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與愛心志願者將禦寒物資整理好送達到困難群眾手上。 圖片來源:肇慶市紅十字會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及時的幫助。 圖片來源:肇慶市廣播電視臺
寒潮來襲,氣溫驟降,溫暖卻在「升溫」。連日來,為積極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廣東省肇慶市各相關單位以及志願者們不畏嚴寒,紛紛為老人、婦女兒童、困難家庭、流浪者等進行走訪慰問、送去禦寒物資,讓「暖風」吹拂著肇慶的每個角落,溫暖市民群眾的心窩。
愛心呵護 有效保障困難群體
為切實做好應對寒潮的準備工作,肇慶市各地採取了一系列的防寒保暖措施,有關單位多次聯合社區街道、志願服務組織等深入到轄區弱勢群體家中,進行排查摸底並開展慰問活動,為困難群體送去寒冬裡的溫暖。
端州區城東街道對外開放了4個綜合防災救災庇護場所,配置了暖爐、棉衣、棉被,床等防寒物資,方便讓有需要的居民進來避寒。鼎湖區婦聯率先對區內10戶困難婦女兒童家庭開展「暖心行動」,為她們送上羽絨被、暖水袋、慰問金等款物,全力做好抵禦寒潮的準備。
高要區民政局聯合各鎮對轄區低保戶、特困戶等困難群眾進行探訪排查,深入困難群眾家中走訪慰問,向他們送上棉被、棉衣等禦寒物資1000多套。四會市民政局深入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發放首批物資棉被450床、軍大衣200件、毛毯90床等到各鎮街五保戶、低保戶、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手中,使他們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封開縣婦聯志願者先後為7戶單親母親、孤寡老人和3戶孤兒送上棉被和面、洗衣液、禦寒衣物等生活用品,並為有需求的群眾發放棉被等保暖物資。懷集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到懷集縣光榮院開展慰問活動,並為老人們送上棉被、棉衣、保暖內衣等禦寒物資,使他們在寒冷的天氣裡「暖身」又「暖心」。
不畏嚴寒 紅十字博愛送萬家
連日來,肇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與愛心志願者們不畏寒風,將「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的愛心物資運送到肇慶市各縣(市、區),送達到困難群眾的手中。
據悉,「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是紅十字會系統堅持多年的一個對困難群眾進行人道救助的品牌項目,每年春節前會號召愛心人士籌集物資,分發給困難群眾,旨在幫助困難群體溫暖過冬。
2020年,在廣東省紅十字會、愛心企業和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下,肇慶市紅十字會籌集到價值20餘萬元的大米、食用油、棉被、衣物,以及應急救援物資等。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示,「我們諮詢了貨運公司,得知將這些援助物資送到各縣市區的運輸有點困難,於是我們就發起了求助,很快就有愛心企業和慈善機構的志願者表示願意義務運送。」在志願者們無條件的幫助下,僅用了4天的時間運送完物資,這些物資送到後將由當地的紅十字會發放給有需要的困難群眾,幫助他們抵禦這個寒冬。
關懷備至 防寒救助溫暖人心
「阿叔,你哪裡來的?晚上天氣冷,你有棉被嗎?要不要跟我們回去?我們這裡有地方住、有東西吃。」……入冬以來,為切實保障在肇慶市流浪乞討人員的基本生活,肇慶市救助管理站積極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力度,多方勸導、引導需要幫助的人來到救助站禦寒避寒。
每到寒冷天氣,氣溫達到10攝氏度以下,肇慶市救助站就會馬上啟動寒冬送溫暖應急預案,每天不少於三次,來到城區主要車站、公園、銀行櫃員機、市場以及橋底等有可能出現流浪乞討人員的地方進行巡查,提供及時的幫助。對確實不願意到站受助的,及時送上棉衣、棉被和食品等救助物資,還遞上印有救助站地址、聯繫方式的宣傳冊,引導其有需要時可隨時求助。
在巡查過程中,救助站工作人員還會給周邊的市民和商鋪檔主派發宣傳單,呼籲他們如發現流浪乞討人員,請撥打24小時救助熱線,工作人員就會趕到現場,為有需要的人送上溫暖。
自2020年11月27日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以來,肇慶市救助站共派出90車次、180人次開展街面巡查,救助困難群眾36人次,並送上一批保暖防寒物資。接下來,肇慶市救助站將進一步加大街面救助力度和救助巡查密度,持續開展嚴寒天氣下的全天候和全方位救助,努力為流浪乞討人員解決臨時生活困境,提供及時、溫馨、暖心的救助服務。
解決隱患 全力以赴做好防範
為確保寒潮天氣期間供電安全可靠,南方電網廣東肇慶德慶供電局、懷集供電局等密切關注氣溫變化,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針對電網結構變化和冬季運行特點,強化負荷預測,開展電網運行風險事故預想,確保及時準確處置電網故障異常。對於容易受寒潮、冰凍天氣影響的線路,供電部門還制定了應急預案,遇到突發情況能夠及時組織人員清理線路通道,降低樹障隱患。
此外,德慶供電局還積極組織黨員服務隊開展志願活動,來到困難群眾家中和敬老院檢查用電線路、發放安全用電資料、講解冬季用電安全知識,讓他們安全在家。懷集供電部門則應用紅外測溫儀、無人機等巡檢手段,嚴密監視電網、線路等潮流變化情況,及時發現並消除各類問題隱患,嚴防惡劣天氣造成設備故障。(肇慶文明網 杜沁瑤 慕容桂珍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