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中國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人們是這樣子

2020-12-12 騰訊網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田邊放牛的男子和騎自行車的父子倆。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男子在北京天壇公園裡留影。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一個中年男子和一個老大爺,兩個都穿著深藍色的衣服,戴著帽子。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剛剛下過雨的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行人稀少,只有少數的幾個騎著自行車經過,馬路中間有一個交警正在指揮交通。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圖為無錫市的街頭一角,那時候擁有自行車的人都是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好的。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放學了,小夥伴們結伴回家。那時候的人們,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黑灰藍這幾個顏色。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一個穿著警察制服的男子推著自行車載著年幼的兒子,在他們後面是非常擁擠的人群。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家三口在外面曬太陽,媽媽拿著一個小板凳。那時候女人最流行的髮型就是梳著兩個麻花辮。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圖為兩個年輕女孩和一個青年男子到北京的郊外遊玩。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圖為七十年代的三個女人,穿著打扮都差不多,穿著藍色、白色或灰色的衣服,梳著兩個辮子。

外國人拍攝的1973年歷史老照片:一個小男孩和他的媽媽以及阿姨坐在地上休息,小男孩拿著一本書在翻閱著。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外國人拍攝的70年代中國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人們是這樣子!
    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對夫妻和一位老大爺翹著二郎腿坐在一條長板凳上。 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男子推著一輛自行車,自行車後座綁著一個竹筐,他的孩子坐在裡面。在七十年代自行車絕對是一件奢侈品,是當時的「豪車」。
  • 外國人拍攝的70年代中國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人們是這樣子
    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對夫妻和一位老大爺翹著二郎腿坐在一條長板凳上 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家幼兒託管所,一群小朋友圍坐成一圈在玩耍。
  • 70年代中國珍貴老照片;想不到四十年前的人們是這樣子的
    197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七十年代的兵哥哥,非常的精神、帥氣。 197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二十世紀70年代,三個扎著綁子的女孩。
  • 1973年中國老照片:原來70年代中國是這樣子的,圖6讓人懷念
    197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坐在教室裡上課的學生,學生們坐在座位上認真的聽課。 197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1973,天安門廣場上的年輕人
  • 外國人拍攝的50年代中國老照片:沒想到60多年前的中國是這樣子
    5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北京的郵遞員,他們每人騎著一輛自行車去為人們送報。 5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1958年,兩個女人趕著毛驢車到鄉下去送貨,經過一條小溪,小溪裡面有三隻鵝在戲水。
  • 懷舊70年代的老照片(6)
    上個世紀70年代,眾多攝影家,拍攝了珍貴的中國風光人文照片,而今,我們編選10張每輯解讀,再憶那難忘的時光,並向原作者致以誠摯的謝意!1、1973年的無錫,由法國攝影家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拍攝,在無錫藝術刺繡中心內,三位繡女正在精心創作一幅宣傳畫刺繡。2、1971年的上海,由法國攝影家馬克·呂布(Marc Riboud)拍攝,一位上海芭蕾舞團的年輕女演員,坐在凳子上,前方桌子上放有一本紅寶書。
  • 1973年,法國攝影師拍攝的中國老照片:滿滿一波回憶殺
    1973年,法國攝影師拍攝的中國老照片:滿滿一波回憶殺 我國建國之後,作為東方大國,在國際上享有一席之地,西方的一些國家先後來華訪問,意在建立友好關係。
  • 老照片:70、80、90年代吃在中國
    吃在中國在網上找了些零零散散的老照片,關於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吃在中國,供大家欣賞。這些照片大多是外國人拍攝的,其中很多是馬格南圖片社珍藏。 70年代 · 吃在中國
  • 益陽故事:70年代的益陽老照片
    No.41972年10月湘黔鐵路建成通車,湘黔鐵路從安化縣內西南角通過,在平口鎮設立縣級安化站,如今有每天有十幾趟客運列車通過,是安化境內唯一條通過的鐵路。70年代初,被拆毀前的裴公亭舊影. No. 16這是一組70年代初針織廠的檔案影像記錄。益陽的自然條件,宜發展麻、棉、蠶絲等天然紡織原料,紡織業歷史悠久,而益陽針織業最早興起於1919年,而後像「珍記」、「達人工業社」、「維新」益陽民族品牌在民國時期聞名揚全省。建國後進入公私合營時期,把達人工業社等民族品牌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並聯合小型針織生產戶成立了公私合營益陽針織廠。
  • 老照片:1973年的天津,當時的南開大學周邊還是一片空曠
    天津是一座因漕運而興起的城市,天津城建成於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是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的風雨滄桑,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73年的天津。跟隨著這組老照片,帶大家去看看那時的天津。圖為1973年的天津和平路俯瞰。
  • 1953年中國百姓真實老照片:沒想到50年代的人們是這樣子
    1953年中國百姓真實歷史老照片:圖為上海一家紡織廠的4個女工人這是一個大家庭,祖孫三代十口人,非常的溫馨。
  • 鎖眼偵察衛星1973年拍攝 南京市玄武湖周邊 清晰度感人
    所有衛星圖片均來自美國60年代初到70年末發射的鎖眼系列照相偵察衛星,它是美國60年代開始使用的偵察衛星,主要有KH-1、4、5、6、7、 8、9、11、12等九種型號。上圖就是鎖眼偵察衛星於1973年拍攝的南京市玄武湖附近衛星地圖,照片編號:D3C1207-200158A018,從拍攝畫質和解析度來看,雖然是黑白照片,但是照片的清晰度相當感人。
  • 70年代老照片,恍如隔世!
    70年代,距今40多年,不算太遠,那些經歷已是恍如隔世。
  • 70年代中國老照片:穿綠軍裝非常帥氣
    每一張老照片,都是時光的標本,定格的卻是永恆的故事。點擊標題右下角的【關注】,每天精彩推送!.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對夫妻和一位老大爺翹著二郎腿坐在一條長板凳上。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農村裡的農民正在田地裡幹活,有的在插秧,有的牽著牛在耕田,還有幾個小孩也在田地幫忙。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三個穿著綠軍裝的軍人,非常帥氣,左邊兩人雙手擦褲兜一看就是普通士兵比較稚嫩,右邊這個應該是幹部,服裝多兩個口袋,看著比較穩重。
  • 1973年——一組絕版老照片,非常珍貴!
    靜靜閱讀     享受時光1973年,法國攝影師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跟隨法國總統蓬皮杜的訪問團來到中國,呆了兩個星期。那個年代,外國人想要取得中國籤證非常困難。如果不是因為這次「政治活動」,布魯諾基本不可能進入中國。
  • 老照片:70年代的天津,承載著老一代津門人永遠的回憶
    這是一組70年代天津的老照片,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40多年前的老津門的模樣。圖為70年代的天津老城廂東門附近,德配天地牌坊前的街景。 70年代的天津地鐵新華路站。1976年1月,天津地鐵新華路至海光寺段建成通車,成為繼北京之後國內的第二條地鐵。
  • 外國人拍攝的清朝老照片,有錢人吃飯和窮人吃飯有什麼差別
    外國人拍攝的清朝老照片,有錢人吃飯和窮人吃飯有什麼差別 外國人拍攝的清朝老照片:窮人孩子在路邊吃飯
  • 90年代中國老照片:圖一讓人臉紅,圖五你肯定懷念
    90年代中國老照片:圖一讓人臉紅,圖五你肯定懷念1996年中國歷史老照片:96年的大學女生宿舍,兩個人正在換衣服,被拍攝了尷尬的一幕。1996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兩人跑到小樹林約會,女孩有點害羞1996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學校食堂,大家一起吃飯沒飯貧富之分。
  • 70年代,那些無與倫比的照片
    1970年,幼兒學大人。曉莊/攝。1970-1979年,這10年屬於20世紀的70年代。70年代,對於中國而言是一個特別的年代,這是一個轉型的時代,一個邁入新時代的時代。今天我們翻閱70年代一張張老照片,難以想像,今天的經濟發展成果是在40年前那樣的一個時代開啟的。
  • 老照片:外國人攝影鏡頭下1984年的成都,懷念那個純真的年代
    這是一組外國攝影師拍下的1984年的成都,這組老照片如實記錄了36年前的成都的城鄉面貌和人們的淳樸生活。1984年的成都是什麼樣子?如果你的記憶已經模糊,不妨隨著鏡頭,讓我們一同回顧。圖為1984年的成都俯瞰,那時的成都還沒有如今這麼多的高樓大廈,也沒有大都市的喧囂,看上去安寧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