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景觀中的人性衝突與人性光輝

2021-01-07 中國環境

  作為類型電影,災難電影以營造奇觀場景,描寫人類遭受巨大暴力和傷亡為重要類型元素,更通過表現人與環境的劇烈衝突、生死抉擇而表現人性衝突,進而凸顯人性關懷主題,煥發出人性的光輝。災難電影通常設置想像/現實、救己/救他、情義/理法等「二元對立」式的衝突,其深層魅力正在於通過主人公對這些「二元對立」的生死抉擇的戲劇化表現,以及煥發出來的人性光輝的表現,而生發災難反思、人性批判與人性超越的力量。

  關於「人性之美」或「人性之善」 ,孟子曾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由此,主人公處於災難危機時是否依然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否勇於救助他人,是否能夠堅持作為人的道德倫理底線,可以作為我們評判「人性光芒」的標準。

  報告文學作家錢剛曾在《唐山大地震》中說到「人類在未曾經歷滅頂災難之前,很難想到生存與生命的涵義,也很少意識到生存本身需要怎樣的堅韌與頑強」 。毫無疑問,災難時是最能見出人之本性的。災難也可以使人迸發出與命運抗爭的悲劇性的崇高之美與人性光輝。就像古希臘著名雕塑《拉奧孔》所展示的那樣,在經過與命運殊死的抗爭之後,拉奧孔奄奄一息,即將死去,但面部表情從容、平和,有一種靜穆的美,表達了情感淨化和升華的悲劇美學力量。

  災難電影常於現實與想像的衝突,災難景觀與災難中人的戲劇化抗爭中,反思現實、思考人性、謳歌人性。無疑,災難電影長於表現奇觀性災難場景,其場景營造頗具想像力,堪為「想像力消費」的重要組成,但同時,災難片的想像力是接地氣的,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即或是科幻類的災難片,它是在想像中呈現已經發生的災難或預警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災難現實。

  因此,災難電影中的「現實」是視覺奇觀感性呈現與理性反思的匯集交融。一方面,猝不及防、震撼刺激、充滿想像力的「災難景觀」 ,促使著主人公與受眾珍惜美好或平淡的家庭生活、日常現實。另一方面,它歌頌主人公面對災難壓頂的極端情境下人的行為選擇和人性的回歸。《卡桑德拉大橋》中,為毀滅感染者封鎖車廂的一幕極具視覺衝擊力與諷刺意味; 《流感》中活燒感染者的場景震撼人心、反諷意味十足; 《釜山行》喪屍場景中自斷後路的自私乘客; 《烈火英雄》城市火災景觀下瞞報方的工程負責人; 《傳染病》末日景觀下造謠生事、危害人民的博客寫手……諸多或現實或想像的災難景觀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滿目瘡痍、觸目驚心的場景與自私自利的個體,體會到了生命的脆弱,更感受到了珍惜生活的重要性。於此,災難電影在想像景觀與殘酷事件中理性反思現實,呼喚人性的回歸,促使主人公/受眾回歸現實、把握當下、擁抱生活。

  反思現實、揭示人性之惡的同時,災難電影更在災難景觀中呼喚人性,輝耀人性之光、人性之美。 《釜山行》中災難前克服自私自利本性最後捨己救人的父親; 《卡桑德拉大橋》在災難來臨時奮不顧身救人的原罪犯羅比; 《流感》中一直被架空卻在最後關頭拼命抵抗的總統……他們都是災難前與災難中的普通人甚至有點自私的人,在一次次心靈洗禮下找回了初心,彰顯了人們內心最深處的善與仁義。

  災難電影的主人公常在「救己與救他」的選擇中凸顯親情、愛情、友情與人之大愛。

  對於災難電影的主人公而言,「己」不是指自己,而是與主人公相關的情感群體。「救己」多表現為主人公拯救自己的親人、愛人與朋友,這是主人公內心深處愛與責任的彰顯,更是災難電影中主人公反抗災難與命運的出發點,是大部分災難電影屢試不爽的劇作元素。如《釜山行》中的主人公為救女兒而捨生取義; 《流感》中主人公為朋友而大義向前; 《漢江怪物》中的主人公們是為家人而反抗怪獸; 《後天》中的霍爾博士是為兒子而大膽無畏前往災區; 《鐵達尼號》中傑克是為愛情而堅守到底……諸多人物是在親情與愛情的推動下,在「救己」的過程中彰顯出大愛與大義,彰顯責任擔當、勇於犧牲的人性。

  如果說「救己」是主人公基於情感的「小愛」 ,那麼主人公在災難來襲、生死矛盾的處境下選擇「救他」 ,甚至救全人類的義舉,則彰顯的是其內心深處的「大愛」「大義」與「大仁」 。 《流浪地球》中為拯救地球而犧牲的劉培強; 《烈火英雄》中為拯救城市、防止有害氣體外洩而犧牲的戰士們; 《極度恐慌》中為拯救小鎮人員、拯救國家而多番冒險的上校;《卡桑德拉大橋》中為保護乘客而英勇向前的張伯倫醫生; 《釜山行》中為救其他乘客而犧牲的大叔; 《流感》中為救女孩而自發形成人牆的感染者們……他們都在身處最危急時於「救己」中「救他」 ,在迎難而上中無私奉獻,在捨生取義中彰顯著「大愛」 ,書寫著最為至真至純、耀眼奪目的人性光輝。

  災難過程中的主人公尤其是具有軍人、戰士等職業的角色,常常需要處理情與法、感性與理性矛盾關係。「法」不僅是指法律法規,更是上級命令和要求等。影片中常常會發生情與法的衝突對立,需要他們做出艱難的選擇。他們出於對無辜生命的尊重和拯救而違抗上級命令,衝破法、理約束。 《流感》中接到射擊命令而故意打偏的士兵; 《極度恐慌》中為拯救小鎮人員而把炸彈投向大海的飛行員……都是災難過程中的「逆行者」 ,也是災難中具有思辨能力、理性判斷、更具仁愛之心的人,他們在情與法、情與理等二元矛盾中堅守「人民生命大於命令」的良知和常識式理性判斷,在矛盾中選擇人性、謳歌崇高、彰顯偉大。

  (作者陳旭光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張明浩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

相關焦點

  • 《釜山行》:豆瓣評分8.3,一部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災難片
    如今電影《釜山行2.半島》僅在韓國上線,不少中國觀眾大喊「求看」,在等待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第一部《釜山行》——這部封神的亞洲災難電影。電影的開場,就以極好的畫面感和特效吸引了無數觀眾,與此同時,驚險刺激的電影情節也成功牽動了無數觀眾的心。電影主要圍繞的一趟開往釜山的列車展開的,在這場列車上出現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情。
  • 首都師範大學校長孟繁華:人性光輝育成長,專業擔當寫華章
    孟繁華教授在題為《人性光輝育成長,專業擔當寫華章》演講全文如下—— 今天,我們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舉行首都師範大學2020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人類對苦難場景的集體記憶、抗擊災難時的共情體驗和被災難激發的共生意識,可以學習到如何看待發展,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如何完善人類自身,如何珍惜那些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視的愛與感動。下面我談三點思考,與大家共勉。 首先,人性光輝育成長。災難是人性的試金石。人性有很多閃光點值得發揚,也有很多弱點需要克服。
  • 人性的光輝,或許就是一個人骨子裡最純粹真摯的感情
    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人需要後天的培養教育來變善,這或許就是用人性的光輝來削弱了人性的黑暗。在《草房子》中你能體會到人性,而且是人性的光輝,我們不能說裡面全是體現人性的光輝,但卻可以說書中人性的光輝已經讓我們感受不到太多人性的黑暗,這也讓體現著人性的光輝,或許就是一個人骨子裡最純粹真摯的情感,其實人性或許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複雜。
  • 韓國電影《釜山行》災難面前的人性回歸
    2016年7月,韓國首部殭屍災難片《釜山行》上映,僅用了19天就成為「千萬電影」之一,成為今年韓國第一部千萬票房作品。與歐美其他宣揚個人英雄主義的題材不同,影片選擇了「封閉」的列車空間,呈現了殭屍與人性的糾結,它展示了普通人如何克服和克服突發危機,克服困難,完成人性的救贖和升華。
  • 「畢業典禮特刊」孟繁華校長寄語:人性光輝育成長,專業擔當寫華章
    人性光輝育成長,專業擔當寫華章——在首都師範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校長 孟繁華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校友們、家長們:人類對苦難場景的集體記憶、抗擊災難時的共情體驗和被災難激發的共生意識,可以學習到如何看待發展,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如何完善人類自身,如何珍惜那些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視的愛與感動。下面我談三點思考,與大家共勉。首先,人性光輝育成長。災難是人性的試金石。人性有很多閃光點值得發揚,也有很多弱點需要克服。
  • 從《肖申克的救贖》中讀懂人性的光輝!
    無時無刻不在揮灑著人性的光輝!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那頁被挖空的《聖經》裡,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裡,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裡,最後,那條僅有的骯髒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
  • 《唐頓莊園》那些大人物、小人物身上折射出的人性光輝
    不管是大人物、小人物都側面展現了人性的閃光。20世紀初的時代背景20世紀初,英國傳統貴族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走向了沒落,這是唐頓莊園第一季的背景。但在唐頓莊園,富裕無憂的生活和以前幾乎沒什麼差別,女主人和女兒們依舊維持著貴族女子一天換三套禮服的體面。
  • 韓國災難電影推薦,災難關頭更令人恐懼的是人性!
    政府極力洗白無法掩蓋喪屍肆虐的事實,即便懵然無知的列車乘客也因為不速之客的到來而墮入恐慌絕望的地獄中。開車的剎那,一名感染者衝入車廂,而她很快屍變並對目光所及之處的健康人展開血腥屠殺。未過多久,喪屍便呈幾何數爆發性地增長。石宇被迫和倖存者的乘客們在逼仄的空間中奮力求生。
  • 《侏羅紀世界2》:人性的光輝
    但是就像《復仇者聯盟3》中,觀眾對於最終滅霸獲勝表示不理解一樣,那些所謂正義的人們為什麼在大義面前,不願意犧牲小義,最終破壞大局之後只能再硬著頭皮去拯救世界?影片結尾,小女孩打開了鐵門,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樣,將擁有絕對力量的恐龍放歸到了人類的世界,雖然主人公在那一刻得到了內心的安慰,但是這種不顧及其他生物的操作真的還適合當下的價值觀嗎?
  • 霧山五行:恩將仇報的地膳村民,是否沒有一點人性的光輝?
    而作為人類的地膳村村民,他們也做了恩將仇報的惡事,那麼這些人類真的徹底失去人性的光輝了嗎?地膳村村民恩將仇報,囚禁小麒麟製藥在蘇小安的父親,地膳村村長的講述之中。他們村子在幾年之前遭遇了瘟疫,很多村民死於非命,就在這時他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喝過某個水井裡的水的村民痊癒了。
  • 《釜山行》:「欲望」的列車在瘋狂的殭屍,陰暗的人性中前行
    在2016年韓國上映了一部名叫《釜山行》的電影,這部影片是一部典型的災難片,在一列代表著當今人類科技文明進程的,高速行駛的現代化列車中,導演延相昊利用瘋狂的殭屍病毒,摧毀了人類現代文明的假象。在他大銀幕上充滿張力的戲劇衝突中,我們重新審視了人類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 電影《末路浩劫》:當末日到來,世界仍然會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世界大災難發生後,地球糧食耗盡,土地寸草不生,僅存的人類只有三個選擇:自戕、擁武器結黨、或者自己想辦法活下去。故事中的父親帶著年幼的孩子,不放棄絲毫生存的希望往南方海岸目的地前進,旅途上充滿危機和奇蹟,父親不計一切代價地保護孩子,因為人類已被上帝遺棄,而孩子就是他的上帝。
  • 太空救援——寂靜之中,極暗時刻,體現人性的光芒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一部來自由克裡姆·斯彭科執導的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作為一部大製作高水準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於2017年9月21日在美國奇幻電影節首映後獲得巨大的好評,但小編推薦它的理由並不是因為這些爆米花元素,而是這部電影表露出的人性光輝與英雄氣概。
  • 推薦8部韓國高分災難片:災難前人性展露無遺,最後一部最真實!
    《流感》一部具有深度的災難片,一部嚴肅的災難片,節奏緊湊,環環相扣,充分重視因果定律,各角色的行動有理有據,在災難的表象下挖掘人性的醜與美,比病毒更可怕的卻是人性的醜陋,但世界是陰陽的,有醜就有美,正是這瞬間的美帶給人們生存的希望
  • 《釜山行2》殭屍戰殊死搏鬥,喪屍更兇猛,人性更複雜
    《釜山行》不但講來一個好故事,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故事中看到人性的光輝和黑暗,對人性的考量,呈現的社會意涵細膩,值得觀眾深思。在《釜山行》中,講述一個被病毒感染的正常人,來到一輛開往釜山的列車,在列車中很快發生屍變並對能見到的健康人展開瘋狂的血腥屠殺。
  •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不管有多麼黑暗,都會有人性的光輝在閃爍
    榮譽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第5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一句影評在任何時代,不管有多麼黑暗,都會有人性的光輝在閃爍,經典的影片也不會因為缺失色彩而讓人覺得沉悶。◆ 觀影手帳 關鍵詞:人性光芒辛德勒本是一個商人,一個投機取巧、阿諛逢迎的掠奪者,然而,他後來的行動卻向人們證明了人性中善良的底色。在即將逃亡之時,辛德勒看著身邊一個個真實的人,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即使他已竭盡所能付出了自己的全部財產。在無助的猶太人身上,辛德勒展示了他偉大的一面,給予無辜受難者關愛。
  • 看《綠裡奇蹟》中人性善與惡的碰撞:人性中的自我救贖
    影片中的囚犯和現實中「有罪人」對他人的生命、死亡和希望的看法和態度為例進行了折射反應。史蒂芬.金是美國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創作是基於他本人童年的不幸的遭遇。毀滅不是他本人的創作初衷,恰恰相反,通過作品,史蒂芬.金試圖解析人性。人性不是簡單的善和惡,善與惡只是人們對待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與態度。
  • 《血戰鋼鋸嶺》,人性的光輝,靈魂深處不滅的信仰
    電影延續了導演梅爾吉·布森一貫的風格,在恢宏的戰爭場面下,又閃耀著人性的關懷。戴斯蒙德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際,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應徵入伍。而這個從來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在鋼鋸嶺這場戰役中,憑著自己的一己之力,在地獄般的戰場中救了75名戰友。
  • 《極限逃生》:在絕境中表現人性,在希望與破滅中尋找人的真善美
    喜劇式災難電影 《極限逃生》,由李相槿導演執導,影片主要講述了青年無業游民永南(曹政奭飾)在母親七十大壽宴會上偶遇大學時期社團學妹儀珠(林允兒飾)並和她和一起逃出被來源不明的有毒氣體覆蓋的都市的故事,是一部新型的災難動作片。會講故事是韓國電影的一大特點,在本片中完美的展現了出來。
  • 《檀香刑》:殘酷的刑罰背後是人性的撕裂,是對人性的體恤反思
    這些情感,都浸潤著傳統親情的價值取向,呈現出人性中自然而質樸的溫馨力量。這種種親情關係的毀滅,體現出來的實質是強權盤壓下的人性潰敗,是親情力量在面對酷刑時的脆弱不堪。02 人性在欲望中的撕裂伴隨著這種親情撕裂的過程,還有人性在欲望裡的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