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

2020-12-15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嘉慶皇帝的悲劇程度要看怎麼說了,要是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嘉慶皇帝的處境肯定是最悲劇的皇帝,可要是比起他之後的幾位皇帝,嘉慶皇帝處境是最不錯的,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嘉慶皇帝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帝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嘉慶皇帝當時的處境,嘉慶皇帝是在父親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之時,通過父親乾隆皇帝的禪讓登上皇位的,乾隆皇帝之所以要禪讓皇位,只要是為了踐行他當初的諾言,乾隆皇帝在早年間說過,他不會超過祖父康熙皇帝的在位時間,如果在位到了六十年時,身體依然健康的話,就禪位給當時的太子,因此才有之後將皇位禪讓給當時的太子顒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統治長達六十年的乾隆皇帝,讓他立刻放下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力,乾隆皇帝自然是不願意的,可是自己的話,已經說出去了就要實現,於是乾隆皇帝雖然心裡不情願,但是表面上也裝作願意的樣子在禪讓禮上圓滿的完成了權力交接。

不過對當時的嘉慶皇帝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除了年號從乾隆改為嘉慶以外,其他的沒有任何的改變,乾隆皇帝依然居住在養心殿內,依然把持著朝政大權,甚至在外國使節來訪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說出朝政大權依然歸他的話,這個時候嘉慶皇帝也在身邊,嘉慶皇帝表面上陪著笑,心裡一定是悲傷的,此時嘉慶皇帝的心裡也一定在想,我這個皇帝沒有任何的權利,當著還有意思嗎?雖然心裡這麼想,但是面上不能表現出來,因為一旦表現出來,恐怕連現在沒有實權的皇帝都做不成了,還是繼續忍耐吧。

對於朝中貪腐現象嚴重,嘉慶皇帝知道源頭在和珅這裡,對和珅是恨之入骨的,但是卻不能懲治他,因為和珅是父親乾隆皇帝最為寵愛的臣子,父親乾隆皇帝很多事情都離不開和珅,此時父親乾隆皇帝還在世呢,如果懲治和珅勢必會引起父子之間的矛盾,因此嘉慶皇帝在權衡利弊之下,最終選擇了暫時放過和珅。

在經歷四年沒有實權的皇帝生活後,嘉慶皇帝終於迎來了他掌握實權的時期,因為乾隆皇帝沒過多長時間就去世了,在乾隆皇帝去世後的十三天後,嘉慶皇帝下令將和珅逮捕,同時下令抄了和珅的家,和珅僅僅在獄中度過了五天,隨後就被嘉慶皇帝下令賜死在獄中,終年四十九歲,嘉慶皇帝在處置完和珅這樣的大貪官後,不僅沒有沒有得到百姓的褒獎,反而得到了百姓的吐槽,因為將和珅抄家後,和珅的巨額財產,全被嘉慶皇帝搬進了皇家的小金庫中,並沒有放進國庫中,來造福百姓,因此也就有了後來當時民間所流傳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歌謠出現,這也直接表達了當時的百姓們對於嘉慶皇帝的不滿。

雖然在處理完和珅的事情之後,嘉慶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由於嘉慶皇帝能力的欠缺,不僅沒有有效的改善當時的問題,反而使得問題加深,使得嘉慶皇帝在位期間,白蓮教起義頻發,嘉慶皇帝在位期間光是平定多次白蓮教起義的軍費就已經花去了兩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清朝四年的收入,清朝也因為多次的戰爭,因此元氣大傷,自此走向了衰落,這也是嘉慶皇帝最為悲劇的地方。

因為造成這一切的主要源頭,並不在他,而是在他的父親乾隆皇帝那裡,因為是乾隆皇帝過分的寵信和珅,才使得和珅在後來能夠大肆的貪汙,加上乾隆皇帝因為他奢侈的行為,使得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效仿乾隆皇帝的奢靡,因此也就有了吏治腐敗的現象,吏治的腐敗引起了很多的社會矛盾,在乾隆皇帝統治後期,起義也是頻發的,不過很快就被鎮壓了,只是在嘉慶皇帝在位時期,起義的現象更加重了而已。

準確的說,嘉慶皇帝是接了父親乾隆皇帝留下來的爛攤子,也在一件件的處理留下來爛攤子,只是因為嘉慶皇帝能力沒有乾隆皇帝能力強,使得這些問題不僅沒有處理好,反而變得十分嚴重,這也令嘉慶皇帝感到十分苦惱,明明自己做了一切的努力,卻沒有因此收穫好的結果。所以嘉慶皇帝的處境算是清朝皇帝所有中較為悲劇的皇帝,而不是最為悲劇的,因為要是算上清朝所有皇帝的話,最為悲劇的皇帝應該排在後兩位的皇帝,嘉慶皇帝比起這兩位皇帝不知要好多少倍,說嘉慶皇帝悲劇的,是對比嘉慶皇帝之前的那幾位皇帝說的,因為嘉慶皇的處境帝比起他前面的那幾位皇帝的處境相比,確實是最為悲慘的。

相關焦點

  • 清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嘉慶
    清朝總共有兩位大汗,十位皇帝,共計12代君主(雖然皇太極就稱帝了,但是我們還是視他為大汗,因為他沒有入關),那我現在要問一個問題,在這12位君主中。哪一位的存在感是最低的?關於這個問題,恐怕80%的人都會說是嘉慶皇帝,額,也不對,因為應該沒有那麼多人認識他。恐怕大部分人聽到嘉慶皇帝的時候都是一臉懵逼,他是誰呀?清朝好像沒有這個皇帝啊!
  • 和珅能百般逢迎乾隆皇帝,為啥不提前討好嘉慶皇帝?
    許多人在想:和珅是一個聰明圓滑的人,懂得使用各種辦法,對乾隆皇帝百般逢迎,獲得乾隆皇帝的信任。他為什麼不提前討好和巴結嘉慶皇帝?難道他不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 悲劇皇帝——嘉慶帝
    嘉慶帝,我們大多數對其了解甚少,最知名的事情莫過於扳倒和珅,從而有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俗語。在歷史上的嘉慶帝還是比較勤奮的皇帝,只是那時的清王朝內部的矛盾已經顯露,而嘉慶沒有前幾任皇帝的氣魄,對各種矛盾採取避讓分化的方法,從而導致清王朝開始走向衰敗(還有一說法,清朝衰敗起於乾隆)。對於這位皇帝,他也是比較悲劇的一位皇帝。
  • 清朝為何有且只有嘉慶皇帝遇刺?一次差點沒命,一次嚇個半死!
    清朝有十二個皇帝,為什麼有且只有嘉慶皇帝遇刺?一次差點沒命,一次嚇個半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嘉慶不得人心嗎?我們先來看看嘉慶兩次遇刺是怎麼回事。嘉慶第一次遇刺是在嘉慶八年,一個叫陳德的人因為窮得活不下去,就懷揣小刀到神武門去刺殺嘉慶,想死後留個名。
  • 清朝的嘉慶皇帝死因太過離奇,據說是被雷硬生生的劈死了?
    清朝嘉慶皇帝,是一個勤勉為政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嘉慶自一登上皇位,便絞盡腦汁的想辦法解決國家政治腐敗的危機,他經過多次失敗之後,發現事情並不是他所想的那麼簡單,即使他把當時最大的貪官和珅處理了,也無法再恢復到清朝鼎盛的狀態了,因為此時的清朝的內部結構已經腐敗到根深蒂固的邊緣了,所以即使嘉靖使出渾身解數也不能改變現狀
  • 嘉慶皇帝的死法太高級了,歷史上唯一被雷劈死的皇帝
    在清朝的12個皇帝裡面,嘉慶可能是最沒有說頭的,以他為分界線,前面6個皇帝個個聲名顯赫,豐功偉績,壯烈輝煌(除了順治),後面5個皇帝又都趕上了亂世
  • 為什麼臺灣人對嘉慶皇帝「情有獨鍾」?
    清仁宗嘉慶皇帝一生未曾到過臺灣,然而卻在世上流傳著他來臺遊歷的各種傳奇故事,「嘉慶君遊臺灣」的傳說,廣受臺灣民眾喜愛,透過小說與戲劇形式流傳,迄今深植民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說?為什麼臺灣人那麼喜歡嘉慶?
  • 清朝歷代皇帝列表 清朝入關後第一個皇帝簡介
    清朝皇帝列表:從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中國民國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統治全國共268年。包括入關前的兩帝,努爾哈赤,皇太極;入關後10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慈禧雖非皇帝,卻獨斷朝綱,也被列入。
  • 嘉慶皇帝遇刺案的背後,究竟藏了什麼,竟讓皇帝望而生畏?
    因為這個小小的廚子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於防守嚴密的紫禁城中,刺殺了當朝的皇帝,嘉慶皇帝。難道真是印證那句老話「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不過現實中想要真的把皇帝拉下馬,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從結果上看來,顯然這個廚子已經輸了,而且還搭上了自己和兩個兒子的性命。其實整個案件,除了為什麼陳德能夠準確找到皇帝,並對皇宮環境非常熟悉的疑點外,剩下的就是對他的審問。
  • 非常節儉的道光皇帝,為什麼沒有拯救大清朝?看完就懂了
    針對清朝來說算是一個可悲的事情,但事實上整個國家的悲劇才算是剛剛開始,嘉慶去世之後由他的第二子錦寧上位,也就是道光皇帝,道光特別善於騎射,還會使用火器,搶法也練得不錯。嘉慶18年,有起義軍打到北京,那個時候錦寧就戴著清兵和起義軍隊對戰,據說景寧知道這一件事情之後,就直接讓那間從庫房裡找到了當時禁用的火器。帶著裝備到養心殿去,和起義軍對戰。
  • 清朝皇帝列表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後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並以是年為崇德元年。前後在位17年。3.順治: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皇太極第九子,清入關後第一位皇帝。6歲即帝位,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14歲親政。
  • 嘉慶皇帝:從英明仁聖到一事無成【九】緣木求魚
    「欲望」在他看來是最危險的東西。終其一生,他從沒有被聲色、珍玩、不良嗜好所迷。 他也是清代除了康熙以外最有人情味的皇帝。他心地確實很善良,也很善於用小細節表現自己的愛心和溫情,為自己營造一個「親民」、「仁慈」的皇帝形象。每次出巡路上,只要遇到百姓攔轎喊冤告狀,他一定停下來,細細詢問,批示有關部門迅速辦理。
  • 皇帝也怕挨雷劈,清朝嘉慶皇帝真是被雷劈死的嗎?
    嘉慶皇帝是乾隆的第15個孩子,在他在位期間也做出了許多卓越的成就。例如,對於和珅這樣一個大貪官,他就用強硬的手段將和珅伏法,對於朝廷的一些貪官也進行了治理。除此之外,他還鎮壓了白蓮教亂。
  • 清朝史上最奇葩的皇帝遇刺案,刺客竟然因為這個理由入宮行刺嘉慶
    文:鼓浪隱士在很多武俠小說、影視作品裡,人們一直喜歡刺客進宮行刺皇帝的情節,因為實在太刺激了。但在真實歷史上,這種情況極為罕見。因為皇宮象徵了皇權的威嚴,是防衛的重中之重,一般平民百姓是很難進入其中,進行刺殺的。而在清朝中期,卻有這麼一件刺殺事件,引起了朝野轟動,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清朝皇帝順序排列
    清朝地圖清朝皇帝順序: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清朝各個皇帝的簡介吧。順治代號:順治皇帝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入關後第一位皇帝。功績:清初滿漢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極為激烈,擊敗了各種抗清勢力,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 清朝這個皇帝「文武雙全」,卻讓人哭笑不得
    清朝這個皇帝「文武雙全」,卻讓人哭笑不得。中國五千年的璀璨歷史長河裡,文武雙全的皇帝不不少,比如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都堪稱文韜武略。今天我們要講的皇帝,雖然也是「文武雙全」,但卻叫人哭笑不得。他就是清朝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 清朝皇帝順序
  • 1803年,在神武門外刺殺嘉慶皇帝的陳德,是誰指使的他?
    可是清朝卻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光天化日之下就進了皇宮刺殺皇帝,而且這個皇帝還沒有做錯什麼,這就是清朝嘉慶八年的「陳德刺駕」案。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帝的馬車到了神武門就不可以再進去了,皇帝必須從馬車上下來,坐著由太監們抬的轎子回宮。
  • 嘉慶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到底說了些什麼?
    正所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誰能想到,和珅只用了幾年時間,就成為乾隆皇帝身邊炙手可熱的人物;但當乾隆皇帝去世後,和珅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被嘉慶皇帝收拾了,落得個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眾所周知,嘉慶皇帝收拾和珅時,宣布了20條罪狀。這20條罪狀了,到底說了些什麼?有幾條屬於實錘?
  • 古代皇帝為什麼沒人願意當太上皇,讓太子繼位以保持局勢穩定?
    於是有人突發奇想,為什麼老皇帝不願意提前幾年退位,讓太子平穩過渡呢?其實,這有點異想天開了。讓老皇帝提前退位來幫助兒子過度,光技術層面就做不到,因為老皇帝根本算不準自己的壽命!這種方式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到底要過度多久。如果老皇帝已經病入膏肓,時日無多,這時候就是傳位了,似乎也沒辦法幫助新皇帝實現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