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十四五」新能源裝機目標明確!6大央企+8家光伏企業代表→新...

2020-12-12 國際能源網

在今年9月舉行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主席講話指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習近平主席還表示,要構築尊重自然的生態系統;同時要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國將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綠色環保等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本文梳理出了2020年以來,6家電力央企以及8家光伏企業大佬對提出的關於新能源「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議和看法。

國家電投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王樹東

12月3日至5日,在中國能源電力「十三五」成就與「十四五」展望專題展上,國家電投表示,公司視清潔發展為價值導向,清潔能源裝機佔比由40%提升至52.9%,還在全國加強大型集約化清潔能源基地的建設。國家電投視科技創新為核心競爭力,構建了完備的科技創新體系,「國和一號」重大專項完成自主研發;重型燃氣輪機重大專項完成了300MW F級概念設計。國家電投牽頭搭建了能源工業網際網路,自主研發了百千瓦級氫燃料電池電堆,可實現續航600公裡,建設國內首座百千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電站,在上海前灘等地推進300餘個綜合智慧能源項目落地。

未來,國家電投提出了「2035一流戰略」,計劃到2025年,電力裝機達到2.2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過60%,為落實巴黎協定貢獻國家電投的智慧和力量。

華能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舒印彪

11月27日,華能集團在北京總部召開「十四五」規劃院士專家研討會,會上華能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提出:

「十四五」時期,我國新能源裝機將呈現倍速增長,轉型任務十分艱巨。作為國有重要骨幹能源電力企業,華能將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在能源轉型變革中打頭陣、作表率,牢牢把握髮展戰略主動權,以更大力度擺脫傳統路徑依賴、推動能源電力轉型,確保到2025年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各產業板塊均衡發展的良好態勢。加快建設「三色三強三優」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奠定堅實基礎。

隨後,2020年12月4~6日的「2020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上,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衛東發言中提到:

華能近年來致力於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前一周我們邀請了15位院士規劃我們華能集團「十四五」期間的能源轉型,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提出,在「十四五」期間華能要幹8000萬到1億的清潔能源,我們初步估算新能源調整的投資力度在7000億人民幣左右,所以提出了「兩線兩化」的戰略布局,為祖國西北和東南兩線插上一雙綠色能源翅膀,突出基地化、規模化、一體化發展模式,為海上風電發展探索一條精準化發展之路」。

華能集團原董事長 曹培璽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曹培璽提交了《關於高質量制定「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的提案》。他表示,「十四五」時期要緊緊圍繞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大文章,樹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政績觀念,紮實推進能源產業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方向發展。

對「十四五 」能源電力規劃制定需要注意的問題,曹培璽提出,「十四五」規劃應更加注重閉環性。一是做好規劃制定。研判地緣政治、國際國內經濟走勢、科技進步等對我國能源電力發展的影響,尤其是重點研究此次疫情對能源領域的影響,高質量編制規劃文本。二是做好規劃實施、檢查、評估與調整。借鑑德國退煤戰略,成立以政府、企業、融資機構等各界代表組成的「規劃檢查委員會」,定期檢查並評估規劃執行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三是做好總結。「十四五」規劃結束後,做好規劃總結工作,積累經驗,為後續規劃制定與執行等提供借鑑。

此外,他還提出,「十四五」規劃應重視目標制(修)定工作、更加強調協調性、將能源安全作為重要內容、注重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大唐集團原董事長陳進行

陳進行建議,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統籌好能源安全、綠色、經濟三者關係,重點研究解決能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戰略問題,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期間,必須著眼長遠,向縱深推進能源安全新戰略,構建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一是抓住新基建發展契機,探索和建立能源電力行業通過輕資產投入,實現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發展模式,在保障基本供電安全的基礎上,提升應對更為複雜外部形勢保證能源戰略安全的能力。二是通過統籌規模化開發和分布式發展、核心技術研發和輔助技術支撐、增量發展和存量升級、消納機制和商務模式等關係,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三是保證大容量、高參數、低能耗煤電機組發展空間,加快研發新一代煤電技術,加大現役煤電亞臨界機組改造力度,發展燃煤熱電多聯供,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中廣核執行董事、總經理李亦倫

2020年6月11日,中廣核境內新能源業務領域2020年供應商大會上,執行董事、總經理李亦倫在發言中表示: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指出要「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

截至2020年5月底,中廣核境內新能源總資產達1947億元,淨資產588億元,在運裝機總容量2054萬千瓦。

未來「十四五」期間,中廣核將抓住歷史機遇,實現與各合作單位共贏發展。按照新增投運容量保持每年300萬千瓦以上的發展速度,預計到「十四五」末,中廣核新能源在運裝機總容量將突破4000萬千瓦。

國家能源集團

2020年8月,國家能源集團印發《國家能源集團關於加快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提出:

2020~2025年,集團公司光伏裝機容量需新增2500~3000萬千瓦,加大經濟發達地區裝機比重,光伏裝機規模在集團電力總裝機中佔比7%-8%。

以此為基準計算,2020~2025年共6年,平均年新增為4.2~5GW/年。

其中:1)基地項目目標:基地項目投產1500- 1800萬千瓦。2)多能互補目標:水光互補項目新增裝機600 ~ 800萬千瓦。3)複合式項目目標:開拓我國中東部南方地區市場,增加「漁 光」 「農光」複合式項目裝機100萬千瓦。4)分布式目標:根據建設條件,在集團公司內部97處煤礦、1/3以上存量火電廠灰場、主要鐵路沿線站點、有條件煤化工閒 置區域完成200萬千瓦分布式裝機。通過外部合作開發工商業用 房、產業園區分布式光伏項目100萬千瓦。

三峽新能源副總經理吳啟仁

2020年11月27日,在「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上。三峽新能源副總經理吳啟仁提出: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為我國踐行綠色發展、加速能源革命確定了清晰的目標。按照目標,未來40年,我國需要持續加大清潔能源投資,不斷提升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佔比,清潔能源每年新增裝機將進入「倍速」時代。這對地方政府提前謀篇布局、加速能源轉型提出具體要求,對清潔能源上下遊產業鏈企業的支撐能力提出了挑戰。同時,我國清潔能源產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

三峽集團當前可控裝機規模超8000萬千瓦,其中96%以上為清潔能源。在「十四五」時期及後續發展階段,三峽集團將保持每年1500萬千瓦清潔能源新增裝機規模的增速,為碳排放目標貢獻力量。

通威集團劉漢元

在光伏新能源產業方面,通威已形成8萬噸高純晶矽年產能,預計明年將突破16萬噸,產能、出貨量均位居全球第一;高效電池產能已超過27.5GW。產能規模、出貨量、盈利能力連續3年位居全球首位;在產業鏈終端,通威將光伏發電與現代漁業有機融合,在全球首創「漁光一體」發展模式,在建及已建電站規模超2GW,真正實現了農業和光伏高效協同發展。

針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劉漢元表示,為實現2025年前排放達峰、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建議國家根據目標達成線路圖,倒推需匹配的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並據此制定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進程,確保目標按時完成。這一過程中,建議取消各種電力基金與附加,降低用電成本,加快電力替代步伐。

陽光電源曹仁賢

11月2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經濟形勢分析調度會上,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就新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經驗交流發言。他表示,隨著2030碳排放達峰和2060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中國能源革命已吹響總攻的號角。

「十四五」是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曹仁賢建議合肥市繼續完善產業政策、人才政策、配套設施,大力推進光伏、儲能、充電樁產品的應用推廣,支持龍頭企業加大創新和產能升級,推動合肥市新能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力爭2025年全市新能源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

天合光能高紀凡

「十三五」是光伏行業最終實現「平價上網」目標的關鍵時期,「十四五」光伏行業將全面步入「平價上網」時代。高紀凡提出,當光伏發電走向「平價時代」後,光伏行業發展的驅動力將加速從政策驅動型轉變成市場驅動型,光伏發展也將因此迎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

面對「十四五」規劃帶來的光伏產業新變局,高紀凡表示天合光能將堅持四個「不斷」,為全世界向無碳能源轉型做出貢獻。

首先,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光伏行業應該是一個開放、創新、合作的生態圈,唯有開放的技術創新才能拓寬增長邊界,實現可持續發展。」高紀凡分享,今年7月中旬,天合光能牽頭和數十家企業共同組建了「600W+光伏開放創新生態聯盟」,聯盟致力協同產業鏈資源,構建新一代光伏技術的行業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各家企業懷抱開放的態度,通過合作共贏的模式,協同產業鏈的優勢資源,打通研發、製造及應用等核心環節,努力實現共創共贏新格局。

其次,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高紀凡提到,未來,天合光能決不會一味片面追求產能擴張,而是會加強提升品牌競爭力,通過全流程管理,為客戶提供高價值的整體解決方案,助力中國光伏從產能、產品的主導者走向利潤不斷提升的市場主導者。

然後,不斷提高企業全球化管理水平。「未來市場份額將向技術領先、管理卓越和全球化布局領先的企業集聚。」高紀凡表示,天合光能將順勢而為,在「一帶一路」倡議機遇引導下,鞏固和提升中國光伏企業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加強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為促進全球能源轉型貢獻力量。

最後,不斷提高數位化、智能化的應用。顯而易見,以5G、大數據中心、充電樁、清潔能源、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已迎來「爆發式」增長。與此相伴,光伏產業與物聯網、邊緣計算和工業網際網路以及5G等技術也將展開深度融合,深化光伏智能製造、開展數位化經營管理、推動客戶的數位化服務體驗等必將是智慧能源時代的新趨勢。

正泰新能源陸川

浙江正泰新能源有限公司總裁陸川表示,「十四五」期間,光伏要高質量發展,在產業鏈上應強調做精做強,而不是更全更大,雖然未來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從歷史的一些典型案例來看,行業發展需要的是全行業的協同智慧。此外,應更關注用戶側光伏應用及「光伏+」的挖掘。

晶科能源錢晶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認為,面對國內經濟正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以及國際市場踐行節能減排、實現巴黎協定的大國承諾雙重推動下,「十四五」將是光伏產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光伏發電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將被大幅提升,實現每年超過50GW的裝機量,逐步走向能源舞臺的中央,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裡的主要組成部分。

京能集團王永亮

12月4日,在中國能源電力「十三五」成就與「十四五」展望論壇上,京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永亮針對能源電力行業「十四五」發展提出五點建議,一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突出中國特色,圍繞我國能源「多煤、少油、缺氣」的結構特點,穩妥推進綠色煤電、大力發展新能源,減少石油依賴;二要堅持人民至上,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能源保障;三要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做好能源行業的區域協同發展;四要堅持能源電力規劃協調,集思廣益,消除行業壁壘;五要堅持團結治網,「抓好中間」「放活兩頭」,助力能源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賽拉弗李綱

「十四五」期間光伏將成為度電成本最低的發電技術之一,逐漸替代其他化石能源技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能源轉型的支柱性技術。

李綱認為,伴隨著能源電力結構調整、新能源市場化有兩個核心關鍵詞:一是「補貼取消」。2020年是光伏補貼的最後一年,2021年將全面轉向平價時代,整個市場將往更加良性方向發展,對於光伏企業來說,光伏產品價格和成本會繼續下降,技術創新仍然是競爭的關鍵,誰能最大程度降本增效,才能在平價市場環境中獲得最大收益。

第二點「行業洗牌」。產業鏈老舊產能將加速淘汰,行業整合和技術進步都會加快,在商業模式、市場機制更加成熟的情況下,到「十四五」時期,光伏行業的發展將更加平穩有序,競爭力會更強。

在光伏發電走向平價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光伏行業發展驅動力也在發生轉變,如何打贏「光伏下半場」?李綱建議,一是堅持「價值為王」。光伏行業最早是「風口為王」,各路資本競相追逐;伴隨國內各大廠商進駐,競爭者越來越多,逐漸轉向「價格為王」,價格隨之不斷降低;到了「光伏下半場」,市場正在加速回歸價值,應堅持「價值為王」,向以用戶為導向的價值創造靠攏。

二是要提升與其他行業的融合,拓寬行業發展的新空間。未來能源體系的發展不僅僅局限在單一的光伏能源,而是與其他新能源、新技術,甚至是區塊鏈、物聯網的深度融合。賽拉弗從組件的研發製造開始,也在慢慢拓展「光伏+儲能」等新領域的應用。隨著光伏走向平價新時代,必將探索出更多新的可能。

隆基新能源陳鵬飛

9月21日-23日,在2020年國際數據中心產業博覽會暨中國數據中心綠色能源大會上。在談及「光伏+信息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時,陳鵬飛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數據中心的數量和規模將會持續擴大,全面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與新一代信息產業數據服務結合的綠色數據中心,促進光伏發電與信息技術產業結合應用,也將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內加快新一輪工業革命進程內的重要舉措。

隆基股份王英歌

王英歌認為,要實現碳中和目標,這意味著展望「十四五」規劃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每年將會以更快速度提升。隆基股份基於2060年前碳中和情形,以目前非化石性能源佔比狀況測算,平均每年要提高1.7%~2%。

目前,國家「十四五」相關規劃正在積極徵求意見,王英歌也提出一些建議和看法。他建議,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國家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應將能源轉型和生態文明統籌考慮,並制定出相關的階段性能源發展目標。

國家和地方要積極引導傳統能源企業主動謀求能源轉型,希望更多傳統企業在「十四五」時期做好清潔低碳轉型的戰略定位。同時,可再生能源企業本身也要做好帶頭作用,通過率先垂範推動社會能源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的轉變,為中國社會節能減排作出貢獻。

天合光能楊曉忠

9月6日至8日,在以「綠色轉型、賦能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上,楊曉忠表示, 中國是世界能源消費大國,非化石能源佔比仍然不高。清潔能源廣泛應用是大勢所趨,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建議國家政策主管部門在制定「十四五」規劃時進一步擴大清潔能源應用。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以推動光伏平價上網、普及綠色能源、用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為己任。

相關焦點

  • 六大央企一、二把手會見光伏領袖情況一覽
    據公開信息梳理,目前六大央企集團之中,僅有國家能源集團尚未流出一、二把手會見光伏行業領袖的信息。相較而言,其他五大央企集團一、二把手則幾乎與光伏行業領袖「打成了一片」。雖說國家能源集團一、二把手與光伏行業領袖交集並不多見,但這家資產達1.8萬億元的能企與光伏頭部企業之間的交流也非常頻繁。今年9月15日,國家能源集團旗下龍源電力與陽光電源在合肥籤訂新能源戰略合作協議。
  • 「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目標或上調 光伏需求持續改善
    原標題:「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目標或上調 光伏需求持續改善   7月以來,光伏指數累計上漲20.94%至2574.83點,跑贏大盤。
  • 高資產負債率是能源央企的集體焦慮 - 能源央企 - 北極星太陽能...
    尤其是在光伏裝機方面僅有134萬千瓦。為大幅提升光伏裝機規模在集團電力總裝機中的佔比,近日,國家能源集團印發《國家能源集團關於加快光...截至日前,華能新能源完成私有化,中廣核新能源私有化正在推進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新能源央企排隊私有化可能性...
  • 電力央企港股新能源公司私有化:一場不能再等的估值重塑行動
    一方面,港股所表現出的對優質公司IPO融資較強的承受能力,讓不少公司首發上市時便獲取可觀的融資金額;另一方面,豐富的再融資渠道,對身處資金密集型行業的新能源公司是一種保障。但近些年來,再融資功能的逐漸喪失讓港股新能源公司陷入了尷尬境地。一組數據可以說明這一現象。對此,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選取了在港上市的五家電力央企旗下新能源公司進行對比(含退市,詳見圖表)。
  • 「十四五」風電光伏裝機規劃展望:大力發展綠色能源 推動能源結構...
    投資要點:「十三五」電力規劃目標圓滿完成,光伏裝機大超預期。根據中電聯數據,截至2020 年10 月,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04 億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達到8.73 億千瓦,佔比42%;風電累計裝機規模達到2.30 億千瓦,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達到2.28 億千瓦。能源結構轉型加速,「十四五」風電光伏裝機有望超預期。
  • 「十三五」收官數據、「十四五」展望+五大發電「開局」規劃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將起航。目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藍圖和2035年遠景目標,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的戰略部署,為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編制「十四五」能源規劃,各大電力央企也在謀劃「十四五」發展。
  • 光伏概念發力拉升 「十四五」新增裝機規模將遠高於「十三五」
    消息面上,今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義烏主辦行業年內最後一場大會——「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在會上表示,初步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可能達到3500萬千瓦,持續8年成為全球第一。光伏利用率也保持高水平,1到10月份的光伏發電利用率達到98.3%,同比增長0.12%。光伏發電成本也進一步下降。
  • 11省「十四五」光伏發電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
    2020年6月30日,根據四川發改委官方消息,四川省甘孜、阿壩、涼山州及攀枝花市「三州一市」光伏基地規劃評審會召開。該規劃修改完善規劃後,將按程序報批,為四川省「十四五」及以後光伏基地建設創造條件。項目申報的上網電價不得高於四川省燃煤發電基準價,為平枯期結算電價,中標企業與電網企業籤訂長期購售電合同(不少於20年)。豐水期全電量參與市場化交易;不參與市場交易的,結算電價按照四川省豐水期(6-10月)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有關文件執行。
  • 2021年繼續安裝光伏的6大理由!
    因為:1、2021年大概率還有補貼此前國家能源局曾鄭重承諾,補貼計劃會持續到2022年,不會一刀切的推進平價上網。而2020年末,多位行業專家也表示,2021年大概率還會有補貼,甚至有小道消息稱,相關政策已經在進行討論中了。2、收入穩定 回報率高補貼發放各地情況不一,但是光伏賣電收益每個月都會穩定發放到業主手裡。
  • 光伏「十四五」目標浮出 年均最少新增70吉瓦遠超預期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光伏「十四五」目標浮出 年均最少新增70吉瓦遠超預期新增裝機已連續8年全球第一的中國光伏行業,未來5年還要繼續爆發式增長。這是昨天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義烏召開的「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傳出的最新信息。
  • 「十四五」 | 光伏降本增效,摩拳擦掌待戰平價市場
    科學發展,推進「30·60」目標如期完成「'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行業的年均新增裝機有望達到7000-9000萬千瓦。」王勃華指出,為如期完成碳中和目標,下一個五年,我國光伏行業應至少完成35000萬千瓦的裝機目標。
  • 新五大電力央企,業績比比看
    電力央企合併的完成,形成新五大電力集團,分別是: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能、中國大唐、國家電投、中國華電。1、財務數據比較新五大電力集團的財務指標情況如下表所示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合併,催生了總資產達1.8萬億的能源巨艦,「老大哥」中國華能集團第一大發電集團的光環褪去;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電投的總資產跟中國華能相當
  • 166、182、210尺寸混戰 七大央企25GW光伏組件招標「PICK」誰?
    面對不同尺寸組件混戰,下遊電站業主的組件選型是否更加困惑,以及哪一尺寸組件更受業主青睞,從近期大型央企的光伏組件招標中便可一探究竟。截至目前,中廣核、華能、華電、三峽新能源、中核匯能、大唐、國家電投7家央企陸續展開2020年度光伏組件招標工作,總容量達25GW,其中中廣核第一批、中核匯能的組件招標結果已經出爐,東方日升、億晶光電、錦州陽光、日託光伏、隆基樂葉、湖南紅太陽、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唐山海泰9大企業喜提訂單(詳情請點擊:多晶1.203元 單晶最低1.33元 東方日升 晶科 隆基9
  • 我國光伏新增裝機佔比領跑全球,「十四五」時期仍將持續攀升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做了光伏行業《「十三五」發展回顧與「十四五」形勢展望》的報告,提到可再生能源發電勢頭迅猛,光伏成電力增量主體,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新增發電裝機中佔比將達到95%,其中,光伏在所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中的佔比將達到60%。一方面,近年來,國家從多個層面出臺政策,扶持光伏產業發展。
  •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十四五光伏新增...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30·60」目標,對我國能源體系的發展,特別是新能源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目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都按照這個目標,正在測算十四五和十五五時期,光伏風電的發展目標。從目前的測算情況看,十四五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需求將遠高於十三五,這對我們在座的各位應該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 大唐貴州發電有限公司 新能源事業部主任 新能源分公司 總經理 王...
    新能源分公司 總經理 王昭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我國「十四五」時期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了整體性的構想與原則要求,這標誌著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即將開啟一個嶄新階段——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發電「十四五」競技場|國家電投:投注「新」能源
    國家電投董事長、黨組書記錢智民在8月的一次內部講話中提到,打好「三副牌」,謀劃更高質量的發展,主攻方向要進一步聚焦,技術要佔優、模式要佔優,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聚焦到比較關注的示範項目,「這才是『十四五』的大戰役。」 眼下,包括國家電投在內的各大發電央企,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
  • 風電發展路線圖確定:劍指30億風能 「十四五」規劃應符合碳中和目標
    宣言保證,將年均新增風電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實際上這相當於風電行業給自己設定的一份路線圖。」一位央企內部研究員向記者表示,「這份宣言在制定時經過了相當仔細的計算,也是在中國首個明確的碳中和目標之下,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路線圖。」
  • 解局風電「新抱團時代」:民企誰朋友圈最多?誰與央企關係最深?
    平價前夕,各大風電整機廠商之間競爭愈發激烈,抱團發展成為了大家的共同選擇!與實力超群的國企相比,民營風電企業全靠自己摸爬滾打,在市場變局中抗風險能力往往成為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因素。為了更好迎接未來挑戰,民營風電企業紛紛選擇了抱團各大電力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