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全民閱讀 遇見最美自己
北辰區「網際網路+」新閱讀
網際網路正在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北辰區委網信辦創新推出具有北辰特色的「網際網路+」新閱讀模式,打造「讀書之城」,形成「愛讀書、勤讀書」的社會風尚,創造一場「網際網路+讀書」的「悅讀」盛宴。
最美領讀人周鵬程 為您領讀
《靜下心來,就聞到了香氣》
讀書是一種習慣
本期最美領讀人——來自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的周鵬程老師將會帶領您閱讀《靜下心來,就聞到了香氣》。
關於本書
林清玄的《清涼菩提》主題以清涼為主,作者以「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來闡釋清涼的世間:要求得清涼自在,每個人都需具備兩種基本心,一是柔軟心,二是謙卑心。
所謂柔軟心:有慾念就會有火氣,有火氣就有煩惱,柔軟心能使慾念的火氣溫和,甚至消散,當慾念之火消散即是菩提。從煩惱到菩提的開關即是柔軟心。讓自己心靈的雙腳踩得更穩,人生更加圓滿。
心靜下來,就聞到了香氣
林清玄
陽明山有一個白雲山莊,在仰德大道旁,我下午的時候常常去。
白雲山莊有自製的蘭花茶,香氣濃厚,滋味甘醇。點一杯蘭花茶,從大片的落地玻璃窗俯視著因擁擠而相疊的城市 ,心情就會隨著午後常來盤桓的蒼鷹飛翔。與群山綠水一起懷抱著這個因相疊而令人窘迫,因窘迫而冷漠相待的城市。
白雲山莊的蘭花茶好,是由於它盛產好的蘭花。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歡蓮花和蘭花。蓮花的品相莊嚴,蘭花的形貌尊貴;蘭花的香氣清雅,蓮花的香味淳鬱。而蘭花與蓮花都一樣被用來象徵心的純淨與思想人格的芬芳。
因此,只要上山喝蘭花茶,我總會順道去參觀蘭花園,帶幾盆蘭花回家。
蘭花由於尊貴、美麗的氣質,給人一種「貴氣」的印象,常會誤以為蘭花是很貴的,其實不然,一盆蘭花大約只有一束玫瑰的價錢,玫瑰花只有三四天的生命,蘭花卻可以在案頭放一整個季節,凋謝了之後,隔年還會再開。
這樣計算起來,蘭花是最美又最便宜的花,比花市裡的任何一種鮮花廉價的多。
在白雲山莊裡,蘭花好,蘭花茶也好,最好的是賣蘭花的人。
蘭花園的主人是一位年過中年的婦女,是那種非常親切非常歡喜的人,即使在五十米之外,她也會露出毫無矯飾的璀璨的笑容。
也許是長期照養蘭花的緣故,她就像一株優雅的香水文心蘭,即使是冬天,香氣也會瀰漫在冷冽的空中。
蘭花園主人非常有禮謙和,每次見面,都使我想起過世的媽媽,那種古典清雅的風範。她很愛蘭花,這一點很像媽媽。
她很有耐心,這一點也很像媽媽,每次我們站在盛開的蘭花園,她總是耐心地一盆盆地解釋蘭花,介紹著蘭花的品種、相貌與香氣。「我喜歡有香氣的蘭花。」我說。
「沒有香氣的蘭花就是比有香氣的美一點,這是不能兩全的。」她說,「有香氣的蘭花可以放在臥室,臥室需要香味。無香氣的就擺在客廳,客廳需要氣派。」
「這盆蘭花為什麼叫臺北小姐?」 我問。
「呀!叫什麼小姐都可以的,美麗的小姐在臺北、東京、巴黎都一樣美麗。美麗的蘭花叫什麼名字都可以的。」
在我心情最紛亂的時候,外界的風言風語最多的時候,聽到這樣的對白,總使我的心天青月明,外界或者可以給我們很多名字、很多形容,或者,這個世界竟有人不喜蘭花、誣衊蘭花,都無損於一朵蘭花美麗的存在!
有一天黃昏,我陪懷著身孕的妻子上山喝蘭花茶,那一天,正好是臺灣的所有報紙和電視都拿我們的結婚當頭條新聞大事炒作的一天。
喝完茶,我們像往常一樣去逛蘭花園,園主依然以燦爛的微笑歡迎我們,說:「辛苦你們了。」
她向我們介紹新開的幾種有香氣的蘭花,她一邊說,我一邊仔細的嗅聞空氣,卻什麼香氣也聞不到。
「好像什麼香氣也聞不到。」我說。她笑著說:「心靜下來,就聞到了香氣。蘭花的香,不是用鼻子聞的。」善解的妻子用力握了我的手。我收回鼻子,收攝心神,空氣中的香味仿佛立刻甦醒,原來,蘭花香雖然飄浮與空中,點燃香氣的火柴,名字叫「靜心」。
「心靜下來,就聞到了香氣。」我們載著一盆「臺北小姐」、一盆「香水文心蘭」下山的時候,我品味這句話,並收攝心神,感覺到車廂中被香氣所充塞,甚至溢出車窗,流向山中。
我對妻子說起,在我很小的時候,經常跟隨父親到深山裡採集野生的蘭花,爸爸曾經嚴肅地告誡我,尋找空谷幽蘭,最要注意的就是百步蛇。「蘭花與百步蛇有什麼關係呢?」我問爸爸。
爸爸說,野蘭花與百步蛇生長的高度、緯度、溫度、溼度都是一樣的,因此傳說中蘭花長得最美的深山,也正是百步蛇最多的場所,許多不明就裡的採蘭人,就那樣喪生於百步蛇的毒液中。
「所以,找到最美的蘭花時,要先看看腳下!」爸爸說。「野蘭花和百步蛇」的意象深印在我的腦海,它不只是山野生活真實的告誡,也是實際人生的智慧之言,生命裡最美好的事物就如同深山中的野蘭花,往往開在百步蛇環視的山谷。但是,從來不會有採蘭人因為百步蛇,就失去尋找蘭花的堅持與勇氣。勇氣與堅持都是不隨波逐流的,勇氣與堅持都需要在最紛亂的時候,保持靜心。
保持靜心,心靜下來,就聞到了香氣。
——·關於作者 ·——
林清玄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當代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
林清玄著有散文《查塔卡的杜鵑》,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
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林清玄創作特點
林清玄的散文耐人尋味,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正如他曾說過文章要「向內探索,向外追尋」。他的散文創作通常起源於平常之物,在優化文字語言的同時,意蘊也會得到系統性展現,透露出生命的玄機,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怦然心動的感受。
例如,在《黃昏菩提》一文中,「從有螞蟻窩的菩提樹蔭走到陽光浪漫的黃昏,我深深地震動了,覺得在鄉村生活的人是生命的自然,而在都市裡生活的人更需要一些古典的心情、溫柔的心情,一些經過汙染還能沉靜的智慧」。
充分展現了作者由菩提聯想到生命及心情的智慧。立意也從一個場景而幻化到另一個場景,使散文中有了十分玄妙的哲理體現。
下期預告
下周,最美領讀人——南倉中學高學香老師將會帶領您一起讀書!期待您的持續關注!
愛
上
閱
讀
原標題:《網絡公益·微閱讀丨讓我們跟隨北辰「最美領讀人」一起讀書!》
閱讀原文