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又憂慮!撿來的孩子考上了大學

2020-12-14 西部點評

「特別感謝這個家,如果不是他們,我可能在那個冬天就凍死在了外面。」趙陳龍哭得稀裡譁啦。在網上看到自己被集美大學錄取的那一刻,這名22歲的大男孩再也無法控制住感情。

身材瘦小,穿著一身運動服,看起來略顯侷促——當趙陳龍站在我們面前時,我們甚至有點不敢相信,這個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小好幾歲的男孩,今年以超過分數線158分的成績考入了廈門集美大學。

得知自己考上了大學,趙陳龍給母親買了個智慧型手機,幫母親加上了微信,便於聯繫。

趙陳龍是個撿來的孩子。2000年3月21日清晨,趙陳龍的養父趙連清和養母陳玉英將放在門口的趙陳龍抱到屋裡。那天夜裡下著大雪,趙陳龍渾身凍得發紫,呼吸非常微弱。陳玉英解開棉襖將趙陳龍揣在懷裡捂著,一直到傍晚才把這個小生命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對於年過半百的趙連清老兩口來說,撿到這個孩子,比撿到任何寶貝都要高興。由於自己姓趙,老伴姓陳,老兩口望子成龍,於是便給這個孩子取名趙陳龍。

老來得子的趙連海夫婦把小陳龍當成了寶,小時候的趙陳龍天天趴在母親的後背上,母親餵豬、餵雞、拔苗都把趙陳龍背在後背上。直到5歲懂事了,看到母親漸漸駝背,趙陳龍不忍心母親勞累,再不肯讓母親背了。「我在媽媽背上一趴就趴了5年,媽媽的後背成了我溫暖的『小窩』。媽媽背我的布兜,我現在還珍藏著,它是我人生中永恆的紀念。」趙陳龍告訴記者。

從小學到高中,家裡的土炕是趙陳龍學習的唯一「課桌」

趙連清家雖然清貧,但是他們寬厚、仁慈的品質在趙陳龍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善良的種子。在普通家庭的孩子還對父母撒嬌哭鬧時,7歲的趙陳龍已經開始幫助父母分擔家務。餵雞、餵豬,收拾碗筷。每當媽媽做飯時,他就幫著燒火。淘米、擇菜都是他的拿手好活。10歲時,趙陳龍已經是幹農活的好手了,扶犁杖、種地、拔苗、鋤草,從不會到熟練,他已經慢慢的承擔起家裡主人的家務了。這份勤快、孝順,令村裡的父老鄉親都稱讚不已。

「11歲那年秋天,龍龍幫著扦谷穗,扦了一下午,手上磨的全是血泡,我們老兩口心疼的不得了。這孩子犟,不讓幹他不停」母親陳玉英說。「沒有爸媽,我可能就凍死了,我當時還小,不能掙錢養家,但為他們分擔些勞動還是能做到的。」

趙陳龍家裡今年種了2畝地的穀子,由於乾旱,穀子長的不是很好。趙陳龍在鋤地。

有一次,中午放學很久了,老兩口左等右等,卻遲遲不見孩子身影,急得二老滿山去找,最終在一個山旮旯裡,發現了正推著獨輪車的他,小小的獨輪車裝滿了豬草,因為年紀太小,推車費力,所以沒能按時到家。這哪裡像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所言所為?有人問趙陳龍,比起一般孩子,你吃苦更多,享受更少,感受如何?趙陳龍是這樣回答的:「我已經長大了,這些事也是力所能及的,沒什麼辛苦的。」

媽媽照顧一家人很辛苦,每天晚上趙陳龍都會端來熱水為媽媽洗腳,一雙小手撫摸著媽媽的腳,說:「媽媽,您為我操勞了這麼多年,辛苦了」。體貼的話語每每讓媽媽感動流淚。別人看他懂事,常給他蘋果,梨等一些水果,他不捨得吃,總是拿回家給母親吃。趙陳龍的母親患有瘙癢症,半夜後背癢的厲害,趙陳龍夜裡一有動靜就馬上醒來,幫母親搔癢。媽媽歉意地說:「龍龍,辛苦你了」。趙陳龍自豪地說:「媽媽,『香九齡,能溫席』,我都十多歲了,照顧你是我應該做的。」

儘管陳設簡陋,但牆壁上的獎狀成了家裡最美的「擺件」。

趙陳龍是個懂事的孩子,深知父母的不易。上初中,住校了,別人家的孩子每個月的零花錢都是30元,50元的,母親每星期只能給他3—5元,他捨不得花。尤其是夏天,很多孩子喝冷飲吃雪糕每天都花掉幾元錢,可是趙陳龍卻一分錢都捨不得花。趙陳龍的母親患有高血壓、哮喘病、心臟病、風溼病,他把媽媽給的錢積攢下來,留著給多病的媽媽買了牛黃降壓丸、咳喘素、安乃近等藥品,到周末放假時給母親帶回去。媽媽實在心疼趙陳龍,對他說:「孩子,你還小,別太克兌自己,該花的錢也得花」。趙陳龍誠懇的對媽媽說:「媽媽,你們掙錢不容易,雪糕我可以不吃,渴了喝水就行。你身體不好,病了不吃藥硬挺著,我不忍心看你難受。」一番話說得媽媽既感動又心酸。

趙陳龍不僅不向家裡要零花錢,還總是想方設法的,補貼家用。他常在課餘時間獨自上山,撿杏核,撿蘑菇,頂著烈日,一撿就是幾個小時。積少成多,一暑假的勞動可以換來700多元的報酬,趙陳龍把它交給父母,並為自己可以為家庭出一份力感到無比的高興。

15歲的趙陳龍一個暑假撿的山杏核,可以賣700元。他把錢全部交給母親補貼家用。

「龍龍有顆善良的心」父親趙連海對記者說。

那是趙陳龍10歲那年的中秋節,父親領著他去祭拜掃墓,走在大山上,他拿著兩個月餅,一步一回頭的向其生母住的方向張望,到了墓前,父親點著了紙錢,趙陳龍兩隻眼睛一直盯著墓前祭奠用的兩個月餅。養父懂了他的意思,「龍龍,給你媽媽送去吧!」趙陳龍興奮的拿著兩個月餅,飛快的跑向生母家。路上跌了好幾個跟頭,但是趙陳龍寧願把胳膊磕破皮,也把月餅用雙手緊緊的護在胸前。「媽媽一個人,沒人照顧。過節了,想讓媽媽也嘗一口月餅」

只為了能讓生母也嘗一口月餅。趙陳龍,一個才僅僅10歲的孩子……

趙陳龍的生父去世了,生母是個聾啞人,還患有疾病。一次,學校要收23元錢的費用,養母沒零錢,給了他兩張20元的紙幣。中午放學回來進院後,母親看到趙陳龍的表情很不自然,就問他怎麼了。趙陳龍說對母親說:等吃完飯我告訴你一件事。原來趙陳龍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生母在前營子的村口亂逛,趙陳龍知道母親犯病了,看著還沒吃飯的生母,趙陳龍忍不住落下了眼淚,他用剩下的17元錢給母親買了2包方便麵,2包掛麵,幫母親煮上,看著她吃下才回家。之後他對陳玉英說,等我撿杏核掙了錢把17元給媽媽補上。陳玉英生氣的對兒子說:「她是你的親媽,照顧她是你應該做的,錢花在該花的地方,媽媽怎麼能生氣呢?都是一家人,還說這樣的渾話。」

在父母的眼裡,趙陳龍是個好兒子。

在左鄰右居眼裡,趙陳龍是個助人為樂,淳厚善良的好孩子。

村裡有個老人叫梁庭棟,今年82歲。患有腦血栓後遺症。走路困難,生活幾乎不能自理。每逢周末,趙陳龍都要到梁大爺家照顧老人。給老人倒尿,幫老人燒炕,扶老人上廁所,幫老人擦屁股。每當看到老人沒吃飯的時候,總是先給老人熱飯,幫助老人打掃房間,收拾衣服,水缸打滿水。幹完活,還和老人聊天,講故事給老人聽,講在學校裡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老人被他逗得開心極了。老人年輕的時候喜歡看戲,也喜歡唱兩口。每年夏天,村裡來了皮影戲班子,從每晚8點唱到12點,戲臺與趙陳龍的村子隔了一條河,趙陳龍把老人扶到河對岸,到了12點皮影戲散場,再把老人扶回來,來回要4個小時,到家時幾近午夜2點,7天的皮影表演,他天天堅持如此。「有龍龍陪著我,我一點也不孤獨,幸福著呢!」老人高興地說。

趙陳龍為鄰居粱庭棟爺爺擦洗。

孝敬父母,和睦鄰裡,類似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

70多歲的老奶奶梁彤去山上撿杏核,一袋50斤的杏核自己扛不動,12歲的趙陳龍爬了10裡的山路,幫老奶奶扛到家。

66歲的梁酷大爺患有嚴重的靜脈曲張,走路困難。趙陳龍有空就去他家幫著圈羊,抬水。

鄰居尚永河家失火,他喊人幫忙救火,幫著往外抬糧食,搬電視。第二天又幫忙把過火的檁木從房上拆下來,把能用的磚瓦歸攏到一起。

2012年7月,一場大雨將村子裡的路衝壞,趙陳龍拿著鍁鎬,把雨水衝出來的石頭一塊一塊的摳出來搬到路邊,然後再把路鋪平,趙陳龍用了足足3天的時間才將200米長的村路修好。

2013年5月,趙陳龍隨集體去縣城參加中學生足球比賽,他偶然在天義高級中學門口撿到了50元錢,等了許久也沒人來認領。碰巧的是,在回到住宿地點八裡罕中學門口又撿到了50元,在找不到失主的情況下,趙陳龍把這100元交給了帶隊老師,100元可能並不算很多,但卻是他兩個星期的生活費。面對大家的誇讚,趙陳龍倒不好意思起來:「沒什麼值得表揚的,誰撿到都應該這樣做,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母親一直這樣教育我。」

趙陳龍就像一小截被命運丟棄的蠟燭,善良的人點亮他,他就歡快地燃燒起來,還給人們光明和希望。

因為上學住校,趙陳龍上學前總是把鄰居梁酷大爺的水桶打滿水。

2013年,趙陳龍被評為寧城縣孝老愛親道德模範。

2016年,趙陳龍考上了高中,因為家裡非常困難,他交不起學雜費和食宿費。寧城縣委宣傳部的領導及時與學校溝通,免除了趙陳龍的學雜費和食宿費用。趙陳龍也非常爭氣,上高中後,他付出了超出常人幾倍的努力 「從小山村到縣城,感覺跟其他同學的差距太大了,不得不多花時間來趕上。」趙陳龍經常夜裡很晚才睡,千方百計擠時間學習。

高中三年,趙陳龍一直在做學習計劃,但沒幾天又覺得不實際,然後推翻重做。「感覺一直在逼自己,逼著逼著就習慣了,很多計劃也就因此完成了。」

寧城地震臺臺長胡曉海一直在關懷著趙陳龍,送給趙陳龍家的4隻羊現在繁殖到了30多隻。去年賣了6000元,今年到現在已經賣了8000元。

趙陳龍家是貧困戶,政府給補貼買了4頭驢,今年已經繁殖到了9頭。趙陳龍擔心自己上學後父母太累,準備賣掉5頭。摸著已有感情的毛驢,趙陳龍有些啥不得。

趙陳龍是個孝順的兒子,在得知自己考上大學的那一刻,自己既高興又憂慮。高興的是自己終於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憂慮的是父親身患癌症,母親患心臟病、哮喘多年,自己上學後父母無人照顧。

「趁著上學前的假期多幹點活,減輕爸媽的負擔。」餵驢,餵羊,割飼草、撿山杏核、鋤地……趙陳龍啥活都搶著幹。

「大學畢業後如果父母願意,我想帶著父母和生母一起去工作的地方。」(方豔 韓小偉 馬玉紅 馬大勇)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撿來的孩子:下輩子,請別扔下我了
    母親年輕的時候打過胎,後面想要孩子的時候卻一直沒有懷上,穿梭於各大醫院,兩個人都檢查了,錢花了,藥吃了,就是一直懷不上。到了35歲的時候,在奶奶的勸說下,通過一些小門路抱養了她。可不到一年的時間,再次嘗試試管的母親,終於懷上了。
  • 她是被撿來的孩子
    於是,嬰兒甜甜的一笑,把夫妻倆逗樂了,她們高興的把她撿回家,繼續了美麗的生命。當她漸漸地懂事,她從小夥伴們的言語中,從別人的悄悄議論裡,便知道自己是被撿來的。她很愛自己的父母,也很乖巧,聰明伶俐。她多希望自己和別的孩子一樣,是父母親生的。快樂的她,偶爾也是有著剎那的傷神和傷心。
  • 那個撿來的孩子,被她的弟弟保護著
    村裡的二丫頭很小就知道一件事情:自己是撿來的孩子,因為媽媽不會生小孩。周圍的人並不避諱二丫頭是撿來的這個事實,二丫頭也習以為常,二丫頭跟村裡其他的孩子一樣調皮好動,並沒有受這件事情的影響。二丫頭這才知道自己是個沒人要的孩子,可是她並不灰心,依舊樂觀的生活著。爸爸也很快再婚了,新媽媽是一個胖胖的女人,好像比爸爸年輕,爸爸把新媽媽當祖宗似的供著,好吃的好喝的,好多二丫頭沒吃過的東西,爸爸都買來給新媽媽放在抽屜裡,好讓新媽媽隨時吃一口解饞的。
  • 自家孩子考上清華北大是種什麼體驗?要不要殺雞宰牛、美酒宴請?
    不必要殺牛,宰羊的首先考上了重點大學肯定是好事,誰家都指望自己家的孩子考上大學,但是考上了大學也不要說太高調了,不是說不能慶祝,但是也要看自己家的推薦吧,就是不必要殺牛,宰羊的,就簡簡單單請親戚朋友吃個飯慶祝一下就好了。
  • 偉大的母親麥方瓊:87個孩子中有90%考上了大學,11個考上了清華,9個...
    麥瓊芳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如果走在街上沒人會多看她一眼,但是在百色,她是家喻戶曉的模範,也是87個孩子和二十多位老人的「恩人」。普通的出身,不凡的精神對於1960年出生的人而言,對於生活的困難相信是深有體會的,這一年也正是麥瓊芳出生的年份。
  • 那些家長重金購買學區房的孩子,最後孩子都考上好的大學了嗎?
    因為這樣的房子能夠幫助孩子就讀重點學校,享受更好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聲,他們都想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那些花重金購買學區房的人,他們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都考上大學了嗎?身邊很多朋友特別關心那些購買重點學區房的家庭,他們想要知道他們的孩子是不是都考上了好大學。
  • 一個乞丐的自述:我的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
    閱陽考上大學,他對培養青臣也更有信心了。老朱只上過四年小學,卻相信、尊敬知識。他說話帶點河南鄉音,語言清晰生動,言談間有一種難得的清醒,他說,作為一個人,必須有三個夢想:第一個是似乎達不到的,第二個是有可能達到的,第三個是能達到的。閱陽考上了大學,老朱說這是閱陽一個人邁入了夢想的門檻,要改變家庭的命運,自己還任重道遠。
  • 孩子考上了武漢大學法學專業,未來發展前途如何?
    「孩子考上了武漢大學法學專業,未來發展前途如何?」有人問。孩子考上武漢大學的法學專業,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武漢大學本身是一所頂尖的985大學,每年在各種款式的大學排行榜中都位居國內前列。「五院」我們就不說了,和武漢大學基本上沒有多大的關係,那麼「四系」到底是哪四大系呢?其一是北京大學的法律系,其二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法律系,其三是武漢大學的法律系,其四是吉林大學的法律系。由此可以看出,武漢大學的法學專業是非常牛的。所以,法學專業是武漢大學的王牌專業之一,法學在武大位列A檔學科之一,該專業在武漢大學是相當熱門的一種存在。
  • 孩子考上中山大學,但全家無一人高興,都是因為被這個專業錄取
    按照道理來說,被學校錄取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可是卻有這麼一位考生被中山大學錄取後,全家沒有一個人高興,只因為是被這個專業錄取的!那麼這位考生到底上的是什麼專業呢?這個專業是典型的熱門學校中的冷門專業,也不知道考生是該高興還是應該不高興,專業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畢業後就業是超級困難的。
  • 考上四川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的補習費
    最近幾年來,很多家庭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有的小孩不僅平時要認真上課,課外時間也基本被安排得滿滿的,除了各種興趣愛好班,還有大量的補習課,從預習、複習到補落下的功課,只要與學習有關的環節,有條件的家長基本都會去嘗試一下。
  • 目前高中生考不上大學的概率有多低?但是考上大學並不意味著一切
    在過去,一個家庭中有人考上了大學是要宴請賓朋請客慶祝的。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相比較於考上大學,考不上大學才是一件稀罕事兒。高中生沒考上大學的概率到底有多大?1.高考的通過率為90%,想要考上大學並不難,只有一些個別的學生考不上大學。
  • 自閉症少年考上大學之後
    自閉症患者常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因為先天性大腦發育障礙,他們似乎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難以融入社會。2008年,指揮家曹鵬和女兒曹小夏一起在上海創立了天使知音沙龍,希望能用音樂打開自閉症孩子的耳朵,進而打開他們的心。 小戴年僅7歲時來到剛成立不久的沙龍,12年後成為這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考上大學的他,命運會就此改變嗎?
  • 孩子考上了理想大學,母親發朋友圈炫耀,兒子抱怨卻讓母親捧著
    王女士在網絡上分享兒子的事情,無非就是兒子取得的成績,因為王女士的兒子是一個學習非常好的孩子,曾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地重點高中。因為那件事,黃女士在朋友圈裡發了很多關於兒子學習的事跡,有些朋友會給王女士點讚,有些朋友則不理會王女士,因為王女士這種炫娃的行為讓大家都很不滿。
  • 姐姐考上重點大學,母親卻扣下學費給弟弟,女兒從此與大學無緣
    但也有一些家長,仍然保持著「重男輕女」的觀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孩子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你讓我養你?你還記得以前你是怎麼對我的嗎!」英子衝著自己的母親哭喊道:「怎麼,看我過得還可以,你們就要毀了我的生活嗎?你找你兒子去啊,找我幹什麼,當年你們不是說就當沒我這么女兒嗎?」
  • 五快遞小哥同時考上大學,給孩子做榜樣,網友:別人家的爸爸!
    原來這五位快遞小哥同時考上了大學,並且是同一專業,這五個快遞員年齡最大46歲,年齡最小26歲。五個人同時考上大學,因為網友的熱烈討論,也有記者趕去採訪,詢問他們考大學的初衷。卜春光在這幾個人當中屬於比較困難的,今年36歲,女兒剛上初中,而妻子患有尿毒症,他報考大學除了圓夢之外,也是為了給女兒樹立榜樣,更為了通過學歷和知識提高收入,為家庭創造更好的條件。
  • 高一開學,孩子成績排在班上前十名,高考時能考上什麼樣的大學
    對於孩子的提議,這位家長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所以就問我,高一在普通班排名前十,將來到底能夠考上什麼樣的大學,看看孩子是否值得轉到普通班。高一普通班前十,高考能考上什麼大學?對於這個問題,在學習君看來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高一年級僅僅只是高中學習的起點,在高中三年的學習之中,會影響孩子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沒準孩子高二、高三沒努力呢,那樣自然也考不上什麼好大學,要是孩子努力了,清華北大也不是沒可能。
  • 心理測試:你最喜歡哪束花,測出你的孩子考上大學的機率有多高
    A:你考上理想的大學的孩子的機率為80%。如果你的孩子在藝術之前的訓練,那麼今年他註定被錄取到藝術類的大學,因為他天生就有藝術天賦,你的孩子很聰明,也很喜歡學習和閱讀,雖然多少他有些偏科,但是他的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他能考出這個理想的結果是,他能夠如願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B:你的孩子考上理想大學的機率是50%。
  • 嚴重偏科,逆反不聽話,激將法讓他考上重點大學
    班主任多次找了家長談話,家長沒有時間管理孩子,也對孩子沒有寄託太大的希望。門門他都拉後腿,所以老師們都常常恨他,認為他是無可救藥的,漸漸地,就把他放棄了。我的英語也被他拉下,我忽然想到,反正他不學英語,乾脆讓他畫畫吧!
  • 農村農民孩子考上大學,要面臨哪些問題?這些不能忽視
    農村農民孩子考上大學,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然而,進入大學後,他們面臨的問題,往往也會比其他同學要更多。那麼,他們要面臨哪些問題呢?這些問題,他們又可以如何一一應對?農村農民孩子多是多子女家庭,一般來說,父母供子女上學後,家庭經濟是相對拮据的。那麼,他們可以給子女的生活費都相對有限。因此,對於這樣的農村孩子來說,他們進入大學後,往往要面臨經濟窘境問題。
  • 考上了重點高中,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學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考上了重點高中,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學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中考和高考是我們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考試,很多人覺得進了重點高中,已經等於向好大學的校門邁進了,不過進入重點高中就可以考上好的大學嗎?當然是否定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