高,從2009年開始,《裂變》就收割了一群秦迷,隨後的《縱橫》、《崛起》,口碑雖不及第一部,但也還不算辣眼,老秦迷們還是比較喜歡《大秦帝國》的。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在千呼萬喚中始出來,吊住了觀眾的胃口,但從口碑來看,已經不及前面的一二三部,豆瓣評分更從一開始的8點多分,跌到了如今的7.3分,恐怕會跌到6分。
  • 《大秦賦》評分回升,後期劇情穩中有進,有望成為2020年評分新高
    《大秦賦》評分回升直衝,後期劇情穩中有進,攻城排面震撼,服裝細節還原歷史,段奕宏、張魯一等實力演技,有望成為2020年評分新高?作為大秦系列的最新歷史劇巨作,頂著大秦帝國系列幾部作品的綠色評分壓力。《大秦賦》一播出前三集評分就突破8分確實不容易,觀眾感慨製作組的用心與細節,這還原歷史的服裝,再加上李乃文、段奕宏、辛柏青等實力派演員大秀演技,滿臉是戲,觀眾也願意為這樣的良心好劇力挺好評。一直跟著《大秦賦》的我以為這部劇必定勢如破竹,一舉衝上高分榜。可未曾想知道第十八集評分竟然一直徘徊於8分上下甚至還有下滑的趨勢,注意看了看評價,就知道了問題。
  • 評分從9.1暴跌6.5的《大秦賦》,到底做錯了什麼?
    01 一波三折的《大秦賦》《大秦賦》的劇播得和它的名字一樣,一波三折。那時候它還不叫《大秦賦》,它叫《大秦帝國之天下》。經歷了數次改名,終於定檔播出。在《大秦賦》開播之前,我是很期待的,畢竟是等了三年的作品。
  • 從《大秦帝國》到《大秦賦》,為什麼我覺得老秦人的那股勁沒了?
    不論十二年前的《大秦帝國之裂變》,還是時下剛完結不久《大秦賦》,都是一時風頭無兩的熱播劇,擁有大量的粉絲。但是在二刷完《大秦帝國之裂變》後,正在追的《大秦賦》突然不香了,就我個人的感覺而言,再也找不到《大秦帝國之裂變》中老秦人的那股勁了。
  • 甘羅死得太突然?《大秦賦》的這個腦洞,我看到了歷史的真相
    熱播劇《大秦賦》,再一次點燃了國人對歷史的熱愛,尤其是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國家最多,戰亂最嚴重,思想碰撞最嚴重的時代。這樣一個跟現代社會完全不一樣的社會,當他再一次被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人們被激起的那種驚嘆與錯愕,好奇與榮耀,都硬生生投射在對劇情的評點和解讀上面。
  • 《大秦賦》又降分了?張魯一不像「帝王」,畫面精良毀在劇情
    作者|小明 責編|圓圓摘要:《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不少粉絲在還沒有開播之前都對這部劇期待萬分,但是播出了之後卻發現不管是劇情還是人物選擇方面都令人有些失望,跟想像中的大秦帝國系列收官之作有很大的不同
  • 富大龍的背書能拯救《大秦賦》崩壞的口碑嗎?
    近來,針對觀眾們利用富大龍在《國家寶藏》中飾演的嬴政一角來踩《大秦賦》。為此,富大龍老師親自在微博寫了一封長文來澄清,我們一起來看看。我把整個長文都讀完了,富大龍老師確實是一個有演技、有藝德而且還坦誠的演員。
  • 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
    導語: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大秦賦》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變,從史詩級歷史正劇轉變成了大型宮鬥劇,估計導演拍這部戲的時候費了不少的心吧!怪不得這部劇的名字沒有繼續沿用《大秦帝國》的名頭,對此觀眾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呸!這屆的觀眾真的是太可憐了。《大秦賦》最近口碑下滑的有點嚴重,本以為8.4就是已經是極限了,誰知道都快跌到及格線去了。而且根據劇情介紹,《大秦賦》連最後逆風翻盤的可能都沒有了。嫪毐是真的能活!
  • 《大秦賦》:華陽太后發動宮變,大秦歷史被拍成宮鬥劇
    只是《大秦賦》在講述這段歷史時,把華陽太后塑造成反派,以她發動宮變謀朝篡位來陳述這段歷史。而《大秦賦》這段劇情,其本質很類似宮鬥劇,都是一種權利爭奪。這就是《大秦賦》裡的華陽宮變。《大秦賦》而第四個要點,也是華陽宮變一個高潮部分,即呂不韋和嬴政。
  • 《大秦賦》暴跌,劇情拉跨,符合歷史的女性妝容成為該劇的亮點
    說起《大秦賦》很多的網友就忍不住唉聲嘆氣,本來前面幾部《大秦帝國》都挺好,咋到了最精彩的一部分之後,劇情拉跨讓人無法看下去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前面的《大秦帝國》系列劇就已經能碾壓《大秦賦》了,結果《國家寶藏》這檔綜藝又講述了一段嬴政與太子丹的故事,富大龍飾演的秦始皇被網友稱作是兵馬俑在逃,可見富大龍飾演的秦始皇才是大家想看到的模樣。至此,《大秦賦》的評分,從開始的9分以上,暴跌到了6分多一點。
  • 《大秦賦》48集才誅殺嫪毐,秦始皇何時才能統一六國?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辛柏青、鄔君梅等中老戲骨領銜主演《大秦賦》已經播出過半,評分和口碑出人意料的不斷下滑,在沒有播出之前,光是衝著《大秦帝國》系列收官之作這個名頭,加上上述的一眾中年實力派演員,估計誰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