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慶悉心照料無腿孤寡大伯4年以心換心報答兒時養育之恩

2021-02-20 今日德慶


以心換心報答兒時養育之恩

記者 李文華

這4年多來,每天早上,何偉祥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大伯何漢球的房間,將沒有雙腿的大伯抱上輪椅、推出房間,接著打來水給大伯洗臉、刷牙。

何漢球雙腿被截肢4年多時間,他的侄子何偉祥每天給他穿衣服、洗澡,端屎倒尿,如同親生兒子一樣精心照顧,用孝心和孝行感染著周邊的人。


大伯被截肢後坐輪椅的4年多時間,侄子何偉祥每天精心照料。 記者 李文華 攝

何偉祥是德慶縣高良鎮都洪村村民,今年33歲,他每天精心照顧大伯何漢球,將老人的房間收拾得乾淨整潔,讓近日前去採訪的記者聞不到一點異味。

何偉祥的鄰居何漢森告訴記者,何偉祥不是為了接受記者的採訪,才突擊清潔他伯父的房間的。他的伯父被截肢4年多來,他每天都要打掃、清理大伯的房間,讓老人居住在一個乾淨的環境裡。

都洪村委會副主任郭夥華說:「何偉祥知恩圖報,是個孝順的小夥子。他像照顧父親一樣照顧大伯的孝行,值得社會弘揚和年輕人學習。」

何偉祥說,他之所以如此孝順大伯,是要報答他的養育之恩。

何偉祥告訴記者:「大伯家庭貧窮,沒有結過婚,一直跟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一起生活。」

1983年、1985年,何偉祥的爺爺、奶奶先後去世,他的父親因為跟大哥何漢球自幼一起長大,兄弟倆感情較深,一家人還是生活在一起。何漢球和弟弟、弟媳埋頭苦幹,在山上種植玉桂,1987年用賺來的辛苦錢蓋起新房。

1991年,何偉祥的父親因病去世,扔下了何偉祥兄弟倆,「那年我哥哥10歲,我只有8歲。」

何漢球代替已故的弟弟撐起了一個家,幫助弟媳將何偉祥兄弟倆拉扯成人。

何偉祥至今還記得大伯養活兩個侄子所作的奉獻,「大伯每天都在山林、田地裡幹活,一年到頭都捨不得買一件新衣服。大伯外出幫朋友幹活,別人送給他幾個蘋果,他自己捨不得吃,一定要拿回家給我和大哥吃。」

2003年,何漢球已經70歲高齡,他的兩個侄子已經長大成人,「我覺得自己大功告成,準備到高良鎮敬老院養老,但是侄子何偉祥堅決反對。」何漢球說。

何偉祥說:「大伯把我和大哥養大成人,我們一家人和大伯一起生活多年,相處得很融洽,從來沒發生矛盾,我們一家人捨不得送他去敬老院。大伯年老力衰,我們就送他去敬老院,別人會認為我們過河拆橋,這種事我們堅決不能幹。」

時間轉眼來到2012年5月,何漢球的雙腿因為血管瘤必須截肢,否則性命難保。何漢球雖然已經購買了醫保,可以報銷大部分醫療費,但是收入不高,沒什麼積蓄支付個人部分的醫療費。

何漢球還擔心自己被截肢以後無人照顧,他左思右想以後作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我已經79歲了,不截肢了,免得拖累侄子何偉祥一家人。」

何漢球沒想到他的決定遭到何偉祥的堅決反對,「阿祥流著淚拉著我的雙手說,您沒有雙腿,我們可以照顧您的生活,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您死。」

何偉祥對大伯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又點燃了何漢球求生的希望,他接受了截肢手術。

何漢球剛截肢沒多久,何偉祥的兒子就出生了,家庭負擔再次加重。由於何偉祥夫婦生活在貧困的山區,就算他們夫妻倆拼命幹活,換來的收入還是難以改變貧困的家境,何偉祥經常找親戚朋友借錢,以維持全家人的生活,「我就算自己不吃,也不能讓大伯挨餓。」

何偉祥擔心大伯坐在輪椅上悶在家裡會憋出病,他經常會和大伯外出散心。

由於何偉祥家的門檻較高,輪椅不能通行。何偉祥每次和大伯外出玩耍,都會先將輪椅搬到室外,接著將大伯背到屋外放到輪椅上,然後推著大伯到鄉親們的家裡聊天,到村前小河旁聊天,「我經常跟大伯回憶我小時候和他相處的故事,大伯經常哈哈大笑,我心裡也很開心。」何偉祥說。


辦溫暖人心的報紙-

周一到周五準時與您相約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麼麼噠

(づ ̄ 3 ̄)づ

今日網編 魚文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梅姨案:找到被拐賣15年申某,之不同發聲,報答養育之恩
    (一個有愛的父親)「兒子,爸爸欠你15年的父愛,請讓爸爸用餘生的時間來好好補償你」(一個脆弱的父親)「我幻想著能跟你見面的那一天,我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邁什麼樣的步伐,不知道你會不會嫌棄爸爸」。看著申軍良開車前往廣州的圖片,內心由衷地欣慰,但隨著時間的發酵,越來越多的網友評論,不同的發聲說:「申聰應該報答養育之恩」。
  • 孝親學子 李浩嘉:努力學習 報答姑姑的養育之恩
    雖然生活艱難,但是李浩嘉並沒有向命運低頭,她自己暗下決心,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報答姑姑的養育之恩。  2003年出生的李浩嘉現就讀於天津市54中學高中二年級。由於學習成績始終優秀,高中一年級還獲得過市級三好生的稱號,同時每次考試都在班裡排名靠前。她自己有一個夢想,就是以後考上名牌大學,來報答姑姑的養育之恩。
  • 兩年的養育之恩,抵不過五千元的人情,情以何堪
    文/飛吧黑烏鴉羊有跪乳之恩,鳥有反哺之情,何況人乎?生命中,我們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不管是別人給了你幫助還是你幫助了別人,我們都該感謝那些曾經在生命中來過的人。從襁褓中的嬰兒到牙牙學語三十年前,母親收養了三叔的孩子,為逃避計劃生育,三嬸子生下來就抱到了我家,母親像對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照顧著,他就是我的表弟。
  • 生育之恩大還是養育之恩大
    養育之恩大還是生育之恩大?俗話說得好生身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百善孝為先!讀懂這句古訓的人都明白了肯定是養育之恩比生育之恩大。我就是生長在這麼樣的一個家庭。我父親出生的第二天開始就被送人了。不過我父親非常的幸運,他被送到了一家家裡生了6個女兒的家庭裡面。
  • 哈登曬照祝母親生日快樂:我想做的就是報答您的養育之恩
    永遠愛你,你給了我最好的機會,那就是生命,我想做的就是報答您的養育之恩,感激你,媽媽。」1989年8月26手握4年1.7億美元大合同,2020-21賽季薪水達到4125萬美元,2021-22賽季達到4431萬美元。
  • 生育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
    古話說:「生身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百善孝為先」。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親生父母生育和養育的,所以對父母孝順是沒有問題的。但也有很多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從小不是由自己的親生爸爸媽媽撫養長大的。他們在面對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的時候,因該如何選擇呢?現在的組合家庭有很多,組合家庭是指由兩個單親家庭組成的新家庭。
  • 俗話說:滴水之恩以湧泉相報,學會報4種恩,人生能越過越好運!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生一輩子,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好人,我們會遇到很多對你很好的人,我們應該努力的去珍惜。那些曾經給予過你幫助的人,那些曾經。幫你,渡過困難的人。
  • 抱錯孩子7年,兩家都不願換!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哪個更重要?
    但是在十幾年前,醫學手段不如現在發達,所以孩子被抱錯的機率要比現在大得多。 之前上了熱搜的「抱錯門」就成了一起驚呆大眾的事件。 七年前有兩家人在同一家醫院同時生下了孩子,但是當時那家醫院對新生兒的登記和管理並不完善,同時出生的兩個孩子性別又一樣,以至於醫院登記錯而家長也抱錯了。
  • "愛心大伯"許聖傑 22年無怨無悔養育侄兒侄女 用愛寫好一個「人」字
    他替外出打工的弟弟、弟媳悉心照顧留守的侄兒侄女,無怨無悔。在弟媳、弟弟相繼離世的13年裡,許聖傑不離不棄,既當爹又當媽,歷盡艱辛把兄妹倆撫養成人。如今,孩子們學業有成,這位孤殘大伯的事跡也在當地被傳為了佳話。身高不足1米4的許聖傑以自己的行為書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2017年6月,他榮登「中國好人榜」。
  • 「十月胎恩重 三生報答輕」,古詩詞裡的慈母愛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以大白話的形式說出了感人至深的母愛,令人們將人類情感最高形式的母愛永遠記在心頭。哀哀父母,生我勞瘁。出自先秦的《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 略說佛教上報四重恩之要義
    幼兒饑渴時吮吸母乳,在母親的悉心照料和深心愛憐下長大成人,可見其恩德之大已經超過四天下,憐憫之恩廣大無邊。佛又深切告誡我們,若有男女違背母願而令其產生了怨恨,迫使母親發出惡毒的語言,此男女當墮地獄或畜生或餓鬼等三惡道中。所以,不能讓母親產生如此悲憤的怨恨。如此怨恨的力量非常迅猛可怕,一切如來及金剛護法都無法救護。
  • 孤寡老人患病住院,熱心黨員悉心照料
    今年58歲的蔣正平,面容消瘦,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他與王伏才並沒有血緣關係,但王伏才卻如親兄弟一般,不分日夜,在醫院悉心照料。 12月22日,在王伏才的悉心照料下,蔣正平各項身體指標漸漸趨於穩定,滿足了手術的要求。當天下午3點多,醫院為蔣正平安排了胃切除手術。
  • 孝親學子高瑩:勤儉持家 逆境成長 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2002年出生的高瑩現就讀於天津四合莊中學高三年級。由於學校距離家比較遠,她每天要和幾名同學拼車上下學。高瑩知道父母每天賺錢很辛苦,因此上學期間除了必要的開支,她從不亂花一分錢,父母給她零花錢她都攢起來,準備留到下學期開學繳費使用。高瑩是家裡的第二個孩子,上面還有一個與她相差14歲的姐姐。
  • 淮南許聖傑:殘疾大伯21年養育侄兒侄女成人成才
    1995年,弟弟弟媳外出打工,每年只能回家一次。21年來,他替弟弟、弟媳悉心照顧留守的侄兒侄女,無怨無悔。2004年、2009年弟媳和弟弟相繼去世,許聖傑不顧自己肝病纏身,靠著五保金、裁縫手藝和兩畝薄地,隻身照顧兩個孩子並供他們一路求學。在弟媳、弟弟相繼離世的12年裡,他既當爹又當媽,歷經艱辛把兄妹倆撫養成人,不離不棄。
  • 從「羔羊跪乳」談孝敬之道
    你看我,從來不管小雞們的吃喝,全由它們自己去撲鬧哩。」羊媽媽討厭母雞的話,就不客氣地說:「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頭來犯下擰脖子的死罪,還得挨一刀,對你有啥好處?」氣走母雞後,小羊說:「媽媽,您對我這樣疼愛,我怎樣才能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羊媽媽說:「我什麼也不要你報答,只要你有這一片孝心就心滿意足了。」小羊聽後,不覺下淚,「撲通」跪倒在地,表示難以報答慈母的一片深情。從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
  • 1歐元賣麵包店 賣流浪漢以報答救命之恩
    1歐元賣麵包店 賣流浪漢以報答救命之恩時間:2016-04-14 22:38   來源:蘇北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歐元賣麵包店 賣流浪漢以報答救命之恩 法國麵包店老闆米歇爾弗拉蒙為報答流浪漢傑羅姆奧肯的救命之恩,決定將位於東部城市杜萊的麵包店賣給奧肯,僅象徵性收取1歐元。
  • 慈禧對光緒有養育之恩,為何最終卻鬧得水火不容?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大清朝第十位皇帝、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突然駕崩,讓人措手不及。留下的權力中空迫使皇室內部宗親在西暖閣召開了緊急會議,在會上,圍繞皇位繼承人的選擇展開了激烈討論,最終,由慈禧拍板:醇親王之子即日入承大統!就這樣,年僅4歲的光緒成為大清的第11位皇帝在封建社會,能夠登上皇位是無上榮耀。
  • 感悟恩情,需要我們用一生傾力報答
    天地護愛之恩人處天地間,生命之食取天地精華,生命成長享雨露陽光,我們享受人生,應知上有天上日月之恩、星辰之美,下有大地養育之恩、河山之魅,空中氧氣給我們呼吸,自然水流給我們解渴……愛護環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美化地球,我們每個人不僅僅要感恩天地,因為它是我們共同的生命搖籃
  • 為報養育之恩,菲律賓男子為養父母買豪宅:他們雖窮卻把我養大
    菲律賓男子傑維·拉扎羅·巴迪萊二世從小被一對貧窮卻善良的夫婦收養,他們很窮,卻儘自己的力量把傑維養大成人,現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傑維為養父母購建了一座如夢似幻的漂亮房子,以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數十年前,一對處於社會底層的夫婦--納奈和塔泰收養了一個小男孩—也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傑維,儘管他們的生活負擔十分沉重,卻仍然盡力給了傑維他們能給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