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到底喜歡什麼樣的體育課?
如果把這個問題留給體育老師們回答,小編想大多數老師會覺得學生們喜歡自由活動,或者做一些輕鬆的體育遊戲。記得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有聽到專家說:現在的中小學生存在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
當時腦海裡就蹦出了一連串的質疑,因為小編本人從小喜歡體育,對體育課那可是日盼夜盼。也許是某個生日許願的時候對著蠟燭說:我希望每天都上體育課。現在應驗了,成為了體育老師,真的是每天都上體育課。
言歸正傳,小編不知道大家是否做過嚴謹的問卷調查,到底有多少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他們是不是主流。
按照問卷模式可以將學生分為四類:
1. 喜歡體育也喜歡體育課的學生;
2. 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
3. 不喜歡體育也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
4. 不喜歡體育但喜歡體育課的學生。;
然後,研究出現這四類學生的影響因素是什麼,小編猜測可能出現的影響因素有:
1. 環境,也就是主流意識。大家重不重視體育,比如一線大城市和鄉村肯定存在著巨大差異,家長和主科老師、學校領導的觀念也存在著差異。
2. 學生日常體育課的形式。給學生授課的體育老師平常是怎麼上課的,這直接影響了學生是否喜歡體育課。比如有自由活動型、輕鬆遊戲型、刻苦訓練型、體質測試型、廣播體操型等等。
3. 體育老師的個人魅力。老師性別、身材、顏值、說話親和力也都影響著學生是否喜歡體育課。
所以,從小編的個人觀點來看不存在「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只存在學生不喜歡的體育課形式或者不喜歡的體育老師。
從事體育教育也有十多年了,小編所接觸的學生幾乎只要喜歡體育的,那都是真心喜歡體育課的,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基本上也不喜歡體育。而且據我了解,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在班裡佔極少數。
如果你去班裡問同學們:喜歡體育課的請舉手,你會看到這樣的情景
小編本人是從事小學體育教育的,小學生本來就比較活潑好動,可能去中學調查數據會有點不一樣。但總體上說,體育課是唯一的戶外活動課,在教室憋了一整天,能有機會出去活動一下,每個學生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談到體育課的形式,您的學生會比較喜歡哪種形式呢?
體育課的形式
1.自由活動型
不可否認,現在還有很多地方的體育課是處在放羊狀態。說句不怕得罪體育老師的話,小編小時候就是被體育老師放羊放到大的。現在自己會的所有體育技能,要不在籃球場打野球練的,要不就是在大學專業隊學的。
本人所工作的學校會常有轉校生,當他們第一次上小編的體育課時,會發現他們什麼運動技能也不會。當問到他們曾經學校的體育課時,他們會說都是自由活動。
2.半自由活動型
記得大學實習所去的高中,面對著沒比我們小多少的高中生,我們這些實習老師有些手足無措。每到上體育課的時候,一群男生拿著足球籃球在叫喊著:老師,什麼時候自由活動啊?還要佔場地的。如果你廢話多了一點點,導致別的班級先自由活動搶佔了球場,那這群男生要多不給面子就多不給面子,讓你非常苦惱。唯一的辦法就是跟他們協定好,你上半節課讓他們玩半節。
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原來上課的老師已經給學生養成自由活動的習慣,他們已經習慣體育課自主活動。一個新來的實習老師恐怕沒有那麼大的魄力可以改造他們的日常課堂,最好的辦法就是融入他們和他們一起打球了,但是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愛打籃球的。
3.輕鬆遊戲型
這種模式主要出現在低段學生,老師設計幾個遊戲,讓學生玩一節課輕鬆愉快,低段學生也會很喜歡。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第一是無法強化某些特定的運動技能,比如一些需要單一動作重複練習的技術。第二是特別考驗老師的遊戲創編能力和精力,如果一直玩舊遊戲,學生會膩,老師不親自參與的話課堂會逐漸演變成自由活動。
4.廣播體操型
也可以視作規範型。學生排隊規規矩矩,狠抓常規,隊列隊形整齊。領導們最喜歡看到這樣的課堂。我們也可以在很多公開課中,看到一些學校的學生擁有軍隊一般的整齊隊列,能有這樣的隊列,平常沒少練。那學生們喜歡這樣的課堂嗎?
小編是非常不喜歡被人這麼控制著練隊列的。還記得大學軍訓的時候,我寧願被教官罰跑操場十圈,也不願意被束縛在隊伍裡齊步走,連擺臂的高度都要一致,簡直折磨人。推己及人,我想沒有哪個學生喜歡以隊列或者廣播操為主題的體育課(動感操除外)。
5.訓練隊型
小編課堂就是這個類型。熟悉小編的小夥伴可能知道,小編是學校的田徑隊和女籃教練,基本上日常體育課和校隊訓練內容是一樣的。小編的體育課也趨向競技訓練,學生當然會比較辛苦。而本人固執的認為,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小編曾經在一次學區教研活動中大膽發言:當我們看到一位學生籃球打得非常好或者羽毛球非常厲害的時候,我們問他你的技能跟誰學的?孩子絕大多數會說是我父母送我去課外培訓班學的。為什麼這裡沒有我們體育老師什麼事?為什麼我們的體育課就不能教出高手來?
對於小編的這段發言,立刻引起老師的反駁:王老師,你是把體育課和競技訓練搞混了。體育課是為絕大多數學生服務的,競技體育訓練是為個別尖子服務的。
這位老師講得非常有道理,的確是這樣的。但是小編有以上這樣的想法跟個人的經歷有關。小編曾經在廣東的一所農村麻雀小學執教,全校500人,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而每年要組一支18人(九男九女)的田徑隊參加鎮比賽。六年級總共只有80人,而女生只有30人不到。在這種條件下,全校學生都是參賽團隊的預備隊員,只有拿整個學校的學生當做訓練隊進行培養,才有可能在鎮裡嶄露頭角。
而參賽的機會就是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訓練的原動力,學生們都希望自己能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把體育課變成訓練課,把班級變成訓練隊,學生喜歡嗎?學生會不會出現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呢?為了解除疑問更好的開展教學,小編做了針對學生和家長的問卷調查。列舉其中一題:
學生:你喜歡哪種形式的體育課( )
A.老師讓自由活動,愛去哪玩去哪玩
B.我想安靜的坐著,不想動
C.像專業隊一樣認真的學習與訓練
D.我討厭體育課
家長:您希望孩子在學校的體育課是什麼樣的( )
A.老師讓自由活動,隨便玩
B.老師帶著做遊戲,做一些簡單愉快的活動
C.像專業隊一樣認真的學習與訓練
D.無所謂
其中我們學校三至六年級400多人填寫了問卷,選「C.像專業隊一樣認真學習與訓練」的學生佔72.7%。家長通過問卷星填報,選C的佔64.63%,當然這不能說明全中國的孩子都喜歡體育課像專業隊一樣訓練,我的調查只局限在自己學校。(有可能受我的宣傳教育影響)
對家長們的問卷可以看出,家長們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到專業的體育教育的,不然他們還要花錢在課餘時間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
上好每一節體育課,訓練好學生們。讓體育課成為主科,每個學校都有責任通過體育課讓學生真正掌握1-2項的體育項目內容。讓體育課趨向於「訓練式」的教學,畢竟運動項目習得特點就是通過反覆訓練。以上僅代表小編個人觀點,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在評論區內留言,希望能和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