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疲倦的燕子,冷戰時期蘇聯的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圖-119轟炸機

2020-12-22 嗷狼記

眾所周知,空軍雖然是陸海空三軍成立最晚的一支,但其在戰爭中卻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沒有制空權地面戰場就無法取得勝利。而轟炸機作為空中當中一支進攻型力量,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發展至今,這種機型依舊深受大國的青睞,現在的轟炸機已經成為了戰略轟炸機,具備航程遠、載彈量大等特點,能攜帶核武器深入敵方腹地進行核打擊。目前戰略轟炸機已經是「三位核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當中關鍵的一環。

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

說起戰略轟炸機,我們可能率先想到美俄兩國的戰略轟炸機,比如美國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B-52戰略轟炸機、B-18「槍騎兵」戰略轟炸機,俄羅斯(前身蘇聯)的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圖-22M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圖-160戰略轟炸機。以上的戰略轟炸機基本上都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到現在依舊寶刀未來,服役在美俄戰略空軍當中。其實在冷戰時期蘇聯還研製出來了一款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今天咱們就來仔細的看下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研製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美國成功研製出來了核武器,也就是原子彈,美國並且將兩顆原子彈成功投放在了日本的廣島與長崎這兩個城市,原子彈爆發出來的威力非常的大,加快了日本法西斯投降。二戰結束之後,以美國、蘇聯兩國為首的兩大陣營更是將各種利用核能的武器作為首要發展的方向之一。在上個世紀40年代末,核能作為一新能源,具備有動力持久、消耗燃料小等優點,有著非常大的軍事發展潛力。科學家們就開始將核能運用到各個領域,其中有核電、核潛艇、核動力機車、核動力飛機等。

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由於美國是率先運用核能的國家,作為美國的對手蘇聯,在與美國的核競賽當中處於劣勢,比如在核武器、戰略轟炸機上方面都是要遠遠落後於美國的。在當時蘇聯的戰略轟炸機僅只有圖-4戰略轟炸機,而這款轟炸機還是仿製的美國B-29戰略轟炸機。圖-4轟炸機在沒有進行過空中加油的情況下,很難會對美國的本土造成威脅。因此,蘇聯的高層就需要一種可以輕鬆飛到美國任何上空能進行轟炸任務的轟炸機,實現全球威懾。而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問世的。

研製歷程

在前期,蘇聯的核動力轟炸機的研究只停留在書面上,真正刺激蘇聯研製核動力戰略轟炸機的原因是因為蘇聯得知美國正在研製一種NB-36H的核動力飛機,並且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蘇聯高層這時候站在戰略上考慮,下令開始奮力研製核動力轟炸機。最後,在蘇聯當時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的授意下,通過了以小型核反應堆為動力的戰略轟炸機第1561—868號決議。

NB-36H核動力戰略轟炸機的原型機

據悉,第1561—868號會議的內容是由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局和米亞謝夫飛機設計局負責研製一種全新的核動力戰略轟炸機。當蘇聯高層領導人得知美國的NB-36H的核動力飛機正在試驗之後,而蘇聯高層為了不落後美國,蘇聯高層決定在圖-95「熊」遠程戰略轟炸機的上研製核動力轟炸機。由於圖-95「熊」戰略轟炸機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轟炸機,研製核動力轟炸機的重任當然落在了圖波列夫設計局的身上。

由於蘇聯對核動力轟炸機的重視,圖波列夫設計局立即就開始在圖-95「熊」戰略轟炸機上研製核動力轟炸機。圖波列夫開始從新對圖-95「熊」戰略轟炸機進行改進,主要是能夠將核反應堆放進轟炸機當中。而負責研製小型核反應堆的蘇聯原子能研究所也在反覆的測試小型核反應堆。最後在1961年,圖波列夫設計局成功將小型核反應堆安裝在了圖-95M轟炸機上,並且進行了首飛。蘇聯將這個項目命名為「119」工程,後來這款轟炸機也被稱為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赫魯雪夫則形容這架飛機為「永不疲倦的燕子」。

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三視圖

據了解,美國的NB-36H的核動力飛機上安裝上了核反應堆,只不過採用了混合動力,飛機在起降時都採用燃油,飛機飛到高空時然後啟動核反應堆,切換成核動力。而蘇聯的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則是不同,直接採用了核動力發動機。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的核動力反應堆則是在機艙中部,通過機艙當中複雜的設備來驅動機翼兩側的四臺發動機。

在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研製當中,還遇到了核反應堆高溫情況以及核輻射問題。核反應堆使用一個小時左右,就會出現高溫的情況,美國則採用了風冷式方案,而蘇聯採用了採用水冷和風冷相結合的辦法來冷卻核反應堆,其中有核潛艇上液態的鈉作為冷卻劑,還為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設計了一個巨大的水箱,以此來應對核反應堆散熱當中出現的緊急情況。為了能夠降低對機組人員的核輻射,設計人員將核反應堆用金屬重重包裹,還在駕駛室加裝厚厚的隔離門。

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最終的命運

最後,由於核輻射問題沒有解決,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在試飛了60多次之後,蘇聯終止了核動力轟炸機項目,因此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永遠失去了起飛的機會,其命運註定是得不到轉正。到最後蘇聯為什麼會將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項目給下馬,筆者認為有好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核反應堆高溫的原因,雖然蘇聯為其採用了水冷和風冷相結合的辦法來冷卻核反應堆,但是它在空中需要大量的水,與身處在海洋當中的核潛艇、航母不同,因此這是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下馬的原因之一。

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第二個原因筆者認為與核輻射有關,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在測試當中核反應堆強大的核輻射讓對該機造成了嚴重的損壞,雖然設計人員將核反應堆用金屬重重包裹,穿了多層的金屬外殼之後,機體重量也增加,但依舊沒能解決核輻射這個問題。第三個原因筆者認為則是遠程地對空飛彈的發展,當時蘇聯高層成為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一旦被敵方的遠程空對地飛彈在盟國或自己上空當中被擊落時,將會造成嚴重的核汙染問題。而第四個原因是遠程空對地飛彈的發展,隨著洲際飛彈技術的蓬勃發展,洲際飛彈部署在核潛艇上、陸地上,因此核動力轟炸機的作用就變小了。綜合以上原因,蘇聯到最後才會將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項目給終結。

小結

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在圖-95轟炸機的基礎上研製的一種實驗性核動力轟炸機,該機雖然到最後沒有成功轉正,但總體上來說這款轟炸機在設計上面是成功的。其實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在歷史上是具備有非常大的意義,它的出現則是為世界各國驗證了核動力飛機以現在的技術來看是不可行的。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核動力飛機是否還會再現呢?

相關焦點

  • 傳說中的核動力轟炸機:永不疲倦的戰爭機器
    在能源領域,核動力堪稱是永不疲倦的能源,利用核動力建造的武器裝備,讓每一個人都心嚮往之。除了現在大名鼎鼎的核動力航母外,世界上還曾出現過一款核動力轟炸機,你知道嗎?這就是蘇聯時代的圖-119轟炸機。圖-119轟炸機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物,它是在圖-95的基礎上改裝而成的,1961年8月,圖-119第一次使用核動力首飛,這成為了轟炸機發展歷史上一個重要裡程碑。然而我們知道,核動力裝置體積很大,在航母上尚可運行,在轟炸機上怎麼設計呢?圖-119轟炸機的核動力反應堆裝置被安置在彈倉的位置,這也是一個創舉。
  • 「永不疲憊的燕子」!世界首款核動力轟炸機,可繞地球飛行上百圈
    導語:「永不疲憊的燕子」!世界首款核動力轟炸機,可繞地球飛行上百圈核動力是很多國家都細心鑽研的主題,特別是核動力航母,美國在這方面的造詣是非常深的,但他不會輕易的透露出技術,一直都是自己在用,外界只能自己研究。
  • 航程是戰略轟炸機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怎麼不研發核動力轟炸機呢?
    圖-160 戰略轟炸機的任務就是攜帶核武器執行戰略轟炸任務,是各大軍事強國中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可以極大的威懾其他國家。 B-2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美國就透露出了要研發一款核動力戰略轟炸機的消息,同一時間蘇聯也不甘落後,開啟了核動力戰略轟炸機的研發,兩個國家可以說是你追我趕,都不願意落後於對方
  • B2轟炸機和圖160轟炸機,到底誰才是世界最強?
    在目前的世界範圍內,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具備了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美國和俄羅斯都擁有戰略轟炸機,而其空軍部隊中最出色的戰略轟炸機,就是美國的B2以及俄羅斯的圖160,要是將它們兩者進行比較的話,結果如何呢?
  • ...圖-160戰略轟炸機|俄羅斯_軍事|圖-160|戰略轟炸機|圖-160m|...
    普京上臺後,頂著經濟下滑的壓力重新重視戰略轟炸機,先是以抵債的名義從烏克蘭要回了8架前蘇聯解體時分給烏克蘭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再是斥巨資讓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復產圖-160戰略轟炸機。經過長時間的沉澱,終於在今年的11月3日,於喀山機場,成功首飛了由圖-160M圖紙改進而來的圖-160M2戰略轟炸機。
  • 大英帝國的驕傲,「3V」戰略轟炸機之一,「火神」轟炸機發展簡史
    提起戰略轟炸機,戰略轟炸機可以攜帶核武器深入敵方腹地,對敵方重要目標(經濟中心以及軍工業建造廠、石油廠等)進行打擊。其實能夠攜帶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最早出現在二戰期間,當時美國在二戰後期用B-29戰略轟炸機向日本的兩個城市長崎、廣島投放了兩個原子彈,從而加快了日本法西斯投降的節奏。
  • 繪10萬張圖,蘇聯為了仿製美轟炸機也是夠拼
    一直以來在世人的認知中,蘇聯一直憑藉著強大的軍工業和軍隊以及武器設計思路,走在世界前列。這也是為何蘇聯比拼經濟能力遜色美國一大截,但仍然能夠在冷戰時期和北約集團抗衡的主要原因。但是,有一款轟炸機,就是蘇聯永遠揮之不去的"汙點",因為蘇聯並不是自行開發的,幾乎可以說是對美國轟炸機進行1:1的複製後誕生的,或者換句話說誕生於拆解的美國轟炸機的碎片之上,蘇聯為了仿製可謂下足了血本,它就是著名的圖-4轟炸機。
  • 冷戰時期美國唯一的對手,蘇聯解體後留下了多少黑科技?
    而蘇聯可能是整個20世紀唯一一個能夠與美國直接對抗的國家,當初美蘇兩國之間的冷戰使得世界針鋒相對了幾十年的時間,這也就意味著當年蘇聯的科技是非常先進的,畢竟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支撐,蘇聯又如何能在冷戰中與美國抗衡呢?那麼當年的蘇聯到底留下了多少黑科技呢?
  • 大英帝國的驕傲,最早能空投核彈的戰略轟炸機,「勇士」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尤其是美國B-29戰略轟炸機,對日本兩個城市投下了兩顆原子彈,讓世界各國見識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從二戰結束之後,也開始讓很多國家加快了在核武器上的研發,以及能投放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戰略轟炸機發展到現在,在大國空軍當中依然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目前戰略轟炸機更是構成「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打擊的關鍵一環。
  • 「盜賊」臨空何處尋,北美天空騎士,美國第一款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美國空軍至今還在服役的B-52戰略轟炸機戰略轟炸機在冷戰期間可謂是發展得非常迅速,美國與蘇聯建造了多款戰略轟炸機,有的戰略轟炸機到現在還在服役當中,就比如美國的B-52戰略轟炸機,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等,這從分看出了戰略轟炸機在大國中佔據的重要地位。
  • 戰略轟炸「三劍客」,卻集體淪為空中加油機:英國3V轟炸機
    鼎盛時期的英國曾控制著全球陸地面積的大約五分之一,因此英國的國旗也時刻處於太陽照耀之下,這正是「日不落帝國」名稱得來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的國力遭到極大削弱,美國和蘇聯兩大強國正式崛起,世界由此進入了美蘇爭霸的冷戰時代。而作為曾經的殖民帝國,英國引以為驕傲的殖民地也相繼獨立建國,整個英國殖民體系宣告解體。
  • 名不見經傳,美國戰略空軍中的FB-111可變後掠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美國B-1B戰略轟炸機在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在戰略轟炸機上的競爭可謂是相當的激烈,研製出了一大批先進的戰略轟炸機。比如美的B-52戰略轟炸機、B-1B戰略轟炸機,B-2隱身戰略轟炸機,蘇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圖-22M戰略轟炸機。目前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當然非美國B-2隱身戰略轟炸機莫屬了,B-2隱身戰略轟炸機也是當今世界上服役的唯一一款隱身戰略轟炸機。其實,在冷戰期間,在B-1轟炸機之前,美國還研製了一款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它就是FB-111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 美軍擁有全球最大的轟炸機,反超俄羅斯轟炸機,造價超越圖160
    由於西方的冷戰,各個國家之間的戰爭格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拿美國來說,為了能和蘇聯對抗,在冷戰期間,美國就致力於製造各種先進武器,其中,轟炸機就是在此期間研製出來的。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在此期間研製出了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這在當時來說,可謂是一個巨大的武器技術突破了。
  • 美俄新型戰略轟炸機原地踏步,B-2很難被超越
    2020年,美俄新型戰略轟炸機紛紛相繼傳出最新消息,先是美國空軍發布B-21「奇襲者」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最新渲染圖,緊接著俄羅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深度改進型圖-160M戰略轟炸機也在喀山首飛成功,頗有幾分互相較勁的意思。
  • 紅色空軍的重錘,蘇聯二戰中的遠程主力雙發轟炸機,伊爾-4轟炸機
    伊爾-4轟炸機漫畫圖在第二次大戰期間,美國、英國更是有好多優異的轟炸機進行參戰,比如美國的B-17轟炸機、B-29轟炸機,英國的蘭開斯特」轟炸機、「哈利法克斯」轟炸機等。以上轟炸機基本上都是四發重型轟炸機,反觀蘇聯在二戰期間出現的轟炸機,與美國、英國相比到是處於落後階段,但是蘇聯也有能拿得出手的轟炸機,其中一款就是伊爾-4轟炸機。伊爾-4轟炸機可是在二戰期間表現非常的好,經常用於打擊納粹德國境內戰略目標。今天咱們就仔細的來來聊一聊伊爾-4轟炸機。
  • 優美的「白天鵝」,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到底有多強?
    圖-160是世界上最大的可變後掠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目前在俄羅斯服役,因其修長優雅的外形設計和潔白的塗裝,所以也有「白天鵝」的美譽。圖-160戰略轟炸機在俄羅斯軍事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俄羅斯的國防安全貢獻了巨大力量。那圖160到底有多強大呢?
  • 同樣是轟炸機,轟-6K和圖-160相比仍存差距,但也有優勢可言
    轟-6是我國西飛工業集團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研製的一款轟炸機,在設計上仿製的是前蘇聯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西飛科研團隊先後花了五年的時間,在1966年才完成了首架轟-6原型機的製造工程。截至目前,轟-6已經是一款服役時間長達五十多年的老機型,為了適應現代化戰事的需求,我國工程師對其動力系統、航電裝置以及各類機載武器裝備等進行了多方面的升級和改進以適應多種特殊平臺,並衍生出了十餘種型號,其中就包括最新的轟-6k,又名「戰神轟炸機」,它是我國核三位一體中戰略轟炸機這一核打擊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二戰時期各國著名轟炸機賞析
    B-17轟炸機是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屬機身的4發轟炸機,採用下單翼常規氣動布局,恆速螺旋槳發動機,載彈量2噸,航程2980千米,速度每小時322至402千米,該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軍的主要戰略轟炸機,到1945年4月各型B-17轟炸機共生產了12731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型B-17轟炸機的投彈量佔美軍全部投彈總數的40%,高達64萬噸。
  • 自己把自己玩廢的烏克蘭,拆了圖160轟炸機超60架伊爾76扔在機場
    可以說,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一躍成為全球第三軍事強國,不但擁有相當數量的核武器,還有諸多戰鬥機,譬如蘇-27、蘇-22、米格-25等,同時也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具備戰略空軍的國家。當時烏克蘭繼承了蘇聯不少的圖-160戰略轟戰機、圖-22轟炸機、圖-95轟炸機,但是迫於美俄壓力,烏克蘭不但自費「核武功」,還把多型戰略轟炸機給肢解了。只有少數圖-160 轟炸機給了俄羅斯抵債,自己硬是沒有封存保留,留著日後用。烏克蘭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實際上除了戰略轟炸機和核武器以外,烏克蘭還有一個領域位居世界前列,那就是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