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尚簡史|呼嘯而過的潮流文化

2021-01-07 搜尚美學

時尚是時間的產物,在綻放一瞬間的光輝之後,便迅速被人遺忘,走上腐朽的道路。

就像日本東京的街頭,呼嘯而過的電車,穿著全套LV奔跑而過的繁忙上班族,你很難細品流行前沿的時尚,它便馬上消失於轉瞬即逝的瞬間。

從日本旅行回來後,一度想要梳理之前對於日本時尚的片面印象。

從山本耀司到三宅一生,再到川久保玲,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日本設計大師,我似乎對日本時尚也沒有什麼能津津樂道的認知,只有一閃而過的詞彙和元素:橫須賀刺繡、暗黑系烏鴉族、動漫IP聯名、洛麗塔、褶皺。

若是說東京街頭的潮人聚集地在哪裡,還是略知一二,比如此次打卡地:銀座、新宿、原宿、澀谷和表參道。除了觀摩這幾個地標區域的行人look,周邊的特色小店也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只是因為年齡和喜好的風格,對原宿和澀谷仍代表次元文化的店鋪,並未做過多停留。

深入腹地後我的第一感受是,了解日本時尚還是從東京入手,而要細品東京時尚,其實具有代表性的時尚日雜,就很有發言權了。

只是當真正地踏足過這片土地前後,對這裡的時尚觸覺和感受會更加落地,再看日雜會倍覺親切,且不再止於表面。

了解時尚潮流變遷史,細數不同年代專屬風格,如同時光穿越般有趣,雖不曾經歷卻仿佛置身其中。我想這大概是熱愛時尚的人,對於時尚潮流文化背後的一種敬畏和尊重。

如今日本的設計大師早已為自己建立起享譽全球的時尚品牌和龐大粉絲群,除了廣為人知的知名品牌,日本也用自己獨特的文化深深地影響著亞洲時尚的變化。

今天就跟我一起來穿越回日本時尚史中重要的幾個階段:

日本最早的時尚始於1905年發行的《婦人畫報》,它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時尚雜誌,雖然現在已經屬於Hearst集團,但大部分日本女性的時尚啟蒙讀物就是從這本雜誌開始。作為創刊號封面來說,配圖和文字實在很中西合璧,飄逸的髮帶和飛翔的蝴蝶想要營造的畫風呼應,莫名覺得童真可愛。

時尚的培育從來都不是閉門造車,伴隨著外來產物的刺激和融合,1936年1月,定位high fashion、mode系的「裝苑」秉承「服裝的改善和普及」創刊,日本時尚開始逐漸進入都市女性群體。

1976 年,日本著名生活方式雜誌《POPEYE》誕生,創刊號帶來了首個以介紹UCLA Style為代表的美式西海岸風格,這種明快健康充滿運動風的風格,一改當時日本人心中學生運動盛行的大學形象。

代表美式運動風的 Outdoor Style 、Surf Style和代表民族風的 Folklore 風格迅速風靡整個日本,美國的運動文化也漸漸在日本普及,網球和衝浪開始在日本年輕人中盛行。

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的影響力也點燃了年輕人的熱情,以「Love & Peace」運動為載體以表達反戰的願望。除此之外,Heavy Duty / City Boy / Disco Style / Surf Style / Mannish Style,也是當時極為流行的風格穿搭。

1980年,日本進入繁榮蓬勃的泡沫經濟時代,人們身著鮮豔的純色和巨大的圖案的服飾,在原宿代代木公園用收音機播放Disico音樂圍在一起跳舞,當時這種風格的服裝大多由「Boutique竹之子「的品牌提供,因而當時的潮流人士得名「TAKENOKO ZOKU」(竹之子族)。

1982年,潮流青年把目光聚集到了逐漸嶄露頭角的本土設計師身上,他們顛覆西方服裝界重視剪裁和體型的傳統概念,剪裁簡單大膽,強調隱藏身體線條,設計理念開始強調「禁慾」和「宗教性」。

以山本耀司標誌性黑色酷剪裁及川久保玲「乞丐裝」為代表的服裝參展巴黎時裝周后,在當時的設計界引起軒然大波,被稱作「來自東方的衝擊」。次年,三宅一生在巴黎展示的服裝系列,因選用雞毛編織的面料而震懾了巴黎時裝舞臺。東京街頭就此出現大批具有衝擊力的崇拜者「烏鴉族」,這成為日本史上以時尚之名而發生的公然反傳統事件。

1989年,三宅一生推出的 「我要褶皺」系列,服裝的面料從一根絲線開始製作,採用特殊的「產品褶皺」工藝加工,賦予服裝一種渾然天成的褶皺效果。這種特殊設計的服裝一夜間傳遍大街小巷,從此三宅一生聲名大噪。

從1980年到1989年期間,Takenoko Zoku 竹之子族 / Rockabilly / Karasu Zoku 烏鴉族 / 1st DC Boom / Pirate Look / Vivienne Westwood / Punks / Olive Girl / 2nd DC Boom / Big Shoulder Look / New Romantic / Hip Hop / 澀谷 casual等風格成為雄踞十年之久的街頭流行標籤。

1990 年代,被譽為日本東京流行文化發展最快速的黃金十年,除了殘留著的1980年代的華麗氣息,也隨之產生了流行於日本高中女生的厚底靴、堆襪、曬傷妝等一系列潮流元素。

這群女孩多半喜歡聚集於澀谷109一帶,她們被稱為「AMU GAL」,即安室風的「GAL」。加之當時的人氣街牌 A BATHING APE、NEIGHBORHOOD、GOODENOUGH、UNDECOVER等全部選址於澀穀神宮前 4 丁目插旗,讓這個區域聚集了大量喜歡潮流文化的年輕人,孕育出新的流行。

Vintage的羊毛襯衫、領口松垮的T恤、破洞牛仔褲以及球鞋是當時這一風格的主流,並且這股風潮很快就在年輕人之中擴散開來,被稱為「裡原系」時尚。

成就黃金十年背後的殘酷現實是: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

失衡的過熱發展導致股市崩盤,市場經濟變化隨之而來的民眾焦慮,使日本逐漸進入大蕭條時期,日本人開始從各項娛樂需求中尋求慰藉與滿足感。

音樂、影視與街頭文化應運而生並順勢發展,就此奠定東京在亞洲甚至是全球流行上的不敗地位,而原宿與澀谷則以發源地身份至今仍然穩坐亞洲流行文化引領者地位。

本土設計師對西方潮流的衝擊,使得東京街頭的流行不再是單一流行風格,人們開始意識到潮流的變化及多樣性。

正裝搭配球鞋、Outdoor混搭街頭服飾,「Mix & Match」風格開始成為主流,年輕代開始對於不同流行文化進行重組解讀。

1990年代中期,日本東京開始進入潮流文化志創刊時代, 1995 年創刊的《Cool Trans》、《SMART》以及 1996 年創刊的《Ollie》、《Warp》,讓支持不同街頭文化風格的群體有了更多的選擇,東京街頭開始呈現出多元化穿搭。

1990年到1999年,說日本是亞洲潮流風向標也不為過,街頭風格標籤舉不勝數:Antwerp Six / Import Brand Mix / Grunge / Outdoor Mix / Country Style / French Casual / Undercover / Military Mix / 裡原宿 / Shino-Rer / B-Boy / Amu-Rer / Electro Mode / Boyish Style / New Vintage / Ganguro Gal。

進入20世紀,全球流行元素在網際網路的發展推動下,日本潮流不再單一效仿「時尚領袖」,開始步入 Mix Fashion。象徵美國貴族階層奢華風的 LA Celeb,英國街頭流行的 UK Skater Style,以及更加豐富的 London Military 和 New Heritage。

紮根於歷史之中的「GAL」文化、嬉皮文化等穿衣風格也隨之進化,時尚融合和裂變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強勁。

2000年代日本女性的時尚風格出現了以「MORI GIRL」(森女系)為代表的自然繫著裝,森女系以寬鬆自然的連衣裙為主,具有民族風要素但偏向甜美,面料通常傾向於柔軟舒適。

隨之興起的「YAMA GIRL」(山女系)則偏向於戶外活動,服裝耐穿簡潔,適合登山或者參加戶外音樂節。另外,「大人系」的都市成熟女性風尚也開始成為一種潮流。

這一時期席捲日本的搖滾和朋克運動,由「Electro Crash」帶來的電子音樂風潮也同時席捲了年輕人的衣櫃,這種發源自club DJ的打扮有著強烈的個人特色。衍生出以尖尖的頭髮以及超華麗的服裝為代表,被稱為「視覺系」的潮流人群。

在不少人眼裡,視覺系是非主流文化的一種,這種由文化衍生出的時尚被稱之為「大膽的潮流」,時至今日,在日本的原宿街頭,「視覺系」仍然是廣受歡迎的一種。

很難用某一固定的設計去框定什麼才是視覺系時尚,但從Gazette以及Versailles等日本知名的視覺系樂隊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這些樂隊不僅非常擅長自己的工作,而且還以獨特的時尚感聞名。

2000年到2009年,深受喜愛的流行時尚風格有:UK Skater Style / Relax For Girls / Layered Military / New Grunge / Underwear Style / LA celebrity / New Heritage / Otona Gal / London Military /森女系 / Electro Style / Rude Style

2010 年至今,澀谷系的誇張風格漸漸大勢已去,寬鬆舒適成了都市男女的首選,無論時下流行什麼,走在日本街頭,你都會發現風格各異的人,已經很難在東京街頭發現穿著一模一樣的人。

大多日本人的穿著不會受到季節、時間以及外人的想法所影響,雖然鮮豔的顏色和誇張搭配已經基本不見痕跡,卻也不會落入太過基本主義的窠臼。他們已經非常善於通過細節來表現自我的獨特,飛行員夾克、UNDERCOVER、boyish style在「UNBALANCE」的風潮裡跟著回溫,重新成為街頭時尚的寵兒。

這一時期所推崇的潮流風向是:High End Street / 山女系 / Edgy Style / New City Boy / Pastel Color / One Point Luxury / Normcore / Mixture Style / 90's Sports Style / Unbalance Style

時尚需要服裝的演繹,而人與服裝之間需要架構起怎樣的橋梁,才能體現出人類與美共存的關係,這是每個關注美麗事物的人想要參與探討的恆久話題。

新銳總是意味著突破、自我,與風格的形成,所以時尚作為時間的產物,最終被年輕一代掌握最新的話語權,他們所呈現和表達的,也許打破傳統令人不適,卻因此推動了時尚的車輪駛向另一個紀元。

相關焦點

  • 簡單聊一聊關於日本潮流文化與中國潮流文化的區別
    關於日本的潮流文化大概要從上個世紀講起,上世紀50年代的日本,隨著戰敗陰影的逐漸遠去,國家經濟逐步走向好轉,美國文化的滲入,讓日本普通人開始接觸美國文化的薰陶,開始接觸美國的中產階級關於物質享受的一面。
  • MHE——時尚女性的潮流文化
    (原標題:MHE——時尚女性的潮流文化) 潮流引領風尚,風尚引領文化
  • 日本是如何成為亞洲潮流文化的發源地
    「潮流文化」的形成其實有一個非常完整的社會脈絡,美國與歐洲的街頭文化在1990年代開始流入亞洲,當時最主要的接收端自然就是所有東亞國家中,接觸一切西方現代性最早應該是日本。對於全球潮流文化來說,日本始終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地域,這裡誕生了諸多影響世界潮流的設計師,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日本潮流文化是目前亞洲最具代表性的潮流形式集大成。
  • 《潮流合伙人》東京開店,日本為何成為亞洲潮流文化天選之城?
    在國外開店,除了可以儘量避免粉絲們太過熱情的影響,日本在亞洲潮流文化中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潮流文化」的形成其實有一個非常完整的社會脈絡,美國與歐洲的街頭文化在1990年代開始流入亞洲,當時最主要的接收端自然就是所有東亞國家中,接觸一切西方現代化最早的日本。
  • 《星空旋律·世界科幻簡史》由博峰文化再出版
    再加之科幻影視改編的日漸走俏,科幻IP商業化探索的不斷加快,科幻熱已成為一股磅礴的社會效應和文化現象。對許多剛剛踏入科幻領域的讀者、觀眾來說,急缺一部世界科幻脈絡「圖譜」來更快、更好的入門,並一窺科幻殿堂瑰麗景觀。而近日由博峰文化出品的《星空旋律·世界科幻簡史》,就承擔起了這個使命,為初步愛上科幻的讀者打開一扇通往科幻文學神奇殿堂的大門。
  • 俄羅斯一位婦女,來到了韓國的時尚潮流文化商店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俄羅斯一位婦女,來到了韓國的時尚潮流文化商店的歷史往事。韓國的一家時尚潮流文化商店俄羅斯一位婦女,對來到了韓國的時尚潮流文化商店,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今天我將告訴你,我在韓國首都首爾發生的不尋常往事
  • 讀這幾本書就能讓你了解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領銜的日本潮流文化?
    從美國到原宿,從原宿到世界各地,日本如何從時尚荒漠成為潮流先鋒?接納、模仿、重塑、橫衝直撞、顛覆傳統的日本年輕一代,從美式服裝傳統中發展出引領全球時尚的獨有的日本潮流文化中究竟隱藏著多少不被人注意的文化細節?
  • 日本紋身:從異端到文化潮流的蛻變,「穿」在身上的入墨藝術
    日本的紋身和他們的壽司、清酒、溫泉一樣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歷史都很悠久,但是紋身在現在社會已經不僅僅是歷史留下來的一個文化的象徵了,它更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成為了現如今社會文化潮流的一個部分,走在了是社會潮流的前端。
  • 日本時尚展9月登陸上海 詮釋亞洲服飾潮流
    日本時尚是亞洲流行風向標。日本東京與巴黎、倫敦、米蘭和紐約並稱為世界五大時尚中心。這裡誕生亞洲時尚潮流最新資訊。日本服飾引領亞洲最in潮流趨勢,受到各國服裝產業廣泛關注。日本最前沿時尚,就是亞洲最火爆商機。
  • 日本人是如何將潮流文化輸出到全世界的?
    David Marx 於 1998 年首度來到日本。因見識到 A Bathing Ape 的熱潮以及2010年再版的《TAKE IVY》而產生了寫下此書的念頭。他去國家圖書館翻閱60年代的報紙,並前去訪問了《TAKE IVY》的作者們,詳盡了解了50年來日本的流行變化,追溯了日本男性時尚業的演變。這是一本詳盡闡述日本是如何在接納、吸收、挪用美國時尚風格後,最後又反向輸出給全世界的時尚教科書。
  • 曾經風靡全球的12個潮流時尚文化,看完還敢稱自己是弄潮兒麼?
    潮流時尚作為當今的一種文化,已經不僅僅只是定義為服飾穿著,其可能是一種態度;或一種形式;或一種習俗;或一種妝容、紋身、配飾,甚至是一種無可奈何和痛楚……而在不同的時代,對於流行時尚文化卻有著很多不同的意義,最好的佐證就是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曾經流行的傳統文化和風俗!
  • 兼容文化與時尚 瀘州老窖緊跟時代潮流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兼容文化與時尚,瀘州老窖緊跟時代潮流 從《扶貧路上》到《英雄兒女》,從《鍾南山》到《國家的孩子》兩個月時間以來,由瀘州老窖國窖1573攜手央視綜合頻道獨家冠名的大型原創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通過戲劇+影視+綜藝的綜合表達方式,帶來了新時代
  • 引導時尚潮流
    □記者 辛漸    為培養消費者審美意識和潛在消費力,結合發製品行業的發展趨勢,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鄭州市人民政府、許昌市人民政府定於9月26日至28日在鄭東新區國際會展中心聯合舉辦主題為「促進發展 拉動內需 引領時尚」的第三屆中國國際發製品展覽會。
  • 另類藝術之紋身,起源與發展,逐漸成為時尚潮流文化
    紋身開始逐漸成為了新時代年輕人的潮流文化的一部分,獨特的衣著打扮,再加上別致的、精美時尚的紋身圖案,特別能彰顯其個性和活力。紋身作為一種藝術存在,慢慢開始在大眾之中流行起來,越來越多被群眾和老百姓所接受。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紋身」的歷史。
  • 必看潮流精緻的日本東京3大主題街區!
    相比美國,日本消費變遷與我們的相同點更多,更值得參考和借鑑。日本在經歷過七八十年代的經濟繁榮後,又遭遇九十年代經濟泡沫的破滅,日本商業在短時間內極速成長,又在短時間內極速承壓,在風雲變幻間已習得一套多元化、個性化、差異化的商業發展方法。日本商業的今日,暗藏中國商業的明天。經過多年的高速開發,中國商業開始放慢腳步冷靜思考,中國未來零售業的機會在哪裡?
  • 心齋橋PARCO,大阪最潮最in最時尚的潮流百貨店!
    (原標題:心齋橋PARCO,大阪最潮最in最時尚的潮流百貨店!) 無論什麼時候,我在日本的時尚中總能找到層出不窮的新穎流行元素。即將在11月20日開業的心齋橋PARCO,可以說匯集了現下日本年輕人的潮流!從化妝品、服裝、配飾到日用雜貨、藝術品等等無一不是滿滿時尚感。
  • 縱使停刊也值得回味,盤點近五年「退場」的日本潮流讀物
    但彼時的日本潮流領域中,人們的涉獵取向已不僅僅滿足於日本本土的潮流文化,而是開始更多地將目光投向世界範圍內,由講談社在這一時期創刊的《HUgE》正是這樣一本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潮流讀物。 Via Eric Elms 對於日本地區的時尚、潮流愛好者來說,《HUgE》之所以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則在於其在關注日本本土潮流文化的同時
  • 長盛不衰40年 BEAMS堪稱日本潮牌中的「一代宗師」!
    在潮流時尚供給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1976年,BEAMS堪稱日本最早的潮流綜合店鋪之一,率先把Saint.JAMES橫條紋T恤、CARHARTT工裝褲、FRED PERRY、GIORGIO ARMANI、LEVI'S等等品牌引進國內,成為當時日本年輕潮人心中的「爆款」產品。   隨著BEAMS不斷發展,品牌獨特的風格也慢慢展現出來,從中培養也一批熱愛美式休閒風格的愛好者。
  • 新鮮時尚!國際球鞋潮流展將在濟南舉行 先來了解下SNEAKER文化
    潮流鞋圈文化正式登陸濟南!為積極推動復工復產,活躍商圈夜經濟,打造面向世界的文化秀場,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明府城文旅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信泰富地產主辦,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愛濟南客戶端承辦的潮流街頭球鞋展&東亞國際文化交流展將於2020年9月12日-13日,9月19日-20日在山東國際時尚創意中心4樓舉行。
  • 日本牛仔褲流行簡史
    一段時間後,他們形成了自己的牛仔褲精神和時尚感,使日本牛仔褲與眾不同。 那時的東京,經歷了幾場反主流文化運動,深深影響了那個年代的日本街頭時尚。而牛仔褲是這些叛逆族群的共通點,也得到最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