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釣魚人都喜歡在江河湖泊水庫這些地方垂釣,因為野釣的樂趣是在黑坑魚塘這些地方體會不到的,再加上野釣偶爾也會給我們帶來驚喜,這就讓我們更加的沉迷其中了。而對於愛釣魚的我來說,幾天沒能去釣魚就會感到渾身不自在,因此稍微能有點空閒都會帶上漁具去釣魚。
但隨著戶外環境的改變,魚兒們的生活空間發生了變化,以至於釣魚資源日漸匱乏,甚至在某些地區,想要釣有所獲往往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以至於在我們釣魚界有了「釣魚不如釣蝦」這句戲言,誰知竟一言成讖。小編這次外出垂釣時,竟釣獲了幾隻體型碩大的河蝦,最大的足足有1斤多。
可能在不少釣魚人的眼中,河蝦的體型個頭相對較小,並且它們數量極多,在我們垂釣時除了厭惡小魚外,河蝦往往也是最讓我們討厭的。相比於小雜魚,河蝦往往更難釣獲,同時河蝦有時候還會夾斷我們的子線,既讓我們釣不到魚兒還產生了經濟損失,因此當我們在垂釣時遇到河蝦時,往往都會主動選擇更換釣位,以求能避開它們。但小編這次出門釣魚時,卻釣獲幾隻個頭很大的蝦,這也是顛覆了小編對蝦的認知。
當時小編見到浮漂有了動作,但漂相明顯有些亂,還以為是小雜魚在窩點折騰,但根據浮漂的漂相卻能感覺到水下的魚兒一直都沒有鬆口,於是果斷地抬竿刺魚。抬竿後頓時感覺手中一沉,當時還以為自己釣了條大魚,誰知上岸之後竟是一隻大蝦。小編當時也是第一次見這種大蝦,也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於是便先將它放進了魚護裡面,結果這次一共釣了3隻這麼大的蝦,回家後逐一給它們稱了重量,結果發現最大的河蝦竟有1斤多重。
如果是在海裡釣獲大蝦,還情有可原,但小編這蝦是從淡水中釣獲的,典型的淡水蝦呀,這簡直刷新了小編的三觀。後來小編在網上查詢了一下,原來這種蝦叫羅氏沼蝦,早在60年代就被引進國內進行養殖了,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這蝦一直都沒火得起來,認識它的人相對較少。跟魚兒相比較,釣這種蝦也確實比釣魚更過癮呀。
各位釣魚人,在你們的垂釣生涯中,你們是否見過或見過這種體型較大的羅氏沼蝦呢,你們曾釣到過最大的蝦有多大呢,歡迎大家曬圖探討喲。「垂釣之趣,境界不同,品味相異。」希望小編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我是野釣,一名有著多年垂釣經驗的釣魚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共探垂釣之趣。#釣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