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劇荒的小夥伴是不是也在找以前的老片子來看了,不得不說,現在沒有新電影上映,而各類電視劇又難看的要死,那也只能看看以前的老片子了。
今天推薦的電影是2011年的冒險類題材電影《127小時》,《127小時》(127 Hours),美國電影,由丹尼鮑爾執導,詹姆斯弗蘭科, 麗茲卡潘等主演。
講述了其2003年在猶他州攀登大峽谷時發生意外,其右手前臂被巨石壓住而動彈不得,在經過127個小時的不懈努力最終自斷手臂求生成功的故事。
影片於2010年9月的多倫多電影節上舉行全球首映,並獲得83屆奧斯卡金像獎六項提名。
電影劇情:2003年5月美國登山愛好者阿倫·拉斯頓在猶他州一座峽谷攀巖時,因右臂被石頭壓住被困5天5夜,為了逃生,他強忍劇痛,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先後將橈骨和尺骨折斷,用自己的運動短褲當作臨時止血帶,然後用小刀從肘部將右前臂硬生生切斷。
從巖石下脫身後,為了與失血搶時間,他以超人的毅力爬過狹窄和風力強勁的峽谷,緣繩下到60英尺深的谷底,再步行5英裡後與營救人員相遇,終於成功生還。
看電影多的小夥伴都知道,《127小時》 的風格有點類似於《活埋》和《冰峰168小時》、《潛水鐘與蝴蝶》。單一的場景,緊張的氛圍,全部的故事情節展開基本靠演員一個人在推進。這一類電影是非常考驗演員能力、導演能力和攝影的。
《127小時》在豆瓣也是屬於高分電影,8.1分的評分在同類題材的電影中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
不得不說,《127小時》中長鏡、枯鏡、暖鏡、深鏡、手持鏡的完美結合,Danny Boyle大師級的攝影,Franco漂亮的獨角戲和臆想穿插,熱淚盈眶的OST,華麗流暢的剪輯,關於人生存價值的探討和啟發,全片充滿了亮點,割手筋那兒牛逼的有點過了看的我渾身不舒服。
最有感觸的是Aron最後的頓悟「這塊石頭一直在等著我,即使它曾經是塊隕石,在一萬萬億年前,穿過大氣層,一直在等我。我的一生都是為了此刻,從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將我帶到這,地球的裂縫中。
只有在你直面死亡的時候,才真正有機會看清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靈魂,而那就是讓你能夠繼續與死亡對抗的力量源泉。保爾在127裡面不僅風格上延續了那種獨特的花哨,炫目的攝影精彩的配樂都一如既往的高水準,這次還對故事化繁為簡以小博大,但還是沒能達到我的期待。
很多人拿《127小時》和貝爺的《荒野求生》對比,一個是電影,一個是荒野求生節目,兩者應該是沒有太多的可比性。就算是從冒險的類型來對比,節目效果和電影效果還是兩個相差很大的東西。
雖然《127小時》改編自真人真事,而電影中的演員表演和攝影也都做到這一點了。看的時候每一個鏡頭都是處於緊張狀態,跟著主角所處的環境和遭遇心情都是在發生改變的,也這也就是鬼才導演的厲害之處。
在生死邊緣,你還能做些什麼呢? 你追求戶外的刺激,在險中挑戰體能的極限,可是,你卻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被困在夾縫中,無法逃脫,沒有外人接應,叫天不應地不靈,刀子鈍得都割不下自己的手臂,於是,你時而回憶著親人朋友的片段,時而陷入夢中,時而絕望掙扎,時而樂觀強撐,什麼才是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