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昨日,我國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1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彭博社就此刊文,稱在美國、日本和德國經濟復甦疲軟之際,「中國已經證明,世界多麼需要中國。」
彭博社報導截圖
12月15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彭博社亞洲經濟專欄作家丹尼爾·莫斯(Daniel Moss)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已經證明,世界多麼需要中國」的評論文章。此前3小時,彭博社的另一篇報導對中國最新的宏觀經濟數據做出分析,稱其顯示了中國進一步領先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莫斯也正在關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加速復甦。他在文中表示,中國可能是今年唯一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11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前11個月同比增長2.6%。「這些數據表現都很強勁,且與經濟學家的預測相符」,莫斯評價稱。
圖自國家統計局官網,下同
莫斯認為,這證明了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特別是當四大經濟體中的三個都出現「問題」——德國和日本有可能出現雙底衰退,美國的反彈勢頭已經失去動力。此時,中國正是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者。莫斯稱,如果中國經濟保持這一復甦勢頭,人們將能樂觀預測明年全球經濟會強勁反彈。
莫斯進一步分析稱,中國這個第二大經濟體之所以能表現得如此亮眼,是因為在全球疫情面臨寒冬之際,其他主要經濟體正在採取限制措施來抑制當前這波疫情擴散。莫斯表示,這就導致了它們的經濟仍處在疫情陰霾之下。
德國新冠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居高不下,總理默克爾12月13日宣布施行「硬性封鎖令」,除了提供日常必需品之外的所有零售商鋪必須關閉。莫斯認為這對德國經濟將是「一個特別沉重的打擊」,這也意味著德國繼2020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出現下滑後,其第四季度經濟也將很有可能面臨收縮。
日本的情況也很嚴峻,在12月12日,其單日新增感染人數首次超過3000人。日本首相菅義偉被迫暫停了安倍時期的經濟倡議——一項名為「Go To Travel」的國內旅遊支援項目。另外,日本政府還把對部分地區的限制,轉變為全國性的限制,並將延長對餐飲店縮短營業時間的要求。莫斯稱,日本經濟尚未從2019年的消費稅上調中恢復過來,而如今這些針對疫情的限制措施,無疑將對其經濟造成巨大打擊。
在美國,隨著近期新冠疫情再度惡化,其勞動力市場的改善似乎停滯不前。美勞工部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激增,為9月以來最高水平。莫斯指出,如果美國會兩黨到12月底還不能就新一輪疫情救助計劃達成一致,數百萬美國人將在徹底失去失業救濟的情況下開啟新的一年。
相較之下,中國早前就以強有力的措施迅速控制住本國疫情。莫斯認為,儘管有些人對中國的封鎖措施指手畫腳,但對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經濟要能維持下去,並向好發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